但在赵九歌面前,他神色平静如初,唇角带笑,将方才的嘲讽淡淡重复了一遍:
“这还用问吗?自然是你。”
赵九歌:【……………………】
【……呵,虚张声势。】
【那我们便瞧瞧,待你看见他们的尸首,是否还笑得出来。】
——对于自己的预言,他也很有自信。
……
……
“……”
舒凫现在的状态,稍许有些微妙。
很显然,以她一人之力,不足以应付化神期的“紫微仙君”。
事实上,纵使众人齐心,兼之谢芳年和风瑾瑜以凤凰火抑制魔气,也堪堪只能自保,不至于当场毙命。
但是,他们退无可退,只能挺身上前。
经过上百个回合,在谢芳年和师兄师姐们的全力掩护(谢芳年一边掩护一边骂)之下,舒凫才得以长驱直入,拼着一条胳膊丧失知觉的代价,孤光剑脱手而出,一剑刺中了白发男子肩头。
“……混账东西,刺得太浅了。再来!!”
“师妹,住手。”
戚夜心横剑挡在她身前,沉声喝止,“你的手臂,恐怕支撑不住……师妹?”
“……”
舒凫没有回答。
因为,就在孤光剑刺中“钟不愧”身躯的一刹那,她便感觉一道流光从眼前掠过,神魂仿佛与剑身一同,倏地没入了对方体内。
“……???”
“这里是……‘不愧大哥’的内心世界?”
放眼望去,四面皆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焦土。赤地千里,生机断绝,天空中黑雾缭绕,遍地都有野火肆虐燃烧。
置身其中,就好像行走于无间地狱一般。
但是,在这片惨淡荒芜的地狱中,唯独其间一隅,静静蜷缩着一眼小得可怜的清泉,滋润着几株细瘦孱弱的花草。
泉边坐着个白发男子,仪容端整,神态庄严,与她方才目睹的“紫微仙君”分毫不差。
渊停岳峙,一代宗师。
当年那只活泼吵闹的小紫鸭,终究还是成长为了父辈的模样。
就在舒凫如此感叹的时候——
“应龙君,你可算是来了!”
“我与这劳什子魔君斗了两百年,正有些力不从心……你说巧不巧?就在这当口,我感觉到了你的剑气。”
“我就知道,你一定还会回来!”
白发仙君蓦地睁开双眼,紧接着又开了口,一开口就像加特林,叭叭叭叭一口气喷出99+条信息:
“是叫‘孤光剑’,对吧?我记得,当年你和远渡斗法,他斫琴,你铸剑,结果都成了传世名作,不愧是你们。”
“时隔几千年,我至今对你这把剑记忆犹新,不愧是我——”
他一边喋喋不休地说着,一边抬头迎上舒凫目光。
“……”
然后,两个人都大眼瞪小眼地愣住了。
直到此时,白发仙君才后知后觉地发现——
来人……孤光剑现在的“主人”,好像并不是江雪声。
“……………………”
“…………咳。咳咳!本君一时情急,失态了。”
“小姑娘,你是何人?本君第一次看见,除了应龙君之外,还有人能如此自在地驭使孤光剑。莫非,你就是龙族后人……”
舒凫:“………………”
“那个,钟前辈……”
“晚辈好像,应该是您的嫂子?”
第162章 终不愧
好梦倥偬少年老,笑我平生不逍遥
不愧是我,更不愧是你
《本草纲目》有云:“江中有鸑鷟, 似凫而大,赤目。盖此鸟有文彩如凤毛,故得同名耳。”
此处的“鸑鷟”,不是指传说中的神鸟, 而是指一种形似“凫”——也就是野鸭——的水鸟, 据说有可能是鸬鹚。
翻译成白话文, 就是“红眼睛的大野鸭”。
这样一说, 舒凫与鸑鷟, 某种意义上也算有缘。
如今, 他们一大一小两只鸭, 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愣在当场, 你看看我, 我瞅瞅你,半晌无话,鸭雀无声。
舒凫:“……”
钟不愧:“……”
一种尴尬, 两处懵逼。
钟不愧这一生,先是做了上百年的杀马特男孩, 幼稚、顽劣、小学鸡,憨得惨不忍睹, 熊得昏天黑地。
之后大难临头, 他被撵鸭子上架, 又被生活的皮鞭抽打着一路成长,独自踏遍四方, 做了数百年江湖游侠, 又做了几千年的“紫微仙君”。
阅历不可谓不丰富, 生活不可谓不精彩。
正因命途坎坷,生涯跌宕, 钟不愧被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鸟生撕扯得有点精分,在外人面前放不下架子,在熟人面前又端不起架子。
面对舒凫,他发自内心地感到迷惑——
这个自称他“嫂子”的小女孩,究竟算外人,还是算熟人呢?
在“嫂子”面前,他这副高深莫测的仙君派头,究竟是摆,还是不摆呢?
“好了前辈,我们不开玩笑。”
幸好,舒凫急于讨论正题,皮了一下便立刻收心,没有让他为难太久。
“我名叫舒凫,是应龙君的弟子兼道侣,剑法师从凤君和明潇真人……此事说来话长,我们暂且不提。”
钟不愧:“……”
——那还真是挺长的吼!!!
你这个小姑娘,一看就有点东西!
不愧是我嫂子!
……咦,他怎么这么快就接受了?
唉,算了算了。
不就是吃嫩草吗?小意思,应龙君那种老阴阳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慢着。”
见舒凫风风火火,钟不愧开口唤住她道,“小姑娘……不是,小嫂……也不是。罢了,我还是叫你舒凫吧。”
“此地是我识海,时间流逝与外界不同,你不必如此焦急。”
舒凫:“哦……”
——您的意思是,咱俩不用理会赵九歌那厮,可以悠闲地坐下来喝杯茶,再嗑点瓜子什么的?
钟不愧倒是没请她喝茶,径自接下去道:
“舒凫,你有孤光剑在手,身上又有鸑鷟气息,这才得以进入我识海之中,发现我被困的元神。此前你在外游历,是否遇到机缘,获得了我留下的灵力?”
“不错。我在魏城发现了前辈的日记,机缘巧合之下,接受了日记中封存的灵力。”
舒凫点头应道,回想起白鲸的叙述,不禁又有几分黯然,“前辈,我听说您救助他人以后,经常挂念于心,频频上门探望。”
“莫非,当年姚、魏两城的‘花童’,一直让您记挂在心……”
“‘花童’?”
钟不愧反问道,“哦,我想起来了。此事说来简单,我多次仗义救人,不料恶徒待我离去后反扑,变本加厉地报复,我一番苦心每每付诸东流,方才有了这个习惯。”
“但是,花童……当年姚魏之事,我不是处理得很好吗?难道那些人没有依我所言,建立祠堂,日夜祭拜忏悔?”
提及花童,钟不愧若有所思,面具般的肃穆表情微微松动,不自觉地流露几分自豪之色。
“在我看来,那是我为数不多的骄傲。所以,我特意在洞窟中留下日记,希望传颂于后人。……倘若有朝一日,能让父亲和应龙君看见,那就再好不过了。”
说到此处,白发仙君深邃如镜湖的眼眸中,依稀有期待的微光一闪而过。
“如此说来,应龙君当是看见了?”
舒凫:“…………”
说的也是。
如果“不愧大哥”得知姚魏之人阳奉阴违、文过饰非,花童化为怨气冲天的厉鬼,以他耿直火爆的性格,想必不会袖手旁观。
也就是说,在他游历途中,有心匡扶正道却事与愿违,花童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这三千年来,他的善意究竟被辜负了多少次呢?
究竟有多少次,他一心行侠仗义,换来的却只是冷眼与欺瞒?他以为皆大欢喜,背后却潜藏着暗无天日的深渊?
即使是高悬于顶的太阳,也不可能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更何况,钟不愧孑然一身,只是个彻头彻尾的孤家寡人。
“……”
舒凫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向他道明真相。
至少,现在不是追忆往昔的时候。
——关键在于,她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小紫鸭!
那可是紫鸭啊!
五凤四缺一,让他们足足寻找二十年的紫鸭!!!
“前辈,我另有一事,需要劳烦您援手……”
“嗯?你且说来听听。”
听她陈述来意之后,钟不愧干脆地一口答应道:“为了净化魔气,你们需要鸑鷟帮忙?好说。你助我脱困,我自有办法。”
“多谢前辈。”
舒凫自诩沉得住气,向来喜怒不形于色,此刻也不禁长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的笑意浮上眉梢。
“对了,钟前辈。晚辈冒昧一问……鸑鷟一族,不会只剩您一人吧?”
“非也。准确的答案,就连我也无法告诉你。”
钟不愧解释道,“三千年前,应龙君镇压封印之后,龙族和五凤元气大伤,又遭到魔修报复。有人强硬,有人退缩,彼此意见不合,只能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