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感慨道:“太医院中,几乎人人都是医官世家,谁不是自幼饱学,由儒入医,满腔抱负?但来了太医院当差,个个都变得跟偷油的耗子一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何?因为咱们每一张切脉、诊断、下药方剂,都一张不落地封存进内务府卷宗,谁稍有差池,一药误投,便是杀身之祸!”
童太医略略抬起头,闻着窗外飘来的药香,沉沉摇头道:“宫禁之中,从来风云莫测。能够摸准了主子心意,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的太医毕竟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人但求不出错,安安生生熬到回家抱孙的年纪,也就是平安的福气了。要不,民间怎么说“太医难当”呢?
他顿了顿,道:‘’我一把年纪,经半生冷暖,见两朝风雨,自然无畏!可是你不一样——你还年轻,以你的能力,在这太医院里再熬一熬,他日升个一两级官职,娇妻稚子,岂不美哉!何苦这般求进,连稳妥都不顾了?”
狄安双手下垂,沉默地站在一旁。
半晌,听童太医说完了,他才缓缓开口道:“童大人,在下没想那么多。只是医者仁心,需得事事为病人着想——宸嫔娘娘尚是常在时,便一直是在下看顾着的,对她的状况,在下再清楚不过。如今宸嫔娘娘有了身孕,各味药材轻猛缓急,他人尽管医术精妙,乍然接手,未必便能斟酌得适当,在下自然更要照顾她。”
他抬起头,望着童太医,眉宇间一片坦坦荡荡,道:“并不为宸嫔娘娘是红人的缘故。”
童太医听他居然还振振有词,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伸手抓了桌案上的医书,举起来就冲着狄安背后抽去,口中低声嚷嚷道:“你个混小子!跟你哥哥和你爹一个样——性子又臭又硬,任人白费半天口沫,也没有半分圆转!”
狄安站着,任他打了,只抬着一双眼睛,无奈地望着童太医。
童太医又狠狠打了几下,站定了脚,这才瞪眼瞧着狄安,一手攥着他臂膀,一手撑着桌子,狠狠道:“看什么看!若不是你爹爹千叮咛、万嘱咐,把你托付于我,我会这般看顾你?”
两人正大眼瞪小眼之时,只听外间医徒轻轻叩门。
童太医松开狄安的袖子,抬手拎了拎衣领,才转头呵斥道:“什么事?”
那医徒听童院判语气中明显不悦,声音便更加怯了几分,只是赔笑着道:“院判大人,是宸嫔娘娘院里的芬公公,送赏钱来了!”
童太医还没说话,狄安已经大步去开了门,见果然是宸嫔院中的小芬子,赶紧道:“臣叩谢宸嫔娘娘之恩赏!”
小芬子笑嘻嘻道:“奴才见过两位大人,宸嫔娘娘说了,两位大人看诊辛苦,以后更要托赖两位大人,这是娘娘的一片心意。”
他话虽这般说,两只滴溜溜的眼珠子却只是望着狄安。又一挥手,让身后的杂役太监将赏赐送上前来。
童太医飞快地瞥了一瞥宸嫔娘娘的赏钱,用眼睛“掂了掂”分量——这心意委实不轻!
他不由得又从耷拉着的眼皮下,抬起目光,瞥了狄安一眼。
……
天然图画。
“主子,这个也收起来吗?”七喜拿着手里的腮红膏,闻了闻,很有点不舍。
吉灵瞧了一眼,那小瓷碟子里装的是某大牌的腮红膏,是她挖过来的。
碧雪也凑上前来。
七喜已经将那腮红膏盖上了。
碧雪隔着瓷盏盖子都闻到了香味,不由得展颜一笑道:“主子,这花香味儿可真好闻!是梅花香?还是木兰花?”
两个宫女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了一会儿。
吉灵:是人工合成香精。
她摸着肚子坐在梳妆台前,叩了叩桌子,恋恋不舍地瞧着一桌宝贝,狠狠心一挥手道:“都收了吧!”
……
最后她只留了从原包装里挖出来的,装在瓷罐子里的一罐稍带一些润色功能的物理防晒霜、一盏眉粉、一盏口红——是某有机品牌的,不含人工色素和香料,成分也尽量精简,孕妇也能用。
一共就三样。
关于孕妇到底能不能化妆这个问题……她穿越以前,也听过身边人争论——有人说,化妆品透皮吸收的成分能有多少?只怕还不如汽车尾气污染呢,只要孕妇不化大浓妆就行。
也有人说,为了胎儿的健康,孕妇是一点点化妆品都不能碰的。
吉灵在穿越以前,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肚子里有了胤禛的孩子,她忽然就明白了那些孕妇的心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她低头摸着自己肚子,事事分外小心起来。
七喜和碧雪两个人,叮叮咚咚收了整整两只小箱子的化妆品,又盖上了丝缎锦布,还是按照原来在景阳宫里的老格局,放在衣橱最下面。
然后收拾完这些后,她吃了一顿饭,刚刚吃完,正是最困想睡觉的时候,生养嬷嬷被送来了。
嬷嬷姓赵,谐音“召”,据说特地选这个姓过来的,也是有一通讲究的。
赵嬷嬷是个长方脸,额头宽宽大大,下巴也一样等称,偏偏五官秀气偏小,于是整张脸上就有许多留白之处。
赵嬷嬷跪下来,姿势稳重地给吉灵磕头:“奴才见过宸嫔娘娘,给宸嫔娘娘请安,宸嫔娘娘万福金安!”
第227章 亲自抚养
这个陈嬷嬷算是个领头的,后面还跟着两个生养嬷嬷,年纪都在三十大几,将近四十岁的样子,相貌虽然平常,仔细看来,却个个长得眉目干净,面相舒服端正,没有那种尖嘴猴腮的长相。
给宸嫔娘娘请了安之后,陈嬷嬷带着两个生养嬷嬷恭恭敬敬地等着。
宸嫔娘娘不叫起,三个人个个跪得都笔直笔直的,谁也没敢动。
其实,吉灵自从知道自己这院子里要来嬷嬷以后,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嬷嬷们和宫女太监们可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带过皇子皇女的,资历大的老嬷嬷,瞧着年轻妃嫔们就跟瞧着不懂事的孩子似的。
她们熬了半辈子的光阴,有的是法子护着自己不吃亏,明面上虽是尊着主仆的名分,实际上可绝不会像普通的宫女太监们那样任人搓圆捏扁,俯首帖耳。
尤其是遇到一些性子软弱的嫔、贵人,一个弹压不住,便是主子倒过来被嬷嬷气到,也是有的。
对于这种奴大欺主的事情,吉灵就记得以前看过一些杂书,就说乾隆年幼的时候,在宫里就受过苏培盛的气,苏培盛仗着自己是天子身边最信任的内侍之一,连弘历都没放在眼里,动不动对着这个小娃娃指手画脚,一顿教训。
有一次事有凑巧,正好被雍正皇帝撞见了,顿时对苏培盛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
历史上是这么说的——“于庄亲王、弘历等人前颇为不敬,为雍正帝所斥”
吉灵第一次看到这个文字时候,就惊呆了——太监居然敢骂皇阿哥,……这是脖子上有几颗脑袋?
还是活腻了不耐烦,想早点领盒饭呀。
后来,她穿越到这个时空,才知道原来苏培盛的权力,其实比她想象得还要大得多,
要知道,康熙年间。太监是没有品级规定的。直到胤禛登基了,清朝的太监才有了品级。
苏培盛在雍正元年的时候,官职就已经是懋勤殿首领太监。这已经是一个很靠近权力中心的内侍职位了。
但是他攀爬的速度比人们想象得更快——仅仅过了半年,他就被胤禛直接提拔为宫殿监督领侍衔,也就是总管太监了。
这是清朝皇宫中,太监的最高职位了。为正四品官衔。
正四品太监是个什么概念?
常在、答应之流,虽是天子后宫,见到了苏公公也是要给着笑脸的。
对于这些难以见到皇上一面的小小常在、答应们,能见到苏公公也是极不容易的。
再说了,胤禛日理万机,便是再精明能干的君主,也难以事事顾全,皇帝未必能处处体察到下情。
下面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倒有一大半的描述都在苏培盛的嘴里。
吉灵忽然就想,若不是她如今得皇上独宠,便是做了嫔位,苏培盛在她面前,也未必就是如今这副暖如春风的笑脸罢?
她这么想着,就不由自主抬头去看苏培盛。
苏培盛是按胤禛的吩咐,亲自提溜生养嬷嬷过来的,这会儿,他笑眯眯地又对着外面一挥手。
吉灵顺着他的动作向正厅外看去,只见苏培盛手下的小太监又引了四个妇人走进来,四个人到了院子里后,插烛也似地磕了三个头道:‘’奴才们给宸嫔娘娘请安,宸嫔娘娘万福金安!”
苏培盛给吉灵解释:这四个人中,跪在前面的两个是“精奇嬷嬷”——这是满语,简单来说,精奇嬷嬷的工作便是看护皇子皇女们,一丝不苟地教导他们宫廷礼仪和习惯,控制他们的饮食、睡眠以及纠正举手投足的一切细节问题。
跪在后面的两个妇人则是“水上”,宫里又叫“水妈”,相对前面精奇嬷嬷的技术活,她们的任务就纯粹是体力活了——负责生火、烧水、洗衣、作饭等工作。
精奇嬷嬷照顾皇子皇女的时候,水妈们就干这些粗活杂活,打打下手,地位也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