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门忽然开了,一人迈步走了出来,吉灵定睛一瞧,原来却是苏培盛。
苏培盛见到吉灵,便立时请安,又低声笑道:“原来贵人早便到了!皇上遣着奴才下来瞧瞧,贵人请!”
他说着,就侧身让在一旁。
吉灵向阁楼里瞧了一眼,轻声问苏培盛,道:“皇上在楼上?我瞧着……上面有扇窗户里有灯?”
苏培盛笑眯眯地只是点了点头,让开路,恭迎着吉灵往里面走,然后他引着吉灵到了阁楼楼梯边,便站住了脚。
吉灵转头对七喜道:“七喜,你就在一楼等我罢!”
她一层层上了阁楼,便见那上面一排排极高极深的书架纵横交错,原来却是一间藏书楼。
吉灵一排排走过,没见着胤禛的身影。
不知不觉走到窗户边,倒瞧着那儿有一张极小的低矮桌案,样式简朴,似乎孩童用的一般。
桌案旁边,扔着一只蒲团,蒲团个头挺大,类似于参禅打坐用的那种,和这小桌案一对比,顿时桌案就显得更加迷你了。
桌上摆着一本书,书页翻开了半卷,纸张被窗户缝里吹来的风微微抖动着。
吉灵伸手拿起那本书,合上,先看了一眼书本题目,只见那上面赫然五个字——《后宫常训解》
怎么这么眼熟?
吉灵微微抬了抬头,想了一瞬,恍然大悟——这便是海氏今日在御花园里说的那本书了!
前朝孝懿仁皇后编写的,看这名字,应该类似于《女诫》一类的书吧?
吉灵握着书,微微一出神,正要去翻开书页,瞧瞧上面是怎么说的,便忽然被人从后面,拽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只听胤禛的声音响了起来,在她耳边促狭地低声笑道:“朕看得累了眼,想着另去再寻一本,瞧瞧,不料却捉到个小偷书贼!”
吉灵合上书,转过身来,微笑着微微向后仰着脑袋,额瞧着胤禛,摇头晃脑地道:“皇上,古人云——偷书不为贼!”
胤禛笑了笑,并没接她的话,只是伸手拢住她的手,道:“来,灵灵。”
他牵着她的手,走到那桌案旁边,道:“你坐下。”
吉灵虽然不明白胤禛什么意思,还是坐在了那只蒲团上,伸手在桌案上轻轻摸了摸,就觉得那桌案触手处甚是光滑,应该是被人用了许久的。
吉灵仰头看了一眼胤禛,见胤禛在灯火的暗影里也温柔地看着自己,一张清俊的脸上,五官如同雕刻一般
他的眼神又缓缓掠过那张桌子,侧脸时,便有着深浅不一的暗影,薄薄的嘴唇轻轻抿着,欲言又止,眉宇间只有一股冷冽的英气。
吉灵抱住那张桌子前后轻轻晃了晃,又试了试高矮,便抬头对胤禛小声道:“皇上,你难不成在这张桌子上看书?这桌子可真小!给小娃娃做做功课还差不多!”
胤禛伸手安抚在她肩头,深深瞧她一眼,才平静地道:“这是朕幼时用过的。”
第182章 别有天地
吉灵听胤禛这么说,倒是小小吃了一惊,她伸手摸了摸那张桌案,材质简朴,桌脚粗陋——这能是皇阿哥用的?
仿佛猜到她在想什么一般,胤禛目光炯炯地注视着那张桌子,道:“是先帝赏赐的。”
他悠然道:“那时候,皇阿玛命工匠做了一批这样的桌案,赐给朕、还有六七个年纪相仿的皇阿哥,每人两张,一张在居处,一张在书房。除了老三,旁的阿哥都四下里抱怨得很——老三自幼在文墨上很有几分机灵脑子,年纪虽小,却成日里心思花在琢磨诗书上,自然不计较这些。
朕初时也不大喜欢,母后便提醒了朕——皇阿玛让阿哥们用这种桌子,就是要提醒皇子们:时刻都不能忘了祖宗创基业的艰难。”
吉灵在旁边听着,知道胤禛说的老三,自然是指康熙朝的三阿哥胤祉——眼下为了避皇帝讳,已经改成了允祉。
她偷偷看了一眼胤禛,模糊想到以前看过的书上,好像康熙朝的三阿哥。到了雍正年间,也没什么好下场?
胤禛撩起衣袍下摆,也坐了下来,吉灵便往旁边挪了挪,胤禛按住她肩膀道:“就这么点地儿,别动了。”
他和她,两个人亲亲热热地挨在一起,都坐在这桌案前,胤禛伸出手轻轻抚了抚那桌子,用指关节敲了敲桌面,朗声道:“灵灵,你来看,这儿还特意做了个凸起的木疤呢!朕幼时抄写功课,手腕酸麻,有时便将手垫在这位置。
胤禛握了她的手在桌面上抚过,吉灵果然便感到有一处小山丘一般的隆起。
她脑子里忽然脑补出了这样一幅画面:阳春三月,书房里一堆小皇子在习字,小小的四爷穿着皇子服饰,坐在桌案前,提笔写了好一会儿,手腕酸麻,实在受不住了,他便将手腕放在这木疤上偷懒写字。
正好师傅走了过来,瞧着他这样,便是一瞪眼……
她脑补了一瞬,想到四爷小时候应该也是奶萌奶萌的样子。
小娃娃,是不是就已经经常板着脸了呢?
吉灵想着,想着,不由得就转过脸去,眼角一弯,噗嗤就偷偷笑了出来。
胤禛眉眼间也带着笑意,扫了吉灵一言,一伸手将她拥在怀里,他下巴在她鬓发边上轻轻不住挨擦。
阁楼中静寂无声,小楼红烛昏昏,只有窗户缝里隐隐吹来的风了吹动了那本《后宫常训解》。
胤禛伸手合上书本,将它仔细放在一边,这才缓缓道:“母后性子,从外面看着是柔和淡然,甚至有些懦弱,内里却有一股常人难有的倔劲,朕小时候未曾察觉,后来长成了一些,才发觉母后是个认准了就不会回头的人。”
他顿了顿,轻轻道:“母后早就以皇贵妃的身份,行使皇后权利管理后宫多年,在前朝后宫众人心里,她早就是后宫的主人了。可是她一生的执念,便是想做先帝的皇后。”
吉灵抬头去看他,胤禛却已经微微一笑,道:“不提这些了。”
他转过脸沉默了一瞬,又回过头来,温柔地瞧着吉灵,忽然道:“朕把麒麟给你了,藏在轿子里。”
吉灵一乐,立即道:“那小东西好精!躲在座位底下,一声不吭,我坐进去以后,它才扑腾在我腿上,倒把我吓了一跳!”
胤禛哈哈一笑道:“它想你想得很!朕原是它的主子,你走燕禧堂搬出之后,朕每每唤它,这畜生瞧都不瞧朕一眼,都头都懒得回,哼!朕也不稀罕它,还是百福和造化围着朕团团转,可喜得很。”
吉灵笑吟吟地听他讲着,顺手就握住胤禛腰上那只,自己亲手做的端午荷包,用穗子在胤禛手心里一圈圈地打转。
胤禛被她撩拨得手心发痒,反手将那荷包握住了,一寸寸向上,握住她的指尖。
胤禛漫声道:“这雨花阁,朕登基时便下命建了,初时是想用作佛堂,一心想着专供佛经的,后来历经这几年朝堂上的许多趔趄,世事艰难,一道道的难关闯过,朕反而越发悟出了佛法深意,索性改了主意,把这‘雨花阁’做成了翰墨藏书楼。
他停了停,道:“这是朕清净的一方地儿,甚少向外人言。灵灵,后宫之中,朕只传召你一人来此,旁人是进不来瞧一眼的。”
他说着,以手撑桌案,臂上一用力,利落地起了身,又伸手给吉灵,兴致勃勃地道:“朕再带你瞧瞧一处地儿,来!”
吉灵被他拉起来,胤禛并不松手,就这样握着她的手向楼阁北边走去,到了那儿,忽然伸手入书架内,不知摸了什么机关,眼前的书架悠悠向旁转开,内中却又现出一层细巧的楼梯来。
原来这二层中,靠北部设有暗层,分为上下两层。
也就是说,这座雨花阁从外面看着是三层楼的建筑,实际上是四层。
这是个“明三暗四”的格局。
胤禛并不急着迈步,只是对吉灵温言道:“灵灵,你来试试。”
他说着,又摸索了机关,将那书架重新合上,让吉灵来试了几遍,待得她也会开关了之后,两人才一前一后地走上那楼梯。
随着楼梯的弧度一转,吉灵眼前便现出了不大一座房,内有一桌一椅,款式素雅端凝,古朴大方。
桌上笔墨陈设,一并俱全。另有两只绿檀木箱子、隐隐地散出绿檀的香气,内里用明黄色锦缎堆底,散散乱乱地堆叠着不少书卷。
环顾四周,房中再无其他家具。
因为是一层变两层,房顶的高度便矮了不少,反而更有一种私密温馨的感觉。
吉灵伸了两根手指头,摸了摸桌上——桌上光亮水滑,一点儿灰尘也没有,说明这儿显然是有专人来天天打扫整理的。
胤禛大喇喇地随意坐下在椅子上,见吉灵还站着,便一展手臂,把她抱在自己膝上。
他看她垂着脑袋,脸颊上肉嘟嘟的,甚是可爱,不由得哈哈一笑,伸手捏了捏她腮帮子,这才道:“这是朕藏书楼里的内书房了,灵灵,朕连怎么开机关都尽数告了你了。可是个清静的好地儿!
你别看苏培盛一直跟着朕,他也只是每每守在楼下,这上面的一方天地,奴才们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