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窈窕繁华/穿越后继承了一座青楼怎么办 h完结+番外 (春溪笛晓)


  徐昭明几人忙不迭地点头。
  盛景意又说道:“不仅要提防靺鞨人,北地人你们也不能轻信。即便是朝廷全盛时期,勾连外族出卖朝廷的人也不在少数,何况是现在。”
  盛景意也是听穆钧提起朝廷禁止商贾私自下海的事,才知道这年头的“带路党”也很常见。
  海运目前是垄断在朝廷手里的,一来是为了支撑朝廷的财政支出,二来是为了防止“带路党”带着靺鞨人海上来攻!
  权势地位谁不喜欢,利欲熏心的人什么时代都有,谁能指望所有人都殷殷期盼朝廷夺回北地、收拾旧山河?
  徐昭明听了,想到家中的祖父,心中闷闷的。
  这些事,祖父何尝没有骂过?自古以来都少不了被利益蒙了眼、靠出卖自己人换取荣华富贵的人,要不然忠武将军是怎么死的呢?
  他已经长大了,总该做一点吃喝玩乐以外的事。
  徐昭明说道:“二娘她们那边匀得出人来吗?”
  盛景意点头:“可以的,全本戏不行,折子戏会的人就多了。”
  如今二娘和三娘在金陵教坊任职,人员调配很方便,逢年过节会组织一次《桃花扇》全本戏,其他时候都只演出折子戏。
  盛娘也进了临京教坊,只是临京教坊这边得从头教起,临时要人只能从金陵那边选调了。
  盛娘入教坊这事朝中议论过几轮,觉得太子妃的亲娘曾落入伎籍那么多年很不体面。
  当初那桩糊涂谋反案牵涉甚广,大家闭起眼一起忘掉也就算了,你还往教坊里钻是怎么回事?生怕别人想不起过去的事?
  可惜无论朝中怎么讨论,从太上皇到太子对此都表示不在意。
  盛家当初既然是桩冤案,自然算不得真的伎籍,没有什么良贱不通婚之说。你冤枉人、害人惨遭横祸的都不害臊,还要求受害的人害臊不成?
  理是这个理,还是有几个古板老头为此当场撂担子,说这官我不当了。
  盛景意听了都觉得震惊,她娘正正经经入教坊做事,搞搞蓬勃的歌舞事业,怎么就碍着他们眼了?难道是嫌弃她娘没有裹上遮羞布,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不出来见人?
  即便当初她娘确实落入伎籍那么多年,那也是盛家遭人陷害、被人牵连,那根本不是她们能选择的。朝廷官员洗清冤屈还能重新被起用,难道女人受了牵连就不配再有好工作、好家庭了吗?
  穆钧这厮也很厉害,亲切友好地去每一位撂担子的大臣家探病,最后伤心地说“看到您病骨支离还坚持上朝、操心国事,心中十分羞惭,都是我不够勤勉才让您一把年纪还这么操劳,往后您不想上朝便可以不来”,说完他还动情不已地落下泪来,绝口不提盛娘之事,只说一定会劝当今陛下让他们荣归故里、安享晚年。
  穆钧来的这一出简直让人猝不及防。
  你哭得这么伤心,看着那么地情真意切,结果不是来服软的,是来威胁他们的?
  偏偏穆钧是个从天而降的太子,不管他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说出这番话都是很自然的。
  他又没和朝臣打过交道,怎么知道他们动不动就说“你不听我的话我就要告老还乡”?
  面对穆钧含泪的眼睛,大臣们安静了,沉默了,最后又默默穿回朝服灰溜溜地去参加第二天的朝会。
  开玩笑,看当今陛下这架势,说不准过两天就让穆钧这个太子监国,到时穆钧大笔一挥,直接批了他们告老还乡的折子,他们跟谁说理去?
  他们还没老,他们还可以继续干,他们至少要混个宰相再衣锦还乡,绝不半途而废!
  盛景意想到穆钧前些时候总红着眼回来,就有点想知道他上哪练的哭功。
  她与徐昭明他们商量好北行之事,心里还是惦记着李阳华应试之事,让寇承平这个妹夫等李阳华考完把他稍进宫来。
  她挺久没见到师弟了,还怪想念的。
  他们在商量这些事情的时候,穆钧在一旁看奏折。
  当今陛下当甩手掌柜的心思很明确了,现在已经陆续让他接手政务,宰执那边挑出来的奏折也直接送到东宫让他每天批复。
  徐昭明等人走了,穆钧才放下手里的折子,揉了揉手腕。
  他还只是太子,批复态度不能敷衍也不能太强横,不仅得斟酌措辞,还得言之有物,批这些奏折还是很费神的。
  盛景意见穆钧面有疲色,给他煮了盏茶递上。
  “谢了。”穆钧接过茶浅饮一口,朝盛景意道谢。
  “要不要我帮你批一点,我会仿你的笔迹。”盛景意说道。她和穆钧一起学了几年,对彼此的笔记都很熟悉,至少肯定比朝臣们要熟悉。
  穆钧精神一振:“可以吗?”
  盛景意说道:“你不在意,自然可以。”
  男人大多喜欢把权柄握在自己手里,她不知道穆钧是不是例外,这事就和跟个公司老总说“我模仿你笔迹给你签几份合同”差不多。真有人敢那么说,公司老总还不撅蹄子把你蹬了?
  穆钧却想也不想地说道:“我不在意。”
  盛景意看了穆钧一眼,也没和他客气,挪过一叠奏折便坐在穆钧身旁看了起来。
  屋里静得很,只时不时有翻动奏折的声音和刷刷刷书写的声音。等遇到有争议的奏折,他们才会停下来讨论一番,商量好该怎么批复再写上去。
  三天眨眼便过去了,贡院大门一开,寇承平一丝不苟地执行了盛景意的话,直接把李阳华囫囵着捎进东宫去。
  盛景意看到锁院考了三天试的李阳华,顿时惊呆了。
  这个浑身脏兮兮、目光无神、神色憔悴的家伙是谁?
  她那么大一个清朗俊秀的三师弟呢?
  李阳华触及盛景意的目光,脸顿时涨得通红。
  贡院锁院三天,对号入座,位置狭窄,没地方洗澡,厕所不能随便上,吃得也不好,精神压力还大,谁出来不这样啊!
  都怪他这混账妹夫,不等他回去冲个澡换身衣服再来东宫!!!
  作者有话要说:
  小意儿:我的师弟不可能这么脏兮兮
  李师弟:TAT


第147章
  有穆钧在,盛景意也不避讳那么多,叫来两个小内侍领李阳华去洗刷干净,自己先与寇承平他们闲聊。
  李阳华真是恨不得扎在客房的浴桶里不出来。
  可惜再怎么磨蹭,也不能真的躲在客房里不出去,李阳华还是换上内侍准备的衣裳清清爽爽地出现在人前。
  盛景意一看,这才是自家师弟嘛。
  盛景意笑着让李阳华默写一下考场上写的文章,给他们预估一下考得怎么样。
  李阳华对此早有准备,默写起来那叫一个流畅。他默写完还说出自己的考后感:“前两天好些题目我都见过的,策论的题目我也写过几回,应当不会落第才是。”
  盛景意没立刻下结论,而是把李阳华默写的答卷分了一半给穆钧。
  他们每看完一张,寇承平他们就拿一张过去围观,不过他们不擅长科举这方面的学科,看起考题来都迷迷蒙蒙的,只觉得李阳华的字越写越好了,别的全没看出来。
  盛景意看完自己那一半,又换了穆钧那一半过来,全程都没评价什么,弄得李阳华一颗心七上八下。
  要知道盛景意和穆钧虽然不是考官,但水平摆在那里,他们要是觉得不行,大概就是真的不行。
  盛景意很快把答卷扫完了,她见李阳华一脸纠结,笑着说道:“答得不错,别急,过几天应该就有结果了,到时我给你配几个人护送你去看榜,免得你被人抓走。”
  榜下捉婿可是科举兴盛起来以后出现的经典戏码。
  有了科举之后,官场更迭十分频繁,连宰相几乎都是几年一换,能靠祖荫坐享荣华富贵的也就那么一两代人,所以大伙想要维持家族兴盛,最好就是把女儿嫁给刚刚高中的进士郎君,通过联姻为下一代织就一张官场人脉网。
  有的人想走捷径的话,甚至还会重金诱惑寒门子弟娶自家女儿!
  盛景意这几天听人说起科举趣事,还知晓“榜下捉婿”有时候都已经明码标价,进士娶妻不仅不花钱,还能大赚一笔呢!
  李阳华听盛景意这么打趣,先是心中一松,接着又面上一红。
  他也二十出头了,前头一直没想着相看,继母也没有替他操心过这事,拖着拖着就耽搁了。
  早些时候他对盛景意是有那么一咪咪心动,后来被盛景意打击的次数多了,他那点念想也就放下了。
  再后来盛景意与穆钧订了婚,他更是把心里那点小苗儿掐得一干二净。
  这会儿听盛景意提起榜下捉婿之事,李阳华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在场的人里头,也就他和徐昭明还单着了,他还比徐昭明略长几岁,确实该考虑婚姻大事了。
  李阳华正儿八经地说:“我的婚事不急,等祖父来京,我看看祖父怎么说。”
  李县令这几年政绩不差,只是在朝中没根基,年纪也不算小了,上够不着破格提拔、位列宰执的边,下又比继续蹉跎于县令之位上要稍微强一些。
  今年磨勘总算把李县令调回临京到户部任职,只是他手头还有许多事要交接,又休几个月的假才能轮得到缺,李县令便先回老家探亲访友去了,连李阳华春闱都没赶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