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荀殷的目光从乔婉的身上滑过,落到古言玉的身上,没理会乔婉,对古言玉道:“走吧,回去休息。”
古言玉点了点头,起身跟上秦荀殷的脚步。
乔婉看着他们双双离去的背景,委屈地咬了咬唇,刚刚秦荀殷都没有正眼看她,古言玉的态度也十分冷淡,好像完全当她这个人不存在似的。
回去的路上,古言玉就显得有点沉默。
她向来如此,心中有事的时候,就不太想说话,秦荀殷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想什么,他总不好主动开口说乔婉的事情,于是夫妻俩一路沉默着回到了秋兰院。
春花和秋月非常灵敏地觉察到了两人之间的低气压,都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等各自洗漱躺到了床上,气氛仍旧沉默,古言玉觉得继续沉默意义不大,便主动开了口。
“母亲找你是有什么事情吗?”古言玉斟酌了下说辞,问了一个比较安全的问题。
“问我们是不是在东海遇到了危险,”秦荀殷回答,“又说了乔姑娘的事情。”
古言玉闻言,又沉默了半晌才道:“关于那位乔姑娘,母亲是什么意思?是要管她的终身大事,为她找个好人家嫁了还是,嗯,还是让侯爷纳了她?”
秦荀殷凝着古言玉的脸色,可惜她虽然表情是显得沉
重了点,实在看不出到底有没有伤心和为难,他便道:“娘让我纳了她。”
古言玉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意外,秦荀殷不免苦笑,她何等聪慧,如何能不知道。
“那侯爷的意思呢?”
“娘让我回来跟你商量,什么时候纳她进门比较合适,让我们定个日子。”秦荀殷转达太夫人的话,却没说自己的意思,他觉得说不说都不重要,古言玉只看重结果。
古言玉的心情忽然变得格外地平静,她平静地问:“那侯爷觉得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我觉得什么时候都不合适。
这话秦荀殷没说。
他的目光落在古言玉的肚子上,大掌不由地就伸了过去,轻轻地抚摸起来,眸中目光晦暗不明,无数次到了嘴边都被他咽回去的话这次就不禁然地脱口而出:“怎么还没动静?”
古言玉:“…”
可能人生本就不能一帆风顺,可能缘分还没有到,可能这是上天对她的考验或者惩罚。
“可遇不可求,侯爷不必着急。”古言玉平心静气地说。
秦荀殷无奈地笑笑:“你说得倒是轻松,倘若他已经来了,我们就可以避免这件事情,娘也不至于催得这么急,是不是我做得还不够好?”
“侯爷已经做得很好了。”古言玉安慰道。
她觉得自己也是需要安慰的,不过有时候安慰反而是一种负担,感情更深,有些事情经历起来就会越痛,她已经觉得很痛很痛,但是那些让她剧痛的事情都不可避免。
她只能假装自己感觉不到疼痛,平静地和秦荀殷商量这件无可扭转的事情。
秦荀殷没有接话。
古言玉再问:“侯爷还没有告诉妾身什么时候比较合适呢?我对日子没有研究,若是侯爷一时拿不定主意,不如妾身明日去给母亲问安的时候还是请母亲定日子吧,这样母亲也放心些,我也安心些。”
“你安心?”秦荀殷抬眉问。
“自然,正反都是要发生的事情,让母亲做决定,别人才能感受到妾身对母亲的尊重,也省得有人在背后说妾身容不得人。”古言玉道。
秦荀殷有点感慨,在东海一切都还很单纯,一回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就纷至沓来,这个侯府恐怕非但没有让古言玉感受到温暖,反而还让她觉得窒息。
他自己都觉得窒息。
“侯爷以为呢?”古言玉想今夜就将这件事情定下来。
“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秦荀殷很无奈,太夫人年纪大了,他其实不太敢违逆她老人家的意思,害怕一不小心将老人家给气病了。
古言玉尽量若无其事地“嗯”了声,又道:“妾身想明日回一趟娘家,看看祖母。”
“什么时候?我陪你去。”
“侯爷要去,自然只能吃了午膳后再去。”古言玉道。
“那就午膳后再去吧,这天气不冷不热的,正好外出。”秦荀殷道。
古言玉没再说什么,拉了被子躺下,回来第一天就遇到这些不顺心的事情,她觉得很烦,也是自己不争气,古言玉暗暗想,也许是秦荀殷不争气,这事也不定就是她的问题。
古言玉模模糊糊睡沉了,次日早上去给太夫人问安特意提早了时辰,她一边给太夫人斟茶一边温婉地笑道:“我同侯爷商量过了,还是得请母亲挑个黄道吉日,不能委屈了乔姑娘。”
太夫人听到古言玉这么说,放下心来,她就知道,古
言玉是个体贴大度的。
这豪门贵族的男人们,谁没个三妻四妾的。
太夫人让姚惠清去拿了黄历来,看了看道:“那就下月初八吧,是个好日子。”
姚惠清站在旁边声都不敢吭,距离下月初八不到一个月了,太夫人竟然这样着急,难为古言玉竟然还能不失体面地满脸含笑。
古言玉看太夫人高兴,就顺势说起自己想回趟娘家的事:“离开那么久,祖母难免挂念,想回去看看她老人家,还有五弟,马上要参加府试了,侯爷准备了一套文房四宝,我想亲自给他送过去。”
“是该回去看看,那就今天下去回去吧,让老二陪你一起去,”太夫人有意安抚古言玉,“趁上午这点时间,我也好让人准备些礼品,你正好带过去。”
“多谢母亲。”古言玉道,又和太夫人说起去东海一路的见闻来。
太夫人点了点头,没一会儿,三夫人和五夫人还有乔婉相继到了,古言玉就打住了话题,一行人拥促着太夫人到东次间用早膳。
午膳后,古言玉和秦荀殷坐马车去古府,祖孙许久未见,都甚是想念,古言玉和老太太忍不住红了眼眶,秦荀殷不
好呆在满是女人的屋子里,就去了外院。
蒋映红拉着古言玉坐下,关切地问:“这趟东海之行可还顺利?”
“顺利。”古言玉报喜不报忧。
“听说侯爷在东海剿灭了上万的非正规军,还收拾了东海知府梁文聪?那梁文聪可是太子妃的妹妹,太子也因此事被废黜了储君之位,如今被关在府里闭门思过呢,这些事情可都是真的?”蒋映红道。
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都是为难
左右都是为难
古言玉没想到蒋映红竟然还知道这些,回答道:“都是真的。”
蒋映红一副唏嘘的样子,没有再多问,她们这些内宅女人对朝堂上的事情实在不便多说,她见老太太和古言玉有话要说,便寻了个借口忙去了。
待屋里只剩下老太太和古言玉,老太太忙拉了古言玉的手,问道:“我听说太夫人留了个她娘家的远房侄女在你们府里,还单独给她安排了院子住下?”
豪门果然藏不住秘密,古言玉反握住老太太的手:“不过是个乡下来的女人,祖母不用担心,我知道怎样应对。”
“你知道什么你知道?”老太太沉了声音,“你那婆婆分明是要给侯爷纳妾,她是你婆婆的远亲,若是侯爷纳了她,你以后无论怎么对她,都容易被人挑出错来。”
古言玉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唯有苦笑。
老太太见古言玉有苦难言,轻轻拍着她的手背,问道:“你告诉我,你到底怎么想的?”
“我没有怎么想,您说的厉害我都知道,只是太夫人抱孙心切,有些事情并非我
能扭转的,倒不是坦然接受,这日子该怎样过还是怎样过,我总不能忤逆了太夫人的意思。”
老太太闻言就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想当初你娘难以受孕,我也是好不容易才说动你爹纳妾的,若是你娘入门一两年就有了你,你爹也不会有妾室,你那婆婆现在的心情就和当年的我一样,生怕绝了后。”
“我当年能等上七八年,是因为你爹是文官,别的不说,性命总是没有大碍的,所以我能等,但是侯爷却不同,如今西北太平,侯爷能呆在汴京,但这战事是说起就起的,谁知道他是不是明天就要出战,这一上了战场又何年何月才能回来,还能不能平安回来都是不定的,也不怪你婆婆心急如焚,你当儿媳妇儿的,多体谅她一点。”老太太宽慰道。
这点古言玉何曾不知,所以她不接受也得接受,谁让她的肚子不争气。
“你见过你婆婆那侄女没有?”老太太又问。
“见过,是个挺温婉的姑娘,想极力讨好我,想极力入侯爷的眼,不太会说话,当主母上不得台面,当妾室足够了。”古言玉评价道。
“这样说来,是个心思简单的。”
“目前看起来像。”古言玉道。
意思就是还没有彻底看明白,但老太太相信古言玉,凭她的能力,应付个乡下来的小妾完全不在话下,就算有太夫人护着,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母亲对您可好?”古言玉关心起老太太来。
老太太就笑:“她进门后我很快就让她开始管家,但是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糊涂了,该看的账我还是要看的,她是个聪明的,将家里里里外外都打理得很好,我现在悠闲得很,你不必挂心,你要多想想你自己,我听说观音寺的送子观音还挺灵验的,要不你去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