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
秋月也很无语,她们这位夫人的心思,她们是越来越猜不准了。
时间尚有点早,古言玉梳洗后到西次间陪秦荀殷喝茶,她从丫鬟手里接过茶盅,亲自给秦荀殷添上茶,春花不知道古言玉是不是有话要问秦荀殷,将屋里的丫鬟都遣退了,自己留在门口听后吩咐,古言玉就笑问道:“除夕夜,大早上的,那两个丫鬟如何惹侯爷不高兴了?”
秦荀殷端起茶盅喝了口,茶的温度刚刚好,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如果我不是亲耳听到,都不敢相信府里竟然有这等乱嚼舌根之人,夫人平日里对这些丫鬟也太过宽容了些。”
话虽然说得不赞同,但是语气却并无责怪的意思。
古言玉也不知道那两个倒霉的丫鬟到底说了什么让秦荀珍一大早就发这么大的火,她笑笑道:“这内院的生活本来就单调,好不容易让她们有了点可嚼舌根的事情,她们又怎么忍得住,妾身有时候只是想着,只要府里一切都井井有条就好,其他的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过侯爷说得是,当下人的,议论主子的是非的确不该,妾身会好好整顿整顿的。”
秦荀殷这才满意。
紧接着秦暮宇和秦暮珊也起了,两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去给太夫人拜年,太夫人赏了秦暮宇和秦暮珊一人一个金元
宝,都由古言玉帮他们收着。
然后三夫人和秦荀宁带着秦慕阳和秦暮星、五夫人和秦荀彧带着秦暮月过来了,古言玉也准备了给孩子们压岁的红包,秦暮宇和秦暮珊就收到了三夫人和五夫人的回礼。
秦暮珊十分开心,一直在数自己的红包,秦暮宇则表现得淡淡的,看不出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他给众人行完礼后就乖乖地站到古言玉的身后,看着大人们说话。
第一百一十八章 秦暮宇的心思
秦暮宇的心思
大年初一一家人守在寿康院与太夫人一起吃了团年饭,然后移到堂屋里喝茶吃点心,古言玉就提起带秦暮宇和秦暮珊回娘家的事来。
“祖母很喜欢孩子,当时回门的时候祖母问我怎么不把两个孩子也带上,去她院子里热闹热闹,我想着孩子还小,和我也不是很熟悉,所以就没有带,如今两个孩子都跟我熟了,我就想带他们去见见他们的曾祖母、外祖父还有舅舅和姨母,练练他们的胆子。”古言玉说完,殷切地望着太夫人。
其实她是两个孩子的嫡母,这件事她完全可以做主,她跟太夫人提是因为她尊重太夫人,而且太夫人现在会主动对两个孩子示好,她相信太夫人不会拒绝她。
太夫人道:“他们都很懂事,你带他们去吧,我没什么担心的。”
古言玉脸上露出感激的笑来:“多谢母亲。”
太夫人在心中叹了口气,古言玉这样完全不将两个孩子当做别人生的来养,也不知道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希望将来这两个孩子都是争气的,她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日,古言笙和古言霖早就等候在大门口,这两兄弟
素来互相看不顺眼,古言霖不喜欢古言笙是因为他自己是庶出,在身份上低古言笙一等,而古言笙又是个一心只想着读书的,从来不会主动跟他玩儿,见到他这个哥哥基本上都是一副死人脸,活像他欠了古言笙几百万两银子没还似的,让他觉得特别没劲儿。
古言笙不喜欢古言霖,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不喜欢,他天生有种看谁都不太顺眼的感觉,今天他本来不想过来,是古宏非要他来迎接,古言笙拧不过古宏,只能在这儿等着。
好在屋里的炭火够足,拿一本书看着,勉强也算呆得下去。
古言霖就发现小半个时辰过去,手里捧着一本书看的古言笙就像个木头人似的,除了翻书和眨眼睛,就没有其他的动作。
古言霖简直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就在古言霖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有小厮进来禀道:“姑爷和大姑奶奶到了。”
古言笙将书折了一个角,漫不经心地起身朝外走去。
古言霖撇了撇嘴,始终看不惯古言笙的冷漠,他紧跟在古言笙的后头。
照样是秦荀殷先下了马车,然后扶着古言玉下马车,
紧接着又将秦暮宇和秦暮珊抱了下来,粉妆玉琢的两个孩子穿得十分暖和,活像两个吉祥娃娃,看得古言笙一愣一愣的。
待行了礼,古言玉就让秦暮宇和秦暮珊给古言笙和古言霖行礼,秦暮宇和秦暮珊端端正正地行礼道:“给大舅舅拜年,给小舅舅拜年。”
古言笙猝不及防受了礼,两手空空显得十分尴尬,道:“等会儿进去了给你们补礼物。”
秦暮珊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呀好呀,多谢小舅舅。”
古言笙:“…”
古言霖也没有带礼物来,就顺着古言笙的话补充:“我等会儿也补上。”
一行人便朝内院走去,先去给老太太问安,见到两个小孩子,喜欢小孩子的老太太高兴得笑弯了眼睛,赏了秦暮宇一个大大的金元宝,赏了秦暮珊一串珍珠手串,那珍珠手串十分漂亮,在暗夜里还能发光,秦暮珊高兴得拉着老太太不撒手。
“哎哟,这小宝贝可真乖!”老太太喜欢得不得了。
秦暮宇就在旁边微微地笑,他能感觉得到,这位老太太是真心喜欢他们,并不像太夫人,是被迫接受他们的,倘若没有母亲在其中周旋,只怕太夫人都懒得敷衍他们。
古言画知道古言玉养的两个孩子过来了,也给他们准备了礼物,给秦暮宇和秦暮珊的都是五两银子的红包,而古言霖实在不知道送什么给小孩子好,就学古言画也分别给两个孩子封了五两银子的红包。
“听说你已经在跟先生读书了,就送你一块端砚,”古言笙将那块上好的端砚递给秦暮宇,秦暮宇很高兴,古言笙则送了秦暮珊一个紫檀木雕成的不倒翁,秦暮珊十分喜欢,拿在手里爱不释手的。
没一会儿古灵和庄国公还有庄平旌、庄平薇也到了,秦暮宇和秦暮珊又收了不少的礼物,两人的礼物实在太多了,秋月两只手根本拿不完,老太太就让容青去找了两个匣子出来,专门装他们的礼物,两个匣子差不多都装满了。
古宏见还差一点,就又让人去拿了几个金元宝出来,直到将两个匣子都装得满满当当的,这才罢休,还不忘自我调侃道:“没想到一晃眼,我外孙都这么大了!”
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秦荀殷看了看趴在老太太怀里玩儿不倒翁的秦暮珊,又看了看眼睛里有笑意的秦暮宇,再看了看这一屋子高高兴兴的人,忽然觉得很震撼。
兴许是见了太夫人对秦暮宇和秦暮珊的不友好,见了秦荀宁和三夫人、秦荀彧和五夫人对秦暮宇和秦暮珊的冷淡,
乍然见到古家的人对她们如此地喜欢,让他觉得很不适应。
严格来讲,这两个孩子的存在是真真实实地威胁到了古言玉的地位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的地位的,可是他们却这般不计较,甚至还能真心对待两个孩子…
古言玉狠则狠矣,心软也是真的心软。
如此想来,她心软便不是没有道理的了。
古灵问起古言笙下场的事情:“可有信心?你以前还从未参加过这种考试,平时又那么努力,这次参加县试,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不知道,没考过,要考过了才知道。”古言笙回答。
庄正林道:“要多给自己一点信心,其实你早就该下场的,像你资质这么好且又努力的孩子寥寥可数,那些人都是几岁就下场,极少有等到十几岁才下场的。”
古言笙行事很有自己的章法,他道:“迟一点也没关系。”
庄正林见他小大人似的,赞赏道:“你心中有数自然是极好的。”
“他是从小少年老成习惯了,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把自己装成一个大人,姑父莫要被他的表象给骗了,”古言玉笑眯眯地扯古言笙的尾巴,“小孩子嘛,就应该有小孩子的样子,
还是像我们珊姐儿这样才可爱!”
秦暮珊得到夸奖,忙不迭地点头:“是呀是呀,我很可爱的!”
又惹得一屋子人大笑不已,屋里的气氛十分欢快,古言笙见大家都在笑,便懒得开口为自己辩解,正反古言玉的话,十句有九句他都懒得放在心上。
庄平薇笑问古言玉:“今年初六的花灯节,你去不去啊?”
每年初六汴京沿护城河一道都有花灯节,以前古言玉倒是去过一次,当时是因为她知道卫庭轩要去,她便偷偷摸摸跑了出去,结果找了好几条街都没有找到卫庭轩,回到府里后反而被老太太罚跪了三天三夜,偷鸡不成蚀把米。
今年是她嫁入威远侯府的第一年,她已经不是深闺中的姑娘,出了嫁的妇人要比未出阁的姑娘自由许多,她若是想去逛花灯,倒也不是不可以的。
“怎么?你想去?你着什么急,明年你就能大摇大摆地去了,”今年庄平薇就要出嫁了,“到时候你和你的夫君一起去,品诗猜灯谜、携手看花灯,岂不是人间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