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绪,陶家的亲戚们都忍不住唉声叹气,原以为陶家是棵大树,他们能躲在这棵大树底下乘凉,现在倒好,他们没有因为是陶家的亲戚而受到牵连就已经万事大吉了。
有些人已经顾不得继续留下来欣赏古言玉的美貌,悄悄地溜了回去,很快陶家就还仅剩下四五个亲戚,陶老婆子气得身体发抖,已经快掉光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古言玉看着表情不正常的古言依,觉得这女人大概是要疯了,她冷冷地笑了笑,让秋月将她带过来的纸钱放到院子里一把火烧了,秋月领命。
古言玉带来的纸钱很多,一簇火苗下去,堆积起来的纸钱就猛地燃烧起来,火苗窜起老高,将周围映得红彤彤的,古言玉笑道:“陶氏一心想让你嫁给卫庭轩,如今你已经成为卫庭轩名正言顺的女人,想来陶氏泉下有知,也会心满意足的,你说是吧,二妹妹?”
古言依怪异的笑声如断流的洪水戛然而止。
古言玉的表情很温柔,说出来的话却很残忍:“二妹妹,从你勾引我未婚夫的那一日开始,你便应该想到,自己不会有好下场,你看,上天果然是站在我这边的。”
古言依愤恨地瞪着古言玉:“你到底跟庭轩哥哥说了什么?我们本早就商量好,等你成婚后他就上门提亲,没想到他却忽然变了卦,是你在从中捣鬼?”
“你搞错了,我什么都没做,”古言玉压下心底的困惑,可惜地摇摇头,“可能是卫庭轩忽然醒悟了,认识到你其实是个蛇蝎心肠的女人,所以不愿意娶你了也不一定。”
“不可能!”古言依否认道,“庭轩哥哥是真心喜欢我的,一个人要变心,怎么会那么快?你醒来后我就觉得你整个人的变化都非常大,好像忽然间换了一个人,你说,你是不是用了什么妖术才让庭轩哥哥改变了心意?”
妖术?
古言玉想到自己的重生,但这是她被迫的,跟妖术可扯不上半点干系,她嗤笑了声,觉得古言依可能真的有点神志不清了,说道:“这种话也就只有你这种没有见识的女人才说得出来,我若是真的会妖术,你还活得到现在?”
这话古言玉说得极为小声,只有她们两个人能够听见,古言玉看见古言依缓缓睁大的眼睛,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起身让秋月扶着离开了陶家。
一踏上马车,古言玉的表情就凝重起来,他想到卫庭轩的变化,再联想到自己的变化,一个大胆的猜测浮现在她的脑海里,她不由地捂住了嘴巴。
秦暮宇发现古言玉今天有点不在状态,连秦暮珊给她将故事的时候她都一副心不
在焉的样子,好像心中藏着很多事情,有管事妈妈过来示下,春花连叫了她两声她都没能听见。
就连迟钝的秦暮珊都发觉了古言玉的不对劲:“母亲,您没有听我将故事吗?”
古言玉没反应。
“母亲?”秦暮珊有点小伤心地又叫了她一次。
古言玉这才回过神来,云里雾里地:“啊?你刚刚说什么?”
秦暮珊伤心地低下头,情绪十分失落的样子,古言玉想着是不是自己的举动伤害到了她那颗幼小的心灵,于是伸手将她抱进怀里,歉意道:“我们珊姐儿刚刚是在给我讲故事吗?”
感受到古言玉温暖的怀抱,珊姐儿的心情又好起来:“是啊是啊,我在给母亲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可是母亲您好像不喜欢听哟!”
古言玉有点讪讪然,摸了摸秦暮珊的小脑袋瓜道:“母亲在听。”
眼角余光瞅了眼门口的秋月,问道:“谁来了?”
“是南郊看守宅子的赖妈妈,说有事求见夫人。”秋月回答。
赖妈妈年过四旬,身材属于矮胖型的,一张脸上堆着肉,走路的时候脸上的肉都
一颤一颤的,看起来就很有福相的样子,她走进来后先给古言玉磕头行了礼,等古言玉叫她起来的时候她才慢慢起身,规规矩矩地站到旁边。
待古言玉问她什么事的时候,赖妈妈回答:“是这样的,夫人,前些日子突然下了大雪,奴婢们守的那个宅子出了点问题,西厢房漏雨很严重,东耳房直接被大雪给压塌了,需要修缮,奴婢与另一个妈妈商量好,由奴婢来您这里走一趟,看能不能支点银子,找人把耳房和漏雨的屋顶修一修,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赖妈妈说话间不由地拿眼睛睃古言玉,见她穿着月白绫袄,打扮素净,却别有一番味道,让人看着就不由地想到那开在雪地的梅花,有种凌寒独放的妖娆,美得跟仙女似的,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生怕亵渎了人家仙女。
“那依妈妈看,要多少银子才能修好?”古言玉问道。
修房子这样的事情她是一窍不通,对开支什么的心中也没有数,还真不知道大约能花多少钱,不过想来也不会太多。
赖妈妈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回答:“夫人可以先给奴婢支十两银子,若是不够,奴婢再到夫人这里来讨,若是有余下的,奴婢就给夫人送回来。”
古言玉闻言就多看了赖妈妈一眼,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那就这么办了,春
花,去取十二两银子给赖妈妈,十两用来修房子,另外二两赏给赖妈妈。”
春花应声而去,赖妈妈听到有赏赐,还是整整二两银子,高兴得眼睛发亮,赶忙屈膝给古言玉道谢,待春花取来银子,古言玉让春花送赖妈妈出去。
没一会儿,秦荀殷回来了,一行人去太夫人那里吃饭。
三夫人还是没有到场,秦荀宁却在,太夫人问起古言玉去陶家的情况,古言玉如实回答:“丧事正办着,有几个陶家的亲戚在帮忙,我二妹妹已经回去了,哭得眼睛红肿,十分伤心的样子,我看着也觉得难过,没呆多久就回来了。”
秦荀殷这才知道古言玉今天竟然去了趟陶家,问道:“谁去世了?”
第一百零五章 风风光光见人
风风光光见人
“陶氏。”古言玉回答。
秦荀殷“哦”了声,没说什么,他早就觉得陶氏不能留,这下倒好,他们谁都还没有动手,她倒自己死了,陶氏一死,古言玉就能少很多麻烦。
在太夫人那里吃了晚膳,从寿康院回秋兰院的路上,秦荀殷发现古言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两个孩子都跟在身边,此时也不是说话的时候,他就一直忍到了屋里。
待身边伺候的人都退了下去,秦荀殷见她还心不在焉,就问道:“在想什么?”
古言玉抬眼看向他,昏暗的烛火映在她的眼睛里,反射出潋滟的波光,她不想说实话,便随口扯了个理由,轻声回答:“在想陶氏和二妹妹。”
“她们有什么可想的?人都已经没了。”秦荀殷道。
古言玉闻言忍不住叹了口气。
秦荀殷想到陶氏好歹带了古言玉那么多年,古言玉又是个心软的人,对她多多少少都有些情谊,如今人就这么没了,她心中难免有些感慨,也属正常,他宽慰她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她做了那么多亏心事,落得这样的下场,你不用为她伤感。”
古言玉知道他误会了,果然以为她想的都是陶氏的事情,而他安慰的话又让她觉得很是欣慰,欣慰之余不免就有点愧疚。
对秦荀殷的愧疚。
忽然觉得空气有点窒闷,古言玉往浴房走去:“妾身去给侯爷准备洗澡水。”
秦荀殷觉得她有点怪怪的,但是却并未多想,转身也进了浴房,这几日外面断断续续地在飘雪,水格外地冰冷,碰一下都让人有种浸骨的凉意,秦荀殷最初还想用冷水洗澡,被古言玉非常坚决地给阻止了,她觉得这样冷的水淋在身上不死也得去半条命。
秦荀殷拧不过她,在古言玉的坚持下不得不改成用热水。
古言玉就顺口问起今日秦荀殷和秦荀宁爬山的事情来:“三叔还好吧?”
“他心情不太好,但去山上走了一圈,回来后心情已经好了很多,和三弟妹的矛盾也只是些口角是非,并不严重,他说哄一哄三弟妹自然就没事了。”秦荀殷道。
古言玉想起三夫人的斤斤计较,默默地为秦荀宁默哀。
谁知过了会儿,又听秦荀殷道:“听三弟的意思,三弟妹好像有分家的想法,他说得很模糊,我也不是十分确定,这种事情也不好追问。”
分家?
古言玉很意外,但想想又觉得实在情理之中,秦荀宁和秦荀殷都并非太夫人亲生,他们迟早也是要分出去的,只是因为如今太夫人还算身康体健,这个时候提出分家,未免让人觉得不孝,而且自古只有父母提分家的,还没有哪个子女主动提分家的。
高堂在则绕高堂,高堂去则奔东西。
只有等父母都去了,当子女的才有资格提出分家。
难怪秦荀宁被气得都住到外院去了,三夫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也太不顾秦荀宁的处境了,古言玉若有所思道:“夫妻吵架口不择言也是有的,想来是三弟妹气糊涂了,说的气话,让三叔大人有大量,别跟三弟妹计较便是了。”
秦荀殷笑了笑:“我就是这么劝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