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负债小可怜 (寻云者不遇)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寻云者不遇
- 入库:04.10
老人身上有股书卷气,看着是个识文断字的人。
但他显然并不会做生意,方一开口就已经自曝其短,直接言明了这些书没什么用。
荆殊正想回应,却听乐谣道:“这些书很有用。”
她的语气十分斩钉截铁,荆殊一时忘了自己要说的话,诧异地朝她看过去。
乐谣却没有注意到他的注视,询问道:“老伯,这些书籍是你在何处得到的?”
卖书的老人一愣,随即叹了一口气,幽幽解释道:“这,不瞒姑娘,我家祖父原本是锦州一位藏书大家。”
说着,他又苦笑一声:“我的祖父那一辈,天下还乱着,那时候各家但凡有点积蓄的,都会想着屯点粮食武器,但我祖父却不然,他喜欢藏书。
“一来二去,家中的书籍越来越多,金银积蓄却日渐减少,等到了我这一代,唉……怪我经营不善,如今家中连开锅都难了。”
乐谣点了点头,叹息道:“原来是这样。”
老人似乎很少有这样开口的机会,见她听得认真,便打起精神继续说了下去。
“近来,家中,家中实在揭不开锅了,我只能将这些藏书取出部分,开始售卖。这位公子方才提到的经文典籍是最好卖的,我原先在城中文曲书院外支个摊子,卖得比城中书店便宜,很快便卖出大半。
“但是,但是剩下这些,讲的都是些令人看不懂的东西,城中书生看都不看一眼……唉,我见东西实在卖不出去,便想着来码头这边碰碰运气,看看会不会有别的州府的人愿意将它们带走。”
解释完了缘由,他问:“您看……是不是能照顾一下小老儿的生意,买上几本回家看个趣也是好的。”
乐谣听完他的话,转而将手中的书本放下。
那卖书的老伯见状,眼神刚要暗下去,就听她说道:“几本不够,这里的书,我全都要了。”
第41章
听到她这么说, 不仅是卖书的老人,连旁边自觉已经非常了解她的荆殊都吓了一跳。
老人开口再三确认了几次,知道乐谣没有开玩笑, 便欢欢喜喜计算起价格来, 连地上铺着的麻布都要送给乐谣一并带走。
荆殊则又随意地翻找了几本:“难道这里面藏着什么菜谱, 是我没有找到?”
他话出口,又觉得有些不对, 转而道:“也不对,如果是菜谱的话, 你把菜谱挑出来不就行了吗?”
乐谣取过他手中的书:“你别乱翻了,这些书大都十分古旧, 等之后我找人誊写出来之后,再给你翻阅。”
荆殊点点头。
正在收拾书的老者闻言眼前一亮。
“姑娘,你,你是说需要誊写书籍的人是吗?”他自荐道, “小老儿也学过字, 如果你不嫌弃的话……”
“当然不会。”乐谣等的就是他这句话,“这些书本来就是您的, 如果您愿意来帮忙誊写,那我是再满意不过了。
“只是……这些书我要放在家中, 您方便每日上门誊写吗?”
“方便, 方便的。”老人连连点头。
但他犹豫一会儿, 又道:“我,我家中就剩这下我和一个年幼的孙女,她年纪虽然小,但性子却乖巧。
“誊写这些书需要不短的时间,我难以回家照顾她……”
他试探性地朝乐谣请求道:“我可以, 可以带她一起过来吗?我保证她不会耽误什么。”
“可以。”乐谣笑着点点头,“你将她一并带过来吧,誊写期间,吃住我都包了。”
她指向新家的方向:“我家就在那边,待会我带您过去认认地方,您可以回家收拾一下,明天或者后天再过来。”
老人得了份赚钱的新活计,开心地在原地打了一会儿转:“好,好,太好了,谢谢主家,谢谢主家。”
“不必如此称呼。”乐谣道,“往后便要经常见到了,我叫乐谣,您是长者,可直唤我姓名。
“对了,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
老人自陈姓关,单名一个越字。但他并不同意直呼乐谣的名字,于是以“乐姑娘”代替。
乐谣和荆殊则敬他年老,唤他作“关伯”。
三人一起动手,将摊上的书都打包好,荆殊直接将东西扛在了自己肩上,帮着送回了家中。
关越认过地方,便与乐谣告别,约定明日午时之后上门,开始誊抄。
他离开之前,乐谣旁敲侧击道:“说来,您看过这些书吗?”
关越不敢隐瞒,点头道:“是。不说全部,但这其中七八成我是看过的。”
乐谣有些诧异:“那……您对书中说的东西,如何看待呢?”
关越闻言,十分茫然:“如何看待?”
他愣了好一会儿,悻悻解释道:“这些书并不是正经的典籍,记叙的是农工的事情,也不知道真假。
“我年轻的时候定不下心,又被父亲拘着,这才把家中藏书看了个大概,还真没细想过如何看待的问题。”
乐谣有些了然,又有些遗憾地点点头。
她道了句“我知道了”,又亲自将老人送走。
关起了门,荆殊终于忍不住好奇心,询问道:“那些书到底有什么蹊跷,值得你这般小心?”
乐谣问:“方才你也看到了一点,你觉得如何?”
“我看的那本跟农耕有关,里面画了个古怪的耕犁,说是前朝常山一带的东西,用来翻山间崎岖地方的耕地有奇效。”荆殊回答道。
他也没发现其中的古怪之处:“就这样一个耕犁,怎的,有什么问题吗?”
“唉。”乐谣叹着气摇了摇头。
她问:“你难道不觉得这种事情意义重大吗?”
“意义重大?一个耕犁吗?”荆殊也有些理不清她的想法了。
“不仅是耕犁的事情。”乐谣指着那堆书说道:“这里面记叙了很多工具和新配方,多是前朝的遗留,而我还未在本朝看过。
“前朝距今已经有近百年,这段时间天下并不太平,一直在打仗,很多本该被传承下来的东西都流失,难得关家的祖先曾倾尽家财收集这些,真是一份大功德。”
荆殊还是有些搞不明白。
这个时代的人,甚至是读书人,对于这种科技类型的东西都是看不上眼的。
“看不出来你也有藏书护书的志向。”荆殊道。
“不是。”乐谣无奈摇头。
接着,她干脆道:“我直说了吧,如果那关伯能知道这些东西的实际效用,那假以时日,成为本朝首富都不是梦话。”
这些时间在码头,乐谣向那些船工打听,已经大概知道了这个世界的情况。
因为战事的关系,这个时代的冶铁造船等等跟战斗有关的科技,都比较发达。
但是相对而言,于战事无益的民生类,科技水平则出现了倒退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码头上能出现几十米的大船,但各地的物资并不丰盛,乐谣随便拿出一种食物就能吸引来众多顾客的原因。
而如今战争已经结束,天下一统,那些军事方面的硬科技很难为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做出什么贡献,反而是乐谣今日得到的这些书籍,记叙了如何在高山上开田,在海边晒盐,关乎着真切的民生。
荆殊已经醒过神来了:“……首富?就凭这些书?”
乐谣点点头。
她说这一切的前提是那老人能知道这些东西的实际效用。
很多人即使得到了超乎所在时代的能力,不懂得运用其实还是一场空。就好比一个现代人得到了随意改变物体颜色的能力,普通人可能只会想着张罗一个染色坊,但真正的大佬却直接能制定几套毁灭地球的方案了。
这些东西在乐谣手中,确实能发挥相当的效用。
“那……现在东西在你这里了,你不就能……”荆殊骤然抓住了事情的关键。
乐谣道:“还未到时机。”
“嗯?”荆殊问,“需要什么时机。”
“我现在根本没办法去实现这些。”乐谣道,“这里面即使是一辆小小的脱粒机,要量产就需要费不少功夫,推广则难度更甚。
“但是我现在只有一个摊子,实在没有财力和精力实现这些。”
虽然这段时间已经攒下来了一点积蓄,但是论起创业,她还是太穷了。
即使她拥有了这些书籍,再结合自己从现代带来的知识,可以创造巨大的收益,但她实在不具备达成的基本条件。
荆殊点了点头:“慢慢来,实在不行,到时候用我的钱。”
乐谣瞥了他一眼:“……你可以借给我,算作投资入股,之后获得的收益我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
“不借,但你可以直接拿去用。”荆殊道。
乐谣低下头,掩饰住有些发烫的脸颊:“我在说正事呢。”
荆殊也没有步步紧逼。
听到乐谣这话,他顺着转移话题:“说起来,我也有件‘正事’要与你说呢。”
“嗯?”乐谣看向他。
“之前你不是说码头不适合作为什么大本营,想在城中开店吗?”荆殊道,“我的人近来打探到了一些消息,景康城西荣街上有一家酒楼正要转让,老板急着脱手,报价不高,只需要二百多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