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让妻子在精神状态并不好的情况下要继续劳累, 苏泽适表示抱歉,但这件事情似乎没有办法拖下去。
带着孩子并不方便, 两人商量着决定让苏泽适一个人先去找房子,看着合适了再让贺小枝去看看。
话是这么说,苏泽适却知道这不过是贺小枝的托词罢了,说到底,肯定是让他拿主意。
两个人,不论曾经多么熟悉,三年不见,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毫无隔阂。贺小枝虽然信任她,却没有将他真的当成港湾,更甚者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放下思绪,苏泽适终究是一个人去了,与夫妻交心与否无关,主要是两个孩子没醒,抱着他们走路是一项体力活, 加上东西放在旅馆里并不那么安全, 他一个人去是最合适的。
好在原主对这一片比较熟悉, 苏泽适不必花心思了解详细情况。
直接找到街道办事处, 请了个阿姨帮忙打听附近能够出租的房子。不要忽视阿姨的作用, 她们每天做得最认真的就是搜集最新消息, 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动没人比她们更清楚。
这不,刚打听就有了消息。
“小伙子,不是我说,要租房子找我就对了”,穿着蓝布衣服的阿姨手舞足蹈地,当然, 为的是苏泽适承诺的十块钱。
她只是负责带路,这十块钱跟白捡的也没什么区别,可不是高兴吗?
很快,他们停在了一处院落前,高大的槐树立在院子中央,些许枝桠探出来,为路过的行人留下点点阴凉。院子前面没有种实用的菜苗,反倒是种了一排月季。
此时没有花开,入目的绿色依旧令人心旷神怡。一看这里,苏泽适就有些心动,却还是要问清楚情况。
拉住就要敲门的人,“阿姨,先别慌,您再跟我说说这里的情况?除了有一对夫妻刚刚搬走,我这什么都不知道啊。”
“看我,都忙糊涂了”,阿姨没嫌他耽误时间,一拍额头解释,“这是Q大林教授的房子,他儿子和闺女都在国外,以前这房子还有一些人住,后来还给他们夫妻了。”
没停顿的继续道,“他们租房子就是觉得空着也是空着,租出来还能热闹些。”
心中暗松一口气,对这里的环境苏泽适是满意的,却又担心房主是个爱清净的。两个孩子都不是什么安静性子,不吵不闹肯定不可能。
知道情况了就好办,“这样也好,那您帮我引荐引荐?”苏泽适满是客气,虽说他给钱,可拿钱也办不成事的不是没有,总归省事了就行。
得了准话,阿姨叩响了院门,“林老师,你们在家吗?”
听到声音,里面有人应声,“哎,谁啊?”
见到人的第一眼,苏泽适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紧张。
出来的是穿着中山装的老人,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行走动作间满满的书卷气。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林老师就是苏泽适的任课教师。
原主挺重视学习,或多或少地都给老师留下了些印象。他们要是住在这里,不用担心小孩子学上什么不好的行为言语,却要面对来自老师的压力。
要是苏泽适真是个二十多岁的学生,说不定还会打退堂鼓,无奈他早就是“老油条”了,对老师的畏惧感没有那么强烈,反而有些高兴能给孩子一个利于学习的环境。
苏泽适一直觉得“孟母三迁”是有道理的,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要是有机会,他自然愿意能好一点就好一点。
不过房主这个教授的身份也解释了为什么能在海城保留下这样一方院落,宁静祥和,充满禅意。
心下满意却不代表实际情况就会顺着他所想的发展,苏泽适没有过多表现出喜爱,礼貌地跟老师打招呼,“林老师您好,我是英语专业大三的苏泽适,上过您的课,没想到有幸在这里碰见您。”
扶了扶眼镜,林老师显然眼神有些不好,凑近了才认出,“认得认得,你来这里是想租房子?”一边说着话,一边请他们去屋里坐。
刚靠上椅子,苏泽适又见到了这座院子的另一个主人——方教授,他也是刚知道两位老师是夫妻。
方教授不是他的任课教师,却是何佳瑶的,苏泽适认得他就是因为原主跟着何佳瑶去上过两次他的俄语课,不知道算不算缘分。
起身接过方教授手中的茶,“老师您客气,您不用特意招待我们,如此,学生就该惶恐了。”待老师坐下了,苏泽适才再次落座,不论是为了什么,对老师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两位老师很温和,“你跟着小刘来是想租我们的房子?”他们的年纪目测应该已近七十,喊那个阿姨一声小刘倒是使得。
苏泽适主动接话,“是,我接妻儿来海城,暂时没有住宿的地方,这不就到了您这,您还出租吗?”
“你带着孩子?”方老师伸手抚平衣角的褶皱,语气有些诧异,随之而来的却是……高兴?
“有几个孩子?几岁了?”方老师的确是高兴,她和老伴都喜欢孩子,无奈儿女都不在身边,自然不可能有孩子承欢膝下,他们租房子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有小孩子吵吵闹闹,给这院子里添点生气。
看来他还能沾上两个孩子的光了,苏泽适心下暗叹,“两个,一个五岁,一个四岁,就是闹腾了些。”人院子里又是花又是树的,别到时候给孩子整秃了,那多尴尬?
方老师看了看老伴,又转向苏泽适,“你这孩子倒是细心,不过闹腾些不怕,不要随意去外面的马路上就好。”他们真不在意,小孩子不就得闹腾才叫孩子吗?
从院子里出来,苏泽适对着刘阿姨千恩万谢,他都没想到能找到这样合适的房子。两位老师不计较,每个月二十块钱的房租,一个厨房两间卧室,煤可以从他们那边匀一些,分摊煤费就可以了。
美中不足的就是厕所在外面,却也瑕不掩瑜,再合适没有了。
找到合适的房子,苏泽适兴冲冲地往旅馆去。林老师家是他看的第五家,一大早到现在,已经可以吃午饭了。
摸摸口袋,苏泽适盘算着家产,带回去的钱还剩不到五十,加上他挣的三百,还有三百五,小有资产算不上,撑过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贺小枝带着孩子在房间里,看着行李,虽说不贵重,也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出来吃饭她肯定不放心。苏泽适便买了四个茶叶蛋和八个肉包回去,等搬进租房了再改善生活。
他认为这样的只能算是正常吃饭,在贺小枝和孩子看来却已经是大餐了。鸡蛋他们倒是常吃,肉包子就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能给他们尝个鲜,还得听贺大嫂扎心的话,现在一下子让他们吃饱,可不就惊喜。
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苏泽适有些心酸,他的孩子,怎么就过上了吃个肉包子都奢侈的生活?同时挣钱的紧迫感更加浓重。
一家人吃过饭就提着包袱搬家,昨天下车是叫了一个挑夫,今天就让两个孩子抓紧大人,夫妻俩自己提着东西走。
苏泽适是想叫人帮忙的,无奈贺小枝一听不过十几分钟的路,坚决不同意浪费钱。妻子难得硬气,苏泽适不想扫她的兴,累些就累些吧。
到了林老师家,两位果然如他们自己说的那般喜欢孩子,见到玲玲和晨晨止不住的欢喜,在苏泽适夫妻收拾屋子的时候就带着孩子在外面玩。
这时候就显示出熟人的好处了,他们虽然不算熟人,苏泽适将孩子短暂地交给老师看一会儿还是可以的。何况两位老师有分寸,就在院子里的槐树下,苏泽适和贺小枝收拾东西的空隙一转身便能看见。
哪怕是苏泽适也不得不承认,在干家务这一方面,他不如妻子,他就钉个床架和桌子的功夫,贺小枝便将屋里收拾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就是要去买一些日用品。
此时已经不止在供销社买东西了,从院子往外走,Q大的西门外就有一个集市,趁着还没散场,夫妻俩带着孩子出门买东西去了。
苏泽适注意到了贺小枝时不时看着学生们露出的羡慕的神情,现在是十月份,赶七月的高考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只能等明天问问老师。
他是真心希望贺小枝能够考上大学的,不说别的,贺小枝自己就是渴望上学的。原主当初哄了贺小枝牺牲了自己读书的机会给他,他不能那么自私,能弥补自然是要弥补的。
同时,在集市上苏泽适也见识到了贺小枝的另一面,生动地演绎了什么叫做“坐地起价,就地还钱”,给这个小家省下了不少钱。
不得不说,在某些领域,女性比男性合适。相信以后将钱交给妻子绝对稳当,至少比他一个人过会节省一些。
要回去之前,苏泽适拉着妻儿买了不少衣服,尽管都只是便宜的地摊货,比他们身上穿的还是要亮眼些。经济上的困境还需要一段时间,先将就着对付过去再说吧。
确定了住的地方,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心中一片安逸的苏泽适完全没有意识到接下来自己将会遭受怎样的暴风雨。
第60章 年代文的渣知青(9)
安顿好家人, 苏泽适也到了该上课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