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舒涵这边感慨万千,另一边的丛飞气得脸都白了,到底没忍住,上前拦住那两个城管,“哎,你们怎么不赶他们啊。不是说不能在小区门口摆摊吗?”
那两个城管好声好气向他解释,“这小伙子在小区拐角处摆摊,对交通影响轻微。强行取缔对交通没有增益,对他生活影响却非常大,暂时不予清理。”
丛飞还想再掰扯,可两人还要寻街,哪有功夫听他废话,径直走了。
丛飞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拿这些城管没办法。
他不服气,又一连打了好几个投诉电话。
第二天,又换了两个城管过来勘察和调研,最终也都是一样的决定。
丛飞见这条路行不通也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八月中旬,张素珍收到一份法院寄过来的信件,递给江舒涵,通知她月底开庭。
杨志远一早就看到信件,也没说什么。
月底,江舒涵去了趟老家,上了法庭。
杨建国没有出席,法官当庭下了判决书。
半个月内,杨建国一直没有不上诉,判决书自动产生法律效应。江舒涵执着离婚判决书到法院开具一份判决生效证明。这段婚就算离了。
从老家回来,江舒涵很快找到一份工作,为了符合她的人设,她选择到一家房产中介任职。
房产中介看起来好像就是带人看房,好像没什么要求,其实并不然。
你有见过年龄超过四十岁的人带你看过房吗?
做这行的大多都是年轻人,身强体健,才能更好服务顾客。尤其这时候的房子大多数还都是多层,需要爬楼梯,要是你带客人看房,客人还没累,你自己累得呼嗤带喘,丢不丢人。
不过江舒涵却还是应聘上了。
她应聘时,大谈房地产未来美好前景,从人口,到地皮,再到发展,再到通货膨胀。听得店长热血沸腾都恨不得赶紧买一套房。于是当场破格录用了她。
2002房价正在小幅度上升,远不如后来涨得那么邪乎。
大多数中介只能拿底薪,提成微乎其微。许多中介为了生计,不得不被迫转行。这一行流动特别快。
而江舒涵这个年龄在一众小年轻里显得格外突出。许多人都不太看好她。不仅因为她年龄大,还因为她连电脑都不会用。
江舒涵却不急,她一边跟杨志军认字,一边学习使用电脑。学会之后很快开始她的房产中介之旅。
她不像其他人急着推销房子。而是采用持之以恒的策略。每天用手机给客户发短信。
没错,江舒涵买手机了,虽然不是智能手机,只是老年机,可对房产中介来说,手机是必备物品。
公司每月可以报销三十块钱话费,江舒涵一个月能花掉一百多。
要说她为什么花掉这么多。
只要顾客来他们中介看房,江舒涵都给他们发一条短信,谈及房价一定会涨。
这时候手机还不能自动区分垃圾短信,江舒涵发的短信不像后世那样石沉大海。不少人都会点开查看。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江舒涵坚持了四年。
2006年房价已经有了小幅度上涨。
江舒涵持之以恒发短信,终于有了成效。
不少人得知房价上涨,秉持买涨不买跌的策略,纷纷前来看房。由于江舒涵给他们的印象太深,不少顾客都指名道姓找她看房。
这四年他们门店的店长都换了人,江舒涵却依旧坚持当她的房产中介,业务能力也是遥遥领先。
买完房,江舒涵依旧会继续发短信,只不过以前是“为了给她一个家,买个房吧”,换成“为了给孩子更多空间,换个大房吧”。
江舒涵的业绩超出其他人一大截,上面领导很快注意到她,这才知晓她这四年几乎每天都会给顾客发短信。
虽然是群发,可这份简单的事情,也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领导为此还奖励了她两千块奖金。因此江舒涵收入首次破了两万。
江舒涵心情极好,特地绕到菜市口买了一只童子鸡。她走到小区门口时,天已经黑了,杨志军和张志和已经收摊了。
今天忘带钥匙,是杨志军过来给她开的门。
杨志军是在手术十个月的时候,安装了假肢。一开始只能由人搀扶着走,一天只走几分钟,后来慢慢加大训练力度,现在他现在除了不能做剧烈运动,能跟正常人一样行走。只是步伐不快。
杨志军能走后,江舒涵也没有辞退张顺和,而是继续留他在家照顾杨志军。
毕竟杨志军要修车,没时间买菜做饭。
但张顺和觉得不能占他们便宜。最后双方商定。张顺和留下来帮忙修车,杨志军每月开他工资,让他帮忙到批发市场买修车需要的各种配件,平时也帮忙修车。
生活上,张顺和负责做菜做饭,杨志军包吃包住。
张顺和一口答应,也算是皆大欢喜。
进屋后,张顺和端菜过来,江舒涵把自己工资跟杨志军说了。
末了,江舒涵问起家里现在有多少存款。
杨志军想了想,说了个大概数字,“有十万了吧。”
这几年,随着国平水民不段升高,员工工资一年比一年高。现在省城最低工资每个月都有一千多了。
江舒涵点头,“不如咱们买套房吧。”
杨志军险些惊掉下巴,“买房?”
“是啊。咱们总不能一直租房吧,而且每年房东都会涨一次房租,我算了下,咱们贷二十年,每个月还的钱其实和房租差不了多少。”
她有原身记忆,知道哪片房子将来升值空间比较大。
“而且你年纪也大了,也要成家。将来还得给孩子上学。这些都得考虑进去。”江舒涵极力劝说,杨志军最终还是答应了。
江舒涵很快开始她的看房之旅。
她是做这行的,看楼盘,看学区,选户型,选楼层,杨志军几乎不用操心,被她一人包办了。
“你没有正式工作,房字现在只能写我的名字。等我们把户口转过来。就把你名字加上。”
杨志军点头应了。只是随即想到他妈妈要回老家,不免想到当初那个抛弃他的男人。心情不免又沉重了几分。
江舒涵看破没说破,“我买的是城西这片,未来发展前景特别好。现在房价2200每平。我买的这个是148平,四室两厅的。到时候一家子足够了。”
杨志军恍然回神,“148平?咱有这么多钱吗?”
江舒涵掰着指头给他算,“总价是32万5600,三成首付就是97680,再加上税绝对够了。”
“贷七成,咱们能还得起吗?”
江舒涵从包里掏出计算器,“现在房贷利率是6.39%,贷20年,公积金,按照等额本息,每个月只需还1393就可以了。”
杨志军松了一口气,那还好。不算很贵,最多接下来一段日子他们过得紧巴巴。
江舒涵很快交了定金,签下合同,交了首付款,接着就等银行下款,他们还房贷。
第87章
买完房当天, 江舒涵和张顺和下厨做了一桌好菜。
将陈婷梅, 张素珍都叫过来一块乐呵。
她还极力鼓动大家有钱一定要买房,早买早赚。
张素珍听后很是心动,这几天她一直和老公工作, 摆摊两头赚。手里也攒了些钱,可是她舍不得一次花掉这么多, 再加上她还有几个孩子要养。
江舒涵却极力劝说她, “你可以先买个小的。到时候把户口迁过来, 也算是真正的省城人了。”
张素珍便问起小的多少钱。
江舒涵算给她听。她几乎是拿出卖房的架势极力推销房子,张素珍听后蠢蠢欲动, 只说回家一定跟丈夫好好商量。
江舒涵也知道这事急不得,招呼大家一块吃菜。
其他人都是各吃各地,杨志军却是头一块子就给婷梅夹。
婷梅今年已经到了结婚年龄,江舒涵看着这两人感情越来越好, 便问起结婚事情, “婷梅啊, 你和志军处对象也有五年了, 你爸妈那边有什么要求啊?我们也好准备准备。等过了年, 咱们就去你老家提亲。你看成吗?”
接下来这两年房地产的黄金期, 生意只会越来越好。到了年底, 她起码能赚到八万。到时候都给陈婷梅当彩礼也行。
这时候的八万购买力是相当大的。想想市中心的房价才四千出头,这八万多都能买二十平了。一间主卧都够了。
陈婷梅父亲不是不放心闺女吗?她一口气拿出八万彩礼,他应该能放心了吧?
这几年相处,江舒涵觉得陈婷梅不像原身想得那样没良心。反而觉得她很体贴, 一直关心杨志军。
江舒涵也不想棒打鸳鸯,如果陈婷梅父亲是担心杨志军养不了家,看到杨志军有房,应该能够放心将两人在一起。
陈婷梅突然提及婚事,闹了个大红脸,只是紧接着,又有些紧张,“我爸……我爸可能要求会比较多。”
江舒涵摆摆手,“你爸妈辛苦养你一场,要求多也是应该的。你说来听听。”
陈婷梅抿了抿嘴,握紧拳头,“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还有个弟弟。”
江舒涵点了下头。连女儿名字都起“停妹”这样的谐音。下头有个弟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