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油纸太薄,江舒涵打算在油纸和稻草之间再加一层油布。这是搭棚子用的油布。她买了够两亩地用的量。将油布逢成长锥形。天冷了,敷好油纸,直接将油纸套上即可。
刘二妞点头,“行”。
接下来江舒涵几乎每天都过来地里看。
十月初,天气转冷,江舒涵在棚上敷了油纸,套上油布,盖上草帘子。
到四十多天,幼苗长到三四真叶,开始定植了。
刘二妞和刘木生再次帮忙。
村民们看到菜居然没有冻死,心里隐隐开始相信她真能种出来了。于是又有很多人过来帮忙。
定植很费功夫,需要定时浇水,还得搭墩。带土移植到墩上。每隔三天淋水一次。不时还得除草。
有太阳的时候,需要把草帘和油布去掉,让阳光充份晒到里面的植物。
太阳快要落山时,再重新套上油布和铺设草帘。
因为菜长出来了,担心有人使坏,江舒涵特地搭了个棚子,每天晚上刘木生在地头守着。
天冷的时候,江舒涵会在里面烧煤。
因为要控制温度,江舒涵早晚都查进棚子里测量温度,而后控制煤炭的火候。
时间眨到到了来年三月。
终于到了收货季节,这天早上,村民们全都翘首以盼守在棚子口,勾着往棚子里瞅,想看看成果。
此时天还冷,大家身上还裹着棉袄,却顶着寒风,前来观看。
如果真能种成,大伙也能跟着一块发财。
江舒涵打算先拔掉一个大棚的菜,她当即吩咐刘二妞和刘木生将靠近路边的那个棚子上的稻草揭开,“注意点别弄坏油纸。这纸很贵,没坏的下次还能用。”
用了一冬天,大部分已经戳了洞。但是也有少部分还没坏。
刘二妞和刘木生齐齐答应。
她这个冬天编了好些个筐子,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揭开草帘子,油布和油纸,绿油油的千金菜呈现在大伙面前,众人齐齐惊呼,“哎哟,还真种出来了。”
“哎呀,柱子娘真种出了,她这回发了吧?”
这次就连那些说风凉话的都跟着一块高兴起来,衷心祝福江舒涵。
毕竟大伙可都是刘家人,江舒涵只要还想待在村里,就不可能藏私。于是大伙纷纷前来帮忙。
没一会儿,一个大棚的千金菜很快拔光,整整齐齐码在筐子里。
每个棚子是两分地,产量是200斤。
在现代千金菜的亩产量在2500公斤至4000公斤。在古代因为没有各种肥料,亩产仅有一千斤。但江舒涵已经很满足。
这古代的千金菜都是春夏两季种,可从来没有人在秋季种植。所以她是独一份。
大伙将筐子抬上牛车,刘木生拉着江舒涵进城卖菜。这次她还特地带上了锁头。
这孩子长这么大从来没进过城,刘木生有心带孩子进城见见世面。
三人到了县城已经是两个时辰后的事情了。
“咱们去许家酒楼吗?”快进城的时候,刘木生问江舒涵。
江舒涵摇头,“不去许家酒楼。咱们去望江楼。”
她之前进城买东西的时候,特地跟人打听过,红峰县除了许家酒楼,就属望江楼生意最好。
望江楼因为造型典雅,许多诗人为它作诗,是以名气极大,不少读书人慕名前来。
可以说望江楼走的是高端路线,而许家酒楼走的是轻奢路线。受众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但江舒涵选择望江楼,只是不想让许家更有钱。不过如果她能跟望江楼的东家搭上关系就好了。
当然这只是她的奢望,不一定能实现。
刘木生听到江舒涵这个打算,也没异议。
今年大年初二,许满城和桃花依旧没有回来。看来这两人是真不拿他们当亲戚走了。
大嫂心里有气,不肯将菜卖给许家,也是人之常情。
到了望江楼,锁头在车里守着,江舒涵和刘木生提着篮子进去找掌柜。
掌柜看到这么新鲜的千金菜,当即看直了眼,“你有多少?”
“我带了两百斤。”
“这是你自己种植的?”掌柜捋着胡子问。
“那当然。”江舒涵笑道,“掌柜,我地里还有,您还要吗?”
掌柜拍着大腿,“当然要。”
“那价钱?”
“我按照五文钱一斤给你。”掌柜担心江舒涵嫌少,又补充道,“这要是再过几个月,一文钱一斤都抢着卖。”
刘木生心里一个咯噔,居然才五文钱?这岂不是亏本了?
之前大嫂算过,不算人工,每斤卖二十二文,她才不会亏本。这掌柜只肯出五文也差得太远了吧?
江舒涵叹了口气,“不瞒掌柜,您也知道这菜是冬天长的。要想种好,那得保暖。我这一冬光炭火就用掉四十两银子。更不用说还有其他东西。五文钱一斤,我连炭火钱都收不回来。”
她说得夸张了点,事实上烧炭她总共花掉十八吊钱,她之前卖酒和兔子钱根本不够,还是刘木生夫妻俩将自家的存款拿出来支援她的。
掌柜不懂冬天种菜的技巧。是以信口开河,只出了五文一斤的价,听她说用掉这么多的炭,想了想,“既然你这菜需要炭火。那我再给你加一文。六文钱不少了。”
江舒涵没想到这望江楼掌柜这么抠搜,这是欺负她是个没见识的乡下婆子呢,她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开口,“掌柜,您要的话,一斤四十文,要是低于这个价,我只能去别家了。我辛辛苦苦种了一冬,总不能亏本吧。”
掌柜一听要四十文,眼睛瞪得溜圆,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你这也太贵了。”
江舒涵作势要往外走,“那我只能去别家问问了。听说许家酒楼生意也不错。”
掌柜见她真要走,赶紧叫道,“你这太贵了,你给便宜点。三十文,我全要了。”
“四十文,不还价。”
“三十五文!”
最终讨价还价,江舒涵以三十八文钱一斤卖给掌柜。
剩下的菜,掌柜也全包了。每天送两百斤过来。
这两百斤自然不全是望江楼吃的,还要送一部分要送府城东家那里。他们东家可是个能耐人,认识府城不少有钱人。那些有钱人吃了一冬的白菜,嘴巴早就淡了。
这千金菜要是送去,东家必定会奖励他。
“你还会种些别的吗?”掌柜问道。
江舒涵见他有想法,“您想要什么菜?”
“冬天的时候,新鲜菜太少。你试着多种几样。”掌柜试探道。
“行,我会好好琢磨的。”江舒涵很爽快答应了。
她是想带着全村一起发财。但是所有人都种一样蔬菜,价钱势必也会跌下来。
不如多种几样。轮着吃。想必很多人还是愿意买的。
掌柜想了想,“你家住哪儿?剩下的菜,我让伙计去你家拔吧。到时候直接送到府城。也省得你来回跑了。”
江舒涵猜到这人肯定不是为了方便她。担心许家酒楼知道她有千金菜,跟望江楼抢才是真的。
不过江舒涵也确实不想卖给许家酒楼,说了地址。
江舒涵带着伙计将车上的千金菜全部卸下来,称重后,掌柜给两人结账。
江舒涵从望江楼出来,回头看了眼刘木生,却发现他居然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锁头坐在牛车上,看见两人回来,他爹傻呆呆的样子,从车上跳下来,握住他爹的手,不停呼喊,“爹,爹,你怎么了?”
刘木生这才回神,“没……没什么。”
他看了眼江舒涵,神色一言难尽。他真的没想到种菜居然这么值钱。
江舒涵将欠刘木生的十吊钱还给刘木生。刘木生将钱放回车上,让锁头拿好。
刘木生试探问,“大嫂,你接下来还种菜吗?”
江舒涵摇头,“不种菜,我打算种西瓜。”她侧头看着刘木生,“二弟,你也种吗?”
刘木生低头想了想,“我……我也种一亩吧。”
江舒涵听到这话有些诧异,认识这么久,江舒涵可以看出来,刘木生是个性子很稳的人。
没想到他居然敢冒这样的险。毕竟西瓜跟千金菜其实还是有些区别的。
不过他愿意冒险,江舒涵自然高兴,“那咱们先去买种子吧?”
红峰县有家粮店里面种子非常齐全。就连草莓都有。要知道草莓原产于美洲,前世直到1915年才传到华国,而这古代居然现在就有了。不得不说平行世界很奇迹。
小二得知他们要种草莓,苦着脸劝道,“你们会种这个吗?很多人种这个都赔了。我看你们不如种点别的?”
刘木生听到这话,下意识看了眼江舒涵,却见她很肯定点头,“我们就种这个。”
草莓需要精心伺候,但是越珍贵的东西越容易卖上价。她可以发展长久买卖。不过草莓有三年周期。头一年最好不要让草莓结果,尽可能让它生长出更多的叶子。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量就会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掉。
而且三年后,最好改种别的农作物。要不然会给土壤造成一定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