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映寒的镇定感染了雪色,后者点点头,留在了府中。
马车向皇宫的方向驶去,雪色目送她离开,内心难免感叹,不管什么处境,郡主的脸上倒是从未露出过惧意。
她身上,似乎带着与生俱来的强大与勇气,从不畏惧困难,凭着一股气势,一往无前。
此时,宁映寒确实没什么惧意,不管太后说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马车很快行至宫门处,宁映寒在车里等了半晌,才有个宫女过来引她入内。
她并未说什么,一路沉默着跟随宫女一路行至太后殿内。
行了礼,太后并不叫起,只是不冷不热地开口:“长宁,哀家可是有一段日子没见到你了,这段时间忙什么呢?”
“回太后娘娘的话,没……没忙什么……”宁映寒作出羞于启齿状。
太后哼了一声:“当哀家没听说吗?你和那个叫苏俊之的事连深宫里都传遍了!”
“娘娘,之前是长宁不懂事,为了一个男人……一个男人……”说到这里,宁映寒顿了顿,脸仰起的角度很好地让太后看到她微红的眼圈。
太后见她如此,语气慈祥了两分,冲她招招手:“到近前来,跟哀家说说那个男人。”
“是,”宁映寒顺势起身,走到太后近前,回话道,“他叫苏俊之,是个书生,因着一次偶遇,长宁一时不慎,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
“傻孩子,”太后示意她坐下,拍了拍她的手,“感情这东西,哪有什么该不该的呢?”
听到这句话,宁映寒眼里寒光微闪,试探道:“可是他不爱我,也许我不该再执着于他了。”
“莫要过于自谦,你这般品貌,谁能不爱你呢?”太后道,“听说苏俊之已经和那出身青楼的女子分开了,也许他是对你有意的呢?”
太后话音刚落,一边的耳房传来一声响动,大概是哪个宫女不小心弄出来的。
宁映寒心下微凉,面上却露出个羞涩的笑意:“娘娘的意思是?”
“听说本次春闱,苏俊之名列二甲,可见也算是个有出息的,倒也不算辱没了你。”说出这句话,太后见宁映寒面上羞涩之情更浓,心下满意,又道:“你若有意,哀家便把那苏俊之叫进宫里,替你探探他的口风。”
果然,宁映寒垂眸,太后果然是想撮合她与苏俊之。
就算已有预料,宁映寒也难免感到心底有些冷意。太后娘娘一直表现出对她分外宠爱的模样,但太后会不知道苏俊之是什么人吗?
她当然知道。
只是比起四年前那个智计百出、在京城权利场混得游刃有余的长宁郡主,她与皇帝都更愿意看到一个为情所困的、软弱的、无脑的、容易控制的宁映寒罢了。
宁映寒心中一瞬间划过千般念头,面上却不露丝毫异样,只是垂首道:“谢太后娘娘愿意成全,可落花有意,流水却无情,若是娘娘出面,他定会以为我仗着权势逼迫于他,对我愈加厌恶。”
太后审视的目光划过她的脸:“原来,这苏俊之竟是这般有骨气的男儿?”
“那当然,”宁映寒夸奖着,“苏郎……不,苏俊之他俊朗无双,才学出众,为了一个青楼女子连我这个出身尊贵的郡主都不要,如此淡泊名利,是一等一的顶天立地的男儿呢。”
看了不少话本的宁映寒即兴发挥,反正在不少话本里,苏俊之的确就是这般人设。
忍着内心不适夸了几句,宁映寒打算下次见到苏俊之,暴打一顿找补回来好了。
闻言,太后笑得慈祥:“那哀家就不干涉了,你们年轻人啊自有年轻人的缘法。”
“是,谢太后娘娘。”
“跟哀家客气什么,”太后又语重心长地提醒道,“其实哀家也想过给你另外赐门婚事,但现在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你和苏俊之在一起过,找个不介意此事的男儿实在艰难。”
太后不断明示暗示她要把握住苏俊之,宁映寒咬了咬唇:“谢太后娘娘关心。”
太后又问道:“你的守宫砂已不在了吧?给本宫看看。”
宁映寒依言照做,卷起衣袖,露出洁白光滑的手臂,手臂上果然已没有了那颗红色印记。
“你这个傻孩子,没名没分的,怎么就跟人做下这种事呢?”太后面上替她惋惜,但宁映寒没有错过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满意之色。
“是长宁不懂事。”宁映寒微微垂首,进宫之前用面脂遮住了守宫砂,果然是正确的决定。
“对了,看哀家这记性,”太后忽又想起了什么似的,“你进来之前,秦国公正巧来拜见哀家,听说你来,他就暂避进了耳房。”
耳房,显然是可以听到这边说话声的。
饶是一向镇定自若的宁映寒,此时神色都稍微僵了僵。
作者有话要说: 我的预收文《我穿的到底是哪个剧本》,欢迎收藏呀~
文案:苏绾在一家影视公司工作,近期公司正在筹拍一个古代背景的替嫁剧本。
因为剧本中有个角色与苏绾同名,她对这个剧本便格外关注了些。
编剧提交的初版剧本中,这个名唤苏绾的女子被姐姐陷害,代姐姐嫁给了一个落魄世家子。
世家子虽然家道中落,但人有本事又上进,最后重振家业。
苏绾的姐姐万分眼红,但世家子和苏绾恩恩爱爱,姐姐几度对苏绾陷害未果,落得了个凄惨下场。
剧本交给上级审阅,上级批语:剧情老套无新意,需要修改。
编剧很快提交了第二版。
第二版中,苏绾成了炮灰,同样的替嫁剧情,同样的落魄世家子重振家业,同样的姐姐眼红……
但第二版剧本里,世家子对姐姐仍然有意,两人合谋杀害了苏绾,姐姐成功上位,自此和世家子逍遥快活。
上级批语:不符合当下价值观,需要修改。
当晚,苏绾是带着对编剧淡淡的同情入睡的,但醒来后,她发现自己穿进了剧本中,成了那位替嫁的苏绾。
更糟的是,她并不知道自己穿的是哪个剧本,苏绾幸福一生的第一版?被谋杀的第二版?甚或是她还没来得及看到的第三版第四版?
第28章
宁映寒神色微异,还好太后此时并没有看向她,而是吩咐宫女把秦国公请出来。
片刻后,秦宣走过来,向太后行了礼,神色举止间未见有任何异样。
“哀家叫你出来,是想让你和长宁看在哀家的面子上,解了仇怨,”太后语气慈祥道,“你们两个孩子,都是芝兰玉树般的人物,却是有缘无分,真叫人可惜。”
“谢太后娘娘,臣对长宁郡主,内心并无怨愤。”
秦宣这硬邦邦的语气,反而让太后觉得秦宣果然对宁映寒有怨,顿时笑得更慈祥了:“没有怨愤就好,长宁你呢?”
“长宁自然并无怨愤。”
宁映寒在心里叹了口气,今天的一切她都有预料,除了秦宣。
显然,她和秦宣在大长公主认亲宴上平静的对话,传到了宫中,让太后心里生了疑。
秦宣如今位高权重,国公府在他的掌控下,甚至隐隐有超过当年老国公尚在时的繁盛之势。考虑到如今秦宣的年龄,说是天纵英才也不为过。
宁映寒如重新和他在一起,自然不是皇帝和太后愿意看到的。
也是当年老国公在时,秦宣还没有如今这般显山露水,虽然京中一向有他的才名,但那时谁也不知道他有这般能力。
若皇帝早知道,也许当年就会想办法阻挠宁映寒与秦宣定亲。
所以,太后今天做了这个局,引宁映寒说出这些话,刻意让秦宣听到,想让他彻底断了念头。
并不精密的一个陷阱,很简单,但是有效。
回过神来,宁映寒差点给太后娘娘鼓了鼓掌。
但以秦宣的智计,不至于看不出这是太后刻意设的局。
想来,太后大概也不太介意他们看不看得出,只要她的目的达到就好。
宁映寒心下觉得太后委实是多此一举,就算没有今天这出,秦宣也不会对她还有什么留恋之情。
当初穿书者和秦宣反目的过程,宁映寒只听着旁人的描述便觉心里发冷。
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秦宣又如何还会对她心存留恋呢?
宁映寒和太后娘娘各怀鬼胎地对视了一眼,脸上都带着微笑。一时间,气氛都显得其乐融融了起来。
太后留秦宣一同用茶,后者以还有事在身为由婉拒了。
太后心下更满意了,他这般不愿与宁映寒同室相处,看来是皇儿多虑了。
她就说嘛,哪个男人会这般吃回头草?更何况,秦宣这种位高权重的男人,选择那么多,诱惑那么多,就算宁映寒有一张天香国色的脸又如何呢?
太后的视线划过宁映寒那张脸,宁映寒确实讨她的喜欢,书上常说的“解语花”大概也不过如此。
闻弦音而知雅意,很多事儿她假作不经意地提上一句,宁映寒就会立刻替她办好。
不像宫里那些蠢笨的宫女,暗示上半天,也不懂她的意思。
偏偏太后从一个不受宠的宫妃,成为了整个后宫最尊贵的太后娘娘后,就很爱端着架子,什么事都爱打个机锋,不肯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