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继后[清穿] (桃梨不言)


  这日众人跪够了时辰,嫔妃们陆续起身打算离开,嘉妃搀着如意的手站起,突然感觉肚子一阵抽疼,她一下没能站稳,差点摔倒。
  如意不由一惊,“娘娘?”
  云梧听见声音,转头便见嘉妃捂着隆起的小腹,嘴唇发白,显然是痛得紧了。
  云梧变了脸色,“要不要叫太医来瞧瞧?”她看着嘉妃的面色,不由眉头紧皱,劝道,“你有孕在身,不参与举哀情有可原,不若跟皇上求个恩典吧。”
  嘉妃在正月时被诊出了身孕,到如今虽说胎已坐稳,可举哀并不是轻松活计,特别是皇后崩逝这样的大丧,普通人都会觉得累,更别提有孕在身的弱女子了。
  说起来也不知嘉妃是不是和皇后八字犯冲,当初四阿哥出生,正赶上永琏夭折不久,八阿哥出生赶上永琮出生不久,如今这一胎,又赶上永琮皇后相继去世。嘉妃苦笑,永璜和永璋刚被斥责过,她怎么敢冒着被乾隆迁怒的风险提要求?万一皇上迁怒腹中孩儿可如何是好?
  她摇了摇头,“无碍,已经缓过劲儿了,我坚持得住。”
  纯贵妃离得近,正好听见二人的交谈,想起永璋被训斥的事儿,不由感同身受,撇 了撇嘴,想着便嘟囔了一句“唉,皇上可真是……”
  “真是”后面是什么,她没讲出口,可神情已经说了个明白。云梧默然,对嘉妃低声道:“回头叫太医给你开些安胎药,你按时服用才是。你要记得,若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受不受他汗阿玛宠爱都没用——先帝敦肃皇贵妃怀皇九子的时候便是因为遇上圣祖大丧,举哀行礼动了胎气,以致皇九子七个月早产夭折,你也要当心啊。”
  嘉妃心中一暖,“是,多谢娘娘。”
  有这一遭,云梧不免对四处迁怒的乾隆有了意见,再见到乾隆的时候,总要颇怀恶意地腹诽,乾隆如此伤心,说不得只是因为心心念念的元后嫡子彻底梦碎,再也当不了他所谓的“千古完人”了。然而一段时间看下来,饶是云梧也不得不承认,乾隆的确是在为皇后离去本身而伤心。
  先说丧仪,清朝皇后的丧仪自孝诚仁皇后以后规格都不高,因为孝诚仁皇后崩逝之时正值三藩之乱,康熙担心外省官员服丧会引发不必要的混乱,便免去了外省一切丧仪,自此直到孝敬宪皇后的丧仪都是循此例而行。然而到了孝贤皇后,丧仪没有依照旧例,而是援引了大明会典,即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崩逝而服丧,这还是大清入关头一遭,乾隆更是破天荒的服缟十二日、服素两月。
  再说皇后崩逝于青雀舫,乾隆居然要把整条船运回京城。青雀舫体积很大,卡在城门运不进城,哪怕拆毁了两扇大门也没用,乾隆大手一挥,把城楼也给朕拆掉!幸亏最后礼部尚书海望想出了办法,他使人架起木轨,又在木轨上铺了菜叶做润滑,动用了上千人夫,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算是把青雀舫运进了城。
  不仅是青雀舫,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也被乾隆下令封存,不许再住人,凡是皇后用过的东西,包括奁具首饰、衣物器皿等全部保持原样。皇后的衣冠朝珠也被供奉在此,每年腊月二十五和忌辰,乾隆都要亲临凭吊。
  皇后梓宫暂安景山观德殿以及静安庄期间,乾隆三天两头跑去奠酒,后来皇后梓宫奉安裕陵,哪怕路途遥远,乾隆平均每个月也要去两三次,有什么事都要去跟皇后说一说 。
  至于作诗哀念就不用说了,乾隆一生四万多首诗,大部分水平极差,写得还不错的只有悼念孝贤皇后的那一两百首——不错在哪儿呢?四个字,真挚动人。
  乾隆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礼教,他可能会宠很多侍妾嫔妃,但注定只会尊重爱护自己的妻子,后宫这么多人,乾隆真正觉得站在自己身边、视为一体的只有皇后。他与皇后少年结缡,夫妻二十二载,互相扶持着走到现在,皇后对乾隆的意义不可言喻。
  接连遭受丧子丧妻的打击,乾隆性子变得暴燥易怒,遇事由小化大,动辄大发雷霆。翰林院译皇后册文出错,问罪;拟皇后祭文用词配不上皇后之尊,罚俸;光禄寺准备皇后祭品不够洁净鲜明,降职;工部办理皇后册宝制造粗陋,处分;礼部册谥皇后未议王公行礼之处,追责……林林总总,几十位官员或降或贬,从王公大臣到六部官员战战兢兢,人人自危。
  波澜很快由京城波及到外省。无论满汉、文武、品级大小,没有具疏请吊的外省官员,全部吊销军功或降职两级;因为违制剃发,大片官员被申斥、革职甚至赐死——当初雍正皇帝大丧违制之人不在少数,乾隆可都没有这样追究过!
  这次官场上的大规模风波像是一个转折点,再加上不久之后乾隆对金川用兵受挫,乾隆更是变本加厉,刚愎自用、专权擅势,掌政风格由初政的宽厚仁和变得严苛刚正,对大臣的态度也不再是登基之初的以礼相待,这一切的转变,皇后之死不可不谓导/火/索。
  自然,前朝之事,后宫并不知晓。对后宫的女人们来说,皇后崩逝带来的更直接的后果是中宫位悬,而皇上正值壮年,总是要立继皇后的。虽然无人明说,但平静之下,总有蠢蠢欲动的暗流。
  长春宫,宫女搀扶着纯贵妃从灵堂出来,低声问道:“娘娘,咱们回宫吗?”
  纯贵妃转了转眼睛,“先不回,咱们去给太后请安。”
  宫女应是,转头吩咐了下去,片刻后,仪仗往寿康宫而去。
  纯贵妃坐在步辇上眯了眯眼,遮住其中的野心。皇后命薄,倒给她留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如今后宫里位分最高的只有她和娴贵妃,娴贵 妃没有子嗣不说,早些时候还招了皇上厌弃,不知多久没有伴驾了。反观自己,虽说永璋惹了皇上不满,但永璋身子不好,她从来也只是希望永璋平平安安富贵一世,并没指望他有什么大出息,她可是还有永瑢呢!
  她不是不知道自己出身低微,可当初晋位贵妃时,她就排在娴贵妃之前,后来亲蚕礼皇后不便时,也是她代皇后而行,那么这皇后之位,她是可以争一争的吧?
  跟在纯贵妃后头走出灵堂的舒嫔看见纯贵妃没有往西回景仁宫,而是往东去了,不由轻嗤一声,眼中露出不屑。
  纯贵妃就是个一按机簧浑身都动的主儿,每一根头发丝儿都写满了不安分。其他事情纯贵妃许是能争来,可是中宫之位?
  大清自开国一百多年以来,就没有册立过汉女为后!
  早先满蒙联姻,太宗的五位大福晋和世祖的前两位皇后全部都姓博尔济吉特。后来的皇后倒是不再来自蒙古,可点点她们的姓氏——赫舍里氏、钮祜禄氏、佟佳氏、乌拉那拉氏、富察氏,无一不是满洲大姓!其中混着一个佟佳氏听着是满化的汉姓,但佟佳氏祖上是明初投奔明朝的女真人,归根究底,依旧是实打实的满洲血统。纯贵妃一个汉女出身的包衣,若是想母凭子贵,死后以嗣皇帝生母被追赠为皇后还有那么一丁点点的可能,可若是想在如今的情况下被正经册立为皇后,那是做春秋大梦!
  大清的皇后,只会是满人!
  舒嫔不由转头看向不远处正要回宫的娴贵妃,若不是从下届大选里挑人,继后的人选应该就是她了吧?
  想到这,舒嫔不由抿唇,只觉得那个人影也变得刺眼起来。
  她哪里比得上娘娘一星半点儿?
  皇上与娘娘那般要好,怎么容得下第三个人插足?
  若是皇上再不立后就好了……
  可理智告诉舒嫔这个可能极其微小,她再次神情复杂地望了一眼娴贵妃,忍下心中不适,转身回宫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v=感谢大家的留言,么么=3=
  孝贤去世对乾隆打击真的挺大的,扒史料感觉乾隆都换了个人,唉_(:з」∠)_
  49、
  


第四十九章
  乾隆训斥了永璜和永璋,对自己两个儿子失望之余,也不由开始为富察家打算。按例皇后母家应封承恩公,但当初乾隆只给富察家封了侯爵,因为雍正只将孝敬皇后的母家兄弟封为承恩侯,等到乾隆登基时才将自己的舅舅晋为公爵。乾隆本来也想仿照雍正的做法,但如今看到儿子的反应,乾隆不禁自问,下一位皇帝,能像当初自己对嫡母那样,为皇后主张吗?
  他摇了摇头,自己下了谕旨,给富察家升了爵位。
  刚下完谕旨,外头来报,太后请乾隆到寿康宫说话。
  寿康宫,太后见到儿子似乎又憔悴了许多,十分心疼,“皇后崩逝,我知你难过,可龙体安康为要,你切不可哀毁自伤啊!”
  乾隆默了一下,“儿子明白,皇额娘放心。”他提了提精神,笑了笑道:“皇额娘叫儿子有事?”
  太后又怎么放得下心,看着儿子这副模样,她都有心要把想说的话咽回去,但事关紧要,她又不得不提。
  叹了口气,太后轻声问道:“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你可有打算?”
  乾隆举着茶盏一时没说话,半晌才道:“儿子心里有数。皇额娘有话要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