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晏萩去春晖堂给晏老夫人请安,郁芳菲寻她说话,“十二妹妹,你什么时候和香城县主去城外的山庄呀?”
“不去,我已经回绝了。”晏萩浅笑道。
郁芳菲一呆,昨儿夜里想了一堆的说辞,这下全派不上用场了,“伏日炎热,去山里纳凉正好,你怎么给回绝?”随着年龄增长,郁芳菲越发的着急了。
晏萩正颜道:“太子还没有苏醒,太孙还没有找到,就连圣上今年都不出宫避暑了,我出城去避暑,这不是惹人闲话吗?更何况避暑纳凉不必择地,只要心静即好。”郁芳菲打的什么意思,晏萩心知肚明,她才不会如她所愿呢。
“潇潇顾忌的对,都安生些呆在家里,别总想着出门。”晏老夫人点了一下郁芳菲,自从在洗石庵里给郁老太太供了往生牌位后,郁芳菲已经出门两次了,这不是好现象。
晏萩看了眼郁芳菲,郁芳菲去洗石庵的事,她也知道,不过郁芳菲去庵里挺安分的,晏萩只能让人盯着她,不能搞什么动作;这个郁芳菲可比晏芗聪明的多,下药那事,一开始的确是她引导的,但郁芳菲若是发挥的不好,晏芗有可能不会被送去寺庙跪经。
“我是看天气炎热,十二妹妹身子骨弱,怕她在家里住着不舒服,所以才会劝她去城外纳凉的。”郁芳菲巧舌如簧,摆出站在晏萩立场说话的态度。
见郁芳菲拿自己做伐子,晏萩冷笑,道:“郁表姐,这里是我家,我怎么可能住着不舒服?”晏萩特意把表姐二字咬得格外清楚,言外之意,大家领会。
郁芳菲接不上话了,手紧紧地捏着扇柄,原以为晏萩是个好的,现在看来,也一样瞧不起她这个寄居的孤女。
“冰窖里的冰,可还够用?”晏老夫人换了话题,郁芳菲到底不是自己的嫡亲孙女,有些话只能点到为止。
“够用了。”晏大太太笑道,其实今年也不算太热,身体弱的晏萩至今还没用冰呢。
“让庄子里多送点西瓜来,那个解渴。”晏老夫人又道。
“我一会就让人去庄子拉两车回来。”晏大太太立刻道。
又闲话了几句,大家就离开了春晖堂,晏大太太和王氏去处理内务,晏萩等人则去了学堂。现在晏萩是上一天学,休息一天,但她也没有拉下功课,该练的字练了,该背的书背了。
只是那位古板的堂叔祖却觉得晏萩太过散漫,每每挑她的刺,不是说她有一笔没写,就是背书背得不流畅,今天又是如此,“晏萩,《笠翁对韵》已学完,今天老夫得考你,看你有没有用心。”
晏萩起身道:“先生请。”虽然对这位老先生很不感冒,但明面上还得尊师重道。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老先生道。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晏萩对出下联。
“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老先生得意地笑道。
晏萩蹙眉,用得着出这么难的对子,她又不是才女,想了想,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见她又对上了,老先生皱起眉头,沉吟片刻,才道:“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呀,这老东西居然骂人,晏萩也不客气地回道:“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郁芳菲等人都惊呆了,晏萩怎么敢骂先生?
老先生气得胡子翘了起来,“晏萩!你好大胆子。”
“先生,我对的不工整吗?”晏萩一脸无辜地看着他。
老先生被问的哑口无言,就对子而言,当然工整,但是……
“先生连出三个对子,学生也想出三个对子,向先生请教。”晏萩笑盈盈地道。
老先生忍下怒气,道:“你说。”
“这第一个上联是: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钢,坐北朝南打东西。”这对子不是晏萩想出来的,而是前世,她在书上看到的绝对,现在拿出来为难人了。
郁芳菲看着晏萩,满眼惊讶,她一直觉得晏萩光有美貌却无脑,不学无术,若不是生在晏家,根本就上不了台面,没想到能出这样一个对子。
七个颜色,四个方位,老先生要对出下联,有难度,轻咳一声道:“你的第二联。”
“先生把这第一联对出来,学生再出第二联也不迟。”晏萩笑道。
老先生面露悻色,晏萩可不管这些,中午回去时,就跟晏老夫人说道:“祖母,堂叔祖他教不了我了,我出的对子,他都对不上,祖母,我可不可以不去学堂?”晏萩本就不耐烦去学堂读那些书了,还没等到她想到法子,老先生先出招,这简直就是打瞌睡送枕头,正是时候。
“你出的对子,你堂叔祖对不出来?”晏老夫人很惊讶,这怎么可能?那个是个老学究,也就是时运不济才没能入仕的。
“真的,不信你问十姐、十一姐和十三妹妹她们。”晏萩是有证人的,她说了晏芮、晏苔和晏荭,故意不说郁芳菲。
晏芮三人都为晏萩作证,“祖母,潇潇(十二姐姐),没有说谎。”
“是什么对子?说来让祖母听听。”晏老夫人越发的好奇了。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钢,坐北朝南打东西。”晏萩把对子说了出来,
晏老夫人一下就听出这对子难对的地方了,伸指戳了下她的额头,“你这坏丫头,你这是故意为难你堂叔祖呢。”
“不是为难,是请教。”晏萩才不承认呢,她可是乖孩子。
“你不想去学堂这事,我得跟你祖父说,你祖父同意了,那才行。”晏老夫人笑道。
“等傍晚,祖父回来,祖母可要记得一定要说哟。”晏萩赶紧道。
“行,记住了。”晏老夫人笑应道。
到了傍晚,晏太傅回来,晏老夫人就跟他说这事了,“潇潇学得好,堂弟怕是教不了她了,今天他让潇潇出的对子给难住了。”
“这到是件奇事,什么对子这么难?”晏太傅端杯抿了口茶水。
晏老夫人的记忆力还不错,就把那对子说了一遍,晏太傅眼中一亮,“这真是潇潇想出来的对子?”
“当然,十丫头、十一丫头她们都可以做证。”晏老夫人笑道。
晏太傅想了想,问道:“潇潇可是不想去学堂了?”
“知孙女莫若祖父。”晏老夫人笑道。
晏太傅摸着胡子,“她不想去,就不去,以后我亲自教她。”
第二天,晏萩得知这个“噩耗”,呆了,这是……天要亡她呀!晏太傅的决定,府中无人敢反对。好在晏太傅还要上朝,晏萩还是挺自由的,每天按晏太傅的要求,练字看书,等晏太傅回来,听他讲解半个时辰的史书。
“读史可明鉴,知古可鉴今。”这是晏太傅讲史书的原因。
明鉴不明鉴,晏萩无所谓,她拿这些史书当小说一样读。
冬鹊把晏萩跟晏太傅学习的事,告诉了晏芗;晏芗一阵恍惚,和前世一样了,前世晏萩就是晏太傅教出来的。她做了这么多事,最后怎么还是这样一个结果?
“晏萩是不是常去东宫?”晏芗问道。因为晏芗没问太孙的事,冬鹊也就没有告诉她,太孙妃已选好,太孙去陇城赈灾失踪了。
“十二小姐不常去东宫,到是常去安国公府,隔一天就去一次。”冬鹊答道。
晏芗皱眉,晏萩跑安国公府去做什么?讨好澄阳大长公主吗?这一世的晏萩真的让她看不懂了。晏芗揉了揉眉心,问道:“郁芳菲呢?”
“表小姐还是那样,哦,她在城里洗石庵为她祖母供了往生牌位,不过十来天,就去过两回了。”冬鹊道。
晏芗冷笑,“她还真会打主意。”洗石庵因在城中,进出方便,有许多信佛的贵妇和贵女会去,郁芳菲去洗石庵,肯定是为了结交那些贵女,巴结那些贵妇。
这时一个小比丘尼过来了,“晏居士,你该去挑水了。”
“知道了,我一会就去。”晏芗在寺里不仅要颂佛,抄写佛经,还要挑水。不挑水,就没饭吃,晏芗被饿了几次后,就不敢不挑了。
小比丘尼转身离开,冬鹊叹道:“小姐,你受苦了。”
晏芗淡淡一笑,“没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受的这些苦,等她做了太孙妃,她会回报给那些让她来受苦的人的,“你回去了,半个月后再来见我。”
“奴婢走了,小姐,你好好保重。”冬鹊屈膝行礼,退了出去。
晏芗起身去水房的井里打水,虽然来了几个月了,可是用吊桶打水,把水挑去斋堂这种体力活,晏芗仍然做不惯。晏芗卯足劲在打水,完全没注意到一个男子从虚掩的侧门进来了。
花了一刻钟的时间,晏芗才将两木桶各打了半桶水,费力地挑起来,歪歪斜斜地往斋堂方向走去。走着走着,突然踩到了一块石头,脚下一拐,两个木桶晃动的厉害。
眼见着晏芗就要连人带桶摔倒,突然一双有力的手帮她稳住,晏芗看着面前带笑的脸,冷冷地问道:“你又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