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家小十二。”余智文答道。
怀恩公夫人一脸迷茫,“晏家的小十二,谁呀?”
“就是潇潇。”余智文笑道。
“嗨,是潇潇呀,那你直说是潇潇,什么晏家小十二,我还以为打哪里冒出来一个不知根底的小丫头呢。”怀恩公夫人对晏萩是熟悉的,侄女儿的好友,来怀恩公府也不是一两回了,娇憨可爱,乖巧水灵,是做小儿媳的最佳人选。
就是这年龄……怀恩公夫人叹气,这几年是别想把小儿媳娶进门了,还好长子媳有身孕了,有孙子可以玩,小儿媳晚几年进门就晚几年进门吧。
余智林不知道自己被大哥卖得一干二净了,但母亲不催着他娶妻,他挺满意的,也没去问原由,每日里不是忙着进兵营训练,就是混在马球队里。
二十五日,晏萩等人都换下了为晏三太太服孝的素服,除了三房人,其他的都可以正常出门作客了。当然不是说作客,就能出门作客的,就快端午节了,各府暂时消停了,没办这会那会的。
晏荭对作客也没啥兴趣,她就知道终于可以吃荤腥了,“十二姐姐,中午吃酱肘子吧。”
“好。”晏萩欣然同意,要知道那天去耦园,她都吃的是素,三个月没尝肉滋味,这嘴巴好淡呀。
晏家姐妹畅想着吃肉的美好生活,郁芳菲的奶娘却险些让郁芳菲给逼死了,她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去寺里勾搭哄骗六小姐的秀才呀!就在奶娘想劝郁芳菲放弃,这么阴私的作法时,事情出现了转机,郁芳菲要绣一幅龟鹤同寿当成寿礼给楚王妃,晏府提供的绣线,她觉得不好,如是特意让赏月去街市上买。
赏月在街上遇到一人,“吴少爷!您是什么时候来京里的?”
这位吴少爷名叫成贤,是郁芳菲的母亲的表妹的大姑子的儿子;吴家刚从商籍转入士书籍,底蕴不足,吴父就想让吴成贤娶个名门出身的女子做正妻,借此来抬高吴家的地位。原本郁家挺不错,可是没想到郁父郁母一下全死掉了,郁老太太也跟着没了,然后郁芳菲进京了。就这么失去了联系,吴父的计划落空。
身为吴家的长子嫡孙,吴成贤背负着很大的压力,这两年,他一直都在寻找适合的女子,家乡没找到,就趁着来京城的机会,到这边来寻找,还真别说,京城里的姑娘可比家乡的长得漂亮多了。
“你是?”吴成贤认不出赏月,一个少爷对一个长相普通的婢女是不可能留意的。
“奴婢是赏月,我家小姐姓郁。”赏月提醒他道。
吴成贤眼睛亮了起来,“郁表妹她可还好?”折转算下来,他们也算是表兄表妹。
赏月本来想说好,话到嘴边变了,“寄居在别人家里,能好到哪里去哟。”
吴成贤叹气,“可苦了郁表妹了。”
“吴少爷,您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奴婢也好回去告诉小姐一声。”赏月笑道。
“我如今住在三叶柳胡同里,表妹若是有事,就去那寻我。”吴成贤没想到出门闲逛,会遇上郁芳菲的婢女遇上,虽说现在他没想娶郁芳菲了,但说不定借着郁芳菲认识一些贵小姐,到时候……
“奴婢记下了。”赏月带着丝线回了晏府,将这事禀报给郁芳菲知晓。
“你这事办得好。”郁芳菲笑赞了她一句,有了吴成贤,她的计划就可以实施了。
------题外话------
每天四千,我知道不多,但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了,现在天气冷了,我做过手术的脑袋不支持我长时间动脑,每天码字的时间有限,所以,我很抱歉。
第121章 又到端午
郁芳菲和赏月的谈话,豆子没有探听到,晏萩自然也无从知道郁芳菲即将对晏芗展开一个可称得上阴毒的计划。若是计划成功,不仅晏芗万劫不复,就是晏家小姐们的闺誉,都会受影响。可郁芳菲丝毫没有顾虑这个,她就想狠狠地报复晏芗。
同日的傍晚,宫中内侍捧着圣旨驾临太子妃的娘家,圣上册封太子妃的长兄沈大爷为效恩伯,沈大爷的嫡长子沈慕凡为世子。这代表圣上对太子妃这个儿媳的满意和认可,也表明了一个态度,储君之位,稳如磐石。
楚王在书房里,怒火冲天,将桌上的笔砚纸砚全扫到了地上,圣上抬举太子妃娘家,也就是在给太子助力,“唐庄不死,本王永无出头之日,必须要除掉他,尽快除掉他。”
正院内楚王妃也在抱怨,“有个延续三代的爵位不好吗?纵然做到正一品太傅又如何?一致仕不就什么都没有了。”
发了一通火的楚王,让小厮进来收拾,然后把谋士和唐衸找来,商量除掉太子的方法。楚王妃抱怨完了也就完了,她不可能跑到晏府,冲晏太傅嚷嚷,逼着他支持楚王。
两日后,陇城在半个月前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唐衸就跟楚王说道:“父王,这个消息可以利用。”
楚王想了想,阴险地笑了。
接着京城就出现了一个流言,一个关于太子妃和沈家的流言,说太子妃福薄,不配做东宫之主;沈家底蕴太差德不配位,所以天上降下警示,也就是陇城的大地震。
听到忍冬从外面带回来的传言,晏萩撇嘴,“这也太能胡扯了,地震在前,沈家册封在后,两者一点关系都没有,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兴风作浪?”
连晏萩这个政治敏感度不高的内宅小姑娘都能觉察出有人在捣鬼,太子一派的人当然也更清楚了,晏四爷立刻着手去查出捣鬼的人和平复市井流言。
这些事与内宅女眷没有多大的关系,女眷们都在安排过端午的事,端午节临近,晏家照旧要包了许多粽子,在晏萩强烈要求下,粽子里放了馅。晏老夫人忍不住笑道:“这孩子拿粽子当包子了。”
往粽子里放馅不过是小事一桩,晏老夫人乐得宠着自家小孙女儿。在吃过肉馅粽子后,晏荭看晏萩两眼冒星星,“十二姐姐,你真聪明,这肉馅放在粽子里,真好吃,太好吃了。”
晏荭跟这肉馅粽子杠上了,早上一粽子,中午两粽子,晚上一粽子;晏萩爱好比她广泛,肉馅和咸蛋黄馅的都爱吃。
“十二姐姐,你说往粽子里放虾仁,可不可以呀?”晏荭啃着肉馅粽子,还惦记着别的。
晏萩认真地想了想,“可以让厨娘试一试。”
于是晏家的粽子里,又多了一种虾仁馅的。晏荭吃过后的评价是:“还是肉馅的比较好吃。”
吃着粽子到了五月初四,上午,闵家三兄弟来给晏老夫人请安,傅知行和闵自白没来,他们陪唐礼去陇城了,同去还有唐江、沈慕凡和三个太医。成了效恩伯世子的沈慕凡不用参加科举,也不用在家苦读了,如是他也没能逃脱太子的“魔掌”,成了又一个干活的劳力。
让这些年轻人去陇城,是太子给他们的考验,“年轻人就得办点实事,才能看出能力来。”
傅知行出门之前,打发婆子把节礼送过来给晏萩,是一匣子玉雕小动物,小巧精致,是拿在手中把玩的;晏萩的回礼是一个绣淡青色五毒图案的香囊,里面放着她自己配的香料,可驱蚊虫的。
“潇潇。”闵自常挤开晏菁坐到晏萩身边。
晏萩看了他一眼,继续啃苹果。
“潇潇,你怎么不让我叫你表姐了?”闵自常诧异地问道。
“你这不是就叫了。”晏萩得意地笑道。
闵自常呆怔了片刻,道:“这…..这不算。”
不算就不算吧,晏萩也不计较,从果盘里拿了个苹果递给闵自常。闵自常接过苹果,咬了口,“这苹果好甜,潇潇,明天看了划龙舟,我们去看斗鸡,好不好?”
“九哥哥说带我去看角邸。”晏萩笑道。
“那我们就去看角邸。”闵自常只要和晏萩一起就好,至于是看斗鸡还是角邸都行。
闵家兄弟刚走,韦向铭就带着妻女和弟妹来了,韦向铭和周氏的女儿韦如玉十月,不会走,但已牙牙学语,能很清楚地喊出,“爹”和“娘”。
晏菁伸手道:“表嫂,给我抱,我要抱小妹妹。”
周氏嘴角抽抽,得,她和女儿成同辈了,晏荭拍晏菁的脑袋道:“小十四,你蠢死了,这不是小妹妹,这是小侄女儿。她和琅哥儿、琮哥儿、珲哥儿是一辈儿的。”
晏菁改口,“表嫂,我要抱小侄女儿。”
“你小胳膊小腿的,别把小侄女儿给摔着,还是让表嫂把小侄女儿放在榻上,你守着逗她玩吧。”晏萩见周氏一直抱着孩子,知道她的顾虑,出言为她解围。
周氏轻吁了口气,依言把孩子放在了榻上,晏菁趴在榻沿,“叫姑母,我是姑母哟。”
小如玉那里会叫这么复杂的称呼,转着小脑袋想去咬晏菁的手指;晏菁把手缩回去,嘻嘻笑道:“咬不着哟咬不着。”
小如玉一着急,就喊了声,“娘。”
“我不是你娘,我是你姑母,来,叫姑母。”晏菁正逗着小如玉呢,王氏带着晏琅和晏珲,马氏带着晏琮来了。
三个小娃着不多大,一起坐在榻上,开始说婴语了,虽然谁也听不懂三个小娃在说啥,但看他们手舞足蹈的小模样,就觉得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