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舅舅平常不生气,除了外祖母那,这是我第二次见皇舅舅这么生气。”顾晗脆生生地答道。
平宁帝听到这句话有些怔愣,他最近因为削藩的问题,确实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他最近有些急躁了。
摸了摸外甥女的头发,平宁帝和蔼地问道:“皇舅舅以后不会了。”他确实需要好好反思,淮南王的事情将他气得太厉害,他若是太过急躁,难免乱了方寸,失了先机。
“那皇舅舅什么是削藩?”顾晗像小孩子一样问道。
平宁帝心情舒缓了不少,给外甥女讲道:“什么是削藩?这要从封邦建国开始讲起,昔年周天子为了周王室安定,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了本朝高祖皇帝,言:‘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本朝除了淮南王外,原本还有两个异姓王,但是他们参与了之前的夺嫡之乱,或是谋反,都被废除了爵位,到了现在也就只有淮南王这一个手握重兵的异姓王了。”
说到这,平宁帝眼中闪过一丝厉光,“淮南王不仅对朝廷不敬,拥兵自重,甚至还与滇国来往密切。可笑的是朕要削藩,朝中居然有人以淮南王是高祖亲封为由阻止朕削藩。”他已经命人查证,看这些人是不是淮南王的党羽。
讲了这么多,平宁帝又想笑,他只顾自己说话,却忘了外甥女还是个七岁的孩子,不一定能听得懂,平宁帝低头,看着外甥女一说明净的眼睛看着自己道:“皇舅舅刚才是说高祖皇弟册封淮南王是为了以屏魏室,那要是淮南王不愿意屏魏,或者无法屏魏,是不是皇舅舅就直接可以削藩了?”如今天下国号魏。
平宁帝眼中露出惊喜道:“阿晗说得对,这是最名正言顺削去淮南王兵权的理由。”说完后平宁帝又道:“不过,这也仅仅只能是理由,削藩之事要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而朕和淮南王之间必有一战!”这些话与其说是平宁帝和顾晗说得,还不如说是平宁帝对自己说得。
第55章 :女配沉迷强军削藩2
顾晗明白, 要想要改变明晗的命运,阻止三皇子和淮南王世子的谋反, 就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就是削去淮南王的兵权。
原本的世界中,淮南王世子帮着三皇子夺位是为了女主, 是女主明薇说服了淮南王世子, 但是在她看来,女主一人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应当是三皇子和淮南王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比如——永不削藩。
从原本的剧情来看, 那些什么天下第一才子, 什么第一神医的,她并不放在眼里, 这些人翻不起什么大的浪花来, 只有那位无影楼楼主,无影楼是个杀手组织, 顾晗很想知道这样一个目无法纪的组织是怎么如此光明正大地存在世上的?
至于那位三皇子,只要没有淮南王的兵马, 这位就翻不出什么花来。
顾晗看着面前又恢复了斗志, 收敛了怒气的平宁帝, 拉着平宁帝的衣服撒娇道:“皇舅舅, 我想要读书。”
平宁帝此时正被顾晗的聪慧所震, 笑着问道:“阿晗怎么想要读书了?读书可是要吃苦的。”他之前想过要让外甥女大些, 养好了身体再读书, 身为皇家郡主怎么可能是个睁眼瞎?
“我不怕吃苦, 我要成为像皇舅舅一样博学的人。”顾晗对着平宁帝一脸崇拜道。
“好。”平宁帝被顾晗的敬佩的眼神看得心中一软,道:“我们读书,皇舅舅亲自教你好不好?”
能被平宁帝亲自教导的机会,顾晗自然不会拒绝,拍了拍小手道:“好。”
平宁帝随后让身边的内侍拿来三百千,对着顾晗念起来,平宁帝惊奇的发现他外甥女记忆极佳,他对着阿晗念过一遍或两遍,阿晗基本上就能记住,这让平宁帝大喜,教导顾晗的兴致更高了。
随着教导地越来越深入,平宁帝就越发现外甥女越聪慧,不仅记忆力极佳,就是理解能力也极好,不仅能明白他讲的典故,问出的问题也十分让人深思,直指事件的本质。
若不是朝政繁忙,平宁帝都想一直这么教下去。
“阿晗,想不想去崇文馆读书?”平宁帝问道。
崇文馆在明晗的记忆中有,那是魏朝历代皇子读书的地方,平宁帝没有让她去公主读书的重华宫,可见是她刚才聪慧的表现让平宁帝另眼相看,改变了主意。
“阿晗能去吗?”顾晗的眼睛中满是向往。
平宁帝看着外甥女一脸期待的样子,大手一挥,“当然能去,昔年不也有安成,咸宁两位公主在崇文馆读过书吗?”
顾晗知道,平宁帝口中的安城和咸宁两位公主是和亲夷族的两位公主,这两位公主确实在崇文馆读过一段时间的书,那是因为两人要远嫁夷族,要在崇文馆中学习夷族的知识,和魏朝的典籍,好到了夷族不丢魏朝的脸面。
如今看来,平宁帝是真的宠明晗,不然也不会因为外甥女聪慧就把外甥女往崇文馆送。
顾晗对着平宁帝谢了恩,她入崇文馆读书的事情也就这么被定下了,并且平宁帝承诺三日后亲自送她去崇文馆。
之后顾晗又陪着平宁帝用了膳,随后才回到自己的关雎宫。
她今日能入崇文馆可谓是意外之喜,她本来只是想让平宁帝给她找个师父教她读书,没想去崇文馆,不过能入大魏的最高学府当真是再好不过。
如今魏朝的形式,是削藩在即。但是削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动乱,甚至有可能连皇位都不保。当年汉景帝削藩,引起七王之乱,虽然很快被平息,但依旧是不小的动乱;更有甚者是一位帝王,削藩削的皇位都直接丢了,被藩王叔父打的只能逃离皇宫。
所以,削藩一定要慎重再慎重。而在这之前,首先要有一支能够威慑藩王的军队,有了这样的军队在,藩王才不敢乱动。
而如今的大魏虽然兵马充足,而淮南王依旧手握重兵,这才是淮南王不怕朝廷的原因。
削藩,一定要徐徐图之。
正在这时,高女官进来禀报道:“郡主,太后想要见您,清河长公主也在慈安宫呢。”慈安宫的大魏历代太后的寝宫。
顾晗点头,起身朝着慈安宫而去。
等她到慈安宫的时候,宫内不止有太后和清河长公主,皇后,三皇子以及三皇子的生母淑妃也在。
顾晗行完礼,太后赶紧叫起,然后便将顾晗搂在了怀中,笑道:“听说我们阿晗都要去读书了。”
“是啊。”顾晗点头应道,她要读书这件事平宁帝肯定会告诉太后和清河长公主,而这宫中本就没有秘密,皇后虽然无子,但帝王敬重,无人敢挑衅,又掌管后宫,自然消息灵通。而淑妃位居四妃之位,又生育三皇子,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随后又像个小孩子一样对太后撒娇道:“皇舅舅还夸我聪慧呢。”
太后素来是最宠爱外孙女的,听后笑道:“好好好,我们阿晗是最聪慧的。”
旁边的皇后凑趣道:“我们阿晗一直都是聪慧的小姑娘,更是漂亮的小姑娘。”随后对着身边的捧着盒子的侍女招招手道:“这是皇舅母给我们阿晗的贺礼,看看喜不喜欢?”
顾晗看着打开的盒子,里面放着上好的文房四宝,这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的是这套文房四宝的尺寸是按照小孩子手的尺寸定制的,这便很有心了。
清河长公主看着皇后送的礼物,赶紧道:“小孩子家的,真是让皇嫂费心了,这样的东西我都没有想到呢。”
太后也赞道:“皇后素来心细。”
皇后听到这话,脸上的笑意更浓,她没有孩子,对嫔妃的孩子既不厌恶也不喜欢,只有对这个住在宫中的外甥女格外喜爱几分,不然也不会准备这样用心的礼物。
“谢谢皇舅母。”顾晗对着皇后娇笑道:“等阿晗会写字了,帮着外祖母和皇舅母抄佛经。”太后和皇后都礼佛。
皇后听后,连眼中都是笑意,“好,那皇舅母就等着我们阿晗写的佛经了。”对于这样会惦记自己的孩子,皇后只觉得舒心和真心的喜爱。
旁边的淑妃看着皇后讨好了顾晗,就讨好了太后,赶紧将身边的三皇子推出去道:“嘉安郡主要去崇文馆上课,正好阿衍也在崇文馆上课,到时候可以照顾嘉安郡主。”
三皇子名为元衍,如今已经十岁了,很是清楚今日淑妃带自己来慈安宫的任务,对着顾晗笑道:“皇祖母,等到去上课的时候我可以照顾嘉安妹妹。”随后又对着顾晗道:“嘉安妹妹,三日后我接你去崇文馆好吗?”
太后看到三皇子愿意照顾妹妹很开心,刚想要答应,结果便听到自家小外孙女道:“不用麻烦三表哥了。皇舅舅说他到时会亲自送我去崇文馆。”她可不想和三皇子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名声。
听到平宁帝要亲自送顾晗去崇文馆上课,三皇子心中升起了一股嫉妒,他当年去崇文馆的时候,他父皇也不过是派身边的裴公公将他送过去,不只是他,就是他的几个兄弟也都一样。偏偏到了他这个小表妹这里就不一样了。
淑妃听到这话,看着不说话的儿子,只能尴尬地笑着道:“以后总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