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平听到黄秀玲的话有些犹豫,同样也很心动,要知道这个时代年轻的工人一个月才十八块钱,年龄大些的,混到最高的六级工,也不过是几十块钱,这上南方一趟就能赚上百甚至上千,他怎么能不心动?
但是他也不傻,知道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有风险的,现在改革开放了,还好些,要是在几年前,这就叫走私。不过,这几年政策变了,说不定真的可以出去闯一闯。
黄秀玲看着赵昌平犹豫,她想起来,前世她听说赵昌平之所以回去南方闯荡,是因为她妻子的死对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是现在他的妻子是她,难道这一切就要变了不成?
没错,黄秀玲和赵昌平已经结婚,虽然赵母极力反对,看不上他们家,但是赵母的意见对于赵昌平来说并不算什么,还是将她娶回了家。她知道,她之所以能够嫁给赵昌平,靠的就是她善解人意,在夏知青离开的那段时间,陪着赵昌平一起走过来,是这份情谊,让赵昌平娶了她。
看着赵昌平犹豫的样子,黄秀玲接着劝道:“昌平哥,你不想我们,也想想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还小,你忍心他日后过这么贫穷的日子吗?我文化水平不高,工厂的招工也考不上,你也是,难道你希望我们的孩子以后也跟别人一样在地里做农活做一辈子?”
她虽然不觉得读书有太大的用处,但是也不想自己的孩子以后是个农村人。她前世受够了农村人的苦,走在哪里都受别人嘲讽,她决定以后有钱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城里买套房子,将户口移到城里去。
赵昌平听到黄秀玲的话,也不说话,拿起一根烟抽了起来道:“你不是还没怀孕吗?这都是没影儿的事,想这么多干嘛?再说,我们走了,出门了,家里怎么办?”
“家里好办,爹娘都年轻,昌国他们年纪也都不小了,都可以下地了,可以赚工分了,不用咱们操心。”黄秀玲道,她现在巴不得赶紧离开赵家,她那个婆婆实在是太能找事,天天指桑骂槐,骂人的话都不带重样的,实在是不讲理,比她那个奶奶还不讲理,她都快烦死了,她现在只想离她那个婆婆远远的。
黄秀玲继续劝道:“昌平哥,现在趁着爹娘都还年轻,咱们还能出去闯一闯,若是爹娘年纪大了,咱们就更不能出去了。咱们出去闯荡,也是孝顺爹娘,咱们赚了钱,爹娘也有好日子过,日后能享清福不是?”
赵昌平知道黄秀玲说得都是实话,若是再过几年,他就是想出去,家里一摊子事他也出不去。但是南方实在是太远了,而且他去南方又没什么门路,实在是一时没有主意。
说实在的,他也想出去闯一闯。他也才不到二十五,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他虽然没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志向,但是也想要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他骨子里是一个追求物质的人,不然也不会想方设法往家里捣鼓好东西了,他虽然下地赚的工分不多,但是村里没一个人瞧不起他,因为他有本事,总能弄到大家弄不到的东西。到了年纪,给他说亲的人家太多了,再加上他长得好,十里八村的姑娘哪一个不愿意嫁给他?
他一开始看上了最漂亮的姑娘夏晗,就是觉得自己这样的人得要个城里的姑娘才能配得上。后来之所以娶了黄秀玲,是因为她容貌学问上都比不过夏晗,但是黄秀玲脾气好,会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这是他从没有在夏晗身上体会到的,每当黄秀玲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时,他的虚荣心都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而且黄秀玲还会哄她,温柔小意地和他说话,这也是他从没有在夏晗身上体会到的。以前他跟夏晗说话,夏晗总是说他说得不对,会反驳他,而且有时还会给他摆大道理,教训他。他是个男人,天天被女人教训算怎么回事?
所以在这点上,他对黄秀玲是满意的。
对于黄秀玲的提意他是心动的,但是去南方一趟确实不是说着玩的。
“就算我们在南方进到了好东西,那我们又往哪里卖呢?”赵昌平抽着烟道。
“这个我早就想好了。”黄秀玲看着赵昌平动心了,赶紧道:“贵的东西咱们就往京市那些大城市卖,便宜的咱们就在咱们市里或者是县里卖,总之好东西是不会砸手里的。”
“京市?”赵昌平觉得黄秀玲想得太好,“我们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卖?”
这个问题难倒黄秀玲了,她前世一开始就是家庭主妇,连工作都没有,后来还是丈夫下岗了,她才出门找了工作,但是做生意这样的事她从来没有做过,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不过,看着赵昌平又犹豫了,心中难免有些不舒服,她无论如何都要让赵昌平去南方,呆在黄口大队能有什么区别?
若是赵昌平一直呆在黄口大队,她会过得连上一世都不如。要知道前世再怎么说,她也被婆家托了关系,给她办了农转非了,每日除了照顾丈夫,什么也不用干,哪像现在还需要下地干活。
她是最讨厌干农活的,又苦又累还脏,她干得够够的。
看着赵昌平,黄秀玲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着赵昌平道:“昌平哥,之前你不是也说过吗?要干出一番事业让夏知青瞧瞧,她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你就是当了工人,也还是不如她,只有你成了有钱人,才能让夏知青知道当年是她选错了。”
听到黄秀玲的话,赵昌平又点起了一根烟,他这辈子最丢人的事就是夏晗抛弃他去上大学的事,夏晗走得时候,他赌咒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成就来,让夏晗后悔,让她知道嫁给他比上大学强百倍。
可是这几年过去了,他就算再有雄心壮志,但也没什么机会。夏晗这都快毕业了,他还在种地。他也知道要是再这么种地的话,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又出息。
黄秀玲说完话也不说了,她知道夏晗是丈夫的痛点,用夏晗刺激丈夫准没错。
果然和她想得一样,赵昌平接连抽了几根烟后,终于拍板道:“好,就去南方看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出路。”
“不过,这次我带着两个兄弟去,你先别去了。你一个女人,出门在外不方便。”赵昌平道。
黄秀玲也不强求这次就一定要跟着去,她以后再跟去也一样。只要赵昌平愿意去了,以赵昌平的本事,以后的好日子多着呢。
第75章 :女配沉迷科技强国完
和黄秀玲商议好后, 赵昌平和自己的两个兄弟带着这几年攒下的全部家当,坐上火车,往黄秀玲所说的南方而去。
一开始他们只敢贩些头绳, 手表什么的, 后来随着手中的钱慢慢多了起来,他们就开始贩卖起收音机, 电视机这些大物件。这个时候查投机倒把这些事情没有前两年查得严了,他又拿钱疏通了关系, 生意也能做下去。
慢慢地, 他率先成为了村子里的万元户。
在赵昌平慢慢有钱后,黄秀玲实在是受不了赵母了,她十分厌恶赵母说她什么都不会,只会花她儿子挣的钱这样的话。所以,在黄秀玲的强烈要求下, 黄秀玲也跟着赵昌平往南方去。
八十年代已经有了倒爷的说法, 赵昌平和黄秀玲也就是靠着这个发的家。赵昌平主要倒腾收音机照相机电视机这些大型的紧俏物品,而黄秀玲则主要倒腾衣服。黄秀玲有前世的记忆,知道那些款式是后世流行的,那些是这个时代的人喜欢穿的。
而且赵昌平还依靠着一位市长成了“官倒”。
一开始黄秀玲能弄来的都只是港城那些地方的人不要的旧衣服, 虽然是旧衣服,但是拿到大陆去也是人们都没有见过的,是稀罕物件, 也能卖出好价钱。后来才慢慢有了门路, 开始进一些新衣服, 卖给那些先富起来的有钱人或者是一些当官人家的太太,这些人大多是不差钱的。
就这样,黄秀玲终于松了口气,她终于摆脱了赵母。
但是这样平静的日子没过两年,随着赵昌平手中的钱越来越多,黄秀玲发现赵昌平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一开始她并没有当回事,她是知道赵昌平是个深情的人,前世一直洁身自好,一辈子都没有再婚,所以从未怀疑过他。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商场上发现赵昌平在陪一个女生逛街,那个女生给人的感觉很熟悉,那是她在村子里的那些知青身上见过的,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对,就是这句,以前她觉得这句话用在夏知青身上再合适不过,但是看着面前这个女人,黄秀玲觉得碍眼极了。
这个女生长得远远不如夏知青,但是一身气质却很文雅,一看就是读书人。黄秀玲气急了,跑到赵昌平和女生的面前,厉声质问道:“昌平,这个女人是谁?”
赵昌平看着黄秀玲凶恶的样子,全然没有了平日里的温柔贤惠,皱眉道:“你别闹,这是江市长家的千金。”
听到女孩的身份,黄秀玲就不敢再嚷嚷了,他们生意做得那么大,之所以没有被查处,就是因为赵昌平搭上了江市长这根线,江市长给他们开了很多后门。她知道她今天要是敢跟这个女生闹,回头江市长就能以各种罪名将她抓起来,毕竟她很多生意在这个时代都是踩在法律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