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空间老汉种田记 完结+番外 (呦呦雨)


  送到了巷子口,众人才摆手道:“叔回吧,我们走了!”
  邓智林看他们走了,这才回来,道:“玉和把剩下的糕都蒸上,我一会回来,给街坊们分分,晚上木匠兄弟也得带点回家,既蒸了,万没有不分的。”
  “哎。”赵玉和道:“叔可是要出门?!”
  “出门结账去,这瓦盖好了,我与老板去结账,还多了几片,我顺手带过去,正好也不重,”邓智林道:“你下午别刷墙了,只蒸糕,准备晚饭。墙明天再刷就成。”
  “行,”赵玉和帮他把十来片瓦给捆上,道:“有点重,要不我送送关叔吧。”
  邓智林笑道:“我没这么不中用。”
  赵玉和无奈,见邓智林健步如飞的走了,这才算了,便去蒸糕,一面看着火,一面到院子里劈木柴,这几天忙,也没空出城去打柴,就是买的现成的,得人劈出来,不过他做习惯了的事儿,倒也利落,很快就劈好了,码起来到一边上。
  木匠们出来笑道:“玉和兄弟做活真是一把好手。”
  赵玉和笑道:“我也就一把力气了,也没个手艺,不及你们有手艺活儿。我这只会刷墙。”
  木匠们见他客气的倒茶来给他们喝,心里挺高兴的,“这糕真香啊……”
  “晚上带点家去给孩子吃,家里有喜事,特意蒸的呢。”赵玉和道。
  “这怎么好意思?!”众木匠道。
  “都是心意,可千万得收下,也别提免工钱不免工钱的话了,不然关叔还不好意思,得另设法补上,万没有你们来做工,还占你们便宜的。”赵玉和道。
  木匠们点点头,道:“你这主家是真好。”
  赵玉和笑道:“是的,特别好。”
  邓智林到了卖瓦片的铺子,顺手就送了一盒糕,笑道:“我来结帐,还剩了几片完整的,老板瞅瞅。”
  “叔太客气了,”瓦店老板也是利落人,捻了片糕就吃了,便算帐,道:“给叔抹个零头,一共四千一百二十片瓦,一共是二十四两二钱银子,我就抹个零,整二十四两,叔也别嫌贵,叔家的这个瓦质量是最好的,不是我夸口,就这个瓦,过二十年也未必裂了,顶多是年数久了会漏,当然这哪家都可能会遇到这情况,到时候寻瓦匠补缝就可以。”
  瓦确实是好瓦,价格也可以了,邓智林笑道:“行,我就不还价了。”
  “行,”瓦店老板松了一口气,道:“还是第一回 遇到这么大方的,以往不管哪个来,都来唠半天的价,把我说的口水都干了,唉。遇到这种,我还不生气,和气生财嘛,最怕遇到赊帐的,叔这主动来结帐,真是叫我没得说了,以后若要瓦啥的,只管来,我包管不会给叔贵,还有这里的瓦缸,瓦罐,叔挑几个回去,算我送的。”
  “那我可真不客气了,”邓智林一面掏银子一面笑道:“你这老板倒实在。”
  “我这心里高兴,”瓦店老板也是挺有意思一人,道:“今天省了口舌,我能不高兴吗?!这坛子,罐啥的,还有缸,叔各挑几个,叔拉不回去,我给叔用板车送家去,包管省了力气。”
  邓智林一乐,道:“那行,多谢了。”
  “嗨,叔实在,我也实在,遇到那不实在的人,别说缸啊罐的送了,连个破瓦我都不送,”瓦店喜滋滋的接了银子,一掂便知道整二十四两。他收了起来,然后就去拉板车了,还真的说送就送。
  古时的瓦都是小片瓦,所以盖瓦片数自然就上来了,在现代农村盖房子,倒有不少漂亮的颜色鲜亮的琉璃瓦了,这古代也就是青瓦,但却是真漂亮,因为是纯天然烧成的,盖在屋顶上,特别的配雾雨时节,远远看着都具有特别的特色,而且特别的结实,这一摔,它就是不碎。工艺那是真没得说的,不是邓智林夸口,这现代出来的瓦片也未必有这古代的结实。
  真不是现代没那工艺,而是故意做成这样的。为啥呢?!还是那句话,电视为啥越来越花里胡哨,讲究视觉好看,手机也是,好用,但是用久了就得卡,卡了你就得换啊,你这要是老不坏,商人还赚什么钱呐?!
  所以不管是电视,手机,还是瓦片,好看是真的好看的不行了,但是质量真的不如古代的这一种瓦。低调,沉稳,结实,大气。
  邓智林挑了一个大缸,再加一个圆口坛子,用来腌菜封口比较方便,然后再挑了一个瓦罐,小口两耳的那种,他就不好再挑了。
  哪知道瓦店老板来了,却是不送都不行那种人,见他只挑了三样,便道:“叔还替我舍不得了咋的?!”说罢把三个先放上板车,又去挑了好几个砂锅,瓶瓶罐罐的挑了十来个,堆满了一板车。
  邓智林是目瞪口呆,再加哭笑不得。他可真是遇到了一个实在人!
  “老板贵姓?一定要认识一下,以后能来往,就冲兄弟这么客气,也得认识一下。”邓智林笑道。
  “免贵姓孙,我叫孙宏坤,家里世代烧窑,窑在城外,除了烧瓦以外,还有坛罐啥的,或是砂锅,另外,也烧青砖。”孙宏坤笑道:“也是以前祖辈积德,积蓄了银财以后就买了座荒山,本来是打算用它来种点茶树或果树的,也是后代有个依靠和出息的意思,不过也是运气好,我爷爷那代发现那边的土特别的好,用来烧砂锅,制土锅特别好的,一开始就建个窑烧烧锅罐啥的卖卖,后来积了点财,就慢慢的建了两个窑在山脚下了,我孙家子孙都住在那山下,迁到那去了,就指着这窑过日子,算是另起一个村落了,这样也好,烧窑要人,也累,又要开山,又要挖土啥的,不过这个好卖,除了我在留谷县有这个铺子外,我的叔伯他们在府城也有铺子,我估计着这山还能烧个两三代,不过这么多年也够全村的人攒些钱财了,将来啊,在城里买院子,铺子,在乡下呢,买些地,也够子孙传下去了,叔也别笑话我,咱这大老粗,也就这点出息了,就图个能传子孙的祖业,说自己享受,还真没有……”
  邓智林感慨的笑道:“都一样,都是为了子孙后代。”
  中国人嘛,就是这样的,真正的只顾自己享受的,到底是少数。大多数,不管是有钱的,没钱的,都是如此。有钱的,积祖产传后,没钱的,也要给娶媳妇,盖新房子,就这么一代代的传着,积累着,然后一个长长的时间的流动的长河,是华夏文明。
  “关叔以后经过我那,到我那坐坐喝茶,”孙宏坤是真个开朗又实在的人,道:“要是城里呆烦了,到我孙家窑上去瞅瞅,看看热闹?!”
  “行啊,”邓智林笑道:“只是这个,我总占你便宜,多不好?!”
  “没啥,”孙宏坤小声的道:“我也不瞒叔,因是自家的窑土,不用本钱,因此这些瓦缸啊只是破些工罢了,不值个什么,一直叫叔道谢,倒不好意思的。你看他们的店辅,就贵多了,因为他们要么是没窑没土,都是一层层的从别人手上弄来的,当然本钱就上来了,要么只有窑没有土,还得花钱买土,这留谷县,只我家店里的东西实在,但也不好弄坏了行规,不能卖太便宜,不然,可就混不下去喽……”
  孙宏坤还真是话痨,一面吩咐小二看店,一面推了板车就送邓智林回家,一面小声的笑道:“木材店老板姓汤,名应吉,他也是个实在人,要是那等奸猾的,我也不与他来往,他生意做的大,就是因为人豁达,才做的大,这眼界啊,不只在这留谷县周边,在府城也有铺面儿,更是常自己下乡收木料,或是到处找货源,其它木材店,也就顶多算批发商,这一层一层的弄下来,成本比老汤家的东西可贵多了,老汤家的木材,你可放心,包管价不贵,料还好,绝不坑人!”
  邓智林听了挺感慨的,道:“我这运气算好,正好走进汤老板家的店了。”
  孙宏坤听了也笑,道:“可不是,叔啊,汤老板是真好人,因与我来往的多,一般去他家的生意,他都介绍到我那去,叔也看到了,我家这店铺,偏,还在巷子深处,一般寻常人也找不着,这酒香也怕巷子深呐,若不是孙老板,我这还得另花钱买铺面,要我说,买东西还是多比几家,弄那些太好的店铺也没必要,东西不愁卖就行了……”
  邓智林道:“你家这铺面确实太深了点,若不是汤老板介绍,我也懒得进去。”
  孙宏坤便笑道:“老汤人是真没得说,可惜我家女儿长的粗壮,又丑,不然说给他家儿子结亲更亲上加亲了,可惜不行啊,这要是强行的结了亲,这不是结仇嘛……”
  邓智林说的都笑了,他女儿得多丑,才能这么埋汰啊?!
  这孙宏坤还真有意思!
  说说笑笑间,已经到家门口了,街坊们看见,出来道:“关老头,你买这么多坛罐做什么?!”
  孙宏坤正想说是送的,却被邓智林按了按,他便只笑,不吭气了。
  “买来腌菜的,”邓智林道:“以前的坛子破的破了,旧的旧了,正好添些,马上秋里了,天说冷就冷,不就得备上了。你们要不要买,来孙老板家店看看,这里的坛缸既不贵,又结实,你们听听这声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