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空间老汉种田记 完结+番外 (呦呦雨)


  关开华喜欢是喜欢,但真舍不得,便道:“不行,我舍不得。我家贴了也是白糟践了,我一杀猪的,做豆腐的小生意的人家用这个,多不合适?!”
  邓智林翻了个白眼,这老大家产有的是,这人抠啊,真是不舍花钱,恨不得带进棺材里去似的。
  只是怎么说呢,也不能说他这种行为就是错的,还是选择不一样吧。况且古人再有钱,也是真的舍不得用,因为资源少。也正是因为如此积累,才有祖产一代代的传下去,不然,就没有什么二代之说了。
  邓智林毕竟前世是豪富过的人,心态是不一样的,再加上他确实是会挣钱,又有手腕,所以用钱方面,是真的很随心所欲。
  算了,也不能说关开华这种就不对。
  关开华虽不舍得,然而还是小心的踩了踩,笑道:“家里有小五这个童生,有这样的砖也使得。我瞅瞅啥叫拖把呗……”
  “在院子里晒着呢,玉和扎的,”邓智林一指。
  关开华还真去瞅了,道:“啧啧,就是这棉布用来拖地,是真的很浪费啊……”
  可不是,玉和剪布的时候,那个心疼样。虽然剪的是邓智林的旧衣服,可是,哪怕再破,也是棉布啊,玉和心疼了半宿,用起拖把来时,也是万分的不舍。
  这个时代,真的就是棉布很不舍得用。一般人家家里,便是衣裳穿旧了,破了,洗的掉色了,都是缝缝补补,再拆拆改改的,一般到能用来作抹布的时候,几乎已经没形了。便是如此,那抹布跟啥似的,都舍不得丢。
  所以这种扎拖把的行为,赵玉和是真心疼。
  还是邓智林告诉他,剪开了拖也是用,还省力,你不剪了扎起来,还是要用,最终都是要用布的,所以为啥不省点力呢?哪怕为了这地砖,也使得是不是?!反正不管赵玉和听进去了没有,最终还是都扎好了。扎的又好看又结实,还特别耐用。只是看那架势,恨不得要用十年的样子。
  这屋里确实是亮堂堂的。天天灰一擦,地一拖,那屋里,是真的特别敞亮。
  邓智林这样才觉得不委屈自个儿。爱呆家里了。
  关开华道:“该叫亲戚们来瞅瞅咱家这亮堂,一个个都得直了眼去,爹现在是真的养老了,这屋,这院儿,这个条件,妥妥的地主老爷家……”
  邓智林听了乐,道:“家里再亮堂,也是土壕,真正的门第,在于气蕴,与这些可没个关系。”
  关开华道:“那倒是。”
  门第就是现实存在的,所以关开华也是深为认同的。
  清贵人家不讲穷富,而在于门槛,而门槛有时候就是一种资源。
  关开华唠了一会天,才离开去,当天便与关开富他们说了方子的事,算是无声无息的妥协了。这一次倒也清净,是真没闹。
  邓智林晚上算了算日子,估摸着蔡氏也该到府城了,雷哥估计也在安排了。为了避开被人查到,只怕路上得转折几趟以避人耳目。
  所以到府城的日子,只恐要耽搁几天,不能用正常的天数来算。
  左不过是安排好了,雷哥就会回来有消息了。到时候再商议肥皂的事情。
  眼看天要凉,中秋也快到了,开涵的书院估计要组织秋天游学的事了。希望这一次能近城府一两日,他也好去看看蔡氏。
  认女儿这个事,总得露个面的。
  也安抚一下她,叫她安心的呆着那过好自个儿的日子。
  不然那蔡氏怕是忐忑的很。雷哥那虽然好安排好,却也不好靠近说太多的。所以这些事都得办。
  她闲着也是闲着,左不过在城府弄个绣活啥的做做也挺好,只当打发时间了,人一闲,就容易得心病。
  邓智林琢磨着,就等着雷哥能早日回来了。
  赵玉和第二天就有人来给他递话,说是捞着鲤鱼了,他吃了午饭就跑出城去了,直到傍晚才回来,挑了一大担回来。
  “叔,锦鲤鱼,红色的,”赵玉和高兴的很,道:“可好看?!有七条呢,也是巧了,昨儿说了,今儿捞鱼就捞着了,还是七条,我看这是好苗头……”
  邓智林上前来看,笑道:“不错,放缸里去养着,喂点鱼食啥的,鱼食好寻,街上有的卖。”
  “哎,”赵玉和道:“我以后一天喂三顿,保管饿不着它们。”
  他小心翼翼的将鱼放进去了,看它们游的挺正常,心里就高兴儿,还好都活了。
  “这藕挺嫩的,”邓智林道:“辛苦了,先去冲个澡再弄吧。”
  家里弄了洗澡间,真别说,冲澡还真的特别方便,夏天干活多了,一天能冲个几回澡都不麻烦。特别方便。
  赵玉和闻言忙去冲澡了,冲了个干净,把衣裳一搓一洗一晾,麻利的换了衣服就过来担水洗藕,“这藕我挑的都是嫩的担回来的,其它老藕就没要了,老乡们自个儿在家要做粉呢。叔,这么多咱也吃不完,要做粉吗?!”
  “把有根的另放,不用洗,我有用,”邓智林笑道:“其它的洗出来吃,这个特别好,当水果一样吃极好。”
  赵玉和听了便忙分类,道:“这一担半,加上鱼才花了一百二十文,我都觉着占便宜了,还好带去了糕点给了,老乡们都道客气,很高兴。我寻思着下回要再去弄,还是再带点糕点去给好。这个老乡们特别珍宝。”
  糕点太常见,至少邓智林这是常见的,邓智林也不大爱吃,基本不碰,小凡人小,哪能吃得了这么多。
  所以也不大能吃得动了。
  但是这样在关家寻常的东西,在乡下却是只有年节里才有的。赵玉和带去,老乡们是真的觉得客气又高兴,人相处呢,一来看客气,二来是看是否将彼此看在眼里,乡下人觉得城里人看得起他们,将他们当平等的人看待,就十分热情和客套。
  所谓投桃报李,就是这个意思。
  这些藕就巴不得把嫩的全给赵玉和,若不是赵玉和挑不动,估计全能塞给他挑回来,甚至还有说帮着挑了担回来的。
  这个时代,农产品到处都是,一般不缺粮米吃的时候,什么菜啊,藕啊之类的,都是家里产的,一般又常见,所以便是要卖到城里去也有不少乡下人不卖的,一来进城门要交钱币二文,然后一通卖,若是卖的不好,又花时间又浪费精力,结果挑到一天都未必能全卖出去,再加上进城,肯定得在城里吃个午饭,哪怕只是吃个素面,也要几文钱,所以乡下人宁愿是留自家吃,也懒得卖了。
  主要是现在的车马费,进城卖东西花的时间和精力,是与现代不能比,所付出的投入产出,性价比不高,基本上都花没了,还不如不卖,自家吃呢。
  这种情况,邓智林也能理解,所以很多好东西,都得自个儿出城去找,如同那汤老板要找好木料就得自己下乡去收,而不是等人来问,那基本歇菜,人家老乡有好木材的要么做家里老人的棺木,要么就做喜木了,你还等人上门,那就别做生意了。
  所以城里人要吃好东西,要么等商贩贩上来加价卖,要么就自个儿到乡下去寻,那包管能寻到好的。就说鸡蛋和老母鸡啥的吧,乡下人一般也很少舍得吃的,基本上就留在家里,等着人进村收呢,或者是带点盐啊,糖啊啥的到乡下去,给换鸡蛋,一般一进村都能抢光了这种。
  乡下有现钱的人也少,一般以物易物特别多。
  邓智林是很能理解的,这留谷县城多数都是商贩做生意,很少有自产自销的村里的人进城卖东西的。车马费是真的高,便是搁现代,有种了西瓜的老农,拉一车瓜到城里去卖,结果是卖不少钱,但把车钱一付,回了家,发现兜里没几个子儿。
  所以这种人常见的很,多数是什么情况呢,能留得住的农产品都自家吃,留不住的,一算成本,卖不掉的话烂掉也行,总比白忙活一场,结果全付了车马费的强。
  邓智林笑道:“那你是占便宜了。就这几条鲤鱼,等人贩上来卖,少说一条也要三五十文。”
  “可不是嘛,”赵玉和十分高兴,将藕都倒了出来,笑道:“还有一些莲蓬,叔尝尝。”
  邓智林用水把泥水冲干净,剥了一个尝了尝,笑道:“倒难得了,挺甜。这嫩的剥出来等小五和小凡回来吃,老一些的就晒干。”
  “哎,”赵玉和道:“叔别忙,我来就行,这点活,我一会儿就干完了。”
  “行,”邓智林手脚哪及得上他快,他这是被嫌弃干活慢了,一时之间倒有点好笑,便退开了,笑道:“行,你来,我弄菜去……”
  赵玉和那手速麻利的不一会就将莲子分了老与嫩给剥出来了。
  邓智林对他的这手速是望尘莫及。
  他这性格就温吞的很,慢吞吞的半点也不着急。
  关开涵和小凡回家就吃上了新鲜的莲子,晚上就吃上了炒藕片,排骨藕汤,五花肉……这家里的伙食不仅好,还往新鲜好处去吃了。
  晚上邓智林就将藕搬到了空间里,然后种到了竹屋后面的溪水洼地里。他美滋滋的想,这空间里种出来的肯定更好吃。
  家里现在也清净了,没有外人来了,因此这一次邓智林就开心的收菜了,收了几箩筐瓜果蔬菜的搬了出来,忙活了半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