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江脸色发白地点头。
“还有啊,就算是没有问题,我也不打算让孩子赚这个钱,二弟啊,老师都说了,我们孩子是天才,只要不出意外,以后肯定是非常有前途的,所以,为什么要用十万块钱来分他们的心,你想想,随便拍一段视频,几张照片就能赚十万块,你觉得孩子知道这事后,还有心思学习吗?”
秦江摇头,因为他心里惦记着这事,下午上工都不怎么用心。
“大哥,我知道了。”
晚上的时候,黄老师还打了电话过来。
一听那些人竟然找自家孩子,甚至孩子差点受伤,原本就决定不接广告的,在一听这事,以及黄老师的话,就更下定决心了。
期末考试结束没两天。
原本打算趁着寒假给孩子好好补补的,结果,秦家的家长就被告知,孩子有要走了。
信息学冬令营同样也是第一轮选拔马上就要开始了。
“不回来过年吗?”
秦奶奶问。
如今依旧在养身体的她,是格外舍不得孙子的。
“要,只用八天,来回最多十天吧,我们肯定会回来过年的。”罗兰开口说道。
因为北边冷,秦家人专门去为两人买了两件厚实的羽绒服,一套是他们过年的衣服,一套是当对他们的奖励,这一次去,都带着。
第120章
冬令营的培训活动,罗兰和秦大为依旧是最小的。
但他们竞赛时的成绩, 令所有人都不敢小瞧他们。
等到结束后, 对于两人成为国家队候选队员这事也并不意外。
这个年,是秦家八口在一起过的,虽然有些拥挤, 却也很热闹, 喜庆。
年后, 兄弟两继续开始他们的计划。
直到两人通过信息学第二轮选拔, 占据了国家队四名代表成员中的一半,成为正式的国家队选手, 将参加两个月后的国际比赛时。
一收到这样的消息, 学校的领导都乐懵了,虽然在两人成为候选队员时,他们心里就抱着那么一点小小的期待, 但真变成现实时, 这惊喜就太大了, 以至于他们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在做梦。
这两孩子实在是太厉害了!
太长脸了。
奖励,必须得奖励。
挂横幅已经不足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了, 课间, 广播里的老师用激动的声音播报着这一条重大的消息。
而已经回到班级的罗兰和秦大为,听到后,前者面露微笑,后者则是咧嘴大笑。
不到一节课的时间。
省市电视台的, 报社的记者都到了学校。
“两位同学还在上课,请稍等。”
采访是不可能拒绝的,校长笑呵呵地回答着记者的问题,在夸奖学生的同时,也不忘捎带几句他们的学校。
一下课。
黄老师就走了进来,将两人带去了校长办公室。
路上,“别紧张,问你们什么,认真回答就是了。”黄老师开口说道。
至于教他们怎么说话?什么话不能说等等这些。
不存在的,在黄老师看来,他这个老师哪怕不是最好的,但肯定能配得上尽心负责这四个字的,至于他们学校,他也不认为有什么不能说的。
“不紧张。”罗兰摇头。
秦大为略微有点兴奋,毕竟是要上电视,但紧张,也就一般般吧,至少,“黄老师,你看起来比我们还紧张。”
“有吗?”
黄老师问。
罗兰和秦大为齐齐地点头。
“胡说,这不是紧张,是高兴。”好吧,作为两人的班主任,他承认,是有些紧张,但是,“看着你们这么出息,老师打心里地高兴啊!”
兄弟两不说话,您高兴就好。
一进办公室,摄像机就对准了两人,相机照相时发出“咔擦”的声音也同时响起。
罗兰依旧微笑,秦大为露出灿烂的笑容。
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引导下,一个简单的采访开始了。
最开始是恭喜他们成为国家正式队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竞赛。
“谢谢!”
罗兰笑得有些腼腆。
秦大为的笑容一直很阳光。
兄弟两齐齐地道谢。
然后又问他们,成为正式队员,有什么感想。
“高兴。”
罗兰回答。
“开心。”秦大为十分默契地跟上。
接着又问了几个问题,才回到了估计是观众最关心,也最绕不开的问题,他们以十二三岁,相对于其他选手都小的年龄,是如何通过层层的比赛,获取这个资格的?
校里的领导和老师们笑容微微收敛。
他们很清楚,这个问题不过是回应外界的质疑。
毕竟这是人之常情,普通人看到这样的新闻,肯定会想,怎么可能?才初一就这么厉害,我们家孩子,高二了,年年拿第一,竟然连省队都没有进去。
然后,就开始一系列的推测。
最终得出结论,嗯,这里面肯定有黑幕。
接着就是义愤填膺地指责,能不能给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干净环境?还出国竞赛,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真替这个国家的未来担忧等等的话语。
哎。
普通人总是不能理解天才的世界。
当然,这样的观众肯定有,好在,并不是大多数。
虽然说这是无法避免的,可自家的学生面临这样的事情,心里难免会有些不舒服的。
“很难吗?”
罗兰反问。
然后看向秦大为。
“可能对于他们来说是挺难的吧。”
记者们一愣,倒不是为难两个孩子,他们问这个问题,主要是想要两个孩子表现一下,说一说信息学中,较为深入的一些知识,这样播出去以后,质疑的人会少许多,哪怕依旧有人会怀疑,他们是提前准备好的。
但对于这样无论什么样的新闻都能挑出刺来的观众,那是完全不必理会的。
谁能想到,两位同学完全不按理出牌。
“你们觉得很简单吗?”记者问。
“反正不难。”
罗兰和秦大为同时说道。
好吧。
这个问题还是跳过,接着,问他们,对于即将要参加的国际赛事,紧张吗?有压力吗?
“不紧张。”
罗兰摇头。
秦大为笑,“压力,有那么一点吧。”
快到末尾的时候,让他们分享一下学习经验。“努力。”
罗兰张嘴。
“刻苦。”
秦大为在心里翻白眼,他可以确定自己说的是真话,他是真的很刻苦,至于堂弟,很努力吗?
别以为他不知道,教科类书籍,大成弟弟基本上就是一遍过,然后就能将里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并且很熟练的运用,好些时候,他在刻苦学习的时候,大成在看好不好?
辛苦的只有他一个人。
算了。
这事不能说,免得播出去教坏了孩子。
当然。
要做成新闻,采访只是一小部分,期间还拍摄了他们的教师,书籍。
咦。
怎么都是崭新的,一个字都没有?
黄老师笑着回答,“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这样特殊的学生,哪怕是上课时间,我们基本都是让他们自学,若是遇上不懂的再问我们。”
事实是。
作为数学老师的他,最近回答起来,都有些吃力。
嗯。
天知道,自从被难倒了以后,他每天晚上都会花上两个小时,来继续学习数学。
天才的老师,也不好当啊。
接着,又拍摄了他们每次考试的试卷。
啧啧,要是自家孩子能写出这么一手好字,答出这么完美的试卷,他们恐怕做梦都能笑醒,离开的时候,甚至有记者提出,想要拿一份试卷给自家孩子看看,说不准一受刺激,开始努力学习了呢。
黄老师笑眯眯地给了他复印件。
至于原件。
呵呵。
他们两秦大成和秦大为的家长都没给。
学校早就决定,要好好保存,若是两个孩子以后成了名人,这说不准能成为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虽然这想得有点远,但保存这个有不需要多大的力气,有备无患吧。事实上。
现在看起来远吗?
好像也不是很远。
同一时间。
秦海接到家里的电话。
“秦海,你快点回来,家里来记者了,说要采访你和秦江。”
秦爷爷的声音很大。
秦海有些懵,采访他们做什么。
“是大成和大为的事情,说他们好像进入国家队,很快就要出国比赛了。”秦爷爷虽然很激动,但事关孙子,家里的人有扛着摄像机,嗯,这他和老太婆懂,会录像,然后放在电视里面拨,可不能乱说话。
大儿子他不担心,可二儿子,那就悬得很了。
“出国!”
秦海差点就跳起来,他虽然没有和家里人说,但私下里还是询问过黄老师的,这出国的话,就说明,自家孩子通过了第二轮的选拔,妈呀,想想总共就只有四个名额,他们家就占两个。
不行,有点晕。
得缓缓。
他也是上过大学的,可这样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他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