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纺织吉贝布用的棉絮可以取暖啊,比芦絮暖和多了,几乎跟丝绵一样。”王珞说,温饱温饱,温在前,可见取暖有多重要了。
郑玄诧异道:“这么厉害?”
王珞点头说:“我用棉絮做过一条被子,又软又暖和,也就比丝绵重一些。我问过天竺的商人,他们说棉花很好重,至少比养蚕方便多了。”丝绵是贵族的取暖方式,普通百姓冬天抗冻大约只靠一口正气。
郑玄摸了摸下巴:“天竺离我们太远了。”棉花能媲美于丝絮的保暖能力让郑玄心动了,如果棉衣能用在将士身上,将极大提升大夏军士的战力。
王珞提议说:“我们可以先把棉花种子和善于种植棉花的农户从天竺找来,找个合适的地方慢慢种。”殖民的事以后再说,先平定国内混乱再说,殖民印度估计没什么难度,毕竟这时候的印度,跟非洲是差不多概念,不殖民也可以搞贸易。
夫妻两人在浴池里商议了一会,起来的时候,王珞手指泡得都有些发皱了,郑玄揉揉她手指,抱着她回正房。正房里乳母喂完奶,正等着王珞给虎儿做抚触操。
郑玄坐在一旁看着妻子帮着儿子翻身、伸出手指引导儿子坐起来……他不由道:“这小子还挺灵活的。”
王珞说:“那当然。”她从小就陪孩子做大运动联系,他怎么可能不灵活?王小四小时候王珞也试图做过,奈何阿娘和乳母都不理解,她也只能作罢。现在虎儿是自己儿子,她就可以自己做主了。
王珞给儿子做完抚触操,依依不舍的亲了亲儿子额头,然后将儿子交给乳母,有郑玄在,她肯定不能跟宝宝一起睡觉了。
郑玄又好气又好笑的看着娇娇跟虎儿依依惜别的样子,她这模样好像自己是什么恶霸一样,他忍不住说:“慈母多败儿,你也别太宠他了。”
王珞道:“那是自然,等虎儿大一点,就该您教育他了。”她可以给虎儿很多很多母爱,但是教导方面还是应该郑玄来。
郑玄搂着妻子上床,王珞还以为他素了这么久,又要胡天胡地了,但没想到他居然一次就收手了,让她早早的睡下了。王珞心中暗奇,这人怎么改性了?但等第二天醒来,她才知道这人根本没变。郑玄早早的把王珞喊了起来,先带着她去郊外骑了一回马,然后会让她换衣服,跟他去禁龙司办公。
王珞:“……您不去紫宸殿了吗?”
郑玄说:“紫宸殿毕竟是圣人办公的地方,我又怎么能常去?”
王珞了然,看来郑玄是准备坑太子了。
郑玄见她满脸会意,莞尔的点点她小鼻子:“你若喜欢,我跟杨信商量时,你可以旁听。”
王珞摆手:“我对朝政一窍不通,哪能提什么正式条款?”她就是给个建议而已。
王珞虽这么说,但郑玄还是将杨信写给自己的稿子给王珞看了,他并不是迂腐的人,也不觉得女子就不能处理政务,他既然想让妻子一直陪着自己办公,总要给她找点事做,不然让她天天发呆也不好。
王珞看着杨信的手稿,又翻着盐铁论,渐渐的对大夏的各种经济措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郑玄的各项计划也在慢慢实行,比如说他待在紫宸殿的时间越来越短,让太子处理的公务也越来越多。
而与此同时,太子身边也不知不觉的围绕了一群年轻的官员,郑玄掌握实权的时间太久,很多中青年臣子都是他一手提拔,兼之他又跟赵翀有了别样的姻亲关系,又有郑家在后面给他撑腰,很多老成和世家都不愿轻易得罪他。
太子想要夺回统治地位,只能联合一些新晋的、投靠无门的官员,这些官员大部分也是世家子,这也是世家惯用的手段,家族派出多个弟子分别辅佐不同的人。
世人常讥笑吕布为三姓家奴,也不过是欺负他是寒门出身,能仰仗的只有自己,所以才会改投三人,要是世家的话就派三个弟子分别辅佐三人。
郑玄对太子这一切都睁眼闭眼,在他看来那些嘴上无毛的小子根本成不了大气候,但是娇娇提出的《告缗令》让他有了新的想法,他又通过王朗和何六在翰林院中的关系,怂恿了几个思想颇为激进的少年郎去了太子身边。
同时边境镇国公世子一封又一封的要钱奏折送来,让初接手朝政的太子头疼不已,他又不想对郑玄服软,毕竟自己好容易才从郑玄手中争夺了部分权利出来,这一服软就等于将皇位拱手相让了。
太子有时候真不理解父亲,明明他才是阿耶的亲子,郑玄就算是他的孩子,也不过是他在外面生的野种,他对野种比他们还好,他就这么想将大夏江山拱手相让吗?
只可惜圣人永远无法回答他这问题了,因为随着圣人的病情加剧,他现在能记得的东西越来越少,大部分时候连长乐和郑玄都认不清了,只有长乐偶尔提及去世的皇太后时,他才有一点反应。
随着圣人病情恶化,他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郑玄和长乐商量过后,便将圣人移到行宫休养,太子虽依然住在东宫,但平时办公已在紫宸殿了。
至此大夏的权利中心已从圣人转移到了太子手上,贤妃也俨然成为后宫之主,即便是王贵妃也要退避三尺。这一点王贵妃心里早有准备,她无子,圣人驾崩后,她迟早会有这天。
因此她很识趣的在圣人离开皇宫时,就跟着圣人一起去了行宫伺候。长乐看着枯瘦如柴、昏昏沉睡的父亲,再看看意气风发的太子,心里百味杂陈。
在阿娘去世前,她就反复告诉过,自己会有这一天的,她以为自己能坦然接受这一天,但她从来没想到这一天会以这种形式来到……
如果有可能,她情愿阿耶那时候没救回来,也好过现在半死不活的拖着。长乐有时候看着半夜因痰液堵塞,而难受的呼呼直喊的父亲,就哭得不能自己,恨不得以身取代。
她以为事态已至此,已经是极限了,但是她没有想到随着太子地位日渐稳固,朝堂上甚至有人上奏,要求册封贤妃为后。
第158章 圣人驾崩(上)
“册立贤妃为后?”长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的话,她身体晃了晃, 她这些天实在太累了。
王珞连忙扶住她, 担忧的喊道:“阿姐!”
郑玄见长乐几乎将身体所有重量都靠在娇娇身上, 生怕妻子扶不住阿姐,就扶着王珞将两人一起移到了软榻上,他安抚长乐说:“阿姐,你放心, 我不会让贤妃为后的。”
长乐呆了好一会,才摆手对郑玄说:“这事你别管了。”阿弟才朝堂上已经够难了, 再说她阿娘没有儿子, 阿耶迟早都会再有一个皇后的,不管是生前还是生后。
郑玄眉头皱了皱:“阿姊, 你要是担心——”
郑玄的话还没说话, 就被长乐打断了, “玉郎,这事你听我的,你别插手。”长乐冷冷一笑:“他们母子不就是想要一个名正言顺吗?扶正就不是妾了?当初子启也没当皇帝,而是让子受当了。”
子受就是商王帝辛, 他还有一个世人更熟悉的名称——纣王, 他的母亲在生他之前, 还生了两名兄长,只是三人的生母在生长子、次子的时候还是帝乙的妾,而子受是她成为正妻后生下的。所以后来立太子时候,这太史依据法典坚持将子受立为太子。
这种久远的历史知识, 对王珞来说太深奥了,她听得满头雾水,但她还是对长乐说:“阿姐,皇后是要圣人下旨立的,圣人现在重病,谁来下旨?”
长乐微微冷笑:“他们既然想立,自然会来找我。”
郑玄心中微动,他对长乐说:“阿姐,你想让太子解决大兄边关的问题?”
长乐颔首道:“是。”皇后迟早要立,区别只在于阿耶驾崩前、或者是驾崩后,如果阿耶不是突然重病,他说不定立太子后也会册封太子生母为后。
长乐只是一时不忿母亲的地位被人取代,等冷静下来,她就冷静考虑自己的现状。她是帝后唯一的嫡女,又没有亲兄弟,无论哪位皇子上位都只会捧着自己。
她没必要跟未来的皇帝闹得太僵,且她的丈夫、儿子都在边关,还需要朝廷拨钱拨物资去支持打仗,如果得罪了新帝,使新帝给夫婿、儿子小鞋穿怎么办?
王珞见长乐能这么快就冷静下来,且开始权衡利弊,不由暗忖,长乐这样也好,哪怕将来郑玄篡位,她或许会难受一段时间,但肯定不会有过激的举止。
郑玄和王珞安抚了长乐一回,回去的路上郑玄给王珞说了帝辛和其兄长微子启的事,王珞懵懵懂懂听了半天,突然恍然大悟:“纣王!”
王珞说:“您说的是纣王吗?”
郑玄道:“你知道帝辛谥号?”她帝辛不知道,居然知道帝辛谥号?
王珞暗忖,你要早说纣王,她或许还更明白点,她听着商朝繁复的嫡长子继承制,她不以为然道:“所谓嫡庶,不过只是一句话而已,要是天下男子都不纳妾,也就没有所谓的庶子了。”
王珞从来看不上这种嫡嫡庶庶的观念,这在她看来,就跟古代西方所谓的一夫一妻一样可笑,古代西方男人是一夫一妻,但他们也可以结婚离婚,甚至还能杀妻换妻,所谓的礼仪制度都是男权弄出来,维护自己利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