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样,其实太虚真人还是不舍得的,看看,他立马就反驳了。
“臭小子,还没开始试呢,就瞎许诺,也不知道从哪儿学的。就我看,那羊皮的就不错,别急吼吼的进山知道不?好歹多小心些才是。”
短短的一句话,说的都是对徒弟安全的担心,同时说出的又何尝不是李道人的孝心。大家记不记得,那羊皮的大氅李道人是怎么来的?是了,是原本属于泉道人的,是看着他薄棉袄不抗冻给他的。当时他就说过,说是他师傅也就兔皮的,大家记得不?如今呢?到了太虚真人的身上,可见他是一回到自家道观就给了师傅,这样贴心孝顺的徒弟,放在别处,只怕是亲生的儿子也未必能做到。也难怪太虚真人这般的疼他!
“知道知道,我大江南北,两河上下,哪儿没去过?没点本事能活到现在?您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说话间李道人就窜到了门外,那走路的步子都带着几分跳跃,若非那老脸上还带着风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孩子呢!不过这样的李道人,太虚真人看的却十分的乐呵。低声呢喃着:
“死小子,这回是真高兴了,就是伏牛观也要高兴了。唉,这道观传承不易啊!这样也好,也好啊!”
不是每一个道观都能保证香火不断的,也不是每一个道观都不缺吃喝的,作为普通道观中的一员,三清观的道士专业技能不算出色,地理位置也不算太好,更没有什么大户居士赞助,一直以来不主动出击,几乎没有什么出息。
虽说他们并非没半点手艺,可靠着他们师徒帮人看宅子风水,帮着建房子,收入真心不算高。毕竟这一年到头的,这周围建房子什么的总是有数的,而这年月里,一个宅子传几代人都是寻常。所以三清观的财政状态一直都十分的勉强。
可以这么说,这经济问题吗不但是太虚真人一辈子的压力和负担,也同样是李道人的责任和负担,甚至是三清观代代主持的负担。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一直没有收第三代,生怕养不活啊!如今好了,总算是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终于有了新出息了。
太虚真人慢慢的走出正屋,转头看向自家这个传承了五代的道观,眼中充满了欢喜。另一头被李道人找上门来宣告好消息的曲师兄也一样十分的欢喜。
你说这方子不用试就这么欢喜是不是早了些?嘿,前头那陷阱什么的不是都试过了嘛,那不是挺好?既然那个好,这个自然也不会坑了他们,自然也是好的,你说是不是该高兴?
“我说,李师弟啊,青壶观那几个真心不赖,你说,我这要不要去个信感谢感谢?人家都不认识我,就这么热情,结识一下也是应该的对吧。”
曲师兄问的倒是在理,只是那滴溜溜的眼神却很不寻常,还正好让李道人看了个正着。嘿,不用等下一句解释了,立马一个白眼就直接驳斥了他。
“呵呵,你想什么美事儿呢?该不是觉得那一家子好说话,想再忽悠忽悠,弄点别的?我和你说啊,别太过分了,人家够可以了,再瞎想,别说我认识你啊!”
“嘿,你怎么能这么想我,我这是真心想谢谢。”
曲师兄摸了摸鼻子,从小一起长大就是这点不好,刚起个头呢,人家就给看到底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人家那边这么好,自己再想占便宜好像是不怎么讲究啊!
“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除了你自家的那几个,你什么时候对别人这么好过?什么时候放弃过占别人便宜?我说省省啊,别弄得我没脸。”
李道人说话十分的不客气,和当初在青壶观比起来,说话硬的像是要吵架一般,一般人估计都听不过去,可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怪,越是不客气,其实才是真亲近。看看,别说是曲师兄了,就是伏牛观里的其他人,对李道人这么说话也没半点抵触的,反而过来扯了扯曲师兄的衣裳,示意他到此为止。由此可见他们之间交情真心不一般。
不过曲师兄这话倒是也提醒了李道人,他刚才接到信光顾着高兴,顾着来实验了,倒是忘了回信!嗯,这个很不应该。
不过看看手里的东西……算了还是试过了再回信好了,到时候有什么不趁手的,也正好能问问。
李道人想的挺不错,不过这计划不等他实验完就泡汤了。这一次又是为啥呢?嘿嘿,断章就在此时!且听下回分解。
第76章 求书,雕版
有些个脑子快的许是已经反应过来了,是滴,这让李道长急吼吼的,不等新鞣制的皮子完全晾干,评定一下水平就急吼吼的开始写信往青壶观去的事儿,就是那本被明道人放出来,并引得青壶观香火大盛的《**新传》。
好家伙,不过是给了说书人本子,这故事就火的一塌糊涂,当然这也和这个时候娱乐台匮乏、和经济效益有关。这年头三五年的都未必有个好的本子出来,能有新故事,愿意听得人自然多。而这长篇的,嘿,对茶馆来说,那就是大鱼啊,这么精彩的情节,怎么连贯的故事,怎么也能黏住客人一两个月,你说人茶馆能不使劲的推?说书的为了能有个长久的活计,多点赏钱能不使劲的说?如此一来,这影响力扩散起来,那真是出乎意料的广,不过是几个月的功夫,这不是,连着李道人道观这附近的城镇上,都已经开始火起来了。
李道人一开始还不知道这事儿,更不知道和青壶观有关,可这不是猛地上香的人多了嘛,连着给香火钱都好像一下子大方了起来,四五天的,就收了以往近一个月的银钱,这能不好奇,打探打探?如此自然知道了这故事。
还有那些个关系若即若离的居士上门来请教这故事里的神仙什么的,一来二去的,李道人不但是知道了这个故事,从外头弄了本记载了个大概的说书版本的书来,还知道了这故事最初从哪儿传出来的。
“宁州?连山县?这不是青壶观那地方?”
一听这个地名,李道人第一反应不是那些个曾经做过活计的城里的道观,而是青壶观。毕竟最近联系的勤快了些,这样反应倒是也挺正常,可等着这念头一出来,不知道为啥,他突然就想到了阿木,总觉得这事儿很可能和这个小子有关。
“我得问问,是不是阿木那孩子整出来的,要是,正好能弄本全乎的来,省的人家来问,我都不知道怎么说。”
还问问呢,这都快直接下定论了,可见李道人对这个直觉的信心。至于为什么会这么感觉?他倒是真说不上来,就是他师傅问,他也不知道怎么说。只能一边做石阶上干着手里的活,一边迟疑着整理语句来介绍。
“那小子,有些邪性,倒不是说人品什么的,那没得说,是个好孩子,就看他七八岁的,就能给他师傅师叔,师兄师弟的打猎、攒皮子、做衣裳就知道,这是个聪明有本事,还孝顺重情义的。只是吧,这孩子这聪明的……我总觉得不像是个寻常孩子。”
说到不像个寻常孩子,李道人都有些牙疼。在青壶观待了那么些时候,别的不说,就阿木那张嘴,那个作死的劲头,他是看了个十足十。像是这样的作死孩子,要是他的弟子,李道人觉得,自己估计没明道人那么有耐心,那孩子只怕是早就被他给打死了。就没见过这么浑的。也是因为阿木,这几年每每想起收徒弟这事儿就迟疑,生怕自己也摊上这么一个。那可真是要了他老命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孩子聪明那是真聪明,别的不说就这一手医术,那是真让他眼红啊,等着长大了放出去,那得多挣钱?想想青壶观那一进连着一进的院子,他眼红得很。
“这孩子你说啊,会针线也就罢了,愣是还会绣花?!他师傅那一件狼皮的大氅,师傅你是没看见,那云纹,那鹤纹,若是放外头,说是绣娘做的都有人信。也不知道那么丁点的孩子,是怎么做出来的。还有啊,这什么染色,什么鞣制,什么打猎、射箭、医术,拳脚一样样的居然也学的很是不赖。连着猎狼猎熊都干过,你说,这孩子得多聪明多本事?”
一个孩子会这么多,确实不一般,太虚真人听了也愣了一下,心下暗暗的掐算,这孩子哪怕是三岁开始学呢,这要能学出这么些个东西来,听着也玄乎啊,还有这么一个胆子,连着熊啊,狼啊的都敢招惹,确实很不一般。要这么算,说他邪乎还真是没瞎说。等等,他是不是漏了什么?
太虚真人眼睛一瞪,放下了手里的茶盏,板着个脸问李道人:
“这么说,你这鞣制皮子的方子,其实是这孩子的?”
“应该是吧,怎么了师傅?”
李道人有些懵,刚才不是还八卦人家孩子呢嘛,怎么又扯到这上头了?李道人看了看自己手里正清理碎肉的皮子,转头疑惑的问。
“怎么了?你那么一个大人,还是长辈,就这么占了孩子的便宜?”
等等,这绕着弯的套方子回来这事儿不是你教我的吗?怎么这会儿占孩子便宜的转头就成了我了?是,这出面的是我,可您这甩锅是不是甩的也太利索了带你?李道人突然觉得,自己委屈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