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着你以后就想做个厨子?石头啊,你这有些不求上进啊,这怎么成,明儿开始,功课再加一成。”
若是旁的孩子听了这,不是怕了功课,就是担心失了大人的欢喜,脸上早就变色了,可不想石头在这上头就是个怪胎,也不知道是不是受阿青和阿木的影响太深,竟然学会了听话只听自己想听的那种神奇技能,听到明道人这么说,他瞪大了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只着急确定道:
“师伯,那就是说,我能学了?让我学了?”
这话问的,合着只要是让你学厨艺了,那功课你就能不在意多了?这学厨的心到底有多急切啊。
“石头啊,你这是……这吃好吃的就这么好?”
“那当然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以前没来道观的时候,连着吃饱都不能,师伯,我要是学了这个,以后就不用担心没饭吃了,再不济也能自己找东西做出来了,多好。”
别觉得石头傻,只盯着吃的,连着厨子这样的行当都不在意,他眼睛还是很尖的,脑子也不慢,早就发现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自家师兄做菜,用的材料基本都是山里能找到的,不是猎物就是野菜,甚至连着调料有些也能从山林子里采了自己做,这样几乎没有成本,就能吃饱,吃好的事儿,傻子才不学呢。
看看这桌子上几乎不用洗的盆子,想想自己嘴里还能回味的美味,石头觉得,这世上在没有比厨子更让人满足的职业了。
人的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是不同的,明道人觉得不怎么高大上的职业,阿木觉得有些浪费时间的技能,在石头这里却成了最向往的东西,这一点从他那亮闪闪的眼神里就能看出来。
看到这样的石头,明道人只是沉吟了一下,就转头问起了老刘头:
“老刘头,你说呢?你可愿意?”
怎么不愿意,老刘头头都点的快出残影了,作为一个老人,他别的不懂,多一门手艺就多一门生路的道理,那是比任何人都懂。所以对于自家这孩子的这个选择,那是没有半点的不高兴,不但不高兴,还特别的欣慰。
“愿意,怎么不愿意,阿木这孩子的手艺,我瞅着比城里那些什么御厨人家的厨子都好些,石头能有机会学,那是祖坟冒烟的大好事儿啊,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将来残了废了,凭着这一手,都不用担心沦落到乞讨去这样的事儿,小老儿怎么可能不愿意。是观主慈悲,是阿木心善啊。”
得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自此,这石头就又多了一门要学的东西了。边上的阿林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最后又看了看盘子,然后有些不解的问阿木:
“学做饭?为什么要学呢?能吃不就成了?”
呵呵,这个让他怎么说?难道要说这狼养大的孩子太实在?对吃食的要求太低?只要能进口就成?阿木摸了摸阿林的脑袋,只能反问道:
“刚才的菜好吃吗?”
“好吃。很饱,只是说好留到晚上的也没了,晚上怎么办?”
“晚上的……(阿木看了看桌子上空空如也的现状,还有另一边原本存下来,准备晚上吃的盘子也全空的模样,有些咋舌,这战斗力是不是有些太好了?)晚上的再说吧,反正就是你石头哥哥想一直吃这么好吃的菜,所以想学。你想一直吃嘛?”
“有的吃就行。”
好吧,他还小,对口舌之欲不够向往!求生本能太强大,无法沟通!
第113章 好处,念头
原本吧,对于石头学厨这个事儿,阿木总想着,石头年纪还小,开启新东方求学模式感觉有些拔苗助长的意思。可阿木在开启正式培训,观察了一阵之后,他却突然发现,这古代和现代果然不能平行着来看。
你猜怎么的,不说石头这认菜什么的本事如何,光是勤奋指数就足够让很多现代学厨的孩子汗颜,那真是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说一句火候的问题,那孩子愣是能点着火观察好几个时辰,只为了弄明白这多少柴火能点出多少火头来。这样的精益求精,让阿木都有些忍不住咋舌。
此外,因为学武多年,石头虽然还小,可手臂力量足够,菜刀也拿的稳当,比手无缚鸡之力,娇惯着养出来的现代十五六的孩子还学的像样些。别的不说,那豆腐丝啊之类的,只用了三五日,就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让阿木都惊喜了一把,老刘头更是乐呵的,二话不说,直接将每日切配的活都分了过去。又能偷懒又能帮着孩子练习,这一举两得的,实在是让人舒心啊。
对着这样的石头,阿木忍不住掐算了一下,然后慎重的对着明道人表示:按照如今这样的进度下去,等着刀工够格,再教点调味的本事,练习上一二年的功夫,石头就能做出一手的好菜来,即使不能像是阿木这样,能让人舔盘子的手艺,也绝对够胜任一个餐馆厨子的身份。要是再有些天分,那只怕到了石头十五岁,做出一桌宴席什么的,就不会再是问题,要是白案等也能跟得上,那将来接手明道人说的,隔壁客院的小桌精品也不成问题。
听到阿木这么肯定,明道人自然是喜笑颜开的。虽然石头这努力的方向不怎么符合道士的人设,说出去只怕是让人跌了下巴。可这到底也是一门不错的手艺,还是能帮着道观巩固香火的手艺,他怎么能不高兴?
当然更让他高兴得是,以后有了阿木和石头两个,想来这一门厨艺将来在青壶观也不至于断了传承,那么这道观花费了大钱操持起来的客院,可就不用担心荒废了。甚至推想开来,若是教导的徒弟再多几个,将来有了银子,在镇子,或者城里买上个铺子,经营起来,那是不是也代表着他们青壶观又能多一个稳固的财源?
越想越美的明道人难得晚上睡觉都裂开了嘴,而让他欢喜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时运不错的关系,那是接二连三的来啊,看看,这刚回来的泉道人带回了什么?居然是两颗不大的茶树。
“怎么带了这个回来?咱们后山虽说没有茶树,可这也不缺茶吃啊?难不成你还想拓展一下,和李道人他们抢生意?就凭着这两颗,能成?只怕十来年都未必够咱们自己吃用的吧。再说了即使能成,虽说是离着远了些,就是做了这个生意,也不会有什么妨碍,可要是说出去,可不怎么好听。没得让人以为咱们钻进了钱眼里,不知道顾着同道生计。”
看着那两颗被种在花盆里,焉巴巴的,不到三尺高的茶树,明道人感觉很是惊异,这不像是自家师弟能干出来的事儿啊!就他那爱偷懒的性子,让他这么大老远的,运这么两颗树回来……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呢?
不过感觉归感觉,有些话还是要说的,表明态度很重要。嗯嗯,虽然他自己觉得,这种下茶树,为后代弟子留下点多点的来钱手段,这个很有远见。
一听明道人这么说,泉道人那脸上委屈的表情啊,都能凝固一下,炒成酸菜了。说起话来,那声音里的含酸浓度,都能和柠檬汁媲美了。
“师兄啊,我是那么不靠谱的人?明明是去送好处,留人情的,为了这么两颗茶树,就转手将人情了账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亏不死我。这是我在府城得的,老实说,若不是离着家里近,我都不想要,唉,这东西,真真是,砸手里了。”
果然他还是了解自家师弟的,那就不是个这么会算计的人,也依然是个懒货。不过听着这话音,难不成这茶树还有什么说头?
果然是有说头的,因为泉道人是被骗了。因为一开始,泉道人看好的,是两株茶花,而且还是难得一见的三色茶花。当时他想的是,自家这樱花院子大夏天的,没什么景致可看,白白的浪费了这大好的郊游时间。一文钱都进不来,还倒贴出去好些功夫,最要紧的是,到明年也不知道能不能长好了放开了,引来些个文人骚客什么的。
所以啊,看到这茶花,就难得未雨绸缪的想着,若是有了这么两株不一般的稀罕花卉,放放风声什么的,说不得也能引来些喜欢珍稀花卉的文人。即便不成,反正家里有阿木这么一个懂得种植的人在,养好了,分株一二,等着来年开花,也能卖出去,挣些银钱,补贴一下近来开销颇大的家底。
可不想他这买花都能遇上个仙人跳,这里刚付了钱,还没伸手去取了那两盆花呢,就听到后头有人喊什么小心,当时泉道人就下意识的一个转头,等着发现后头没人再回过上神来,那两盆茶花就没了踪影,原本茶花的位置上,就只剩下这两盆的茶树来。
更要命的是,他这人还没反应过来,刚想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人家那卖花的已经一本正经的指着这两盆茶树,让他赶紧拿走了。
当时他都愣住了好吗,从来就没见过还能这么卖花的。这茶花和茶树是一个价钱?三色茶花啊,那可是10两银子一盆,这茶树呢?这么一个幼苗茶树,2两都不到好不。这差价可是五倍这么跌下来的。
他有心和人计较计较吧,偏偏,周围还有那帮腔的,吵吵着他这占着茅坑不走,耽搁了他们做生意,还有人指着茶树嚷嚷,说什么这可是好苗,他占了便宜云云。到了这个时候,他就是再傻也反应过来了,合着这就是一伙儿人一起做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