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混古代 (杨柳爱豆包)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杨柳爱豆包
- 入库:04.10
认字啊!
他们这些在黄土地里滚了一辈子的人居然也能认圣人书了?
更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宿舍长居然还给他们了笔和纸。虽然笔和纸都挺怪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他们能学认字了啊!以前在老家,若想认字,得给先生多少钱呐!
外面飘着雪,天气寒冷,可这些难民完全不感觉冷。他们身上穿着棉大袄,脚上穿着带绒毛的解放鞋,屋里还有一个取暖的蜂窝炉,不用担心受寒,也不用担心受饿,就这条件,若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这位菩萨心肠的县太爷吗?!
必须认真学!大家还得相互监督!要是哪个孙子不好好学,一起揍他!简直给他们八闽子弟丢人!
一上午就在欢乐的学习中度过,到中午了,又去食堂吃了顿白米粥,就着盐味十足的酱菜,这日子别提多美了!
吃完饭,休息一会儿便是午睡时间。待未时中的时候,便起床整理床铺,然后韩管事又出现了。
“今天下午不用学习,你们都有什么特长?这些都要做登记,不管是女红,做饭,木匠,铁匠,船匠,只要有点本事的都可以跟我来,到张秀才那儿登记去。”
“我,我会造船!”
一个年约四十多的汉子站了起来,有些不敢置信地道“常州无靠海,也要船吗?”
“瞧你说的!”
韩有福大笑,“在这常州出行最快最方便的方式可不是骑马,而是坐船,你说要不要造船匠?”
顿了下又蹙眉,“你这样的船匠你们县太爷怎舍得放你走?据我所知,你们那边当船匠可是很吃香的!”
“我们那儿的人大多会造船,可官府哪用得了那么多船?我,我不想给那些坏人造船,在老家被欺负得不行,官老爷又不给我做主,只要躲山里。我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山里躲了好多船匠,都是不想给那些海寇做事。这回要不是偷偷下山知道武进要难民,我们也不会来这里。”
“是啊!”
另一个汉子红了眼,“我们再饿也不能干对不起祖宗的事!那些海寇捉了乡亲们贩卖给红毛鬼,我们要给他们做事,那真是要断子绝孙了!所以阿毛哥跟我们一说,我们一合计,左右都是活不下去了,不如来武进试试!”
八闽男儿身量不高,可胆子却都大得很。漂泊外乡奋斗基本是种植在他们骨子里的。比起下南洋,不过是到江南来罢了,有什么可怕的?
韩有福搓了搓手,“都能造大海船?”
“祖传的手艺!”
“好好好!”
韩有福激动了!
身为难民营的大管事他能得到的消息自然比旁人多!
那啥
大人不是准备在录安洲那儿造船厂吗?听说是为了出洋贸易准备的。至于为何大人身为朝廷命官却敢违抗朝廷祖制这一点,韩有福才不会去琢磨。
他只知道他这回又要立功了!
这一个宿舍里就有好几个船工,而这一批来自八闽之地的七八千难民里该有多少船工,船匠?!
了,了!
大人的造船厂这下可以开工了啊!
兴奋地将人圈出来,道“走,韩爷我亲自带你们去!还有认识的船工,船匠不?纷纷找出来!哎哟喂,你们真是祖坟上要冒青烟了啊!大人正在找船匠呢,你们就来了!啧啧,几位老哥哥,以后生了,可别忘了我老韩啊”
第283章 年(上)
“这多船匠?”
左弗望着难民营提交上来的人才技能登记表,很是吃惊。
“居然有船工,船匠两百多人?!”
“回老父母的话。”
韩有福躬着身,一脸谄媚地道“八闽之地多山少田,临海之人,无甚营生,只能打鱼造船。”
“我大明匠有匠籍,他们的县太爷怎肯放人过来的?”
“回老父母,小的打听过了。这些年,福建一地多海患,先后有大海寇李氏,彦氏,郑氏。如今在海面上主事的乃是大海寇郑氏”
“郑芝龙?”
左弗眯眼,“他早受招抚,怎还为祸乡里吗?”
“那倒没有。听说郑氏此人颇为豪爽,十多年前,还将一伙红毛鬼干番了。只是如今”
韩有福压低声音道“听难民们说,那郑氏貌似与鞑子有往来,而这两年忽然多了许多劫掠百姓的海寇。这些船匠惶恐,总觉郑氏已与鞑子暗中勾连,怕被抓去替鞑子干事,故而都躲进了深山。”
左弗听了这话沉默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郑芝龙这个时候应已降清。只是现在历史生了变化,大明与清廷已准备议和,这郑芝龙应不至于再与清廷勾勾搭搭吧?
“大人,大人?”
见左弗久久不语,韩有福有点忐忑,“可是有甚不妥?”
“如此说来,这些地方官肯放人,应也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左弗回了神,眉头蹙得更紧了。
她又沉默了会儿,道“这事你办得不错,好好安抚他们,这些都是人才,不可有失。”
“是,是,小的遵命。”
得到了左弗的肯定,韩有福喜得眉毛都挑了起来,搓着手连连道“上回浙江宁波,舟山一带也有十几个船匠,如今再添上这些人,老父母就可以造大船了!咱们常州百姓可有福了!”
左弗笑着道“你对海贸似很了解?”
“大人,小的就是浙江人,老家大榭岛上时有海商路过。啧啧,他们哦,将咱们的茶叶,丝绸卖给红毛鬼,可赚钱了!一船货,起码获利几万两银子!”
左弗点点头,“如今朝廷困难,陛下有意开海贸,想来等开春就有结果了。咱们先将人找好,一旦好开海,咱们就能赚大钱了。”
朝廷都有这意思了?!
这下好了!
韩有福更没负担了,甚至自告奋勇地道“大人,小人老家那儿有许多造船的好手,都是世代家传手艺,郑和出洋的船里就有许多我们宁波人造的绿眉毛船,若是将这些人都找来,再与八闽船匠相互切磋,一定能造出更好的船!”
左弗来了兴趣,问道“你老家可还有人在造船?”
“有是有的,但海船都不怎么造了。”
韩有福叹气,“舟山上盘踞着海寇,我等小民不想全家被诛,许多船匠都跑奉化,慈溪去讨生活了。”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大人,他们的手艺还在,若是现在接过来,保准能给大人造好船!”
他用力地拍着自己胸脯,“大人!我们宁波人造船可不比闽人差!唐宋时,海贸繁盛,明州宁波造船术可是有名的!”
左弗拍掌,道“好!如此甚好!本官这就开具公文,派人护送你回家乡,你给本官多找些人来!对了,会操帆船的水手本官也要!你好好给本官留意了,将有用的人才都给本官拉回来!只要来我常州,本官不会亏待他们!这事办成了,记你大功,本官届时有重赏!”
“是,是,是!”
韩有福激动地连连拜谢,“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小的定不负大人期许!”
待韩有福走了,左弗思忖片刻,然后立刻提笔给朱慈烺写了封密折。
小心无大错。
难民带来的消息很值得注意。无事最好,若有事也能有个提防。让锦衣卫去查一查也是好的。
将密折交给张铭,道“高公公在江东门卫所安插了几个人,你亲自回一趟卫所,将这东西交给他们。记住,一定要绕过内阁,亲自送到陛下手里。”
顿了顿又道“若别人问起,就说受我嘱托,给母亲送年货的。此事事关重大,千万不要走漏了风声,唯有陛下方能看这密折。”
“是,属下明白!”
张铭一抱拳,道“属下这就去准备!”
左弗点点头,“一路小心!”
“是!”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武进今年大丰收,农民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高产稻,红薯,土豆这些高产物的出现使得农民不用担心受饿。而稻田里的养的鱼鸭也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即便是家里只有两三亩水田的农民,今年也能过上一个颇为丰足的饱年。
手里有了闲钱,自然就要消费。
虽说这些农民都简朴惯了,但过年嘛,总是要扯点布,买点肉,弄点好吃的,欢欢喜喜过年。
今年手里有钱了,惠民市里的东西又好又便宜。之前手里没啥钱,也不敢进去。现在有钱了,也进去开开眼,买点好东西回去。
惠民市的产品比开张时又丰盛了不少。
那些现代小玩意古人虽没有,但一些手工艺品,特产还是能在市卖的。因着进货量大,所以给到民众手里,还是相当实惠的。
当然,惠民市的开张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了本地的小商户。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资本的世界里,这本就是一场优胜劣汰的竞赛。任何模式的革新都会冲击到旧有的东西,这是一种规律,不是人力可逆转的。
而左弗身为后世人,自然也知道资本不受控制会变成灾难,所以在惠民市里,粮食,盐等物依然掌握在官府的控制下。
那些乡绅,农民现在也乐意将粮食卖给官府。虽说价钱要便宜一些,但胜在稳定,需求量大,且有官府背书,也不怕赖账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