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混古代 (杨柳爱豆包)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杨柳爱豆包
- 入库:04.10
左弗垂下眼,轻声道:“老大人,有些话说清楚了就无趣了……”
说罢便是轻笑了一声,转身道:“新年安好,左弗告辞了……”
第202章 事功学派
崔玉舒望着左弗的身影消失,怔愣了半晌后,忽然大笑了起来,“好一个左弗,好一个左云舒啊!”
自己竟是看走眼了!以为她虽有聪明才智,可性子过于刚直,可哪里晓得,这人却是个人精,这等人,自己还用自己指点吗?恐怕她比谁都清楚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吧?
大明的天子大多刻薄寡恩,尤其是对臣子。即便出了几个重感情的,可也因着性子软弱,会被朝臣把控,到最后忠心于帝王的人也会落得凄惨下场。
想想自己在知府一职上蹉跎多年,不就是吃了这个亏吗?
“老爷,这是左大人送的礼。”
见左弗走了,仆人便将左弗送的礼物拿进来。
将盒子打开,崔玉舒的眼睛顿时直了。
“这是?!”
“老爷,这里面都是真花,左大人说可以保存两三年之久。”
仆人显得很兴奋,“还有这个,这个匣子会自己弹琴。”
他拧了拧发条,水晶球转动的时候,悦耳的声音也响起。天空之城虽是后世的曲子,可音乐是不分国界,不分时代的。空灵的声音回荡在知府宅内,崔玉舒听了良久,轻声道:“虽曲风有些怪异,可却也异常悦耳。”
他伸手摸了摸水晶球,又将永生花捧起来细细瞧看,过了许久,才喃喃道:“她到底是怎么做出这些东西来的呢?”
就跟城里的水泥,超市里的各色商品一样,左弗拿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这样难以琢磨,也一如她这个人,带着浓烈的神秘色彩。随着她声名传扬,关于她死而复生的事也被传得人尽皆知。
再加上这神鬼莫测的手段,不少人都说她已是半仙之体,而她那师父则是真正的神仙。
对此,他是不信的。只是当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摆在眼前,他又觉那荒谬的谣言似成了唯一的解释。
命仆人将礼物小心收起来。他当了一辈子的图章官,这个礼是他收得最重的了。
可比起这稀世珍宝,他更看重左弗的承诺。
说太清楚就无趣了……
潜台词不就是,大人毋须将话说太明白,大人只要诚心相待,来日左弗也定不负大人教导之恩吗?
看看宋煜如今的生活……
真叫人眼红!
由此可见,左弗这人其实很重义气,讲信用,只要你不捣乱,好好合作,便会有无数想不到的好处。
崔玉舒的心情变得无比明朗。他虽老了,可却还能做点事的,朝里也有那么一点关系,一些动向也能掌握到。有了这些,再加上左弗那神鬼莫测的手段,必能将这常州搞得欣欣向荣的。
一整个年上,崔玉舒都显得心情很好,期间还到知县衙门来坐了坐,与左弗探讨了下来年的工作安排。虽说左弗年岁小,可那些来自后世的见识以及时不时冒出的新观念也是让崔玉舒获益匪浅。
崔玉舒是心学的拥护者,行事自然也不像理学派那样死板。而跟左弗交流后,他隐隐觉着左弗行事颇有宋时“事功学派”之风。
她对理学的性与天命,静坐存养等事尤为不满。且倡言功利,主张习百家之学,以培养实干型人才为主。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事功学派的作风。
在摸清了左弗的思想后,崔玉舒心情更开朗了。喜欢做事的人好啊!再者,只要不是搞理学那套就好,不是么?
在与崔玉舒的往来中,左弗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老头别看只是个知府,可对于官面上的事却十分精通。左弗政Z智慧不是很高,跟这老头交流交流,倒也能学到一点东西。
所以这一来二去的,倒也熟了起来。在讨论完哲学后,便开始讨论要如何安排新一年的工作。
“那么多良田你都打算种上新作物?”
崔玉舒蹙眉,“会不会太冒进了?”
“主要还是种神种,这个您应该看过邸报吧?除此之外,还想弄点试验田,种我师父改良过的红薯,他预估这个亩产能有两千斤以上。”
“……”
崔玉舒无言以对。
心说:两千斤?八百斤就够吓人了好吗?两千斤?要有这样的东西,那岂不是盛世中的盛世就要来了?
左弗见崔玉舒不说话,也不多解释。反正这等事还是要看结果的。毕竟你让一个土著去想象核弹的威力,他能想象得出来吗?
反正自己有收缴的田地,足够自己去实验了。不过,让武进县百姓都种上神种倒是真的。这个工作有点难作。
其实去年朱慈烺就通传过天下了,将种子也发了下来,但效果却是不怎么好。
亩产八百斤,怎么听怎么不靠谱,若是上当了,错过了一季的播种,全家不得饿死?
通过宣传,南京也只有少数人冒着风险种了,而在南京以外却无人听令,所有人都觉天子疯了。
不过可预见的是,今年南京新作物的推广会十分顺利。因为那些少数人的成功已在南京引起了疯狂。曾经被嫌弃的杂交水稻种如今已成了各方争抢的资源,可预见的是,若是天爷今年给脸,那南京将会有不错的收成。
而左弗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南京的消息引过来,等新年一过就开始在常州日报上做轰炸式的宣传,然后将收缴上来充为官田的良田都种上杂交水稻,红薯,土豆以及南瓜。
民众的接受度到底会有多少,她不得而知,但事总要做的。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头等民生大事,这事上容不得半点马虎,难做也要做!
转眼,便出了正月十五。停刊了一段时期的常州日报恢复了发行。与此同时,惠民超市也恢复了营业,并在各显眼的位置都摆上了架子,上面放满了常州日报。
正月十六,常州日报只有一个主题:杂交水稻。
报刊详细的介绍了这种新型水稻,并将南京种植情况一一介绍给民众,并宣告,今年武进县将大力推广杂交水稻,若愿种植杂交水稻人,可免本季度的田税,并可免费领取粮种。一般农民,田在五十亩以下的,不但可享受以上所有实惠,还能免费领取化肥……
此消息一出,整个武进都震动了!
虽然不知那化肥是什么东西,但想着县太爷的手段,肯定是好东西啊!而且县太爷是不会骗他们的,说亩产八百斤那肯定就有啊!
天爷啊!这样的东西怎么能错过?!赶紧的!去衙门问问清楚!这种子怎么领?怎么个种法?
第203章 乡民们的拥护
乡民们的反应超出了左弗的预料。本以为推广杂交水稻需要花点功夫,甚至也要在常州弄几个试点,待出了成效才能顺利展开这事。
可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衙门一开,竟发现外面已站满了乡民,纷纷是来询问杂交水稻种的。
许多乡民都是附近乡村的,在得知了这消息后,早早便是从家中出发,在自家宗长,族长的带领下来到城里,希望能取得神种。
乡民们的热情令左弗困惑,不过随即而来的却是满满的感动。
“大人来了武进,为我们做了这多事,别人的话我们不信,可大人说的话我们信!”
王家村的族老拱手道:“大人来了武进后,不畏强权,严厉整治贪腐,打压劣绅,还给下农们免了农税,我们都看在眼里。故而,大人说有亩产八百斤的神种我们便信有,大人不会骗我们的!”
“就是,就是!大人,我们信你!”
左弗连连拱手,“得大家如此信任,弗受之有愧。”
顿了顿又道:“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是由无数个家组成的。百姓富,则国强;百姓苦,则国亡。本官年少,无才学又无德行,不敢说治国平天下,但自认修身齐家却能做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若是连造福一方都做不到,不如挂冠自去。当官不能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大人,红薯是什么?”
有乡民大着胆问道:“很值钱?”
“红薯啊……”
左弗笑了,“那可是好东西,是西夷之物,生长在万里海域之外的亚美利加洲。此物产量极高,今年我也会在官田里试种,若是合适也会在武进推广。”
“也有八百斤?”
一个族老眼里透着希翼,“有四百斤也是好的。”
“哈哈!”
左弗大笑了起来,“何止八百?不过这话我也不能说太满,等我成功了再请大家来观看。”
顿了下又道:“所以本官只想做好这民生,让大家都能吃饱饭,穿得起棉衣,若是可以,最好人人有书读。如此,一个个小家富了,国家也能强盛了。”
一些县学的学子也在人群中,听着左弗的话若有所思。有那学霸便小声嘀咕道:“这县太爷看着怎么像是事功派的?”
“不会吧?那学派早就没了……”
“都是脱胎圣人学说,哪里会没了?圣学不灭,事功,心学,理学也都不会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