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掌家小农女 (南极蓝)


  少年也不隐瞒,“三两还债,一两葬我爹娘,二两本金。”
  已快入九月,二两本金到年底就能赚回四两多,这生意着实不错。
  看这少年似乎很有把握的模样,小暖取出两锭银子试探道,“六两借给你,四两算是本少爷入股你的买卖,年底之前还我。”
  见了银子,少年怎么可能不心动。可他的眼睛闪了又闪,最终却咬牙拒绝了,“有多大锅下多少米,小人的爹就是因为带货太多才惹了人眼被抢的,小人拿了少爷的银子也不能给少爷赚来钱。”
  果然是个有主意的少年,小暖微笑,“那本少爷用这四两买你的赚钱的路子。多了这四两银子,你也能给父母买两口好棺材不是?”
  少年犹豫了一阵儿,才咬牙道,“好!”
  小暖问清了,放走这少年,倒头便睡,歇了半个时辰后又爬起来,继续上路。
  赵书彦见小暖出来,忍不住盯着她的脸皮看,小暖笑道,“表哥在看什么?
  “你这......皮,竟还能透出脸色好坏来,实是稀奇。“赵书彦也算见多识广,但这等高明的江湖手段还真是头回见。
  “这是上等货。”小暖摸着脸满意地笑了,这面皮也不晓得是什么东西制成的,还能透气,敷在脸上不觉得憋闷,贴合得很。
  赵书彦试探问道,“小暖回去了帮愚兄问一问,可否替愚兄也租一张脸皮,此物妙处甚多。”
  小暖点头,“好,回来我去替大哥问问。”
  她身后的绿蝶抿唇,想说这种面皮便是三爷手里也没有多少,能借给姑娘已是出人意料了,再借给姑娘的朋友,绝不可能。
  不过,似乎三爷对姑娘格外地宽容,真答应她也未可知......
  “表哥,我有一笔生意,想问你能不能做得。就是晌午店门口那个少年,他爹之所以敢借羊羔息,是因为发现深山中几处与世隔绝的村庄,那里人自给自足,打猎为生,他爹带了外边的散货进去换了不少皮毛出来,若不是被强寇打劫,应该会赚不少银子。”小暖详细介绍完,问道,“小弟想派人进去跟换些好皮毛出来,表哥觉得如何?”
  赵书彦点头,“这个季节正是做皮毛生意的好时候,也无不可。不过山中猛兽甚多,路上还有强寇拦路,这一趟甚是凶险。”
  小暖听赵书彦的意思便知道他不感兴趣,便道,“我还是想试试。”
  赵书彦知道小暖主意正,也不再阻拦。
  二人又接着赶路,因下午走得慢,晚上歇在客栈时小暖觉得比中午休息时好受了许多。
  沐浴用膳后,小暖甚至还有体力带着绿蝶到街上溜达。
  赵书彦交友甚广,留了两个身手不错的仆从保护小暖,他独自出门去会朋友。小暖走在街上,看着两边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想着赵书彦不带着自己,定是去了什么不方便让她知道的地方。
  至于是什么地方?小暖想了想,便忍不住捂嘴笑了。
  在街上溜溜达达地闲逛着,小暖的目光忽然落到前边不远处的一个男人身上。那男人中等身高,大户人家的管事打扮,面容朴实,步履从容,看起来很是平常。
  但是,小暖却在他身上嗅到了熟悉的味道这绝对是银子的味道!
  小暖手心着实发痒,不过想起她去借东西时三爷吩咐的话,只得忍痛转身,回去睡觉!
  此行安全第一,不发横财! .


第一二九章 下扬州
  便是这样紧赶慢赶,小暖与赵书彦在第四日到了扬州城。
  扬州的制香、丝绸,皆天下闻名。此地繁华,店铺鳞次栉比,路上的行人皆着华服,水上的画舫巧夺天工,不时传出阵阵声乐。
  绿蝶将马缰绳交到赵德手上,亦步亦趋地跟着小暖,确保她的安全。小暖走在街上四处观望,感慨道,“京城想必也不过如此吧!”
  赵书彦笑道,“扬州繁华始于隋炀帝盛于大唐,固有‘扬一益二’之称。不过京城与此,大有不同,此处财充,京城富贵。”
  小暖这个大俗人,站在三眼桥上,望着河中的游船,也不由得想酸一把,“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啊扬州”
  赵书彦忍俊不禁,“表弟又错了。”
  小暖张大嘴巴,这怎么可能错呢?这可是传唱千古的名句啊!
  “太白诗中的扬州并非此处,乃指江南。前朝扬州含广陵、宣州、润州多处,此处乃是扬州之内的广陵。”赵书彦解释道,“太祖一统天下后重划九州,此地才被更名为扬州。”
  小暖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所以李太白那首诗才叫《送孟浩然之广陵》嘛!”
  她小时候就觉得这首诗有点毛病,明明说是去广陵,诗中却说下扬州。小时候的她还以为去广陵要经过扬州呢......
  一行人牵马在街上穿梭许久,才来到绫罗坊的二当家展福留宿的名都客栈。
  展福见赵书彦终于到了,赶忙上前弯腰行礼,“少爷。”
  赵书彦点头,带着他进入房中,为他介绍自己身边的小暖,“我的表弟秦日暖,绫罗坊的生意,日后便由他打理,我不再插手。”
  说来也巧,赵书彦的母亲跟秦氏同姓,所以他说秦日爰是自己的表弟,展福立刻便信了,连忙弯腰请安,“小人展福,见过表少爷。”
  小暖微微点头。展福不认得她,她却对他展福是熟悉,这个二掌柜机灵,聪明,人也可靠,是她多番考查后决定重点培养的心腹之一。
  “请起,小弟年少,见识浅薄,还请二掌柜日后多多关照。”小暖客气道。
  “不敢,不敢。”展福直起身,心中却十分地忧愁。他来之前已听大掌柜提过赵少爷有意将店里的生意交给心腹打理,他本还因此高兴了几日,不想来的却是个十四五岁的黄口小儿!
  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心性都没定下来,如何能让绫罗坊众人敬服?
  小暖和赵书彦自然知晓他在想什么,却都未挑明,只是问起这几日他去拜访布商的详情。
  展福放下心事,一家家地介绍。
  小暖听完心里也有了底,难怪人家不在意绫罗坊的生意。绫罗坊在济县算中等,放到扬州来不过是个小布庄罢了。
  展老爷在世时人家还买他几分情面当大客户对待,如今展家式微,人家才不会在绫罗坊这等小虾米身上费工夫,费心供好布。
  那么现在,小暖的任务就非常明确了动之以情,许之以利,让他们跟绫罗坊达成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
  这日后晌,顾不得鞍马劳顿的小暖便将展福叫到房中,仔细询问各家布匹的特点,价钱,东家的喜好,商誉的好坏等等,边问边记,并与展福商量如何将他们拿下。
  这一商量便到了掌灯时分,展福待这表少爷的态度已由表面恭敬,变作将信将疑。
  接下来的三日,展福随着赵书彦和表少爷走访了三家布商后,对表少爷的敬意已高如泰山,阔如江河。
  赵书彦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竟无端生出一股自豪感。又因小暖的拼命三郎劲头也激起了他的干劲儿,马不停蹄的巡视完赵家的三家酒楼后,即刻带着小暖去徐州。
  整装出城后,小暖翻身上马,调转马头,用马鞭指着青石雕刻的扬州二字,大声道,“最晚三年,这里最赚钱的布庄必定是我秦日爰的!”
  刚要爬上马背的展福被这一句话震得腿一软,竟趴在了地上,砸起一片尘土。
  小暖哈哈大笑,“展福!”
  “小的在!”
  “若是你争气,三年后的今日,你便是此处的掌柜,本少爷许你月例百两,年分红过千!”
  展福蹭地跳起来,挥舞着拳头吼道,“小的争气,一定争气!”
  进出城门的人看这对主仆犹如白痴,赵书彦却知道小暖是认真的,不由得升起浓浓的期待,想知道三年后的小暖,会是怎样的风华。
  那时候,她该是大姑娘了呢,还能女扮男装四处跑么?
  徐州虽没扬州繁华,但这里出产的苎麻布却是大周一等一的,小暖留在这里的时间比在扬州时还多了一日。
  因为除了跟几大布商洽谈生意外,小暖还动用了赵书彦的人脉,在此大肆收购一种叫做“棉花”的花卉种子。
  赵书彦对此十分不解,小暖却笑道,“小弟觉得这棉花摸起来很舒服,若是能织成布或许是个好生意。”
  赵书彦握着白中略带黄的棉花思索道,“此物确实柔软,不过其籽甚重,若要将籽除尽并非易事。”
  他一句话便道出了其中的关键,去籽是棉花织布的重要一个环节。
  小暖历史学的不好,不晓得棉花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但在这几乎与早宋平行的大周已有了棉花,不过是被当做花卉种在花园里或盆里做观赏之用,而非农作物。
  她目前能确定的棉花种植较多的地区,就是此地徐州!
  所以她此行的主要目的除了稳定上等布匹来源外,就是收购棉花和寻找懂得种植棉花的花农,明年在济县内广植棉花,然后尝试织布,然后赚大钱啊赚大钱!
  但这绝非一日之计,小暖目前也没有多大的把握,并不能把这些赵书彦听。待展福回来后,小暖问道,“霓裳布庄进货的布商,查到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