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遗玉沉声道:“叔父你想歪了,侄女今日非但是月婉而来,更是为我大唐的千秋基业而来,叔父此招看似玄妙,实为下下之策。”
“嗯?你这话何意?”唐太宗对房遗玉的话并未反驳,也并未因此恼怒,他想听的是理由,一个能将其说服,使其改变决心的理由。
“敢问叔父对吐蕃了解多少?”房遗玉并未将缘由直接道出,而是准备带着唐太宗一起思考,使他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个——说实话,朕对其了解并不多。只知吐蕃位于大唐西南,自他们的国主贞观三年继位之后,吐蕃竟强盛起来,于我大唐周遭四夷中,还算昌盛。”唐太宗一门心思北伐,对吐蕃他还真就没怎么去了解过。
房遗玉直视唐太宗双眼:“吐蕃本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古老部落,首领被称之为赞普,本代赞普名唤松赞干布,年仅十二岁便继承了其父的赞普之位,先是平叛旧贵族祸乱,其后又凭借其出色的治军之能,将吐蕃统一。”
“其后松赞干布重视改革,为吐蕃制定律法、官职以及军队番列,创造吐蕃文字,统一度量衡,与我大唐、南诏、天竺等国深度交往,吸纳多元文明,使得吐蕃国力日益昌盛。”
“以此看来,那松赞干布绝非寻常之辈,更可当得明主之称,叔父对此应当认可吧?”
唐太宗颔首称赞:“少年明主,从他近年的作为来看,确实不凡。”
房遗玉突然将话题扯到了另一个方向,问道:“叔父可知战国时期,秦国因何强盛?又因何能将七国一统?”
唐太宗闻言眉头轻锁,这问题似乎与和亲吐蕃无关吧!
但唐太宗仍旧如实答道:“秦国之所以强盛,概在于祖先历代的积累,至于为何能够一统七国,朕也只能将其归结于秦始皇的经天纬地之才了!”
“叔父言之有理!”房遗玉颔首笑道:“但在侄女看来,这不过只是缘由之一,即便秦国不出始皇,一统天下也是必然,而秦始皇的出现,也只是加速了天下一统的进程!”
“哦?你这话何意?”唐太宗倒被房遗玉这话勾起了几分兴致。
房遗玉不紧不慢的说着:“叔父先年提议高祖攻占关中,意欲为何?想来秦非子建国时,秦国不过偏居一隅,然而到秦始皇继位之际,秦国的整体国力已然将其余六国抛在了身后。”
“其关键正是在于地利,秦国雄踞天险,他国只有被秦国打份,却没有还手的资格。也正因此,秦国才得以稳定发展。”
“而与此同时,六国间互为仇敌,连年驱兵征战,六国与秦国之间的差距,自是越来越大,如此一来,秦国缘何不能七国一统?”
PS:求收藏!
第81章 晓以利害
房遗玉刚刚那番话将唐太宗听的是连连颔首。
“叔父,你不认为从前的秦国与今日的吐蕃如出一辙吗?”房遗玉见铺垫的差不多,便扯着话头言归正传。
房遗玉此言自是令唐太宗动容。
房遗玉对秦一统七国的分析可谓抽丝剥茧,便是在唐太宗的心中也深以为然。
战国时期的攻城器械相对落后,也正因此使得秦国的天险固若金汤,未曾破败过,即便六国合力,面对秦国的地势亦是束手无策。
秦国借自身地势闷声发大财,偶尔还出兵占些便宜,正如房遗玉所说一般,秦国有打人的资格,却没有被打的顾虑。
然而余下六国却因领土相接,地势平坦,只得相互争斗,毫不停歇。
此消彼长之下,又经过秦国先祖的潜心发展,至嬴政之时,秦国之力已远远高于六国合力,所以对于房遗玉的那句秦国一统七国是历史必然,唐太宗并未持有反对意见。
而吐蕃若真如秦国一般,那大唐就可谓养虎为患了。吐蕃甚至会同秦国一样,不停积累发展,愈发强盛,甚至于赶超大唐也并非难事。
但唐太宗的心中却有疑惑,秦国有函谷关为天然防护,那吐蕃又有何依仗?
唐太宗将心中疑惑提出:“朕对吐蕃不算了解,却也知晓吐蕃并无甚险要之地,安能与秦国相提并论?”
“叔父所言极是,吐蕃却无险要之地,但吐蕃的气候对我唐人而言,却是比险地更为可怕。侄女给吐蕃的气候取了个称谓,名曰高原反应。”
房遗玉表情肃穆,当下的大唐绝不会有人比她更清楚,高原反应对中原人的影响是有多么巨大。
即使是在后世,依旧没有克制高原反应的办法,纵然是身体素质强如红军,仍旧不行。
房遗玉也清楚这高原反应乃是后世理论,即使唐太宗聪颖过人,仓促介绍也未必能理解,故而房遗玉尽量往详尽里解释。
“所谓高原反应,是指当海拔到达一定高度,人体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空气稀薄,继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房遗玉根据她仅有的了解,向唐太宗解释起高原反应。
同时她也心存庆幸,正因她曾去过青藏旅游,而藏族的导游也曾为她介绍过高原上的注意事项,不然她此时也无法向唐太宗介绍大概了。
唐太宗被房遗玉这几句话说的是头昏脑胀,却也将房遗玉的意思理解个大概。
“你这说的实在复杂,朕越听越糊涂。我大唐军士每至吐蕃便会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之类的症状,以致士气溃散,战意全无。想来你要说的是水土不服,如同陇右人不适应江南湿热,岭南人不适应河北的严寒?”
“叔父圣明!”房遗玉心道,早知可以这般解释,又何必费那口舌。
但房遗玉却一再重申:“吐蕃治下的地势与我大唐截然不同,吐蕃人所居住的高原,俱高达千丈。也正因此,水土不服引发的症状,远比陇右人到江南,或是岭南人到河北要严重百倍!”
房遗玉的百倍或许有些夸大,但却是为使唐太宗能理解事态的严重。
房遗玉知晓唐朝因对高原气候认知不足,导致后世大唐与吐蕃的对决中有四次大败,以时间排序,分别为大非川、青海、素罗汗山、寅识迦河,此四大战役。
由大唐悍将薛仁贵带领的五万大军,被吐蕃四十万军于大非山全部歼灭;青海之战时,论钦陵率吐蕃大军将十八万唐军打的四处溃逃;素罗汗山之战唐军惨败,痛失河西走廊,被吐蕃切断大唐与安西都护府联系;寅识迦河,吐蕃与大唐两军相接,唐军即溃,死亡甚重。
此四地皆处于青藏高原,虽说吐蕃军队战力惊人亦是唐军溃败的主要原因,但高原气候也确实为大唐将士的噩梦。
总体而言,大唐与吐蕃的战役,唐军败少胜多,但因气候的缘故,唐军难以深入高原,故而极难取得优异战果。
然而既然房遗玉来到了这个时代,她便要阻止那些情况的发生。
唐太宗直视房遗玉,眼神中饱含深意:“你那所谓的高原反应对我唐人危害严重,难道吐蕃入我唐境不会有水土不服的症状?”
房遗玉颔首应答:“有一定是有,却不严重!这也是侄女为何说吐蕃与秦国一般的原因,我唐军极难攻入高原,然而吐蕃却能轻易入我唐境。吐蕃实无险地,却胜似险地。”
“举个例子,我大唐十万军抵达吐蕃,尚不需战斗便会有三四万人因此患病,余下之人且能保持半数战力已是烧了高香。而吐蕃十万大军来我唐境,因水土不服患病之人顶多数千,战力且仍旧能够保持全盛。”
唐太宗闻言颔首思索起来,若真如房遗玉所言,那日后吐蕃必为大唐劲敌,可是——
唐太宗的目光在房遗玉脸上扫过,心存疑惑:“这些事情你又是从何得知?关于这些,纵观大唐朕也不信有几人知晓。”
房遗玉对唐太宗的疑惑早有预料,且心中已有对策。
毕竟她才只是及笄之年,阅历不足,若是不给出个合理解释,唐太宗绝不可能信其所言。
房遗玉的表情没有丝毫犹豫,仿若实话实说一般:“这些皆是师父告诉侄女的!”
“你还有师父?”唐太宗雷目直视房遗玉,沉声将自己疑惑道出,他可是从未听说房遗玉还有个师父。
“事到如今,侄女也不瞒叔父了。其实侄女自幼得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名唤白玉堂,他老人家的武功堪称天下无敌,乃是位游戏人间的侠客。”
“一次偶然机会,使我们师徒二人得以相遇,他老人家见侄女天资卓绝,根骨奇佳,是块练武的好材料,于是便收了侄女做徒弟。”
“因他老人家称其武功为无上绝学,待侄女练至奇高境界,便可如他一般天下无敌,可在武功小成之前,绝不可泄露半分,以防他人起了歹意,加害侄女。”
第82章 铁证如山
“师父他老人家曾周游列国,异邦各族的风土人情皆对侄女有所讲述,这吐蕃自也如此。叔父若是不信,可调遣斥候前往吐蕃,一去便知。”房遗玉编起瞎话来也是游刃有余。
唐太宗对房遗玉所言真假无从判断,却也知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冒出一位白玉堂来,并不为奇。
房遗玉直视唐太宗真诚道:“侄女对天起誓,对吐蕃一事若有半分掺假,愿受五雷轰顶、万劫不复之罪降。”
相似小说推荐
-
保温杯里泡枸杞(穿书) (殊荼同归) 2019-08-10完结249 744作为穿书界的苟赢大佬方枸杞表示就没有她苟不了的书!然后——她连跪了,痛哭...
-
赐我金嫁衣 (粟西米) 2020-05-12完结187 754晏随少年得志,一战封神,帝急诏入京封赏。老父亲苦苦告诫,进了京要戒骄戒躁,多相看几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