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爷您请坐,要来些什么?小店美酒佳肴,丘州之最啊!”小厮见有人进店,忙笑着迎了上去,不住推销着。
“来间上好客房,来二斤卤牛肉,一壶美酒,再上几道你这的拿手菜!”乔师望扔给那小厮一块碎银,当赏钱了。
小厮得了赏,笑的合不拢嘴,奔前走后,殷勤的很。
不多时,酒菜便送至乔师望的桌上,当小厮转身离去之际,乔师望出声将其叫住,旁敲侧击起来:“劳烦问下,我这是初次来咱丘州,对这的一切,都不熟悉,但见此处比一般城池要繁华许多,不知为何?”
小厮得意道:“爷您是问对人了,我在丘州多年,大事小情哪有我小灵通不清楚的?如今这丘州之所以这般繁华,主要是因它是大唐国土,是由房将军、邓老亲自规划,专门改善咱们这百姓生计,怎能不繁荣?他们都是咱们的恩人,救星啊!”
说起房遗玉和邓化,那小厮说的是眉飞色舞,一脸崇拜的模样。
乔师望让小厮退去,心中赞叹:“这房遗玉果然不凡,仅是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受到龟兹百姓这般拥戴。”
乔师望不紧不慢的品着桌上的美味佳肴,午后回至客房,将他近日来的所见所闻一一写下,交由信使,命其将此信加急送往京城,交由唐太宗,而后呢喃自语道:“陛下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也到该露头的时候了!”
次日,乔师望以西域都护的身份接了房遗玉的职位,房遗玉也终于能够归家了。
太极宫,甘露殿。
唐太宗正在处理日常政务,忽而得报,说房遗玉的奏折送到。
唐太宗的面上明显一喜,笑道:“快快呈上!”
唐太宗满面笑容的接过房遗玉的奏折,可阅览之后,那面上的笑意却全然无踪,眸中已燃烧起熊熊烈火,直至看完奏折末尾最后一字。
砰地一声拍案而起,唐太宗怒喝道:“侯君集好大的狗胆,竟这般妄为,险些坏了朕的大事!”
房遗玉那奏折说白了就是一份状纸,打小报告的,将侯君集在龟兹的所作所为尽数写下。
未有丝毫夸张,也未有丝毫夸大,更没什么负面评价,只说事实。
看着房遗玉的奏折,唐太宗忽地想起一事,那都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贞观初年,天下大定,唐太宗看重侯君集的才能,认为他是位将相之才,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故而让其拜药师公李靖为师,学习兵法之道,然而此后不久,侯君集却来他这状告李靖,说李靖藏私,必是有谋逆之心。
唐太宗自是不信,便招来李靖询问。
药师公那时说道:“天下已定,四海无战事,我所传授兵法足以抵抗周遭四夷,侯贼却贪得无厌,欲反大唐。”
这二者都说对方有谋逆的意思。
在那时,无论侯君集还是李靖,都是唐太宗麾下最为得利的大将,对其二人忠心自是万分信赖,故而当时并未追究,只当二人之间生了嫌隙,可如今想起,着实令他心中一惊,目光落于最末的小字上,那是几句房遗玉对侯君集为人的总结。
“侯大帅智勇双全,是位难得的虎将,然其性格刚烈异常,居功自傲,行为不端,不甘于人下,常有不平之咏叹。”
短短几句,唐太宗反复看了数十遍。
八日后,侯君集率领大军班师回朝,唐太宗于朝堂之中接见众将,略作鼓励,命其退了下去。
侯君集返回府中,正想找长孙辅机商议一番,如何对付房遗玉,却是意外收到圣旨。
侯君集一跃而起,笑道:“定是陛下念我出征有功,封赏来了!”
侯君集想到这,心头一阵狂喜,虽说他此番出征不尽人意,可也用四万兵马横扫了突厥大部,功劳也不少,便是让他为相也有可能,忙更衣迎那宣旨宦官。
那宦官展开黄绸圣旨,朗声宣读。
侯君集只听几句,便已惊得慌神。
这道圣旨并非对他此番出征进行封赏,而是将他在平定龟兹后,未请奏朝廷便私自委派官员,肆意掠夺财宝,纵容麾下军卒行窃抢劫,将其于龟兹所犯罪状,一一指出。
唐太宗更是在其中强调,要将他压入大理寺审讯。
刚一宣完,厅内的侯家人尽数哭起,苦苦叫冤。
侯君集听了他的罪状,登时有些傻了。
“怎么会?不会的,不会的,陛下不能这么对我!不能,陛下怎么能这么对我?”侯君集性子刚烈,对唐太宗赤胆忠心,唐太宗对他也是万分荣宠,故而侯君集根本不信唐太宗会下这种旨意。
侯君集脑海中尽是迷茫,身子僵硬,冷汗直淌,却也只能任由大理寺的差役,将他捆绑带走。
待他神志清醒些时,左右看去,发现自己已然处于阴暗潮湿的牢狱之中。
“不会的,不会的!陛下不能这么对我,我不信,我不信!”侯君集清醒之后又开始发狂大叫,踢打着监牢大门:“一定是你们假传圣旨想要害我,快放我走,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
“别叫了,朕来了!”唐太宗身着黄袍,来至侯君集身前,面色复杂的和他这位爱将隔门对望:“朕告诉你,那确实是朕下的旨意,无人弄虚作假!”
侯君集瘫坐地上,又变得痴傻。
从古到今,凡成大业者,无不历经万千磨练,而那些才华出众,顺风顺水之人,却多因承受不住一次失败,最终毁于自己手中,侯君集便是这样的人。
第357章 死不悔改
侯君集出生卑贱,自幼遭人冷眼,故而对成为人上人极其渴望,自幼苦练弓马,修习兵法。
年少时便已成为唐太宗的智囊,无数次随军出征,文治武功皆是不俗,故而不多时就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着重培养。
侯君集自也不负唐太宗器重,多次献上良策,跃身成为天策府的骨干人员。
唐太宗登基后,大赏有功之臣,侯君集的地位仅次于房杜、李靖、长孙辅机等寥寥数人,其后更是升任兵部尚书,年纪轻轻便成了大唐军方的首脑人物。
可以说侯君集这一路上顺风顺水,并未受到什么阻碍。
侯君集本就是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性格,受到唐太宗这般器重,自是认为唐太宗没了他不行,他们君臣定会如史上那些明主能臣一般,留下一番佳话。
对于房杜等人,侯君集的心里始终抱着对抗的态度,认为即便没有这些人,只凭他一人,大唐也会如现在这般强盛,甚至比现在还好。
可唐太宗当下的态度却让他有些颠覆,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是谁,是谁在挑唆我们君臣关系?陛下,我侯君集对你的忠心做不得假,你为何要这般对我?”侯君集嘶吼着,泪水横流,委屈死了。
“你对朕的忠心,朕清楚,可你这次做的实在太过了。朕知是因朕平日里待你宽容,过与放纵,才酿成这般祸事,你就在牢里好好想想吧!想想自己错在哪!朕改日再来看你!”唐太宗的心中确实为难,一是考虑到侯君集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是他倚重的心腹,可侯君集对房遗玉的态度,以及他在龟兹的所作所为,已然超出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使他难以忍受,没办法再视若无睹。
尤以今日见到仍旧不知悔改的侯君集,唐太宗更知因他往日纵容,已然让侯君集的骄纵超出极限,故而决定小施惩戒,让侯君集明白他有些事能够忍受,可有些事是看不下去的。
唐太宗想起了今日送来的,房遗玉的第二份奏折,长叹一声,心说若是人人都如房家父女一般,该有多好!
唐太宗正要离去,却听侯君集大叫起来:“是谁?是房遗玉那个臭娘们告的状吗?这个混账,早知如此,在龟兹就该将她一刀砍了!”
侯君集面目狰狞,想着他在龟兹的所作所为,只有房遗玉那些人了解,也只有房遗玉敢告他的状。
恨由心生,大将身上那伏尸数十万的杀意,充斥监牢。
“放肆!”唐太宗一听此言,回首怒喝。
侯君集已是怒火攻心,认为他受到了莫大委屈,也不管什么尊卑,对着唐太宗吼道:“我没有错,那混账东西勾结龟兹,我杀她也应该——”
当下便将房遗玉和邓化之间的‘猫腻’,通通道出,说到后来,更是歇斯底里道:“她那是卖国,通敌,罪不可赦——”
侯君集对上唐太宗的双眼,面色更是苍白。
唐太宗那双雷目之中,满是雷霆火焰,面目也有些狰狞扭曲了。
“侯——君——集——”他的名字从唐太宗的牙缝中蹦出:“朕对你已是接连忍耐,你还不知悔改?真当朕不会罚你吗?”
侯君集原以为说了房遗玉的罪状,唐太宗会知晓是非黑白,却不曾想起了反作用,心下更是气恼,认为唐太宗偏袒房遗玉,有失公允。
见侯君集一脸不服,唐太宗从怀中掏出两本奏折,狠狠的摔在侯君集的身上:“这是她先后从龟兹送来的奏折,你给朕仔细瞧瞧!”
侯君集的身子猛地一震,将头低下,看着两本奏折落于脚边,他捡起一本,正是房遗玉那本打小报告奏折,将侯君集的罪行罗列其上,他越看越恼火,双手用力,将奏折揉烂,吼道:“我就说是她——”
相似小说推荐
-
保温杯里泡枸杞(穿书) (殊荼同归) 2019-08-10完结249 744作为穿书界的苟赢大佬方枸杞表示就没有她苟不了的书!然后——她连跪了,痛哭...
-
赐我金嫁衣 (粟西米) 2020-05-12完结187 754晏随少年得志,一战封神,帝急诏入京封赏。老父亲苦苦告诫,进了京要戒骄戒躁,多相看几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