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嘉面上着实有些难为情,已然几月没收到房遗玉消息,刚为人夫的他,每夜独守空房,怀抱中少了房遗玉,实难入睡。
这几个月来那对房遗玉的思念,无法休止,此刻终是战胜一切礼教,顾不得修身,快步向唐太宗跑去。
“皇兄,莫非是有玉儿的消息,什么情况,她怎么样了?”
唐太宗见李元嘉这般心急,也不戏弄他,直将房遗玉的战果一一道明:“在侯大总管的主力部队还未抵达之前,你那王妃不但全歼突厥八万大军,且兵不血刃收复龟兹,吓的突厥大汗西逃,连突厥叶护也向她献上交河城,此番征伐西域,她仅以七千军卒,便完成了朕交代给十二万大军的任务。可以说,此战打的无比漂亮,她几以一人包揽战功,连侯将军那行军大总管都远远比不得她!”
李元嘉闻言大喜,为他爱妻有这般成就而感到开心喜悦。
第341章 君臣嫌隙
宇文皇太妃听了也一个劲夸房遗玉有本事,是天下女子的表率,就如平阳公主一般,同时还道:“玉儿某些方面比男子还强,单说那性格脾性就比侯君集要强上许多,将来成就必会胜他。”
宇文皇太妃只是随口一说,却让唐太宗心头一颤,表情微微一变。他先前被房遗玉的战功吸引了心神,以致于忽略了细节问题。
重新拿起战报,看着开路大将四字,唐太宗眉头越皱越紧:“这到底是君集愿意重用房遗玉,还是存心设计房遗玉?”
唐太宗继续向下看去,比对着时间,想着侯君集过去的做派,面色愈发严肃:“君集为人极重颜面,怎会被房遗玉爬上头顶?这时间也是不对,房遗玉一个先头部队,怎会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破突厥、收龟兹?除非二者距离过远,侯君集撵不上房遗玉,也阻止不了。可房遗玉又为何会将主力军远远甩开呢?”
诸多疑惑,逐渐于唐太宗的脑海中汇集,再逐渐清晰明了,答案自是跳了出来。
唐太宗面带严峻之色,道:“来人,去请房杜二相至甘露殿共商国事。”
甘露殿。
唐太宗坐于殿上,手中拿着几封战报左看右看,见房杜二人受召而至,便将战报传于二人。
“你们可发现这其中异常?”唐太宗左手食指轻轻击打着桌案,目光于二人面上不停扫动。
房杜二人相继看了战报,对视一眼,不肯言语。
“看来你二人也明白了,只是什么都没说?”唐太宗的表情愈发严肃,在得到宇文皇太妃无意间的提醒后,唐太宗立刻将侯君集传回的几份战报,反复看了几番,发现其中问题极大。
侯君集传回的战报多是介绍行军途中的琐碎,对军事部署只字不提,关于此处,唐太宗先前就觉奇怪,然而侯君集本是大唐军方第一人,也是他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故而也没太在意,唐太宗相信侯君集,不认为他会在选拔开路大将的小事上出现漏洞。
如今想来,这何止是漏洞,这其中有着大问题。
千里沙海被称之为死亡之路,侯君集不以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契苾何力作为先锋,却派遣一个从未去过西域,且年岁尚不足十八岁的女将,担任这般严峻的任务,其中必然存在问题。
一想着侯君集利用职务之便公报私仇,唐太宗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他总以为侯君集只是脾气差了些,却是没想到他能做出这种事来。
“不知韩王妃与侯君集到底有何嫌隙,竟能令他这般不守规矩?”唐太宗说其不守规矩,已然可以看出他心中不满。
房玄龄近前一步道:“陛下可还记得年前,玄成举荐侯君集为相一事?”
唐太宗面色微动,想起那事,记得他当时还赞同侯君集为相,可房杜二人却百般制止,致使事情告吹。
唐太宗沉吟半晌,道:“看来你二人是对的,他气量太小,确实不可为相,此外——”
唐太宗看了眼房玄龄:“朕已决定将其召回,查问此事!朕知房相心念大唐社稷,不愿大唐失去侯君集这么一位大将,见韩王妃无碍,打算大事化小,然而既然朕已知晓此事,那就绝不能不闻不问,也绝不会姑息养奸!”
“那龟兹?”房玄龄担忧道。
“在安排妥当之前,先让韩王妃代为处理龟兹一切事宜吧!韩王妃头脑活泛,自能知晓朕的用意。”唐太宗已下决定。
龟兹王城。
房遗玉收到侯君集大胜归来的消息,也不禁赞叹,奔袭千二百里,在全军俱疲的情况下,仍能力克突厥主力,确实无愧为大唐名将,虽说房遗玉本人对侯君集恨得要死,可对他这份本事却是佩服的很。
刘正则的面上也露出服气之色:“这侯大帅气量虽小,可这用兵的本事却是厉害。当然,无论他再怎么挽回,这功绩也比不上将军了。”
刘正则对侯君集是服气,可对房遗玉却是仰慕。
以四万破十万,压根不能与房遗玉的七千灭八万相提并论,更何况二者的情况也不对等,侯君集背后有着十五万大军为依仗,全无后顾之忧,而房遗玉则是孤军深陷腹地,二者全然不具可比性。
房遗玉轻轻一笑,也不以为意,先前她与侯君集相争,只因不满侯君集公报私仇,想瞧她笑话,故而以眼还眼,与其争功,让他变成笑话,现在目的已经达到,自也无意再争。
当然,若是侯君集贼心不死,房遗玉也不可能坐以待毙。
故而,房遗玉也让刘正则谨言慎行,别将胜负看的太重,若是大唐朝中内斗起来,绝非好事。
刘正则闻言肃然起敬,也明白了房遗玉与侯君集并非同一种人,她虽为女子,可胸襟却要比侯君集宽广许多,实是那种干大事的人,颔首笑道:“正则明白了,以后注意。”
接着房遗玉和他聊起了龟兹国事,向他请教了不少有关政务的事。
事后,房遗玉笑道:“幸亏有刘兄在,不然我累都累死了!”
因侯君集追赶突厥追的太急,并未交待有关龟兹的事宜,而房遗玉又因大破突厥,于西域威望甚高,又得邓化全力支持,龟兹上下无不顺从,故而房遗玉暂时负责处理龟兹国事。
房遗玉于军事上有着极高天赋,故而受到唐太宗、李勣等人的着重培养,便是那位大唐军神也曾让房遗玉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可寻他探讨,故而房遗玉对用兵之事,已然有了相当功底。
可她在政事上却因未曾接触过,显得有些不足,刚开始的时候,面对那堆积成山的政务,也是头疼的紧,压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好在刘正则有宰相之才,邓化也是个无比优秀的龟兹大相,有他二人从旁协助,故而未出差错。
房遗玉也于这时,意识到她行政经验匮乏,故而也开始在这上面下苦功。
房遗玉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懂就问,不会装明白,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都不会打肿脸充胖子,而是虚心向刘正则、邓化二人请教。
第342章 求贤若渴
刘正则、邓化二人也未有藏私,对房遗玉的不解之处,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这二人的指导下,房遗玉在政事上的功底也是有了长足进步。
龟兹举国人口不过十五万,日常政事已然难不倒房遗玉。
房遗玉知道唐太宗攻取龟兹的用意,故而处理政务之时,既不因龟兹百姓是为番民而给其优待,也不因其为番民而打压排斥,而是将之视为大唐子民对待,处理事物的方式做到绝对公正,一视同仁,故而取得了不错的稳定民心之效。
龟兹百姓中本就有着不少汉人,从前遭受排挤,如今能受到公正待遇,自是对房遗玉拥戴的很,
房遗玉也逐渐领会到不少处理政事的心得,不断从刘正则、邓化二人身上吸取相关知识,用来扩充她在政事上的能力。
就在房遗玉几人商讨政务的时候,突然殿外来人通禀,说萨尔沙求见。
房遗玉请他进来,亲自迎上:“多日未见,我还当你不辞而别了呢!”
萨尔沙忙道:“兀庵宁已死,拉乌思力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大仇已报。我见将军公事繁忙,故而不想打扰,前些日子领着乌娜妮归家祭拜了祖宗,今日特来向将军告别的!”
“你们要走?”房遗玉有些惊讶。
萨尔沙点了点头,道:“乌娜妮的双亲已故,家中却有一祖母,我准备将她祖母接来龟兹居住,需要去趟伊蒂尔。”
房遗玉面露惋惜之色。
萨尔沙见此忙道:“大人可有要事需我效力?若是有,我萨尔沙愿为将军效劳!”
“哎——不用了!你那事情要紧——我只是见你极善驯马,想将你推荐给我朝陛下,为大唐驯养战马,你既然已有别的打算,我这也不好强求!”一路走来,房遗玉对萨尔沙也有了个详细了解,深知他家世代都为驯马的能人,他本人非但精通骑术,更是个驯养战马的奇才,大唐于陇右、青海放养着百万匹战马,最缺萨尔沙这种人才。
萨尔沙笑道:“原来是这事,将军放心,待我将乌娜妮的祖母接回,就去大唐寻将军,我家族世代以驯养战马为生,能为大唐效力也是我的福分。”
相似小说推荐
-
保温杯里泡枸杞(穿书) (殊荼同归) 2019-08-10完结249 744作为穿书界的苟赢大佬方枸杞表示就没有她苟不了的书!然后——她连跪了,痛哭...
-
赐我金嫁衣 (粟西米) 2020-05-12完结187 754晏随少年得志,一战封神,帝急诏入京封赏。老父亲苦苦告诫,进了京要戒骄戒躁,多相看几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