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唐太宗仅是将自己意图透露些许,然而今日真凭实据在手,干脆在这朝堂之上道明了发兵之意。
魏徵一干主和之人,面色各是一变,皆被唐太宗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打的失去对策。
殿中大臣也是炸开了锅。
河间郡王李璥装腔作势,配合怒道:“陛下此言当真?那龟兹竟敢这般猖狂!”
“君无戏言!”唐太宗借机将萨尔沙、乌娜妮二人之事,告知群臣。
大唐官吏多有血性,登时叫战之音四起。
先前主和派的几位重臣也转头支持唐太宗,一副咬牙切齿恨不得亲自杀敌的模样。
丝绸之路对大唐极为重要,如今丝路受阻,众臣皆是挂心,夜不能寐,如今得知幕后黑手,竟是龟兹国主兀庵宁,自然恨的牙痒痒。
孔老头算是油盐不进的几人之一,只听他道:“此事还望陛下从长计议,龟兹国主向来亲我大唐,岁岁朝贡。如今做出这般祸事,想来有其缘由。”
而后他便开始引经据典,对唐太宗遇到问题就喊打喊杀的假仁假义进行了隐晦的批评,一再表示大唐乃是万邦楷模,应以宽大的胸怀去包容友邻小国,体谅他们的难处,并于危难之际给予支持,如此才能将大唐的胸襟气度展现开来。
“陛下,万事皆有因果,寻其因便可解其果,解决问题是要从根本解决,发兵打杀并非至上之道。”
房遗玉听到此处,不禁噗哧一声,大笑开来,自家这徒儿太狠,因果玄学都给你干出来了。
此时这太极殿中就只有孔老头一人在絮絮叨叨,房遗玉一笑,直接传入了众人耳中,连孔老头都止住了那张口若悬河的嘴,缓缓停下。
唐太宗对孔颖达这个圣人之后头痛得很,强打精神听他说教,如今听房遗玉发笑,心想要有好戏看了,忙道:“房卿因何发笑,朝会之上这般无状,可是要治罪的!”
孔老头气的要死,只是见哂笑之人竟是房遗玉,不禁有些傻眼,他还没忘了自己的身份是房遗玉的徒弟。若换做以往,他早就吹胡子瞪眼了,然而此刻面色变了数变,最后恭敬道:“不知弟子先前言论,可是有不妥?还望老师指教!”
唐太宗于龙椅之上暗笑,乐的看这出好戏。
朝中众臣也是忍俊不禁,强憋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程知节那老货偷摸给房遗玉递了个眼色,以示欣赏,要知孔老头是为当世大儒,满口说教,是众武官的共同敌人。
房杜二人虽紧绷着脸,可身上却抖动不停,跟触电似的。
房遗玉没想到孔老头在这当头,还认她这老师,摇头一道:“指教不敢,只是有些疑惑想要讨教,正是你所提到的因果,我懂你的意思,你是想说兀庵宁这般行径,定是有缘由的,若要将此事解决,还需寻到缘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吧?”
孔老头对房遗玉的理解能力,大为赞赏,抚须颔首,得意道:“正是如此!”
“去你奶奶的吧!”房遗玉大叫出声道:“狗屁的歪理学说,我看你脑子有屎!”
粗鄙不堪的言语,直将孔老头气得心颤,指着房遗玉,面皮抽动,浑身发抖,却是气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唐太宗只当作没听见,抬头看向棚顶。
还是房玄龄听不下去,喝道:“玉儿,休要无礼!”
关键时刻,房遗玉才不理会,继续道:“照你这说法,还治什么国了?天下早就乱了!贼偷说他没钱,劫匪说他吃不饱,什么不是缘由?这样做错事就不是叫犯罪?兀庵宁命手下军队乔装马贼无恶不作,无论他有什么苦衷,也难以遮掩他所犯下的过错。你一句万事皆有因果,就能让丝路上那些惨死白骨瞑目?”
房遗玉越说越用力,渐为厉喝,她真搞不清楚,这孔老头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什么事都能用仁义道德化解,就连兀庵宁杀了无数枉死者,还是能够与其大讲仁德。
房遗玉想着房玄龄,和孔老头同是读圣贤书的,差距却是那么的大!
见孔老头被房遗玉给说懵了,一位言官突然蹿出,他那话更是将房遗玉气的肝疼。
那言官站出后,摆一副说教相:“国之大事,关乎万人性命,岂能当做儿戏?两国交战,必会有无数百姓陷入战火,无数军卒死在异国他乡,所及之初生灵涂炭,不知房将军可有想过此处?”
“常言道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大战若起,必伤性命无数,若以仁德施政,则能避免祸事发生,唯仁德可救万民,唯仁德可立万世,与其制造人间惨剧,不若晓以仁义,度化夷民!”
那言官说的大义凛然,身上竟隐隐透出一股浩然正气。
房遗玉听后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般恶心的话他竟能说的那么理所当然。
“说得真好!”房遗玉挑眉讥讽:“也不知你那脑子里,是不是装了一条管道,直通大肠,竟能说出这般脑残言语!”
“你——你侮辱我!”言官气得手指房遗玉,哆嗦起来。
“侮辱的就是你!”房遗玉面上尽是鄙夷之色:“丝路乃我大唐立国之本,来往商队尽是肥羊,谁若宰上两头,可举国吃上数月,龟兹此番开了先例,西域三十六国都在等我大唐的反应。”
第300章 舌战群儒
“若我大唐不予追究,西域又会产生什么想法?他们并不会认为大唐仁德,反倒是是会认为大唐软弱可欺,日后家家出兵劫掠丝路,没被抓到尾巴就大赚特赚,就算露出马脚,反正大唐不管,也是无碍。”
“正因大唐有你等满口仁义道德的腐儒存在,贼人才不会受到惩罚,自此之后,大唐的丝路再不安宁。此事到底该如何处置,蠢猪都能看出来。”
“也不知你爹娘哪位,竟生出你这般鬼才,连基本的思考能力都没有,若换做是我,干脆一头撞死在这大殿里,免得整日丢人现眼!”房遗玉仰着脑袋撇着嘴,嘟嘟囔囔嘀咕一句。
不料房遗玉这小声的嘟囔,竟是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你——”那言官气得神晕目眩,呼吸愈发急促,想说什么也说不出来,身子一晃,整个人倒在地上,竟被房遗玉气晕过去。
房遗玉面带无辜,哪曾想这人竟这般不禁调侃。
房遗玉殊不知她先前那话到底有多歹毒,杀人诛心也就如此!
当然这歹毒也只是针对这言官王继而言,若旁人听了虽会懊恼,却也不至于昏死过去,然而王继不同,追溯缘由还是因房遗玉那句‘若换做是我,干脆一头撞死在这大殿里,免得整日丢人现眼!’
虽是普通的一句叫骂,但对王继而言,却几是催命符一般。
要知王继的父亲便是撞死在这大殿里的,王继乃是五姓七望中,太原王氏的人,他父亲王尧在贞观四年,还真是于太极殿中撞死,因王尧是王家主脉,地位不凡,他于殿内自戕,于当时造成了不小轰动,几是天下皆知。
王继如今被房遗玉揭短一般的说起,文武百官多以别样的眼光看向王继,一副了然模样。
房遗玉先前那番话无疑如尖刀利刃一般,直戳于王继的心口。
面对这折辱之言,王继自是火大攻心,昏厥于地。
文武百官,尽是面色古怪的看向房遗玉,都觉孔夫子说得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房玄龄实在听不下去,正欲斥责,却又一位言官抢他前头:“房将军,杀人不过头点地,你当众翻人家事,意欲何为?”
房遗玉懵道:“什么意欲何为?他是谁我都不知道,无非是随口嘟囔一句,翻什么家事了?”
对这人的指责,房遗玉是懵的很。
众人听了房遗玉的话,尽是面面相觑,纷纷面带怜悯的看着倒于地上的王继,明白先前只是个误会。
唐太宗命人将王继抬下去医治,轻咳一声道:“不知者不怪!房卿啊!你此前乃无心之言,朕便饶你一次,但你要引以为戒,此乃太极殿,商议国事的地方,并非你等吵嘴的闹市,都给朕严肃些!”
唐太宗这话摆明偏袒房遗玉,并不准备追究其责任,不得不说有个红会一般的后台,想干什么干什么,监察御史又能如何?
见房遗玉始终占据上风,又一言官跳出:“胡说八道,胡言乱语!陛下,她一女子,一武官,岂知我儒学博大?大唐以仁德宽恕龟兹,西域三十六国闻之,必感激大唐仁德,知大唐乃礼仪之邦,非但不会如她所说那般,反而会对大唐更为敬重。房将军难道不闻圣人言,以德报怨乎?”
“报你个象拔蚌!”房遗玉低骂一声,反正他们听不懂,而后一脸不屑道:“说你等为腐儒,还真是没错,这位——也罢,你那名字我也懒得知道,你且说说以德报怨出自何处?我不学无术,实在不记得!”
那言官面带鄙夷,轻蔑道:“出自论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房遗玉笑着点头:“不错,那麻烦你来解读一番圣人之意?”
言官一怔,面色剧变。
殿官开始交头接耳,嗡嗡声响络绎不绝。
相似小说推荐
-
保温杯里泡枸杞(穿书) (殊荼同归) 2019-08-10完结249 744作为穿书界的苟赢大佬方枸杞表示就没有她苟不了的书!然后——她连跪了,痛哭...
-
赐我金嫁衣 (粟西米) 2020-05-12完结187 754晏随少年得志,一战封神,帝急诏入京封赏。老父亲苦苦告诫,进了京要戒骄戒躁,多相看几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