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遗玉一句话,便将脸皮薄嫩的李月婉羞得要死,用手轻掐房遗玉腰眼怪道:“坏死了——”
房遗玉抱紧李月婉,李月婉也紧紧靠在她怀中,被其搂抱。二人皆未出声,只享受此刻宁静。
随着清风吹过,李月婉的发丝吹打在房遗玉的脸上,很痒,房遗玉帮她捋了捋头发,道:“月婉,我给你唱首曲子吧!”
李月婉着实有些意外,先是一怔,而后忽的笑道:“好呀,什么曲子?”
“暖暖!”
房遗玉笑笑,轻咳两声,将嗓子清清,而后用她那相对不错的柔和嗓音,开始演绎这首令无数人温暖的小情歌——
“都可以随便的,你说的,我都愿意去,
小火车,摆动的旋律,
都可以是真的,
你说的,我都会相信,
因为我完全信任你,
细腻的喜欢,
毛毯般的厚重感,
晒过太阳熟悉的安全感,
分享热汤,我们两支汤匙一个碗,
左心房,暖暖的好饱满,
我想说其实你很好,
你自己却不知道,
真心的对我好,不要求回报,
爱一个人希望他过更好,
打从心里暖暖的,
你比自己更重要——”
第278章 大婚在即
随着房遗玉的歌声,本就拥有过人天赋的李月婉也忍不住随着曲调附和哼着,眸中尽是沉迷,歌词之美,更将其心神牢牢吸引。
房遗玉搂着李月婉,亲吻她的脸颊,深情道:“我喜欢你,像云漂泊九万里,不曾歇息;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以后不许难过了,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也不知是谁说的,在情话面前,爱因斯坦的智商也将归零,失去基本的分辨能力。
李月婉此时便处于这等境地,双眼泪汪汪的,轻声道:“有姐姐这话,便是叫我立即死去,也是乐意。”
房遗玉在她的小屁屁上狠狠拍了一下:“说的什么鬼话,你若——我该怎么办?以后不许再说,听到没?”
李月婉媚眼如丝,笑着将头缩入房遗玉怀中,甜甜的应了声:“恩啊!”
周遭的家丁丫鬟早就识趣躲远,将这份美好的空间留给二人。
在房遗玉怀中的李月婉突然道:“我还想再听你唱一遍暖暖!”
“好啊!”房遗玉正欲开口唱起,却被李月婉的小手将嘴巴堵住,嗔怪道:“着什么急啊!我是说,我弹你唱!”
李月婉仍旧坐于房遗玉腿上,又将琵琶拿来怀里抱着。
房遗玉看着李月婉,面色古怪:“你当真会?”
这暖暖可是后世的产物,如今大唐除去房遗玉无人会唱,更别说什么弹奏了。
“你只管唱便是!”李月婉一脸傲然,没多解释。
正在房遗玉开口之际,李月婉拨动琵琶,优美曲调随之而起,那调子虽与后世的暖暖不同,但与房遗玉所唱的调子却能合上,二者配合的极为巧妙。
房遗玉越唱越惊讶,李月婉则随意拨动着音符,直至房遗玉唱毕,才放手停下,自起始到结束未有丝毫生涩之处。
李月婉只听房遗玉唱过一遍,便能做出相应曲调,其音乐天赋可谓惊世一流。
李月婉见房遗玉满面震惊,得意笑着,单论琵琶技艺,她自信不输宫内乐师。
房遗玉与李月婉牵手出后院的时候,已是黄昏。
看着满面幸福之色的李月婉,李承范不禁长叹一声:“女大不中留啊!”
房遗玉当晚便在武昌郡王府中用的膳,李承范见她已然将李月婉安抚好,对其不满也消失大半,毕竟,一家人哪有解不开的仇恨,况且他二人压根也没仇,李承范也只是为女儿抱不平罢了。
李承范在用膳之际,一个劲给房遗玉灌酒,让她日后好好对待李月婉,凡事都要让着她,灌着灌着,二人不过才喝上五十回合,他自己就先趴那了。
房遗玉看着醉倒趴在桌上的李承范,不禁为之失神。
韩王的婚期将近,房遗玉的新府邸也已落成,唐太宗派人送来一块匾额,上书韩王府,其上还刻了块印鉴,那是唐太宗的私人印鉴。
房遗玉看着其上的三个房体字,不禁皱眉,道了句:“丑死了!”
唐太宗的房体虽进步不小,可比之房遗玉却是要差之甚远。
虽说送的是韩王府而并非将军府、郡主府的匾额,但房遗玉也不介意,毕竟要是让人认为她男人吃软饭,她也跟着丢人。
前后两世岁数相加,房遗玉都奔五十的人了,然而这嫁人却是头一回,心中难免紧张忐忑。
但很快,房遗玉就紧张不起来了。
大唐礼节繁杂无比,加之李元嘉与房遗玉的身份不凡,所有礼节都不可马虎。
古之婚礼过程,分为六个步骤,此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第一个步骤便是纳采,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皇家操心便是,跟房遗玉无关。
纳采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奠雁,于六礼而行的婚姻中,除去纳征下聘,余下五礼均需男方执雁送礼至女方。
究其原由,主因大雁为候鸟,随气候变化迁徙,且配偶固定,一只亡故,另一只则再不择偶。古人认为,大雁南来北往顺应阴阳,配偶固定合乎礼法,下聘以雁为礼,不但代表阴阳和顺,也代表夫妻忠贞。
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必需抓活的,且婚后需得放生,否则不吉利。
此时气候正值酷夏,大雁早已飞往北方,寻只极难。
好在皇家势大,唐太宗派了支劲旅,驰骋北方,抓了些大雁回来。
如今有了大雁,才好下聘。先是问名,而后纳合八字,再将婚书正式下出,只是这下婚书之处,并非房家,而是河间郡王李璥的王府。
房遗玉知晓缘由,她身负郡主身份,需得让李家宗族的郡王主婚,这便是郡主之称的由来。
而后纳征便是送聘礼,其后请期便是算好良辰吉日,做好娶媳妇过门的准备,最后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迎亲!
说来迎亲,本该是由男方去迎女方的,然而在房遗玉二人这倒是生了些变化。
首先房遗玉已在新府住了多日,总不能李元嘉过来给她迎去皇宫,或是自己送上门就不走了,那叫什么迎亲?
加之李元嘉前两日去河间王府下婚书的时候,下马之际将腿摔了个不轻,如今虽能勉强站立,却是难以行走。
事发突然,礼部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可也总不能五礼都行了,临门一脚就不踹了,索性礼部又将麻烦退给唐太宗,由他跟房玄龄自行定夺。
二人都非顽固守礼之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干脆让房遗玉去太极宫将李元嘉迎回韩王府,也省的来回折腾。
此举算是古往今来头一遭,开了先河,但二人一人是大唐皇帝,一人是大唐首相,朝中言官谏官也不敢于这两家婚事喜事上找不自在,便无一人参此事不合礼法,也就拍板定了。
这日,房遗玉先是遭受一番折磨,学了堆令人头大的繁文缛节,才终是踏上迎亲之路,在她身侧还伴着两位男傧,本该由皇家出人的男傧,如今却是换上伍元跟她二兄房遗爱了!
京都今日里里外外喜气洋洋,尤以房府内外最为热闹。
第279章 婚礼进行时
全因今日正是于京都鼎鼎大名的房大家与韩王李元嘉成亲的大喜日子。
去年名声不小的房大家,于今年更是名声鹊起,上元夜之际,以首《竹石》,备受文人追捧,随后于天下会武上,更是以女子之身,夺得三大魁首,创下无上壮举,于皇家围场之中,独战两头大虫,成为京都有名的女英雄,几月前于聆音阁以两首诗词,更是加深了才女之名,近来还研制出了廉价纸,改良了印刷术。
诸多种种,难以详说,可无不表明,房家长女,巾帼不让须眉,天下独一无二,足以吸引京都民众的眼球。
韩王李元嘉虽不及房遗玉那般有名,可温文尔雅,才貌惊世,人人羡慕,上元夜以一副竹石,直被京都文人定义为不次于阎侍郎的大画家。
房遗玉、李元嘉二人的结合,正可谓是女才男貌,天作之合。
农忙时日刚过,百姓们也空闲的很,对于这等盛况,自是不会错过,纷纷等在房遗玉迎亲的必经之路,凑热闹看好戏。
皇家乐师与龙武军挑出的仪仗队,于前方开道,八抬大轿位于长龙中央,
房遗玉的迎亲队伍已然不能用庞大形容,实是常人难以想象,毕竟李元嘉身为亲王,非但是大唐地位最崇高的亲王,还是唐太宗最疼爱的皇弟,如同子嗣一般。
在前些日子定聘礼的时候,唐太宗特意要求将李元嘉的聘礼提在太子李高明的一倍以上,李高明身为大唐储君,昔年迎娶太子妃的时候,聘礼极为丰厚,数量庞大。
唐太宗特将李元嘉的聘礼翻李高明一倍,足见其对李元嘉的重视,可惜遭到言官谏官们的集体反对,才不得不将此事收回。
如今房遗玉代李元嘉迎亲,房家自然得将场面竭尽所能办得宏大一些。
相似小说推荐
-
保温杯里泡枸杞(穿书) (殊荼同归) 2019-08-10完结249 744作为穿书界的苟赢大佬方枸杞表示就没有她苟不了的书!然后——她连跪了,痛哭...
-
赐我金嫁衣 (粟西米) 2020-05-12完结187 754晏随少年得志,一战封神,帝急诏入京封赏。老父亲苦苦告诫,进了京要戒骄戒躁,多相看几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