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 完结+番外 (痒痒鼠)


  反正都活明白了,过了“心怀梦想”的年纪,作为明媒正娶的皇家媳妇儿不用担心地位不稳,自己该怎么自在怎么自在。
  九福音笑眯眯地说道:“这该夫妻和乐的,早夫妻和乐了,比如我们的十三弟妹,这次就留在家里照顾十三弟,没跟来。”
  十福晋对十三弟和十三福晋的感情也是羡慕,“且随缘分。”
  反正她是不想和十阿哥“争斗”了,随他怎么胡天海地地折腾。
  八福晋点头,既然不能夫妻“两个人”相守,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四福音面对他们一副“想开”了的架势,笑笑。
  她早就想开了。
  在弘晖去世,府里只有弘时一个阿哥,四爷提议让星德娶大格格的时候,她就想开了。
  理智上知道这是四爷顾着乌拉那拉家,顾着她;知道府里应该有继承人,自己没儿子,那就最好相处的和睦一些,关系更近一些。可是感情上无法接受。
  那本是她儿子的位子,她的儿子去世了,他还有其他的儿子。
  “我啊,现在就希望弘晙一生顺遂安康无忧。”
  …………
  四爷不知道自家福晋心里头有这么多想法,按照他的身份看来,不管是当时,还是有了弘晙的后来,安排星德和大格格的婚事都是“四角俱全”。
  就如同四爷此刻捧着他儿子的来信,面对他儿子要求,阿玛给额涅送礼物,要“浪漫”的礼物,一头雾水一样。
  他和福晋,还要什么“浪漫”?
  但这也是他儿子的要求!
  四爷抹一把脸,望着海天交接处火红壮丽的日落盛景,缓一缓心情,踱步来到甲板上。
  林达也在看日落,不过是喝着小酒用着小菜看日落。
  看到四爷一副有心事的样子,机灵地站起来询问道:“四爷有事儿吩咐?”
  四爷一板正经地点头,“本王常听说,西洋男子对他们的妻子,有着不同于我们‘画眉之乐’的浪漫,不知林将军可有了解?”
  林将军惊呆了。
  原来四爷除了宠儿子之外,还是一位不同于一般世俗之人的好丈夫,关心妻子的好丈夫。
  林将军鸡血上头。
  “四爷您问对人了。您问其他人,肯定都不知道,我林达保证知道,保证四福晋满意。”
  “世人都说关心妻子是‘耙耳朵’没男子威风,那都是胡说。大男人耍威风耍到家里,算什么爷们?”
  作为一个对妻子又敬又怕的“好男人”林达,坚决不承认他是怕老婆,“‘连画眉之乐’,那些理学家的文人们也去抨击。末将还听说,以前还有御史上书谁谁给妻子画眉,是‘不正之风’,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四爷想起他儿子对程朱理学的排斥,习惯性地解释,“御史参奏‘画眉之乐’一典故,起源于汉时。”
  “京兆尹张敞与妻子十分恩爱,每日为其把笔描眉后方才上朝。长安城里皆传张京兆画眉技艺娴熟,其夫人之眉一如黛山连绵,妩媚之至。
  后有好事之人将闲话传到汉宣帝耳中,一日朝时,汉宣帝当着群臣之面问及此事,张敞从容答道:“闺中之乐,有甚于画眉者?”
  林达,哈哈笑,完全没有“领悟”到四爷想儿子的心情。
  “四爷说得好。画眉多好,末将就没发现闺房之中还有比这更有乐趣的事儿,文人就爱犯酸,说人家是‘狎昵之事’,人家身为一个臣子,只要尽忠职守,私下里给自己夫人描眉取乐,又碍着他们什么?”
  “末将对那些天天‘不务正业’,天天叽叽歪歪的文臣,也是讨厌得很。”
  …………
  四爷只想说,御史参奏‘画眉之乐’的事儿,和理学家无关。哪知道最喜欢给妻子画眉的林达大为开怀,当下就将四爷当成人生“知己”,对着四爷大吐口水。
  四爷和历史上的汉宣帝一样,无言以对。
  话说回来,承德回京的前一天下午,收拾好行李的福晋们聚在一起休息,商量回京后的玩乐消遣,当时四福晋的话一出来,其他的福晋都是深为认同。
  她们没有儿女的也就罢了,有儿女的,当然顾着儿女,至于爷们……呵。
  九月十八,锦旗飞扬,仪仗威严,皇上回京的御驾慢悠悠地行进。
  弘晙阿哥这次没有和他玛法一辆马车,弘晙阿哥为了玛法要求的“八分”,乖巧地跟着张廷玉老师补课。
  道路平坦,马车很稳,老师和学生两个人一辆马车,一个教,一个学。
  天高气爽,阳光普照。车窗户打开,光线很好,张廷玉大人虽然欢喜得来,恨不得将自己脑袋里的知识全趁机教导给弘晙阿哥,可是他顾虑弘晙阿哥的眼睛和性情,不光没有让弘晙阿哥看书写字,还采取了灵活的“因材施教”。
  “刚刚学习的《礼记·曲礼》,小四阿哥可会背诵了?试着背一背。”张廷玉大人满怀期待。
  弘晙阿哥不负所望,背书声琅琅,充满希望。
  “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争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一字不错。
  张廷玉大人摸着胡子一脸欣慰,“小四阿哥可还记得,这段话的意思?”
  弘晙阿哥小胸脯一挺,“弘晙记得。”
  “不要不自我警惕约束,态度要端庄像有所思考的样子,讲话要安详明确。这样才能使人信服。
  傲慢的心思不可以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心志不可以自满,享乐不可以至极……疑惑未知的事,不要乱作证明;已经了解的事,不要据此强辩。”
  张廷玉大人笑得好像一朵花儿,“小四阿哥有没有不懂的问题,且提问。”
  “谢谢老师。”
  弘晙阿哥对于自己不明白的道理,真心请教。
  “老师,为何孔圣人要和他的学生说,‘遇有争讼,不求胜过他人’?这不是笨笨吗?”
  弘晙阿哥的大眼睛亮闪闪的,好像能看到自己的人影儿。张廷玉老师愣怔,随即重重地咳嗽一声。
  “无关小事,日常琐事,无需争执,更无需争一个是非明白。”
  “比如吃东西,有人喜欢咸口,有人喜欢甜口,个人的喜好,不能说哪个口味不好吃,哪个口味更好。
  此为同为聪明之人。如果对方脾气暴躁,不讲道理,更无需争执,徒浪费唇舌……”
  如果是正经的上书房上课,张廷玉大人肯定是不能这样教导小四阿哥,可是现在不是单独授课吗?
  为了能让小四阿哥不那么排斥四书五经,张廷玉老师必须做出不同寻常的举动。
  小四阿哥果然喜欢这样的方式。
  “谢谢老师,弘晙明白了。”
  弘晙阿哥聪明,聪明人只和聪明人讲道理,不需要浪费口舌,说不通就直接打服。
  弘晙阿哥重重点小脑袋,表示自己听明白了,接着问下一个问题。
  “老师,前面说‘既能积聚财富,又能散发财富,救济他人’,为何又说‘分派东西,不求多得’?不多得,怎么有可以分散的财富,怎么救济其他人?”
  “分派东西,不是按照谁的功劳大,谁分得多吗?”
  老师一时说不出话来。
  在一针一线都是私有,君君臣臣的现在,张廷玉大人真的不知道,他该怎么和小四阿哥表达,“恭谦礼让”的美德?
  而且,不管实际操作中如何,“谁的功劳大,谁分得多”,才是千古不变的真道理。


第70章
  弘晙阿哥觉得这段文字是自相矛盾, 张廷玉大人沉吟片刻, 摸着胡子似模似样地说道:“当年孔圣人教授弟子《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因为战乱等原因遗失很多。”
  “后来后人收集遗失的文稿,不断地整理校订,再加注解……”
  张廷玉大人好像讲故事一样,讲述《礼记》成书的由来, 弘晙阿哥越听越迷惑……
  从春秋到西汉,再到隋唐宋元明;从《礼》到有“记”, 到《大戴礼记》《小戴礼记》……张廷玉大人几乎把儒家学问的发展史说了一遍, 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后人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
  重点,如果儒家学问大致分为“礼”和“仁”两个核心思想, “礼”当然是主要看这本,宋以来“风光无限, 畅行于世”的《小戴礼记》,也就是《礼记》。
  “《礼记》,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 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道德、仪式、历史、祭祀、乐曲、日常生活、历法、地理……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可不管哪一方面,都是为一种--‘礼’。”
  张廷玉大人的一个“礼”字说得意味深长, 最后还一脸意味深长地问道:“小四阿哥,明白了吗?”
  小四阿哥……明白了。
  有礼,虚礼;朝礼,家礼……不管什么“礼”,都是一个“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