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们祖孙四人进了皇庄,日日辛苦劳作,从高门贵女,沦落为普通农女,这落差不可谓不大。但好在保住了性命,也没有沦落到那等腌臜地,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祖母年事已高,母亲身体不好,弟弟尚且年幼,那三年,家里的重担几乎全落在了宋如兰身上。她咬牙撑着,才勉强撑起了这个家。
“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了,皇上还念着咱们家的情分,没有忘了咱们。”老夫人感慨道。
“只是苦了兰儿,”王氏摸着女儿手上做农活留下的老茧,发愁道,“咱们兰儿今年都已经十九岁了,又被风吹日晒,手脚都磨出了茧子,还能找到好人家吗?”
她又想到什么,“说起来,咱们兰儿与皇上还有婚约,只是不知道皇上他还记不记得。”
宋如兰神色淡淡道,“母亲慎言,如今他身份贵重,已今非昔比,兰儿如何敢高攀?再说,我们六礼都没走完,也不算定了亲,母亲莫再拿这婚约出来说事,以免落了人口舌。”
王氏看着她,欲言又止,最终也只叹了口气。老夫人也道,“兰儿说的对,他能念着往日情分,给澜山封爵,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旁的咱们也不敢再奢求了。皇上不提,咱们便识趣一点,当做没这事罢。”
宋如兰垂眸,想起那日看到的身影,年轻俊美的男人,穿着一身冰冷坚硬的盔甲,满面肃杀之气,沉稳而凌厉。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她曾经的未婚夫,或许也是最后一次见。
就在这时,宫里头派人来传旨,立宋氏女为后,择日大婚。
这道圣旨在宋家投下一颗重磅炸弹,把所有人都惊的不轻。
“这……皇上竟然还记着婚约一事!”王夫人惊疑不定道,“咱们家如今这般光景了,皇上竟然还愿意履行婚约?”
老夫人也十分吃惊,不是她妄自菲薄,宋家如今虽然被封了侯爵,但他们家没人在朝为官,无权无势,靠的不过是皇上昔日的情分罢了。后位何其重要,怎么会选他们家兰儿?
宋如兰同样吃惊,但很快就想明白了什么,淡淡一笑,“祖母,母亲,不管皇上有什么打算,咱们照做便是。这婚约是事实,皇上都认了,咱们还能否认不成?”
皇上立她为后,或许是为了平衡前朝势力,或许是因为往日情分,也或许真的只是为了完成高祖遗愿。但不管是哪个原因,她都是心甘情愿的。既是为了报答他救了他们一家的恩情,也是因为那个人……是他。
“皇上认了自然好,可是娘担心你入宫后被人欺负。咱们家里无权无势,没办法成为你的助力,若是皇上纳几个家世高的后妃,你可怎么办?”王氏发愁道。
“母亲不必为我担心,皇上宅心仁厚,我既是皇后,想必他也会护我一二,不会让我难做。”
老太太点头,“兰儿说的对,咱们跟皇家,昔日关系亲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皇上就是咱们看着长大的,他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咱们如风还是跟他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感情非同一般,念着这些情分,皇上对兰儿,也会照顾一二。”
王氏尽管还有些担忧,但已经看开了许多。不看开也没有办法,圣旨都下了,她还能让兰儿不嫁不成?
帝后大婚马虎不得,需得好好筹备。好在这事也不需要晏卿操心,交给礼部去办即可。
很快就到了大婚这天,晏卿随着礼官的安排,带着宋如兰祭天告祖,一套流程下来,这仪式便成了。
“累坏了吧?朕已经让礼官尽量减省了,没想到还是耗费了这么长时间。”二人终于回到寝宫后,晏卿问宋如兰。
他常年习武,身体素质不错,走了一天,尚且感觉累了,何况宋如兰呢?她一个弱女子,还戴着那么重的凤冠,估计是咬牙撑下来的。
宋如兰微微摇头,“谢皇上关心,臣妾不累。”更累的农活她都干过,跟那些想比,今天的程度还可以忍受。
晏卿也是忽然想到这个,笑道,“倒是忘了你先前也是吃过苦的。”他说着,去牵住她的手,往梳妆台走去。
宋如兰微微垂下头,看着被他牵着的手,手心发烫的厉害。
她手上还有一点薄茧没有消退,生怕他觉得粗糙。
然而他却像没有发现似的,径直走向梳妆台,把她扶到镜子前,“你先把凤冠卸了,然后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脑袋上顶着那么重东西,我看着都替你累。”
宋如兰瞬间眼眶发热,轻轻颔首,说了一声,“好。”
-
大婚之后,晏卿又被朝中大臣催着选秀,晏卿一口拒绝,“此事以后再说吧,眼下新朝刚立,百废待兴,朕要忙的事情太多,哪里顾得上这些小事?并且如今国库空虚,朕已下令免除三年赋税,想必这几年国库都不会充裕。选秀一事劳民伤财,且先缓缓吧。”
他不能一上来就跟朝臣说,他不会选妃,只娶皇后一个就够了,所以只能先慢慢托着,以后再说吧。
不过他确实没说谎,他真的很忙,要做的事情很多。
首先就是他之前拿出来的那些东西,要全部都用这个时代的技术研究出来。
比如,他之前拿出来的精钢,必须要改进现在的炼铁技术,使其水平达到他拿出来的那些精钢。还有望远镜,他之前已经拿出来了,所以需要把玻璃研究出来,然后做出望远镜来……
这一次就不需要他亲力亲为了,他只把配方拿出来,交给官员去做,最后让他们拿出结果就行。
做皇帝虽然一点也不轻松,每日寅时便起,亥时才睡,可谓是夙兴夜寐,宵衣旰食。但当皇帝也有个好处是,他现在做科技兴国任务,不需要再有什么顾虑了。只要符合现有的技术发展水平,他就可以拿出来。
水泥造起来,嫁接搞起来,还有火柴烟花和肥皂,酒精香水消炎药……
光靠他自己拿出来的技术来强国也不行,于是他成立了一个百工坊,召集天下奇人异士,只要能研究出来新鲜有用的东西,他就给予奖赏鼓励,甚至是加官进爵。
第60章 在皇朝末年刷淘宝12
元德五年秋, 凉州文曲县孟家村, 村西头的孟庆荣一家,今日喜事盈门,他最小的儿子被找回来了。
昔日殷氏暴政, 赋税重, 又逢旱灾, 地里颗粒无收, 孟庆荣家一粒米也拿不出来, 县衙收税的官员, 要把他们一家都下大狱。逼不得已,孟庆荣卖掉了一双儿女,才终于缴上了税。
可即便缴上了税, 他家里还是揭不开锅,最后没办法,一家人出去乞讨要饭, 成了流民。
那时候, 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人,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死了, 饿死、冻死、病死的都有,尸体在路边发臭了都没有人管。
孟庆荣以为自己一家也会像他们一样, 最后死在漫山野地里, 尸体腐烂发臭, 化作一坯黄土。
可是, 没想到的是, 他们一家却遇到了当年还是莫家军主公的当今皇上。
皇上怜他颠沛流离,无食裹腹,于是赠他一些食物,又告诉他,吃饱之后可以回故乡,他会很快派人赠送良种。
孟庆荣满腔感激的回了家乡,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人来给他们分了田地,赠了种子。那一年,他们一家四口人,一共分了二十亩田地,他全部种上了黄金瓜。
也是从那一年起,他们家再也没有人饿过肚子。
亩产两千斤的黄金瓜,每年种上几亩,就完全够一家人嚼用了,其他的地种上粮食,年年都有盈余。皇上又下令免了三年赋税,于是他们家把多余的粮食卖出去,换成银钱,攒了三年,把当年卖掉的女儿赎了回来。
又过了两年,也就是今年,他又攒了些钱,把小儿子也赎了回来。至此,他们一家人终于团聚。
“这都要感谢皇上,要不是皇上当年救了咱们,又给咱们分了地,赠了良种,咱们只怕早已饿死在路边,成了一把黄土了!”孟庆荣抹了把眼睛说道。
“是啊,一定得记着皇上的恩情。自从皇上坐了天下,咱们的日子就越过越好了。皇上不仅推广让咱们吃饱肚子的黄金瓜,还推广棉花,那棉花做出来的棉袄可真暖和啊。要是以前有这样暖和的东西,小妹也不会冻死了。”
“对对,棉花可是好东西,严冬里救了多少人的命啊!这么好的东西,当初朝廷第一年免费送给咱们种子的时候,一听种出来的东西不能吃,好多人还不想种。”
孟庆荣当时无比的相信皇上,既然是皇上让种的东西,那肯定是好东西!所以他那一年除了两亩黄金瓜和两亩粮食,其他全部种上了棉花。
结果棉花种出来后,大受欢迎,莫说普通人家喜欢这种保暖御寒的好东西,连富贵人家都抢着要买。
这棉花可比从前用的柳絮、稻草之类的保暖多了。
那一年的棉花,除了自家留用了一点,其他都拿出去卖了。当时市场上的棉花还很稀少,所以卖的价格不贱,这才让他很快攒够了赎回儿女的钱。
“今年朝廷又要发两样种子,叫土豆和地瓜,据说也是亩产一两千斤的食物。这一回大家长教训了,还没发下来就抢着去县衙报名。”
相似小说推荐
-
穿成女配她妈 (霈霈) 2020-05-05完结981 4291作为一名烘焙师,唐简最拿手的就是甜点。眼看学期结束,可以独当一面,拥有自己的甜品店。...
-
少年,养豹子么 (枝芍) 2020-05-08完结2522 5075传闻,陆家小少爷遭遇同族谋害,回来后带回了一只小豹子,往后,将那小豹子宠上了天,旁人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