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带着淘宝快穿 完结+番外 (聿见)


  “老三,你也老大不小了,干脆也一块定了吧?上午水生他娘给我提了她娘家侄女,那丫头我见过,长的挺漂亮,人又勤快,屁股也大好生养,你看咋样?要是行,娘就给你定下。”
  徐母是觉得现在的晏卿主意比较大,因此还特意先问问他的意见。像徐老大徐老二都是她自己直接定了。
  晏卿:“……”
  看来不坦白是不行了。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跟徐母说自己不打算成亲的事,却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迭声的呼喊。
  “晏卿!晏卿在家吗!”
  还不等他回答,徐里长就匆匆忙忙的从外面进来了,满头大汗,慌慌张张的,看到晏卿,一把抓起他就往外走,“晏卿,快,京里来人要见你!”
  乡下人没见过世面,徐里长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海西县的县太爷,而且还只是远远的看一眼。
  结果刚才县太爷陪着几个京里来的官,去了他家,把他吓的腿都软了。好半天才听清是来找晏卿的,因此他就连忙来叫人了。
  晏卿却不慌不忙的,还笑着安慰他,“里长莫急,如果是来找我问罪的,肯定就跟着你冲到我家来了。现在他们还好好的在你家里等着,就说明不是来问罪的,你先放宽心。”
  他猜的没错,这些人不是来问罪的,而是来宣旨的。
  宣晏卿去京城面圣。


第115章 在海上刷淘宝9
  “传圣上口谕:宣海西县徐晏卿进宫见驾, 钦此。”
  说是传旨,其实只是圣上口谕。来宣旨的礼官传达了旨意后, 态度还算和善的对晏卿道,“你收拾一下, 这就跟本官走吧,这一路到京城得半个多月的路程,咱们尽早上路。”
  晏卿因此知道,皇上宣他应该不是问罪的。
  估计是因为海舆图的事。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晒盐的事,在古代, 朝廷一般都很重视盐业, 大燕虽然允许百姓私自制盐、卖盐, 但不代表朝廷会对新出现的晒盐法无动于衷。若是知道了这样一种新型晒盐法,皇上找他问话也说得过去。
  他回家后, 父母兄长立刻围了上来, 俱是一脸担忧地问道, “晏卿, 怎么回事?京里怎么会来人找你?”
  晏卿安慰道,“你们别担心, 应该不是什么坏事。传旨的官员都很和善,没有为难我, 或许皇上是因为这晒盐的事找我过去问话。”
  海舆图的事没办法跟家里解释,所以晏卿就用晒盐的事当做借口。
  家里一听, 顿时松了口气, “原来是因为这事。”
  也是, 晏卿又没做过什么作奸犯科的事,除了晒盐也没其他能让人注意的。那么皇上宣他估计也就是这事了。
  “那这么说来,皇上宣晏卿,莫非是要赏赐他?”徐老二忍不住这样猜测,连徐老大也点头同意。
  “别瞎说,没影的事别乱嚼舌根,给晏卿招来祸端。”徐母连忙制止道。
  两兄弟连连点头,不敢再乱说。
  虽然松了口气,但徐母还是十分紧张,把家里的银子都拿了出来,给晏卿带上,“穷家富路,这一去京城不定得多久呢,你多带点银子傍身。顺便也给京里来的官爷打点一下,打听打听到底是什么事,也好心里有数。”
  晏卿一看就知道,她这是把家里的银子全拿出来了,这些天卖鱼露卖盐的钱,以及晏卿带回来的那十两银子。
  晏卿本不想带,但转念一想,他要是不带,家里人会跟着担心,所以还是带上了。
  “好,你们不用担心,我很快就回来了。”
  他收拾了几件换洗衣裳,带上徐母给他准备的干粮。想了想,把他前几天做的几样小玩意也带上了。
  然后便在家人关切的目光中,跟着礼官走了。
  来宣旨的是一个礼部官员,姓邹。
  对晏卿倒是没有摆什么架子,反而十分和善,就在晏卿措辞要怎么开口跟他打听事的时候,他主动开口了。
  “徐家小子,你莫要紧张,皇上宣你不是坏事,估摸着还要赏你呢!”
  “啊?敢问邹大人,皇上为什么要赏我啊?”晏卿故作吃惊道。
  “你先前可是随着宋弘济一行人出海去寻找仙山?”
  “是啊?怎么了,我们不是没找到仙山吗?”
  邹大人摸着胡子笑了起来,“是没找到仙山,不过你们带回来的海舆图,让皇上龙颜大悦。据说那海舆图是你画的?”
  “啊?那个啊,是我画的。”说完,他又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也没画过舆图,所以都是按自己的想法画的,也不知道画的好不好。”
  邹大人失笑摇头,果然是傻人有傻福,要不是因为这个,皇上也发现不了这图是旁人画的。他画那舆图的方式与其他人的画法不同,有许多特殊的标记。有的能让人猜测出来,有的又看不明白。
  皇上有些标记看不懂,所以选了献图之人询问,哪知那李达一问三不知,一句也答不上来。
  这就奇怪了,自己画的图,自己都不能解答,这还用想吗?八成是贪墨了别人的功劳。
  果然,李达见瞒不住了,就老老实实的招了,这图不是他所画,真正画图之人是一个渔家少年。
  皇上一听,立刻对这渔家少年起了兴趣,无他,实在是这海图画的十分精妙,实在是不一般。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渔家少年所绘的图。
  这还不算,紧接着,皇上又收到海西县令上奏的奏折,言说海西新出现了一种新的制盐法,只需风吹日晒就能制出上等的细盐。比过去的煮盐法成本低了不知多少。
  海西县令上这奏折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但他可不像李达,把这些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且不说徐家村的盐已经传遍了整个海西,他想贪也贪不了,就算能贪,他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挑的文人,又哪里懂得怎么晒盐?这种谎话不是一戳就破嘛!
  再说了,这晒盐法是在海西出现的,不管是谁发明的,那都算是他的功绩,因此他不需要再画蛇添足,原原本本的把这事给上奏了就是大功一件。
  皇上一看,又是这个徐晏卿,因此对他的兴趣更浓了,这才有了召晏卿进京一事。
  “那个冒领你功劳的李达,皇上已经按欺君之罪处置了。这次招你进京,除了因为你画图有功皇上要赏你之外,还要问你一些其他事情,你老老实实的回答就行。”
  晏卿连忙点头,“小子知道了,多谢邹大人提点。”
  邹大人十分满意,没想到这小子还挺机灵,也不枉他费心提点,结个善缘。
  从海西去京城,需要先坐十多天的水陆,然后又走了两天的马路,才终于到了京城。
  邹大人把晏卿安排在驿站等候,他先进宫去回禀皇上。第一日天色比较晚了,第二日早朝之后,燕帝就召见了他。
  与晏卿想象中的不同,燕帝虽然刚刚登基,但也已经三四十岁了,面容有些显老。
  不过也是,老皇帝死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最大的孩子都五十多了。新帝是第七子,四十岁的年龄也不足为奇。
  不过燕帝精神状态很好,正值壮年,再加上帝王气势,显得格外威严。
  晏卿就像普通乡下小子刚进城似的,战战兢兢的俯身叩拜,吓得头都不敢抬。
  燕帝见此,收敛了满身威仪,态度和蔼的请他起身,“你就是徐晏卿?莫要害怕,朕召你来,只是问你几个问题。”
  “谢皇上恩典,皇上请问。”
  燕帝一挥手,让人把晏卿画的那副海舆图挂上,“你走过来。”
  晏卿连忙走过去,在他身后站定。
  “朕问你这一圈套一圈的是什么意思?”
  “回皇上,这个是等高线。草民想,把地面上高度相同的点连在一起,就是这种样子的,所以就这样画了。”
  “等高线?不错,正是这个意思。”燕帝本就猜到了这种符号的意思,晏卿一说等高线,他立刻觉得十分贴切。并且觉得用这种方式表示地形实在是妙!
  “那这个像小旗子一样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表示这一代有风,旗子的方向也指示着风的方向。”
  “风向?”燕帝没想到旗子居然是这个意思,他还以为是把大燕的旗子插到了那里。“你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式表示?”
  晏卿有些不好意思道,“草民以前出海时,经常遇到海风,打渔最怕遇到大风天气。因此就记着哪一带有风,是什么风,下一次避开,或者是顺风出海,这样可以避免许多危险。”
  燕帝点头,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智慧,没想到这少年看起来老实憨厚,脑子还挺灵活。
  在海上打渔的人多了,其他人可没人想到这种方法。可见还是这少年心思灵巧。
  “我听说,你们在回来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全靠你辩星识位才找到了回来的路?你还精通星象之术?”燕帝似是不经意的问起。
  “回皇上,草民常年在海上打渔,海上危险,因此有一些自己琢磨的土法子来辨认天气和方位。并不算精通,这次能回来,也是运气好,正好离陆地不远。”
  燕帝点了点头,“莫要谦虚,你一个渔家少年,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实在不容易。虽然是土办法,但确实有独到之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