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为了安全问题,晚上也想要打开门睡。
相对于宿舍,教学楼就更热了。
闷热闷热的。
总感觉脑袋昏昏,不灵活。
“现在就这么热了,到七月份的时候简直就是不用活了。”
陈白羽抿抿嘴,觉得自己矫情了。
现在的最高气温也不过是二十多度,相对于以后的三十多四十多度,简直就是小意思。但人就是这样的,二十多度的时候埋怨天气太热,怀疑天上是不是还有九个太阳?
等到三十多度的时候,就开始怀念二十多度的夏天,然后问自己‘当初怎么就觉得热呢?’
等到四十多度的时候,一边怀疑人生,一边怀念过去。懊恼自己在三十多度的时候没有好好感受太阳的爱,到了四十多度已经爱不起了。
人啊。
总是失去后才感觉最好。
陈白羽洗个脸,然后准备去上课。
现在她在学校埋怨天气太热,那在农场耕种的父老乡亲呢?
面对黄土背朝天,被太阳灼晒却仍然笑容满面。因为这段时间太阳越好,收获就越好。现在正是稻谷成熟的时候。
猛烈的太阳能让稻谷成熟得更好,也方便晒谷。
村民一般喜欢让太阳来得更猛烈些。
“小羽毛,听说市政府有个朗诵比赛,你要不要参加?”陈圆圆脸蛋红扑扑的走过来,挽着陈白羽的手走出宿舍,然后一手挡住眼睛,“好大的太阳。”
眼光好刺眼。
“没有时间。”陈白羽戴上草帽。
“小羽毛,你这草帽......”陈圆圆抿抿嘴,“真的很难看。”
在学校,陈白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戴着草帽的同学。
不管看多少次,陈圆圆都觉得有些接受不了。
但陈白羽半点不受影响。
从宿舍到教学楼这一路上收获了多少目光?有人惊讶,有人鄙视,有人嘲笑,当然也会有人羡慕。
羡慕陈白羽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只要自己高兴就好。
并不是谁都能这样心胸开阔的。
“乡下妹。”这是很多人对戴稻草帽的认知。
虽然晒,但同学们宁愿头朗诵必须要用普通话,而她的普通话连‘麻麻地’都算不上。
平时习惯了粤语,说起普通话觉得很拗口,总感觉舌头黏黏的,吐字不清晰。有些字的普通话音更是连调都分不清。
就例如‘淑女’一词。
如果不是陈白羽指出,全班同学都以为‘淑’是第二声,但陈白羽说这是第一声的。
当时不少人都表示不相信,最后查字典确定是第一声。
而相对于《新华字典》,他们本地的学生更喜欢和习惯用《广州音字典》。而且,现在的《广州音字典》还没有‘普通话对照’。
忘记是什么时候开始了,《广州音字典》上添加了‘普通话对照’。
反正现在还没有。
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有一部《广州音字典》,但只有陈白羽和大魔头有《新华字典》,可见大家对普通话的不重视。
现在的同学也没有想过要重视。
现在的他们没有想到,有一天,广州街上说普通话的人要比说粤语的人多。
“你想参加的话,我可以帮你纠正普通话。”说惯了粤语的人,在说普通话的时候很容易混了卷翘舌的发音。
该卷不卷,该翘不翘。
如果陈圆圆想要参加,她倒是可以帮忙纠正。
陈圆圆立刻摇摇头,“还是不要了。普通话真的太难了。我怕说着说着就咬舌头了。”
平时不管是说话,还是上课都已经习惯了粤语,要她说普通话还不如直接的给她一刀来得痛快。
反正她就觉得说普通话很难。
不过,听小羽毛说普通话却很享受。
小羽毛的声音本来就清丽、清脆,说普通话比粤语更能显示这个优势。
“为什么一定要用普通话呢?粤语不行吗?”陈圆圆撇撇嘴,有些不高兴,“害得我错失奖金的机会。”
陈白羽抿嘴笑,说得好像参加就能拿奖。
“小羽毛,你去吧。老师说你的普通话比磁带里的还要正。”每次上语文课,老师就要求陈白羽用普通话给大家朗读课文,然后老师再用粤语教学。
曾经有同学问大魔头,为什么不用普通话教学?
大魔头直接白了对方一眼,“因为我不会说。”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让陈白羽同学用普通话朗读?
‘因为我喜欢。’
大魔头就是这么任性。
“真不参加吗?”陈圆圆觉得陈白羽有这样的好嗓音不去参加朗诵比赛,真的太浪费了。
“有奖金啊。”陈圆圆摇摇陈白羽的手。
陈白羽摇摇头,“没空。”她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补数理化。而且,服装城的设计图已经出来,要开始准备开工。
很多东西都要准备起来了。
虽然说有雁堂婶和张天浩在,但有些东西陈白羽还是要亲自把关。
因为工地快要开工,所以顾海楼也从京都过来。前面的一个月,顾海楼都会在工地跟进,随时和建筑工人进行沟通,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
陈白羽当然不可能把事情全部推给别人,她也是要抽时间过去看看,然后和顾海楼讨论一下进展。
遇到设计图和实际有冲突的地方就一起商量如何改。
反正,一个字忙,两个字很忙。
哪里还有时间参加什么朗诵比赛?
“哎。浪费了。”陈圆圆为陈白羽可惜,多好的露脸的机会啊。听说不仅会有本市报纸的记者,还有《羊城日报》的记者,也还有珠江台的记者。
如果拿奖,可能还可以上电视呢。
啧啧。
想想就激动。
可惜她的普通话水平太差,否则真的要试一试。
陈白羽和陈圆圆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说着说着,然后说到了外教的事上。
上个星期,学校来了几个外国人,听说是学校请来的外教,专门教大家英语。以后,英语老师负责考试式的教学,专门针对考试而教育。
外教则着重口语,还有交流方式等,属于开放式教学。
上辈子,陈白羽也听说过市一中有外教的事。其实,不止市一中,市三中也会有,不过要在两年后。
至于她曾经就读的县城中学,是不会有的。
陈白羽对外教很感兴趣。现在的人说英语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一些本地音色,不伦不类,既英式,又美式,中式。
特别是在口语上,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日常用语交谈就更是弱项。
为考试而学习的学生说英语,更多是式的。即使和别人的随意交谈也会很式。这样,在和外国人对话的时候就显得很尴尬。
有时候,明明大家说的都是英语,但最后的结果就是鸡同鸭讲,眼噜噜。
每次看到同学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在下面标注习惯用语的时候,陈白羽都很无奈,然后一次次的告诉同学们不要这样。
但同学们也理直气壮:不这样,记不住啊。
很多同学为了记住发音,习惯在英语下面标上自己平时的习惯用语。却不知道这样最容易让自己口音出现误差。
“听说外教上英语不喜欢在教室,喜欢在校园或者球场。”陈圆圆拉着陈白羽的手,靠在她耳边,“听说,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去和外教对话。结果外教一脸懵的看着她,根本就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陈白羽无奈,“太夸张了。”
真是的。
越传越离谱了。
明明就是人家外教热情指出了英语老师的一两个不太标准的发音,怎么就变成了‘一脸懵的听不懂’?
他们班的英语老师虽然有时候发音不标准,但在这个时代而言,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了,不能和黄知然比。
“小羽毛,有时候我很好奇,你农场是不是有很多老师?”否则,怎么会普通话说得好,英语也说得好?
听说,以前有很多老师都被送到农场去参加劳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小羽毛家也是农场的,或者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然后偷偷的教小羽毛。
“陈圆圆同学,我出生的时候,已经是80年了。即使农场有什么老师,那个时候也都已经回家了。”
也只有李白留了下来,成为农场的一员。
陈圆圆笑了笑,点点头,“也是。嘻嘻。不过,小羽毛你真的很厉害。你跟谁学的?”
“我干爸。”黄知然和李白都教了她很多东西,是她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人之一。
两个人说说笑笑,高高兴兴的走进教室。
第一节 是大魔头的语文课。
“陈白羽同学,起来给同学们朗读......”
“老师好。我,我找......”阿户站在教室门口,打断大魔头的话。阿户有些局促不安的着双手,双腿在发抖,说话都不利索,“我,我找陈......小五......”
阿户忘记陈小五读书叫什么名字了。
农场的人都是小五小五的叫,他一下子没有想起陈小五的读书用名。
相似小说推荐
-
女博士宅门扯淡日常 (庄九儿) 2020-05-03完结1362 3156现代独立女性于宗兰,一朝穿越,成了白家新婚的二少奶奶?好在这白家家底厚实、公婆厚道,...
-
穿成圣母文中女配 (柯小聂) 晋江文学城VIP2020-05-04完结7817 15043为了和女主HE,偏执狂男主要杀了我。楚婉滢出身仙门大宗,大婚之日为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