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的时候,晋城沈家的一个管事便带着一行人并两辆马车的东西到了东昌县。
两辆马车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给麒哥和慎哥的,管事说,老太太听麒哥又添了一个弟弟,高兴得不行,直说二郎有福。
除了两辆马车外,沈老太太还挑了四个丫鬟过来,两个是十三四岁的二等丫鬟,两个是七八岁的小丫鬟,一下子补足了人手的缺口。
林溪让双燕先带这四人下去歇息,便详细问起晋城各人的情况。
管事道:“我来时,老太太还让我去过林家,看他们有没有东西捎给二少奶奶。林老太太看着气色还好,其他人也好。至于老太太,她老人家身子一直都不错,倒是大太太,这两年身体不是太好,我来时还病在床上。”
管事说的是沈大太太,自从那年她昏迷后又醒过来以后,身体便不像之前那么好了,加上去年操持沈梓馨婚事的时候,也不知道是累得还是舍不得女儿,总之沈梓馨刚嫁出去,沈大太太这边就病倒了。
第140章
时光飞逝, 转眼林溪一家人已经在东昌县待了一年半。
慎哥过周岁的时候,抓周宴上抓了一枚印章。
沈默当时没说什么,过后却跟林溪道:“那枚印章是我一时兴起放在桌上的, 没想到竟然被慎哥抓住了手里。”
林溪不太相信抓周的时候抓到什么将来便从事相关的职业,因此对这件事并不放在心上, 反而趁着沈默发呆的时候,偷偷钻进了他的被窝。
沈默回过神,身边便多了一个人,他轻轻道:“你又想给慎哥添个妹妹了?”
林溪道:“你每天脑袋里都在想什么,我过来是想跟你说正经事。”
“什么正经事?”沈默漫不经心的问道。
林溪道:“明年春天你就任满三年了, 我想问问你是怎么想的?”
沈默转头看向她, “好好的,怎么想起说这个了?”
林溪道:“我想问你是怎么想的,也好早做打算。”
沈默道:“这个问题我没想过,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林溪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新帝有一天对我们放下成见, 你是想留在地方还是回京城继续做京官?”
这两年多,林溪发现沈默无论是在临川府还是在东昌县,都过得极为充实, 一心想为当地百姓做点事。而选择回到京城, 就要面对尔虞我诈,远不如在地方上自由自在。
可是沈默的回答却出乎林溪的意料, “如果太子没有被废, 反而顺利登基, 我应该会选择留在京城。”
“为什么?”
“做一县的父母官只能造福一方,可若是能坐上首辅那个位置,就能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沈默道,“可惜我站错了队,应该是没有那个机会了。”
林溪原本意外于沈默的答案,不过听到后一句,心中却暗道一句,那可未必。据她所知,新帝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狩猎场了。
只怕不出一个月,京城那边就会传来新帝驾崩的消息。
果然不到九月底,新帝驾崩的消息就传到了东昌县。
沈默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有些不可置信,后来听到新帝是在狩猎的时候被一只突然冒出来的黑熊一掌拍死后,也不知是轻舒了口气还是轻叹了口气。
整个十月,人们都在议论新帝驾崩后,谁会坐上那个位置。新帝没有子嗣,只能从先帝留下来的几个王爷中选立一人,有猜是三王爷的,有猜是四王爷的,但独独没有提到废太子。
林溪听她们说的热闹,只微微一笑,并不参与这样的话题。
一直等到十一月,才有确切消息传来,说是原来的废太子被百官推立为了新帝,改元永泰。
永泰帝登基后,林溪立马察觉到东昌县的夫人对她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因为她是县令夫人,不得不巴结她,如今却是待她异常殷勤,话里话外透着以后提携他们的意思。
毕竟谁都知道沈默就是因为是废太子那一边的人而被之前的新帝贬到这里的,如今永泰帝一登基,沈默得以重用是迟早的事,所以这些天,不管是相熟的还是不相熟的人家,都带着厚礼过来县衙这边串门,连东昌县接连下了两场小雪,都没能阻止他们的热情。
相比这些人,沈默表现得却异常淡定,该去衙门去衙门,该断案就断案,比平时更多了几分淡然。
相比沈默的淡然,永泰帝登基以后被册封为婕妤的曾清芬却是心急难耐,不止一次跟永泰帝说要把公主接回来。
当初曾清芬生下女儿后,永泰帝便利用原来布下的眼线偷偷把这个女儿运出了宫,交到了朱衡派出的管事手中。
朱衡却担心这么小的婴孩会受不住路途颠簸,便让管事把这个女婴交给了住在京城的沈家。
如今永泰帝得以重见天日,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女儿接回来,没想到却从朱衡口中得知,这个女儿却跟着沈家一家人去了江西。
江西比晋城要远得多,而且这时候隆冬腊月,天冷不说,路还不好走。永泰帝只得按下立刻把沈默召回京城的念头,准备等第二年春暖花开以后再把这个女儿接回来。
苏皇后把永泰帝的考量说给曾婕妤后,曾婕妤才放下心事:“还是皇上想的周到,这个季节确实不好赶路。”
苏皇后道:“小公主不仅是你的第一个孩子,也是皇上的第一个孩子,他想见这孩子的心情不亚于你。如今小公主还没接回来,皇上就已经给她想好了封号。”
曾婕妤一来是想念远在外地的女儿,一来是怕永泰帝会把这个女儿抛在脑后,如今听苏皇后这么一说,立马放下了心事。
苏皇后还要再说什么,坤宁宫的掌事太监李公公苦着一张脸进来了,“娘娘,您快去看看吧,李太后又闹起来了。”
李公公所说的李太后不是别人,正是刚死去的新帝的生母,也就是原来的李贵妃。
新帝意外离世后,李贵妃就疯了,不仅不相信新帝已经死了,反而时不时就要闹腾一场。
新帝的傅皇后和一干妃嫔都已经搬到了偏远的寿康宫,只等永泰帝发落,是送去皇寺出家还是发还本家。
这些人都还好办,可是李贵妃作为先帝的嫔妃,不管是哪个王爷登基,都要尊她为太妃,是以苏皇后对于李贵妃闹腾一事也头疼得很。
幸好傅皇后不像李贵妃那样闹腾,只伤心了两天,就开始约束底下的妃嫔,过后还主动配合的住进了寿康宫。有她带头示范,新帝留下来的妃嫔们也都老老实实窝在寿康宫等待永泰帝的发落。
永泰帝下朝来坤宁宫时,苏皇后便问及李贵妃和傅皇后等人的事,“皇上打算怎么处置她们?”
永泰帝听苏皇后说及此事,心情便有些复杂。说实话,不恨新帝他们母子是假的,若不是他们,自己大可顺利登基,也不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受尽众人白眼,尝尽人间苦楚。可是另一方面,新帝到底是他的亲兄弟,当初也因为一时心软放过了他。如今他意外离世,留下的后妃也多是无辜之人。
永泰帝沉默良久方道:“朕打算以后逐年缩减后宫的开支,傅皇后等人留在宫中不免多添开支,把她们送到皇寺出家为尼,朕又于心不忍,还是把她们这些人发还本家吧!”
这些人多半都是豪门世家出身,把她们发还本家,一来是显得自己宽宏大度,二来也算是给了这些世家们一个面子。
“至于李太妃,便把她安置到空出来的寿康宫吧!既然她已经疯了,那就好好在那里养老吧!”
永泰帝这道旨意一下,待在寿康宫的各人都不由松了口气。
原本她们这些人还以为会被永泰帝勒令在皇寺出家为尼,毕竟众所周知,新帝的皇位的的确确是从永泰帝手里夺来的,永泰帝若是因为记恨新帝而把怨恨发泄到她们身上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现在看来,永泰帝比她们想的还要宽厚,原本以为留在寿康宫已经算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没想到还能发还本家。
虽然她们这些人作为新帝后妃,已经是不可能再嫁人了,但是她们多半出身豪门世家,家里养一个尊贵的姑奶奶完全没有问题。
唯一有问题的便是珍娘姐妹,玉娘自从那年被接到京城以后,就一直住在姐姐宫里。起初玉娘还有回江西的打算,奈何珍娘一直需要她开导,这才留到了现在。
如今永泰帝下旨要她们离宫,这两人便没了去处。其他人无论是出身如何,都还有家可回,唯独她们在京城却是没有家没有亲人。唯一和她们有关系的沈家还远在江西。还是傅皇后看她们可怜,给她们支招,让她们去求苏皇后。
苏皇后听了珍娘的诉说,没有先急着说话,反而看了眼跟在身后的玉娘,“这就是你所说的妹妹玉娘?”
玉娘如今正是十四五岁的年纪,五官渐渐长开,已经初显出惊人的美貌来。也许是巧合,也许是耳濡目染,总之玉娘现在不仅长得有些像林溪,就是举手投足也总有几分林溪的优雅从容。
珍娘顺着苏皇后的目光看去,忽然就明白了苏皇后问话的深意,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点了点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