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微微一笑,笑中有些沉重,“老师虽然不说,我却看出他是有些介怀的。”
他与师姐白寄霜都能看出老师心底的结,即便有他二人承欢膝下,昔日君主所为还是让他难以释怀。
穆清开启了天眼,观他气运,往日只有淡淡一缕的官气蒸腾而起,使他整个人的气运改天换地。
谁也不能再说他只是个乡野小子了。
“很好,”她颔首轻笑,虚幻身影缓缓散去。
烛火无风自灭,罗明呆呆坐着,直到天明。
半月后,朝上争执日久的案子终于在圣上表态后落下帷幕,皇三子吴王剥夺王位,母族张氏夺爵罢官,张皇后软禁凤宫,平川郡王贬为庶民,另有诸人斩首示众。
康王府邸,书房内诸位同为康王麾下众人面楼欢喜。
“吴王一倒,太子之位非殿下莫属。”
“然也,永王乃庶出之子,不堪与殿下相比。”
一声声奉承中,康王笑得如沐春风,将目光投向罗明,“此番多亏了罗贤弟。”
说来他二人相识之时罗明还不知康王身份,两人相谈一个多时辰,罗明赞叹康王广识,康王对他的才华人品也暗暗点头,称兄道弟了好一阵子。
虽曾为友,但如今乃是君臣,罗明不敢居功,谦逊道:“在下不过是占了诸位大人的便宜。”
谁都知道他只是一个引子,真正出力的是身后众人,三方博弈,才得来这个结果。
康王摇头,“罗贤弟不必妄自菲薄,若无你,此事也不会进行的如此顺利。”
且罗明出头,面对的凶险堪称生死之局,他却一直表现的极为沉稳,不曾乱了一步,让事情进行的尤为顺利。
此等家世不显,却才华横溢,心性坚韧,还知恩图报的年轻人,康王没有理由不笼络。
半年后,九声丧钟响彻京都,家家户户开中门挂白绫,皇亲国戚官员诰命纷纷换上素衣赶往皇宫。
上云江。
奢华的水府中升起一股气势,涟漪层层荡开,当值的小妖们尽皆俯身,知道是妖王大人醒来。
如今的穆清已被尊为妖王。
自从穆清斩杀了郎玄夫妻后,长林郡就彻底成了妖族圣地,群妖向往之所。
之前的长林郡对妖族来说也颇为安宁,只是原身手段不狠,道佛两脉依旧敢向长林郡伸手,即便护短,也无法给群妖太多的安全感。
但穆清出手却与原身大相径庭,群妖自发汇聚长林郡,更是在她占了上云江后传出蛟王的名号,又称妖王。
俨然已将她奉为群妖之首。
穆清不觉得自己担不起,深山之中未尝没有比她修为更高深的大妖,但他们离群索居,不理俗世,也不曾庇佑群妖。
穆清与他们相反,她遵照原身曾经定下的法令,只在惩罚和禁令两个方面稍做调整,更为严苛狠辣,却意外的没有受到群妖抵制。
甚至穆清听迟乐说,群妖中她的名声更好了。
穆清抚了抚自己的鬓发,哑然失笑,敢情原身没有当上妖王是因为她太心软,不为群妖所喜?
这让穆清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此刻水府之中穆清被天地间的变化惊醒,一道灵力飞出撞在珍珠帘子上,不一会儿,雀妖迟乐赶来。
穆清看了他一眼,他为雀妖,本是山林中的精怪,不适合在水府生存,但他执意为之,穆清也不多劝。
“娘娘。”
“去查一查,人间是不是换了皇帝。”
迟乐眼底闪过一丝诧异,何时娘娘关心起了人间皇朝的事情,但还是依言道:“是。”
巨大贝壳雕琢的大床上,穆清双腿幻化成蛟尾,在水中晃了晃,其实不必探查,她已能肯定人间必是换了帝王的。
而且很有可能是罗明追随的皇二子康王,毕竟她的气运可是涨了不少。主公得势,追随者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感觉到天地灵气吸收的更加顺畅,穆清满意笑了笑,不枉她昔日报恩时为他考虑颇多。
京都。
盛大的登基大典后,新帝召见了自己的诸位忠臣,并给予了厚重的封赏。
轮到罗明后,新帝与他畅谈一番,笑问道:“爱卿想去何处?”
话中深意与六部任他挑选也没差了,听得新帝身边的公公失态抬首,心道这位可真得陛下看重。
罗明也不意陛下如此言语,犹豫片刻,还是大着胆子道出了真实想法,“微臣想入大理寺。”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明天见!
第21章 我是妖20
大理寺,掌天下刑狱案件审理,是最高法律机构,其首长大理寺卿位列九卿之一。
皇帝对他这个决定没有太意外,毕竟从他往日行事中是能够看出蛛丝马迹的,但皇帝的目的却不在此处,朗声大笑,赞道:“果然是罗贤弟。”
昔日他为康王,罗明勉强还能应这一声贤弟,但今时又与往日不同,罗明是万不敢应的。
皇帝忽而静下来,说道:“你的心意,朕是明白的。”
不外乎是因为自己外家和老师的遭遇而生了念头。
“但贤弟该明白,在大理寺,你精力有限,便是申冤断案,明辨是非,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罗明起身长揖,“还请陛下教诲。”
皇帝摇了摇头,示意公公将他扶起,“贤弟也为官,当知天下百官一举一动影响万民,除一贪官污吏,可救千万黎民于水火。”
罗明头脑中出现一个名字——都察院。
果然,皇帝的声音缓缓响起,“贤弟若能入都察院,监督百官,才是真的拯救苍生,免如贤弟令堂和白公一般的人受害。”
虽觉得新帝有拿他当愣头青哄的嫌疑,但罗明更明白自己没有拒绝的权利,且这是新帝对他的看重,更不能拒绝。
都察院的最大权力就是监督,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历朝历代,都察院在维护封国家正常秩序和保障国家平稳运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帝王多疑心,新帝之前没少受左右都御史的气,觉得他们每天正事不干只知道盯着他们这些皇子,好好的监督机构成天说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成了皇子们斗法的工具。
他看不顺眼,又有心整顿,在自己手底下的人中扒拉一圈,发现不是太圆滑就是没本事,这便想起了罗明。
罗明才华毋庸置疑,白驹元教出的弟子,又是探花郎。难得的是他不仅有才华,还有本事,之前那么一出着实惊艳的不少人,不然新帝此时也不会想起他。
最后一点,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他年轻,会是一把很好很锋锐的刀,刺进都察院,必然能叫都察院改血换骨。
皇帝隐隐透露出日后让他掌管都察院的意思,罗明面上恭敬感激,可心中尤觉遗憾。
他是真的更想入大理寺。
回了新买的宅院,在书房内摊开雪白宣纸,磨墨落笔,命人往长林郡送去。
“大人,”小厮心下有些诧异,大人不是之前刚送了一封信?如此勤吗?
罗明挥了挥手,“去吧。”
站在窗口,望着屋外绿树茵茵,罗明心中有些怅然。
本是打算将老师接来京都安度晚年的,奈何他之后要入都察院,都察院权利不小,为人忌惮,他不敢冒险让老师进京。
长林郡。
驿站的马停在宅院外,年轻人上前叩门,语气客气:“白公可在府中,这是京都罗大人来的信。”
老仆确认了身份,领他入内,交于白驹元,时至今日,长林郡乃至天下都知晓白驹元住在此处了,对他突变的面貌有些好奇,但都被他一句奇遇带过。
以他今时的名望,不想说的事还真没有人会去逼问。
白驹元接了信,在书房独自拆开,一目十行,面上隐现出担忧,轻哼一声,“老夫这一大把年纪了,还得为个小子操心。”
信是通过驿站送来的,内容并无什么不可说之处,只是简单道明了自己将入都察院,事务繁忙,恐无法前去亲自接他入京。
以白驹元人老成精的本质,更深的内容根本不必多讲。
他立刻挥笔回了封信,说你来接我我还不去呢,一大把年纪了动什么动?万一死在路上成了孤魂野鬼怎么办。
白寄霜在他寄出去之前拆开一看,当即淡淡瞧了他一眼,目光冷静平和,却实实在在让他讪讪一笑。
双十年华的白寄霜在父亲罪名洗去后,便出面办了个女子学堂,招收女童,请了几位有名的女夫子,教导琴棋书画。
而她自己,则没有明说要教导什么。
事实上连她自己都还没有理清楚她要教导这些女孩子们什么,但总归不是三从四德女诫女规。
得益于昔日白驹元的名声,他的女儿要办学堂,长林郡有名姓的人家都愿意来捧个场,即便不够信任白寄霜的本事,也会送来一二个家中女孩。
白寄霜并不在意,神色淡淡考察了这些女童们的心性学识,退了一批人,只招收了二十个女孩。
她将这个学堂取名白园。
白,既是她的姓氏,也有洁白无瑕的意思,更重要的是白代表无一物,一如她目前的状态,白纸上作画,说得容易,做好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