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叫做她负责挣钱养家,三哥只需要貌美如花就好了。
“娘,你有不喜欢的就拿出来赏赐给下人就是了。咱们在国公府那会,也没少得老夫人的赏啊。”当年她们娘俩靠着老夫人的旧衣服可是省了不少钱呢。
虽然现在她有给仆人们发衣补,但是想来,她们娘俩的旧衣也算是好东西。
就是自己不穿,卖到旧衣铺子去,也能得些银钱。
“那我回头让绿宝找出来一些,赏赐出去吧。”桂花婶倒是早有这个想法。
以她们的身家不好再卖旧衣,所以赏赐下去笼络人心,也算这些旧衣有了用处。
之后娘俩索性直接开始翻旧衣服。
“这几件带毛的棉裙还是留留吧。”桂花婶看着张柔这是要把衣服掏光的架势,赶紧拦了拦。
“这皮毛都不鲜亮了,今年冬天咱们重新做就是了。”张柔很是财大气粗。
熙朝条件落后,不管是熟皮子还是后期保养都差些意思,所以皮毛会老的很快,有钱人家都是年年换的,她家倒是没有,但这些皮毛也有三、四年了,看着就觉得旧了,该淘汰了。
“我现在也不出去,总做新衣干什么。”桂花婶摆手还是不要。
“怎么不出去呀,以后汤包就归您老去接,现在外头那些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您得穿好点给汤包长面子啊。”张柔知道这么说,桂花婶能听。
“那还真是,我觉得家里的马车也得好好弄弄。”桂花婶想起她去接汤包几次,就看到那些马车一个比一个好。
对比下来,她家的马车也就中等吧。
“咱家黑风多神俊啊。”张柔觉得家里马车很好啊。
这点桂花婶倒也承认,“马是好马,那个车架车棚弄一弄,我看人家都是雕花的,可好看了。”
“行,那我明日就去找木匠做。”这又不是大事,能让桂花婶高兴,说到底还是为了汤包,她怎么会拒绝呢。“娘,做了之后,这事就过去了,别跟汤包说,我不想让他学会攀比。”
她之所以让学生们穿统一校服,就有这个意思。
桂花婶哼了声,“我能不知道。”
“娘吃过的盐比我吃的米还多,当然懂了。”张柔赶紧小狗腿。
桂花婶瞪了她一眼,没再提那个话题,而是指着一堆衣物,“这些给赵嬷嬷吧,这几年赵嬷嬷一家最是勤恳,咱们府里能这么省心,也有她两分功劳。”
桂花婶还有话没有说,她的衣服和柔儿比肯定比较老气,赏赐给那些年轻的丫头人家不一定会穿,但给了赵嬷嬷,改改有可能会穿。
她的衣服料子,特别是这两年做的衣服,布料越发的好了,真要卖给旧衣铺子,其实是挺亏的。
“行,你说的算。”张柔连连点头。“回头我也把衣服整理出来一些,打赏出去。”
送给掌柜的不合适,不过可以送给他们媳妇。
她的衣服更多,衣帽间都快满了。
每次进衣帽间,她都有种异常的满足。
这就是有钱人的快乐啊!
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娘俩之后又说起汤包来了。
“上次汤包非要给端洗脚水,我不让都不行。”桂花婶语气带着得意。
“这是老师再给他们讲如何孝顺长辈呢,让他们从小有孝心。”因为她亲自参与了课程的编撰,知道的很是清楚。
这比以后让他们背诵《孝经》来的印象深刻。
不过她也不想培育出一批“娘宝男(女)”,所以还是会教她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的。
“咱家汤包就是聪明,以后肯定是考状元的料子。”桂花婶想到外孙,嘴巴都是咧开的。
张柔倒是没那么大的“奢望”,她只想汤包健康平安,至于读书,只要他愿意学,她就会供他的。
她开幼儿园,未来还要花更多的钱建大书院,其实也是望子成龙的。
但她知道,这状元真的不是好考的,一个国家多少考生,层层的往上考,最后金字塔顶端唯一的那一个才是状元,比上辈子考清北都难。
桂花婶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赶紧吩咐绿宝去办,“唉呀绿宝,你去厨房问问,今个有没有活鸡,我要做个香酥鸡。”
绿宝放下衣服,福了个礼,赶紧退下。
张柔见绿宝急匆匆走了,“是不是汤包又嘴馋了,和你点菜了,这事不能惯着。他在书院吃的好着呢。”
这真不是她自吹自擂,书院的菜单可是受到了所有家长们的一致肯定。
就连沈大嫂都说比在家吃的还要好,每顿最少是四菜一汤,基本上是两荤两素的搭配,而且必须有鱼。
每个星期调换一次菜单。
下午还有糕点、水果的补充,其实她还联络了郊区的农场,想要买牛乳,不过现在还没有谈下来,但她保证是早晚的事儿。
书院有她儿子,有外甥女和外甥,三十个学生,自家亲戚占了十分之一,她肯定不会糊弄的。
所以哪里就亏了那个臭小子的嘴了,还知道越过她,和他姥姥点菜了,猴精猴精的。
“学习多累啊,得吃些好的补补。”桂花婶哪里听的进去。
张柔只能翻了个白眼,不再说了。
“我听汤包说,他们还要踢蹴鞠,跑的满身汗,能不累么。”看来汤包没少和桂花婶说书院的事儿。
“小孩子多跑跑,才能吃得多,身体才会好。”张柔不知道如何和桂花婶解释,生命在于运动。“出汗了也不怕,有人给擦,不会着凉的。”
自家的书院,汤包就是小少爷,即使不特意吩咐,副校长和保育员们对他也是会特别关照的。
她因为这个特意和副校长说过,并不用太刻意的照顾汤包,她并不想让他与众不同,那样可不利于交朋友。
“他才多大点个人。”桂花婶反驳道,“小孩子玩起来不懂累的,你得和老师说说,跑一会得歇歇。”
张柔才不想说呢,多跑跑才能把精力磨没了,晚上睡觉就乖了。
不过三哥准备把东屋收拾出来,把汤包移出去。
她还有些舍不得,还没最后定下来。
虽然知道男孩子要更早的独立,也知道紫晶可以陪他,但是仍然犹豫着。
况且就算她决定了,桂花婶这也难。
闹不好,她更想把汤包移到宝桂院来。
她可不想因为孩子和桂花婶生出嫌隙,所以要未雨绸缪。
一个好的时机很重要。
如果汤包要自己睡呢?以桂花婶对他的溺爱,肯定是支持的。
看来下次去书院,可以和老师研究研究了。
第453章 父教子
第四百五十三章
晚上沈自秀回来,看到两个大包裹就问,“柔儿,这是什么?”
“你我的一些旧衣服,准备赏出去。这不快到夏天了,咱们做新的。”张柔看着两个巨大包裹有些感慨,真的是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吓一跳啊。
她旧衣这么多的么。
沈自秀对穿没要求,知道柔儿不可能冻着他,所以也不再追问,“我衣服够穿,不用再买。”摆摆手,让红宝下去,看到门关上了,他才低声说了个大消息,“柔儿,最近京城不太平,镇武侯被皇帝投入了天牢。”
“出了什么事儿?”张柔是知道镇武侯的,在国公府的时候听说过,很显赫呢。
能被打进天牢,肯定不是小事情。
“好像和宫里有关,镇武侯的女儿谋害皇子。”沈自秀边说边摇头,“现在皇子们大了,那把椅子都是要争的。”
张柔懂了,自古夺嫡最是危险。
她现在不免有些庆幸,她们就是普通百姓,谁当皇帝这事轮不到她们管。
倒是!“三哥,那个镇武侯已经抄家了?”
“还没,不过已经被禁卫军围了府邸,应该是早晚的事情吧。”这事并不是秘密,何况五城兵马司掌管京城治安,根本瞒不了他们。
张柔倒不是祈祷人家抄家,她没那么坏,当然她也救不了,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么圣母,作为路人甲,她就吃个瓜,顺便想占点便宜,“三哥,你帮我盯着点,如果抄家了,帮我买些奴仆。”
这样的府邸,奴仆都要几百人,很多都是家生子,从小训练,素质、能力都要比外头买的好一大截。
其实更优质的奴仆出自内务府或者是每年宫里放出来的宫女、嬷嬷。
但这些人都很抢手,多数一出宫就被人请走了,轮不到她们这样的普通人家。
“那没问题。”沈自秀答应的很痛快。
主要是这要求并不为难,如果想要铺子、农庄抑或是珍宝古玩,那就难办了,几乎轮不到他们。
“争取多买一些,我想开拓直隶和山东府的糖炒栗子市场,而且山东那边土地肥沃,我想在那里置办一些农庄。”至于为何不在京郊买土地,那也得买的着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