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之前谈好的,随便他们搬。
张柔巴不得他们将房子都搬走呢。
省得她麻烦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房子还是有些用的,将它们推到之后,那些石头可以再利用一下的,用来垒墙,她要建高墙。
这次买下的是四间房,所以她的设计图需要稍微改改。
教学楼还是两层楼的设计,室内厕所必须有。
而且还有儿童坐便式样。
这点一点不难,普通的厕所稍微改改就是了。
就是在厕所上安置一个用木头做的小椅子,只不过椅子面是镂空的,小孩子可以坐在上面大大。
至于小便,可以使用正常的陶瓷蹲便。
这样厕所就不会有危险了,小孩子多练习一下,就能自己上厕所了。
教学楼一共有十二间教室。
暂时是肯定用不上的。
不过以后肯定要细分一下的,三岁上小班,四岁上中班,五、六岁上大班。
除了教学楼,最重要的就是一间巨大的室内游乐园、游泳室和厨房兼餐厅。
当然幼儿园不但有室内游乐园,室外也有。
比如跷跷板、平衡路之类的都在室外。
平衡路就是用石头条修的弯弯曲曲的一条路。
她发现小孩子特别喜欢走这样的路。
平整的大路倒不愿意走。
现在空间足够,还可以安排一处小农庄,用来养花养蔬菜。
到时候还要定做一批小铲子、小水壶之类的。
至于其他的,她一时也想不出来,只能到时候随时再加了。
反正室外空间还是很充足的。
房子设计图弄好,她还准备找的还是给她们盖房子的那个建房队。
之前双方合作还是很愉快的。
不过因为她要做地暖,所以还得去定做陶管。
好在现在京城有财力的人家绝大部分已经安装完了地暖。
烧陶管并不用再排队了。
张柔还专门设计了几套Q版的瓷器,有动物也有植物的。
到时候可以一窑出。
这些都是硬件,只要有钱找对人都不难。
难的是师资力量。
要说幼师,女性更合适,因为她们更细心,也更加有耐心。
但是为了幼儿园打出名号,她必须聘请一到两个秀才。
这肯定是男性,那么女的,最起码未婚女性就不合适在幼儿园工作了。
所以她还要买人,一些二三十岁已婚的妇女,灵巧细心的。
还有音乐、绘画也要找人。
张柔一时有些头大。
晚上免不了和三哥抱怨两句,“咱们的人脉还是太少了。”
“回头我找大哥、二哥还有老四他们想想办法,要知道这书院盖好了,他们孩子也要上的。”沈自秀帮着想办法。
“三哥,明年老四还要科考吧?”其实她有点心思,想让老四来当校长。
毕竟是自家人,而且老四已经是举人了,还能借用下他的名声。
“肯定会考的,不过他也说过如果再考不上,肯定要找个活儿养家的。”沈自秀照实说了。
张柔当然还是希望老四考上的。
“要不这样,定个日子,咱们四家好好聚一次。”也有段时间没见了。
沈自秀自然不会反对,“回头让赵师傅去问问大哥,让他定日子就是了。”
沈大哥在六部,最是严格,其他人都能请假,至于老四因为他媳妇怀孕了,哪里都没去,就在家呢,时间更是随便。
张柔真心希望,沈大哥他们能帮她介绍一些人才。
不管哪个朝代,人才都是稀缺资源啊。
第449章 沈家聚会
第四百四十九章
聚会还是在张府。
这次属于沈家家庭聚会,所以大人孩子都来了。
可把汤包高兴坏了,小姐姐、小哥哥都可以陪他玩。
张柔让紫晶她们看着,三个孩子就被带去娱乐屋了。
她不能去,她得带着沈大嫂她们拜见桂花婶。
至于沈大哥他们见了桂花婶之后,就和三哥去了宝馨院。
张柔、桂花婶和沈大嫂三人围坐一起聊天。
两位嫂子一个弟妹都是孕妇。
现在已经是孕后期了,肚子都很是明显。
桂花婶眼见的羡慕了,“这多好,以后生下来,哥哥弟弟的也能作伴,我们家就汤包一个,多孤单啊。”说完还不忘看一眼张柔,很怕某人听不懂。
张柔左耳听右耳冒,反正她是不生的。“这不是想建个孩子们能启蒙能玩的书院么,到时候好几十个孩子,汤包还愁没人和他玩。”
显然沈大嫂她们都不是很了解,不过三人都很有兴趣就是了。
沈大嫂看了眼沈二嫂和沈四弟妹,算是做了代表,“这书院到底是做什么的?”
张柔只能仔细给解释一番,说不得还要靠她们帮忙呢,“我是知道一些豪门大族的孩子,懂事开始就要启蒙了。”
看到沈大嫂她们点头认同,张柔继续往下说,“咱们没法子跟人家比,但我也不想汤包他们落后别家孩子一大截。”
果然沈大嫂她们更认真倾听了,能感觉得到她们越发的认同了。
张柔毫不意外,要知道“不能让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上辈子那可是几十年都不落伍的金句啊。
“这就是我建立这所启蒙游乐书院的初衷。”张柔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等建好了,咱们孩子就可以每天去上课,我想请专门的老师教他们认字、学画画、鉴赏乐器。”
“还有更多的游娱乐工具。我甚至想建个大浴池,让孩子们学习游泳,既能锻炼身体,万一以后遇到水也不会慌乱。”张柔说完,看到两个嫂子一个弟妹都在沉思,没人冒冒然反对,心下满意。
“你这是想像私塾一样招生?”沈大嫂有些懂了。
“肯定的啊,也是让孩子们有个伴,刚开始我也不准备多招生。”这是张柔心里话。
她建立这个幼儿园说白了就是为了汤包,又没经验,傻了才一下子收那么多学生呢。
当然也有可能人家不认可,不送孩子进来。
到时候她想多招也没人。
“那这…书院要建在哪?”沈二嫂问道。
“离我家不远,坐马车也就半柱香,大将胡同那边。地方都买下了,就等开春就能建了。”肯定是不能更改的。
沈二嫂嘟囔了句,“那离我家还不近。”
张柔没接她那个茬,她光买房就花了八千两。
后期投入预算也在四五千两左右,加起来过万两了。
她可没那么舍己为人。
对沛沛、莹莹她自然是喜爱的。
所以她们来念幼儿园肯定是免费的,她也会吩咐以后园里的员工特殊照顾一些,其他的就没有了。
“三嫂,你这个主意太好了,不过这老师可要找好了。”不愧是书香门第的女儿,沈四弟妹正问到了点子上。
张柔也不藏着掖着,“这次邀请大嫂你们过来,就是想让大家伙帮帮忙,找个能胜任的老师。”
“我是这么想的,最少得是秀才功名,另外必须有耐心,而且不古板,年纪也不要太大。”张柔也觉得她要求有些高。
但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教的是小娃娃,要是那种无趣的,她怕汤包他们厌学。
所以她要求趣味、游戏教学。
如果古板的读书人根本不可能答应。
至于年纪也很重要,陪着孩子们又玩又教的绝对不是个轻生活,她用老年人也于心不忍啊。
这回沈大嫂三人都没有说话,估计也是在想合适的人选。
“我也不会亏待那人,如果做的好,一个月八两银子,年底还有大红包。”张柔为了人才,绝对舍得下本钱。
这么一算的话,请一位老师一年的费用一百两都打不住。
这绝对是高薪。
至少对于一位秀才来讲是的。
普通的私塾能给一位秀才开到每月四两银都少有。
她直接给翻倍了。
张柔从沈四弟妹脸上看到了动心。
这也是她所乐见的。
沈大嫂娘家是武官,沈二嫂爹是举人,但是人已经没了,兄长还是白身,只有沈四弟妹认识很多读书人,别忘了她爷爷可是在国子监当差。
之后几人也没再谈论下去,因为红包来禀报,汤包和沛沛打仗了。
两人抢套娃玩,谁也不让谁。
众人急匆匆的赶着去了宝馨院。
桂花婶担心外孙,也跟着过去了。
等她们到了,汤包和沛沛已经不哭了,在玩滑梯呢。
应该是三哥他们哄的。
既然不哭了,张柔也不管了,小孩子打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