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盈大声喊道:“阿露回来!我不想要!!!”
-
这两年,无论是前往铁矿的族人们,还是留在姜姓部落的族人们,无疑都是非常艰辛的两年。
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甚至更多的活。
幸亏不断有其他部落的人跑到姜姓部落,还有一些周边的小部落整个部落来投。
两年过去,姜姓部落里现在人数达到了三千!
姓姜的族人变成了其中的小部分,大多数都是无姓之人和抛弃了自己原有姓的人。
姜盈发现远古人对姓并不太在意,或者说姓的存在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活着,既然现在抛弃原有的姓能活得更好,他们一点都不犹豫。
其实远古人做事非常灵活,他们脑子里没有条条框框,做事全凭本能、全看利益。
总而言之,姜姓部落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的过程中,姜盈只处理过小麻烦,没有遇到过大冲突。
整个投奔的部落里,最大的有三百多人,拥有自己的图腾——燕子。
也拥有自己的姓——姬。
“他们和姬姓部落什么关系?”姜盈问道。
其他族人也答不出来,在姜盈穿过来之前,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的部落,和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换盐的盐队和换物的商队了。
姜盈也不再纠结这个部落姬姓的来源,不出意外的话,同样姓姬的两个部落在上百年前源自同一个老祖母,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迁徙两地。
姜盈得知他们的姓后,顿时皱起眉头,她本来想为这些人保留姓的。
这三百多个人比姜姓族人更肯干肯吃苦,几乎和期望减刑的犯人们差不多,希望用自己的劳动融入姜姓部落。
三百个人除了老人小孩和孕妇,全都在铁矿做最苦最累的活。
他们做得这么好,姜盈立刻起了树立典型的心思。
树典型的好处是她从第一个出狱的阿头身上发现的。当初姜盈并没有特意安排,阿头就成为了刑满示范的犯人中的典型,带来了两方面的好处。正在服刑的犯人们看到阿头出狱后日子这么好,全都拼了命地想要减刑。姜姓族人们看到出狱后的阿头埋头干活不惹事,也不抗拒其他即将出狱的犯人。
有了阿头这个歪打正着的典型,让姜盈省了不少心。
把这个投靠姜姓部落的小部落也设为典型后,对以后其他投奔姜姓部落的小部落,自然也有表率作用。
“这么偏偏姓姬……”姜盈眉头紧锁,“姬姓不行。”
“姬姓不能留。”
姜盈一时间想不到别的办法,和身边的族人们商量:“怎么能让其他部落都羡慕燕姓部落,愿意效仿呢?”
很多时候,远古人和她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赏赐燕姓部落的族人们一些粮食?还是铁器?”姜盈试着问道。
身边的族人们都皱起眉头,显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大家都舍不得粮食,更舍不得铁器。
“燕姓族人现在和姜姓族人的待遇已经一样了,同样记工分、同样分粮食,再额外赏赐……姜姓族人会不高兴吧?”姜朱说道。
“既然不能姓姬,不如赐姜姓吧?”
族人们纷纷点头。
赐姜姓,可以。赐粮食和铁器,心疼!
姜盈摇头,她不想随随便便地将姜姓赏赐出去,必须要立了大功的人才能得到姜姓,一口气给三百个人赐姜姓,以后姜姓就不值钱了。
“不赐姜姓的话……”姜朱突然灵机一动,“那就把他们部落的图腾和我们部落的图腾画在一起吧!”
姜朱的话得到了周围所有人的附和,大家都觉得这个零成本的办法很好!
姜盈笑了:“也行。”
“你们都试着画一下,拿来给我看看。”
姜盈没有自己动笔,现在的部落图腾就是族人们画的,粗犷又充满想象力的笔触,和姜盈的写实风格相差很多。
姜盈觉得部落图腾还是得远古人自己画才是那个感觉,要是让她来画,迎风招展的旗帜上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鸡。
不像部落图腾,更像炸鸡店招牌。
很快,部落里的族人们各自画好了新的图腾。
姜盈看到族人们的画,面露惊讶:“这是什么?”
不是把鸡和燕子画在一起吗?在姜盈的想象中,应该是一只威风凛凛的鸡旁边有一只小燕子相随。
但是族人们画出来的画里,依旧只有一只动物。
族人们纷纷对姜盈解释道:“我在这里画了燕子的尾巴。”
“我在这里画了燕子的翅膀。”
“我在这里画了燕子的脖子。”
姜盈惊奇地看着族人们的画,立刻发觉这样画更好!更能代表接纳与融合!
远古人的想象力再一次让姜盈惊叹,很多时候他们就像孩子一样,既纯真又敏锐。
姜盈在族人们的几幅画中挑选一番,挑中了画上燕子尾巴的那一幅!
燕子的尾巴像剪刀一样,修长优雅,画到部落图腾里,图腾里的鸡顿时更有气质了!
燕子的尾巴特点足够明显,姜盈修改部落图腾后,以燕为图腾的三百多人立刻就发现了,感动地朝着姜盈行大礼。
从此以后,三百人真正将姜姓部落当做了自己家,更加踏实地在姜姓部落生活。
姜姓族人们也十分顺畅地接纳了他们,除了让他们干体力活,部落里熔炼、锻铁、烧砖、盖房……种种技艺都不再隐瞒他们,只要他们想学就能学。
姜盈也很注意部落融合的问题,现在姜姓部落的三千人分在部落、铁矿和石灰石矿三处,还有很多人在外修路。
每隔半年,趁着运送粮食和铁器的机会,姜盈就会让族人们互相交换一下岗位。打铁的去种地、种地的去打铁……轻松的环境和艰苦的环境对调一下,给人们一个互相接触的机会,以免新加入的族人们和姜姓族人形成隔阂。
这两年间,姜盈最长的时间在铁矿度过,然后是石灰矿,也跟着族人们一起修过路。
现在,她走出崎岖的山路后,在山脚下新建的驿站换上四匹马拉的宽敞马车。
姜姓部落的骏马,一半养在部落里,另一半养在矿山山区外的驿站里,驿站里停放着大大小小的马车。
从驿站到部落之间,都是能行驶马车的三合土路。姜盈坐在铁皮马车上,在宽度刚刚能容许马车经过的路面上飞驰而过。
马车坐起来自然不够舒服,车轮上没有橡胶减震,在相对平整的路面上也颠簸得很。
不过相比节约下来的时间,这点颠簸就不算什么了。姜盈嘴里含着酸果子,脖子上戴着姜露为她用棉花和棉布做的U型枕,一路对抗着晕车感。
之前要徒步一个月的路程,只剩下铁矿所在的山区既无法坐车也无法跑马,必须要用腿走上一天。
走完这一天的山路就到了有车有马有房子的驿站。在驿站里休息一晚,换上马车行驶在刚刚修葺完毕的大路上,三天就能回到姜姓部落!
而且马车虽然颠簸得厉害,但是外面罩着好几层棉布,寒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也能阻拦住大部分的风沙。
姜盈摆脱了风餐露宿,马车刚好能容纳下一张单人床,姜盈白天坐着马车赶路,晚上躺在马车里睡觉。赶路时终于不必眼睫毛都沾上黄土,像一个流浪的乞丐了。
最起码姜盈跳下马车时,部落里的小孩子一眼就能认出她来。
“神女瓜瓜!”小姜蛋抱着姜盈的大腿不撒手。
大人们的想法在无形中影响着小孩子,姜盈和部落里小孩子们的相处时间明明很少,她对小孩子也不算有耐心,但是部落里的小孩子们个个都很爱她。
阿鲤跟在小姜蛋身后,目光越过姜盈望向她的身后:“阿朱没有回来?”
姜盈摇头,阿鲤的脸上闪过失望之色。
姜雾从部落里脚步匆匆地迎出来,一把抱住姜盈:“又高了,又瘦了!”
“想吃蛋挞还是双皮奶?”
姜盈早就用积分兑换了奶牛和耕牛,在矿山也不缺牛奶喝。但是为了提高效率,在矿山干活的族人们都不自己开火做饭,姜盈让族人们建造了一个食堂,每天做大锅饭。
在矿山里,姜盈牛奶想喝多少喝多少,蛋挞和双皮奶这样精致的点心是吃不到的。
“蛋挞还是双皮奶……”姜盈脸上闪过犹豫之色。
姜雾看到她的表情,立刻笑了:“那就都吃!”
“你等一等,先去洗个澡,蛋挞和双皮奶今晚就都能吃到!”
作者有话说:
24小时内的评论都发红包
◎最新评论:
【加油】
【爪爪,大大辛苦了!】
【撒花】
【哈哈哈】
【好好看撒花花】
【撒花】
【我也想吃】
【蛋挞还是双皮奶?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撒花花】
【看的饿了!下一步就是盐湖了吗】
【图腾除了凤凰会有龙的出现吗,来自炎黄子孙对于龙的执着】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好耶】
【这身材幕了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