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产妇接触到的一切东西,剪刀、床单……全都用滚水煮沸消毒,医生们的手也是洗了又洗。
姜花对姜盈说道:“以后医生们的手可以用高度数的白酒消毒,我会进一步记录数据,看看能降低多少死亡率。”
姜盈对姜花说过高度数白酒的作用之后,姜花激动不已,对于医生来讲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国救活更多的人。
产妇死亡率降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姜盈强制规定的生育年龄,男人在十六岁以上,女人在十八岁以上,否则都是犯法。十八岁以上的女人骨骼基本上长开了,生孩子的死亡率自然比骨架纤细的少女要低得多。
除此之外,姜花还总结了一个重要原因:“现在部落里的人们都吃饱了、吃好了,生孩子的时候有力气。”
以前姜花见过太多自己骨瘦如柴,只有肚子凸起的女人,这样的女人生孩子的时候经常因为根本没有力气而死掉。
这个原因姜花拿出了有力的证据:“刚从其他部落来到姜姓部落的女人,只看十八岁以上的,同样在医院里生产,卫生环境一样,死亡率依旧比姜姓部落的女人更高。”
“这就是因为刚从其他部落来的女人在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上比不上姜姓女人。”
姜姓女人这几年把身体补好了。
姜盈和姜花商量道:“那要不然增加一条法律,从其他部落跑过来的女人在半年内不允许怀孕?”
姜花点头:“从死亡率的角度来讲自然是好的,但是其他方面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法律的事情不是今天这场会议要讨论的,姜盈让姜露把这件事记下来,准备以后再好好地考虑和商讨一番。
她继续探讨今天的会议议题:“儿童的夭折率降低了多少?”
“部落里的人均寿命提高了多少?”
姜花的报告上,又写着两个让姜盈激动的数字。
儿童的夭折率降低了很多,尤其是男童的夭折率。在姜盈到来之前,姜姓部落的儿童夭折率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当然那时候根本没有人会计算这个比率,但是所有人都默认生下来的孩子只有不到一半能活下来。
小孩子是怎么死的?最多的自然是饿死的。
赶上食物不够充足的年份,阿母吃不饱、没有奶水,小孩子很容易饿死。甚至不止看年份,还要看季节,在青黄不接的春天出生的小孩子死亡率格外地高。
至于男童比女童夭折率更高,倒不是阿母区别对待。男婴和女婴在小时候的生存率是差不多的,但是到了能跑能跳的年纪,小男孩普遍比小女孩淘气得多。
远古时代养孩子甚至不是粗放型的养育,大多数根本是完全放养。
没办法,成年人大部分的时间都要花费在找食物上,找不到食物连大人和小孩一起饿死,很难腾出一个人手专门盯着小孩,不过是大人在哪里干活就把小孩带到哪里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小男孩的淘气一旦过度就变成了作死。
因为小男孩的死亡率更高,在产妇的死亡率也如此高的情况下,基本平衡了男女比例,甚至部落里还是女人更多一点。
姜盈来到部落之后,为小孩子办了学校,现在的学校基本上等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合集,这个年龄的小孩子们才会在大人们工作的时间被关在学校里读书。至于年龄相当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在部落里干着和大人们没什么区别的活了。
孩子们被关在学校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随着铁农具、耕牛和各种机器的使用,解放了生产力。大人们有了精力,看管孩子自然就精心得多了,阿母都是心疼孩子的,只要有一点条件,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安长大。
因此部落里婴幼儿的夭折率急剧下降,比产妇的死亡率下降得要快得多。
至于部落里的人均寿命,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自然也显著地提高了。
……
原本在日程表上只预留了一个小时时间的短会,被姜盈延长到三个多小时。
接下来的两场会议全都顺延了,姜盈压根忘记了这回事,她在巨大的喜悦中根本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还是姜露看到姜盈没有按时结束会议,而且这场会议根本没有要结束的迹象,悄悄离开会议室通知了接下来两场会议的与会人员。
姜盈抓着姜花,询问一个又一个问题,问得越来越细、越来越深。
姜花作为部落里现在唯一的中级医生,同时还是医院的最大领导,医疗行政两把抓,不管姜盈问什么都能回答上来,丝毫没有被姜盈问倒。
姜盈和姜花又讨论了一番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方向,姜盈鼓动姜花带来的医生们也都踊跃发言。
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多多少少都说了一点。阿啼是最后一个说的,她想了好半天,用尚且十分生疏的语言说道:“缝伤口的棉线太粗了,要是有细一点的线更好。”
“不仅要细,而且要结实,不能断。”
姜盈点头,肯定阿啼的发言,心想如果有丝线就好了。不过在姜盈涉足过的所有地方,她都没有看到过蚕的影子,不知道现在这个时代有没有蚕?
姜盈开完会之后,才惊觉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
她吓了一跳:“接下来两场会议的人们都在外面等着呢?”
听到姜露早就通知了,姜盈才松了一口气,夸赞道:“你现在办事越来越周到了。”
姜露办事的确越来越周到了,已经历练成了一个优秀的职场人。这种水平的特助,如果对应到现代的话,姜盈觉得无论是自己创业前还是创业后,姜露都是她留不住的人才,应该去更大更好的平台发展。
姜露不仅推迟了接下来的会议,还让厨师在厨房里准备了一桌饭菜。姜盈开会的时间太久,已经过了食堂的用餐时间,但是会议室里这么多人都饿着肚子呢。
姜盈听到姜露准备了足够这么多人一起吃的饭菜,又感慨姜露的贴心。
“走走走,一起去食堂。”今天的会议她拖得太久了,姜盈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请大家吃饭。
姜露小跑着去食堂通知厨师上菜,姜盈一行人走到的时候,一盘盘菜刚摆在桌子上,还冒着热气。
最中央的是一只大砂锅,砂锅里是金黄色的鸡汤,里面有白嫩的豆腐、煎得金黄的五花肉、一颗颗圆溜溜的鱼丸。当然最多的是白菜和萝卜,不过白菜和萝卜吸饱了鸡汤的滋味,一点都不必肉差。
姜盈先盛了半碗汤,热乎乎喝到肚子里,再吃白菜豆腐,白菜鲜豆腐嫩……她连着夹了好几筷子,发现白菜都是嫩嫩的菜心。
定睛一看发现整口砂锅里的白菜都用得是菜心。
姜盈:“咦?”
姜盈还没说什么,姜露就解释道:“砂锅里用白菜心好吃,白菜帮子留着切丝做醋溜白菜。”
“这不算特权吧。”姜露朝着姜盈眨了眨眼,“反正神女也要吃醋溜白菜,大不了剩下的白菜帮子给神女吃好了。”
姜盈看到姜露迫不及待解释的样子,笑着摇头:“我哪里有那么严格。”
醋溜白菜的确用白菜帮子更好吃,清脆爽口。
姜盈还不至于连这样的小事都抓住不放,最近她的确一直在研究如何杜绝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但是姜盈也清楚自己在部落里是享受着特权的。
至于在她之下的管理人员,特权最好不要有,但是福利也要跟上。
除了中间的一道砂锅外,周围的菜肴主要以蒸菜为主。厨师们不知道姜盈一行人什么时候散会过来吃饭,蒸菜提前准备着,既能保持热乎,又不会丧失风味。
酱肉切成薄片,平铺在盘子底部,上面磕上四个鸡蛋,一起蒸熟。
鸡蛋吸收了酱肉的咸味,酱肉增添了鸡蛋的香味,这样的鸡蛋和酱肉都很好吃。
姜盈夹起一片酱肉,肥肉是白色的、瘦肉是红色的,标准的五花三层,配着米饭是绝好的下饭菜。
还有切成一片片蒸熟的腊肠,有甜、咸、辣三种风味,拼在同一个盘子里。
今年冬天才成功酿造出酱油,酱肉和腊肠自然是第一年制作。姜姓部落的族人们全都第一次吃到这样美味的食物。
姜花一边吃一边说道:“今天这顿饭盐摄入量大大超标了……”
但是说归说,姜花下筷子的动作一点都没有减慢,偶尔吃一顿又没事!酱油和腊肠实在太美味了!
其他医生们自然也知道,不过谁也不肯动作慢一步。
“盐摄入量偶尔才超标一点,以前那么多年我们的盐摄入量都远远不足!”
现在竟然要计算着盐是否超标这件事,这是多么的幸福啊……他们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幸福。
吃完饭之后,姜露询问姜盈今天还要不要安排会议。
姜盈毫不犹豫地说道:“要!”
姜盈的确处于巨大的喜悦中,她想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品味这样的喜悦,但是她更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到接下来几个部门的年终报告。
或许还会有好消息!
不,是一定还会有好消息!
姜姓部落的各个方面都在逐渐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