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边有点东西,想让你帮着问问有没有人要。”
李思雨还是打上了空间里面的东西,但是来钱快只能从女人身上下手,所以准备了不少东西。
陶丹看着她从挎包里面拿出来一大堆的东西,眼里满是惊讶。
两只低端的口红,还有几条丝巾。这些都是普通货,但陶丹见过,却没用过啊。
“你从哪里弄的?”说完她就后悔了,毕竟这东西一般人拿不到也买不来,这肯定是人家的人脉。
李思雨倒是没在意,“我家亲戚有在上海的,前段时间回来我让他帮忙带的。”
陶丹没有多问,毕竟跟她不是很熟悉。“多少钱?”
看到这东西那个女人能挪动步?所以她想问问价,自己有钱也要留一条丝巾。
李思雨来之前去了一趟百货商店,里面丝巾是五块钱一条,还要工业票,而且断货了。
口红倒是也有,都是带一点颜色的润唇膏,三块钱一只。
质量自然是比不过她的口红了,而且还是带颜色的,哪里都买不到呢。
因为怕别人认出来,所以李思雨把口红外面的商标磨掉了,底下贴的色号也撕掉了。
低价位的口红上面的商标都可以擦掉的,因为摩擦时间久了,也会掉的,所以去掉这些很轻松。
李思雨考虑了一下,随即道:“口红五块一只,丝巾六块,都不要票。但是有票可以减钱,什么票都无所谓。”
听到价格,陶丹觉得还可以,比百货商店贵一点,但是架不住没货啊。
“我要一条丝巾!就这个粉色的。”陶丹直接拍板,虽然很贵,但是好像要啊。
这种系在脖子上的丝巾没有什么磨损,所以可以带好几年,平均算下来没多少钱。
陶丹带上丝巾高兴的把钱给了李思雨。
“三块就可以,优惠的算是你帮我打广告推销了!”李思雨没有白给她,只是优惠了三块钱。
白给东西她还没有那么大方,她所付出的可是需要回报!
而且来找她也要陶丹帮忙,所以优惠一些也没什么。
陶丹当然高兴了,对李思雨道:“你在这等我,我去找我那帮同事。”
服装厂多数是女同志,所以推销起来毫不费力。而且中间还有陶丹出力,来的都是嘴巴严又有钱的。
李思雨离开服装厂嘴巴笑的合不拢嘴,没白来。
一共卖了八条丝巾,五只口红。还真是小瞧了这个年代女人的购物能力,一点不差!
因为有人拿票,所以中间降低了一点钱,但是多了几张票。
一共卖了八十块钱,还有三张五斤粮票一张半斤糖票。
因为这次卖货,李思雨又认识了几个人,还算不错。
拿着钱,李思雨回到家里,看到李成才正烧火呢。
“小姑姑回来啦。”小屁孩围着李思雨转,一眼就看到她手里拎着一个篮子,上面还盖着一块布。
李思雨打开布,里面放了一只收拾好的鸡,还有一些葱姜。
这是准备给老太太补身体用的。
“你过来看我做饭,以后我上班不在家你要给奶奶做饭,知道吗?”
李思雨可没时间总回家做饭,而且还有别的事情,所以这个做饭,李成才必须学会。
李成才也没多问,知道自己来就是躲着农活的,而且还有好吃的,做饭就做饭吧。
把老母鸡炖在砂锅里,又去炒了土豆丝,闷了一锅二米饭,还有小米粥。
粥是老太太吃的,年纪大了胃肯定不行,所以吃点粥最好。
李思雨跟李成才才十七岁,肯定要吃点干的才能饱。
吃过饭,老太太看着一直忙里忙外的李思雨,心里别提多心疼了。
她一直宠着的老闺女,啥时候做过饭啊?出来上班挣钱还要自己照顾自己,肯定很辛苦。
现在又要照顾她,肯定累的不行。
老太太把李成才叫到身边,告诉大孙子多干点活,没看到小姑很辛苦吗?
又给他讲道理,家里吃的这么好,还不是他小姑上班赚的?又不知道搭了多少人情呢。
李成才看着在外面忙活的小姑姑,眼睛一酸。可不是吗,这么多肉菜,还有细粮,肯定搭人情。
自己怎么还能让小姑姑这么辛苦,真不是人。
成功被老太太洗脑的李成才,又跑出去抢着干活,弄的李思雨一脸懵。
不过李成才除了做饭不会,其他的都会,所以她也没有再多管。
想干活是好事,她也不喜欢伺候人呢。
晚上王野给床送过来了,不过就自己一个人来的。推着三轮车累的满头大汗,又帮助李思雨按床,忙活了半个小时。
这种床就是一个木架子上面放的木板,但是磨的比较好,没有木刺,还刷了红漆。
就是时间久了,有些暗,不过不影响睡觉。
李思雨多付了五毛钱给他,算是安装费用了。
王野拒绝了李思雨的留饭邀请,又趁着天没黑回家了。
多了一张床,李思雨让李成才住了,自己则跟着老太太住。
被子早就留出来的,老太太根本不问这些事,李成才也不问,都觉得这是李思雨拉下脸找门路买的。
很好很强大。
对于他们不过问,李思雨也松了口气,不问就行。
之前的电褥子她已经收回去了,怕被人发现,所以没有用。
就剩下一天假期,李思雨第二天一早,就去隔壁借了推车,跟李成才推着老太太去了医院。
对于新来的两个人,胡晓梅也是知道的,看到李思雨这么有孝心,心里头触动很大。
现在的女儿哪有像她这样照顾老人又去上班的,都是照顾自己最大,而且有儿子更是轮不上女儿了。
所以二话不说能帮就帮,一个车而已,又不是不还。
老太太这身体可是不能拖着,必须赶紧治疗。
第53章 看病
城里的医院在城边,两层的小楼还带着两趟平房。大门口时不时出来进去几个人,倒是没多少人。
进了里面更是没几个人了,现在有钱人太少,不是什么大病没有人愿意来医院。
有的人家没有钱,更是挺着都不来。
李思雨先去转了一圈,没有什么挂号的地方,就抓到一个护士问了一下。
“去医生办公室吧,医生在那边。”小护士告诉完就溜了,也没有领她去。
李思雨也没生气,自己找了一圈就找到了。
去门口把老太太两个人带进去,直接去了医生办公室。
里面只有两个医生,一个三十多岁,一个五十岁左右,都是男医生。
“你好,这是我母亲,前几天在家里摔倒了就这样。”李思雨礼貌的打着招呼,把老太太领到医生面前坐下。
那五十多岁的老医生带上眼镜看了眼老太太,随后又问了老太太一些情况,然后活动了一下她的各个地方。
比起后世那些先来一套检查,这位医生倒是问的详细。
“怎么样?”
李思雨见他问完了,便着急的询问。
老医生推了下眼镜,对李思雨道:“倒不是什么大病,就是中风了,需要针灸治疗。先办理住院吧,得需要个时间。”
李思雨理解,毕竟老太太年纪大了,恢复也要时间的。
老太太听话的跟李思雨去了病房,李成才留下来看着她。
然后李思雨跟着护士去交了钱,因为不知道多少钱够,就先交了五十块,不够再交。
回到病房里,老太太已经被老医生施针,半边脸跟胳膊都扎着针。
老太太也可能有些害怕,一直很紧张。
李思雨坐在她旁边安慰她,倒是好了不少。
经过半个小时的针灸,老太太的手居然不抖了。之前一半身子不受使的胳膊,经常发抖,现在不抖了。
李思雨诧异的看着老医生,还是中医牛批啊。
老医生把针收好,又安慰了一番老太太。
“你这病不严重,看你的情况估计一周就会好差不多。”
老太太也感受到自己不抖了,心里特别高兴,连连点头。
之前老太太还挺不屑的呢,在她心里,这些医生什么的,都是骗钱的。
她以为自己不会好了,因为一个队上的也有老头老太太得这病,大夫看了也没好。
现在她不这么认为了,幸亏来了医院,等她好了就不会拖累李思雨了。
晚上李思雨没有在这陪护,自己回去做了饭带过来,晚上由李成才在这。
因为明天就要上班了,她也不能总不去,现在还是需要工作的。
给李成才留了钱跟粮票,嘱咐他别省着,给老太太吃点好的。
这才放心的往家走。
第二天一早,李思雨就去矿上报道了。这几天可把张文学忙活坏了,因为放假之前,她给的计划书让这几个厂长激动坏了。
这一阵来会也就是讨论这件事,所以也不用什么秘书。
“回来了,小李。”张学文看到她回来上班了,眼睛一亮。
粮食厂已经开始动土了,接下来就是他们了,主要原因还是矿厂的工人都是男人。所以房子很紧张,粮厂那边也一样,先动土的就是这两个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