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文却早就料到了。
他开始听郁棠这么说的时候,还不是像众人一样,觉得不可能。
可最终,事情还是朝着对他们郁家和卫家有利的一面在进行。
他镇定从容地把郁、卫两家的要求又重复了一遍:“李家大公子身披孝衣,到昭明寺给卫小山做三天的法事;林夫人则亲自到郁家大门口给我们郁家磕三个响头。”
“不可能!”李端想也没想地道,眼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愤怒。
他们还以为李家真的没有办法了不成?
否则郁、卫两家怎么不去告官!
他不过是不想得罪裴家罢了。
郁、卫两家都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居然想让他母亲到郁家的大门口给郁家磕三个响头做赔礼!
他母亲是什么人?堂堂四品孺人,李家的主母,当着全临安城的人给郁家磕头,以后还要不要做人了。
裴宴也难以压制心底的诧异。
这种近乎于羞辱人的事,多半是内宅女人才能想得出来的。
应该是郁小姐的主意。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做三天道场还好说,让李夫人这样地赔礼,等于是把李家的脸面丢在地上踩,李家估计宁愿去打官司也不会答应的。与其为脸面上的事争一口气,还不如让李家赔点银子什么的更能达到目的。
裴宴朝郁棠望去。
却看见郁棠老神在在,仿佛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一般。
裴宴不由摩挲着手中的貔貅,貔貅表面凹凹凸凸的花纹已被他盘得起了包浆,不显尖锐,只余圆润。
这一刻,他非常地好奇,郁棠是怎么想的?她接下来又准备怎么做?
郁棠没有让他失望。
她上前几步,对李端道:“不可能?是哪一件事不可能?李大公子又为什么觉得不可能?”
刚才郁棠已经出尽了风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郁文不想让郁棠再抛头露面了,他轻轻地咳了一声,示意郁棠不要说话,有他出面就好了。
郁棠却觉得,像这种如同买小菜似的扯皮筋的事,她出面比父亲出面更好,让大家看看李端这个读书的君子是怎样和一个小姑娘家计较的。
她手伸到背后,朝着父亲摆了摆,继续对李端道:“是不愿意向我们两家道歉?还是觉得我们提出来的条件太苛刻?我们两家,一家没了儿子,一家没了清白,难道这都不值得你们李家给我们一个交待?”
郁文不好当着众人的面让郁棠没脸,心里虽然着急,也只能看着郁棠和李端争执。
郁棠如敲冰戛玉般清脆悦耳的声音让李端心中一个激灵,理智终于有所回笼。
郁家显然有备而来,他若是不能冷静对待,还可能让自己陷入到更大的坑里去。
“郁小姐,我诚心而来,是来解决问题的,是来给你们家赔礼的。”他肃然地道,“而不是来受你侮辱的。让我母亲当着众人的面在你们郁家的大门口给你们郁家磕头赔礼,杀人不过头点地,你们是不是太过分了!”
郁棠冷笑,道:“这样说来,李大公子觉得披麻戴孝在昭明寺给卫家二公子做三天法事,不算辱没你了?”
李端当然也不愿意。
但比起让他母亲磕头这件事,做法事更能让他接受。
而且,他这样大张旗鼓地给卫家赔礼,别人只会觉得他宅心仁厚,虚怀若谷,有大家风范,不仅不会辱没他的名声,还会对他的名声有利。
难道这才是郁、卫两家的目的?
提出两种解决方式,对比之下,让他下意识地选择更容易接受的那一种解决方式。
郁、卫两家只是想让他给卫小山披麻戴孝?
只是不知道这是郁文的主意还是郁小姐的主意?
李端仔细地打量郁棠。
中等个子,穿了件半新不旧,颜色黯淡的细布青衣,乌黑亮泽的青丝绾在头顶,梳了个道髻,不男不女的打扮却难掩其如雪的肌肤,玲珑的曲线,冷淡的神色也难掩其眉眼的温婉和潋滟。
这件事应该不是她的主意吧!
她是个如此漂亮的女子,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鬼心思。
应该是她父亲为了让大家可怜他们家,特意让她出面的。
李端心中微安,索性道:“郁小姐,家仆无德,我给卫小山披麻戴孝可以,但家母一内宅妇人,让她在你们家大门口给你们家磕响头,这不行!”
裴宴竖起了耳朵。
他也觉得让李端披麻戴孝才是郁、卫两家的目的。
现在看来,郁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但他觉得,郁家不可能只提这一个条件。
接下来就看郁棠会再提一个什么样的条件,李家又会怎样应对了。
第六十八章 二折
谁知道这次郁棠却让裴宴失望了。
她突然间像榆木疙瘩似的,开始认死理:“那你们指使小混混绑架我的事又怎么算呢?难道刚才李大公子说的都是假的,在李夫人心目中,毁人清白不算什么?”
李端有些不耐烦起来。
总说这些有什么用?就算是女眷犯了罪,寻常人家也不可能让女眷去上公堂对簿,何况是像郁棠所说的那样去给郁家赔礼道歉,郁家提出这样的要求,分明就是想为难他们家。
不,也许是想为接下来的事讲条件。
李端想到之前郁棠这么说的时候那些乡绅在议论中流露出来的,对他母亲的不满,他觉得让郁棠继续这么说下去,只会让她牵着鼻子走,他得想办法掌握主动权,抢先一步才行。
“郁小姐,”李端干脆道,“让家母去你们家大门口给你们家磕头赔礼是不可能的。我们再争执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说到这里,他望向郁文,道:“郁老爷,将心比心,如果犯错的是您的妻女,您会同意让她们出面受罚吗?我们与其因为这件事在此僵持不下,不妨由裴家三老爷做中间人,商量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赔偿方式,诸位长辈,你们说我说得有道理吗?”
说完,他朝着在座的诸位乡绅行了个揖礼。
众人纷纷点头。
郁文和卫老爷交换着眼神,两人面上都露出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
郁棠却不像之前表现的那样冷静睿智、机敏聪慧,好像长时间的忍耐之后终于绷不住,流露出真实的性子来。
她嚷道:“阿爹,这件事不能就这样算了。难道他们李家的颜面是颜面,我们郁家的颜面就不是颜面吗?您要是今天不答应让李夫人亲自去我们家赔罪,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反正过了今天这件事也会闹得人尽皆知,我活着还不如死了干净,免得以后的几十年都被人指指点点,不仅是我,就是我们家的子孙后代也会像我一样抬不起头来做人。”
这话说得就有点任性了。
几位乡绅人人侧目,却没有一个出面劝阻的。
因为郁棠的话仔细一想,也有点道理。
这可怎么办呢?
众人的目光不由都落在了裴宴的身上。
裴宴看向郁棠的目光中闪过一丝狐疑。
这位郁小姐怎么时时刻刻都要闹出点让他看不清楚、看不明白的事出来呢!
先前就暂且不提了,就拿今天的事来说,一开始机智狡黠,处处透露着心机,步步为营,把李端打得个措手不及,眼看着胜利就在前面了,她又突然章法全无似的,不管不顾地只图自己痛快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其他都全然不管了。
怎么看怎么违和啊!
到底之前的她是真实的她呢?还是此时的她才是真实的她呢?
裴宴觉得自己还是大意了。
这就是不了解当事人的尴尬。
早知如此,他之前就应该多了解一下郁小姐的。
不过,郁小姐千变万化,他就算肤浅地了解了一下郁小姐,估计也不知道郁小姐下一次见面又会变成怎样的人。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男女有别,他不好探郁小姐的底。
裴宴想到几次遇到郁棠之后他猜错的那些事,直觉告诉他,他在决定之前最好还是再仔细观察观察再说,不然就会像从前那样,立刻让他掉坑里。
他不急不缓地喝了口茶,两边打着太极:“郁小姐说的有道理,可让李夫人亲自去郁家门口磕头,这也不太好。”他把球推到了李氏宗房那边,道:“李家十二叔公,您说呢?”
李家十二叔公像蜡烛似的,不点不亮,闻言道:“我们李家以裴三老爷马首是瞻,一切都听您的。”
又把球推了回去。
裴宴微微地笑了笑,道:“我也只是做个中间人,郁、李两家都觉得好就行。既然李家觉得怎样都行,那我就只好问问郁老爷的意思了。”
谁知道郁棠没有等她父亲开口,就不满地道:“阿爹,我不同意。李夫人必须给我们家道歉。”
郁文欲言又止。
像个无度溺爱女儿的父亲,明明知道不对却也不好当着众人的面反对女儿。
而李端也觉得心里很是不满。
什么叫做“李家觉得都行”?
李端明显地感觉到裴宴这是要帮郁家。
难道郁家在裴宴面前搬弄了什么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