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棠一看这样不行,但她想起自己前世刚进李府时骨子里藏着的怯意,让她比平时还要笨拙,颇有些感同身受。但二小姐和三小姐的心情,她也能理解。两个人都是非常聪明伶俐的,身边的丫鬟婆子也都是层层选拔的精明人,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支使着别人照着她们的意思行事。遇到苦庵寺这些畏手畏脚的众人,也不怪她们心浮气躁了。
得想个办法改变这种情况才行。
她盯着几个居士的手看着,心中一动,福至心灵般,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
郁棠四处看了看,看见了常年跟在二太太身边的那个姓金的婆子,她想了想,悄悄地走了过去,喊了声“金大娘”,道:“我看这样下去,我们今天就算是交待在这里估计也没什么进展。我倒有个主意,只是不知道妥当不妥当,还请金大娘帮我拿个主意。”
金大娘既然是二太太的心腹,多多少少都知道些裴老安人和二太太对郁棠的评价,她看了一眼陪着毅老安人和主持师傅说话的二太太,热情地笑道:“要不我带您去二太太那边吧?我一个做婆子的,郁小姐抬举,喊我一声大娘罢了。我哪有那见识觉得妥当不妥当啊!“
郁棠知道自己又遇到了个明白人,笑道:“您老人家吃过的盐比我们走过的桥都多,我先说给您听听,您要是觉得合适,我们再去二太太面前说,要是觉得不合适,您也帮我把把关,免得我说错了话,丢人丢到了毅老安人面前。“
金婆子忙说了几声“不敢当”,却是支了耳朵听郁棠说话。
“我瞧着制香的步骤也不过是那几步。”郁棠冷静地道,“她们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我瞧着多半是因为太紧张了。若是平时,倒可以慢慢地教,只是二小姐、三小姐马上要开课了,未必能天天跑过来教她们制香。不如把制香的步骤给分成几部分,让她们一个人只学一小部分,这样就比较容易记住了。”
金婆子眼睛一亮,拉了郁棠就往二太太那边去:“这主意好!郁小姐跟二太太说一声,肯定不会有什么错的。”
郁棠松了口气,在二太太和毅老安人面前又说了一遍。
毅老安人和二太太也都觉得好,叫了二小姐和三小姐到跟前,把郁棠的方法跟她们说了一遍。两人眼睛都亮了,转过身去就开始布置人手,教她们一个人只学一小部分。
毅老安人朝着郁棠欣慰地笑,道:“你这孩子,也不知道平时都吃些什么喝些什么,怎么就比旁人都要聪明呢。这样的点子也能立刻就想了出来。”
郁棠谦逊地笑,道:“不过是脑子里一闪的念头,也不知道好不好。这不就来找两位长辈帮着拿主意了。”
二太太也满是赞扬,道:“这样很好。若是这苦庵寺能制出佛香来,你也算是头功一件。”
郁棠又谦虚了一番。
制香的速度明显地快了起来,而且很快就制出了第一批线香。
三小姐道:“这个叫八宝香,里面添了八种香料,同佛家八宝似的,一般人闻着都会很喜欢的。”
金婆子就试着点了一支。
佛香味绵长,其中还含着些许的檀香味。
檀香是种非常名贵的香料。
苦庵寺的主持不禁问道:“还加了檀香的吗?”
“没有。”三小姐笑得有些得意,道,“要不怎么说是从古书上找到的方子呢?闻着很像檀香的味道吧?实际是合香。以后你们寺里有了这方子,就可以制出檀香的味儿来。“
郁棠听着心中乱跳了几下,再结合她前世的经历,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她打量着周围人的神色。
果然有人在仔细地听,而且这些仔细听着的人中,全都是眼睛有神,衣饰干净,手脚利落的。
这香方若是交给了苦庵寺,未必能保得住。
第一百九十章 防着
前世,苦庵寺很穷,大家都挣扎在温饱边缘,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在李家的那几年,郁棠见识过太多的好心变坏事。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
用过晚膳,她去拜访二太太。
二太太正好有客人,金大娘笑盈盈地把她迎到了隔壁的厢房,跟她道:“是杨家来人了,我们家二太太不好不见。郁小姐您在这里等会儿,等来人一走我就去通禀二太太。”
郁棠不免有些奇怪。
这都掌灯时分了,杨家有什么急事要派了人来苦庵寺见二太太?
她又怕自己把大太太的娘家和二小姐的婆家给弄混了,像在裴宴面前似的闹出笑话来,就低声问道:“是哪个杨家?”
金大娘是二太太的陪房,随着二太太到裴家没多久就跟着二太太一家去了任上,一直到老太爷去世守制才回的临安,对裴家估计还没有郁棠知道的多。她听郁棠这口气,以为郁棠对裴家知之甚详,也就没了对外人的警觉,丝毫没有防备地悄声道:“是大太太娘家那边的人。好像说杨家怕大公子耽搁了大比,给大公子介绍了一位西席。没想到三老爷不同意,杨家来的人和三老爷不欢而散,却也没有办法。就想找我们家二老爷,结果我们家二老爷去了五台山,就找到了二太太这里。”说到这里,她不屑地撇了撇嘴,“十之八、九是想让我们家二太太帮着大公子说说话。可他们也不想想,裴府是什么人家,难道裴府的大公子要读书,还得他们杨家的人给请西席吗?我们家二老爷、三老爷可都是两榜进士,哪个西席能和我们家二老爷、三老爷比?再说了,就算是我们家二老爷和三老爷都忙,没有那个时间,不是还有毅老太爷吗?再不济,勇老太爷也是举人出身啊!杨家的闲事,也管得太宽了!要我说,都是大老爷在世的时候给惯的!”
至于惯的谁,已不言而喻了。
按理,郁棠不应该听这些,可她实在是有些好奇大太太和裴宴的恩怨,她此时甚至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异想天开地琢磨着大太太点了顾曦做她的儿媳妇,不会是想和裴宴打擂台吧?
她都能看出顾曦在打裴宴的主意,难道别人看不出来?
她就不明白了,顾曦什么人不好嫁,非要来裴家趟这浑水,非要嫁到临安城来。
郁棠就轻声道:“多谢金大娘了,我在这里等着,二太太有空了您让人喊我一声就是了。”
金大娘就喜欢郁棠这样直白的人,她立马笑得满面春风,亲手给郁棠沏了杯茶,拿了蜜饯果子给她做了茶点,这才去了二太太那边伺候。
郁棠就寻思着,以二太太的精明,杨家只怕会无功而返。
她喝着茶,不禁伸长了脖子朝二太太正房的大厅望过去。
事情也巧,她刚望过去,二太太正厅的门帘子唰地一下就被撩开了,郁棠看到个四十来岁的婆子满脸忿然地走了出来,金大娘不以为意地跟在她身后,声音听似热情实则敷衍地高声道着:“这大晚上的,您可仔细脚下。这么晚了,只怕是进不了城了,您还是在这里住一晚再走吧!”
那婆子头上的金饰在灯笼的光照下一闪一闪地,看得出来,是个富贵人家里有脸面的仆妇。
郁棠跑到了窗棂边,只听那婆子冷笑了一声,道:“不敢劳您大驾,我们拿了我们家大老爷的名帖,已经在驿站定了个房。不过,我还是有句话要请您转告您家二太太,我们家大姑奶奶的今天,说不定就是别人的明天。”说完,昂首挺胸,大步朝外走去。
她就看见金大娘一面冲着那婆子的背影翻了个白眼,一面依旧热情地高声道:“您慢点,好歹让我送您一程。”随后慢悠悠地追了上去。
郁棠抿了嘴笑,觉得这金大娘平时低眉顺眼地,是个在丫鬟婆子堆里头一眼找不着的,想不到却是个颇为有趣的人。
她赶紧回去重新坐好了。
不一会,金大娘过来领她去见二太太,路上还低声嘱咐她:“二太太心情有些不好,若是有什么怠慢的地方,您可别放在心上。”
郁棠忙道:“是我来的不巧。可我这事又有点急,不来怕生出什么事端来,只好硬着头皮来打扰了。”
金大娘笑道:“郁小姐是个明白人,说是有急事,事情肯定很着急。”
不过两句话,她们就到了二太太的正厅。
有小丫鬟出来撩了帘子。
郁棠走进去,见二太太一个人端坐于方桌前的太师椅上。
昏暗的灯光照在她的脸上,让她的神情显得十分地严肃。
郁棠上前去行了礼。
二太太神色微霁,请了她坐下来说话。
郁棠就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那天去府上试制香的时候我没有注意,今天主持师傅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若是这香方给有心人得了去,是可以单独配出檀香味的佛香来的。这原本是件好事,说不定我们还可以专卖那檀香味的佛香。但我也曾听人说过一件事,有人见邻居家贫,好心请了去铺子里帮忙卖吃食,结果那邻居得了主人家做吃食的方子,干脆自己也开了个同样的铺子,还用各种方法把原来卖吃食的铺子给弄得关了店。我就在想,这香方是不是暂时别一股脑地全给了苦庵寺,香方就托了家中铺子的大掌柜管着,她们只需要帮着做各种佛香,我们不赚她们的钱,多发点工钱给她们,您看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