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棠听他那口气,好像不怎么喜欢吃这些甜食,那她做的花生酥去了哪里呢?
难道从前都是做做样子的?
她不禁道:“那您喜欢吃什么?我姆妈要是会做,下次做了送给您。”
裴宴一副可有可无的样子,道:“我也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吃的,或是特别不喜欢吃的。有新鲜的东西就尝一尝好了。不喜欢吃福饼,主要是老安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说了,多吃福饼可以治咳嗽,从小就每天不间断地给我煮柿饼水喝,我闻着那味就不舒服。”
郁棠顿时如遇知己,忙道:“那我和您一样。我姆妈总觉得小孩子肠胃不好,就得喝粥。从我小时候开始,我姆妈就喜欢让我喝粥,后来长大了,我看着粥就不想端碗。”
还长大呢?
这才几岁,再怎么长,也不过十几年光景的。
裴宴听她说得有趣,挺开心的,有一句没一句地和郁棠搭着话,直到陈其送帐本过来让裴宴过目,裴宴这才想起来,正色地问郁棠:“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一旁的陈其就多看了郁棠几眼。
三老爷最不耐烦说闲话了,怎么今天和个小姑娘说得这样开心。
不过,这小姑娘年纪轻轻,说话办事却有模有样地,难道三老爷看中了这位小姐?
他出了书房就去打听郁棠的来历。
郁棠陪伴在老安人身边也不是什么秘密,虽然没有大肆宣扬却也没有刻意回避,很快,陈其就把她进府的前因后果都打听清楚了。
什么都好,就是门第有点低。
陈其在心里琢磨着。
郁棠和裴宴都没有想那么多,郁棠向裴宴说起这次的来意:“您之前跟我说李家急缺在京中活动的银子,我当时就觉得李家未免太心急了,既然是一时之需,以李家的声誉,就是抬个空箱子贴了封条到当铺里去当个活当,肯定也有当铺愿意卖李家这个人情的,何必非要卖了这五十亩的永业田呢?不过,我前几天听到一个消息,说李竣奉父命从日照押送回来的东西的确压得车辙入土三分。我这几天在家里没事就在想这件事。您说,这会不会是障眼法?李家有多少家底别人不知道,临安城里的人可都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家发得迹。要是李意真的在日照贪了银子,总得想法子把这银子给洗白了吧?”
裴宴听着,脸上的轻快慢慢地就开始收敛起来,等到郁棠把话说完,裴宴已坐直了身子,神色肃穆地望着郁棠:“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想把李端按到泥地里再搓磨一顿吗?”
郁棠听着脸色一红。
她的确有这个意思。
可裴宴说得也太直白了。
别人听了,还以为他们两个人在商量怎么谋财害命的事呢!
她眨了眨眼睛,道:“我听说李家马上就要搬去杭州城住了,李端还准备去京城随着父亲读书。他们要是真的离开了临安城,卫家二公子的大仇就报不成了?”
裴宴不太能理解,道:“李端已经给卫家二公子披麻戴孝了,李端和顾家的婚事也告吹了,你觉得这样还不够吗?”
他觉得郁棠太执着了一些。
她和那卫家二公子也只不过是相了个亲,连婚事都没有订。
难道郁小姐看中了卫家二公子?
裴宴摸了摸下巴。
郁棠却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呢?我就是再恨一个人,最多也就是在私底下咒他不得好死罢了。李家能为了自己的利益毫不犹豫地就害了卫家二公子,可见他们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而我们家,这次要不是有您庇护,说不定也会落得个和卫家二公子一样的下场,甚至有可能家破人亡!这样的人家,我为何要放过他们?”
裴宴看着她气呼呼的小脸,突然想到自己小时候因被同窗忌妒受了欺负,他不仅反击了回去,还痛打落水狗,不仅让欺负他的人从此再也不敢惹他,就连旁边看热闹的人也都不敢再轻易地惹他。偏偏他父亲觉得他心胸不够宽广,还为此狠狠地斥责了他一番……这样一想,他觉得郁棠这么做好像也无可厚非。
郁文毕竟只是个小秀才,如果能把李家这样的官宦世家拉下马,以后别人肯定不敢再随便欺负他们家了。
“说吧!你要我怎么帮你?”裴宴痛快地道,“我等会还要和帐房的对帐。”
言下之意,让郁棠别浪费他的时间。
郁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您能不能帮我查查李端父亲在日照为官时的所作所为。普通的人不可能做个知府就能送那么多东西回来吧?”
她实际上还想问问,同样是一块地,为何只有李家的那二百亩永业田能种出碧梗米来?他要是有意,她可以把自家得的那三十亩地拿出来给裴家人研究,说不定裴家的地里也能种出碧梗米来。
只是裴宴前脚刚说了这样的话,她后脚就提这件事,很容易让人误会她这样是想和裴家交换条件,反而辜负了裴宴的一片好心。
第一百五十二章 重逢
裴宴倒没有想那么多,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下来。
郁棠松了口气,起身告辞,准备去给老安人问个安就回去。
裴宴很忙的样子,吩咐阿茗带郁棠去了内院。
老安人正和二儿媳喝着茶,听说郁棠过来了,还是阿茗带过来的,扭头对裴二太太笑道:“正好你也见见。这孩子性子活泼却不闹腾,正好可以和阿丹做个伴。”
二太太素来敬重婆婆,闻言立刻笑着应“是”,并温声道:“我也听阿丹说了。说上次来您这里做衣裳的时候遇到郁小姐,郁小姐给她挑了件鹅青色的料子做夹袄,一听就是个稳重的姑娘。”
老安人心疼晚辈,悄悄地给晚辈们炖鸡蛋羹吃,那是老安人的慈爱,他们这些做小辈的却不能得意忘形,真的不守规矩,吃肉喝汤穿鲜艳的衣裳。
他们家的裴丹年纪最小,从小跟着他们在任上长大,心思单纯,每次她和几个姐姐出门她的心都悬着,生怕她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来,每次都要反复叮嘱那些在裴丹身边服侍的丫鬟婆子,多盯着点裴丹。
若是裴丹身边的人都像郁小姐这样,那裴丹闯祸的机会也会少一些。
两人说着话,郁棠由陈大娘领着走了进来。
屋里有个陌生人。
郁棠不由好奇地打量了裴二太太一眼。
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桃子脸,柳叶眉,穿了件白色鎏银如意云纹团花杭绸褙子,端庄秀丽地坐在那里,未语先笑,矜持中透着温柔,像个邻家姐姐似的让人觉得可亲。
“这是二太太,五小姐的母亲。”老安人向郁棠介绍裴二太太。
郁棠忙上前行了礼。
二太太伸手虚扶了扶郁棠,笑道:“不知道郁小姐今天过来,也没带什么见面礼……”说着,她想了想,拔下了发间戴的一朵珐琅白贝紫荆花簪子递给了郁棠,“就算是见面礼了。还请郁小姐不要嫌弃。”
那紫荆花做工精细,就连花蕊都镶了一颗颗芝麻大小的白色晶石,一看就不是凡品。
郁棠暗暗叫苦。
裴家的几位太太小姐人都挺不错的,就是这人情来往太重了。
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脱贫。
“多谢二太太!”郁棠笑着收了下来,在老安人指的绣墩上坐了下来,笑着主动说起来裴府的事:“我听说李家当初真的运了几车银子回来,就寻思着这件事传开了只会对临安城的声誉不好,就去见了见三老爷。”
李意不管怎么说也是从临安出去的官员,若是他名声坏了,也会连累临安人的声誉。不过,这不应该是郁棠操心的事,跑去告诉裴宴,就更不应该了。
老安人心中不喜,但也没有因为这一件事就否定郁棠,她和郁棠毕竟接触的不多,也许这只是小姑娘一时的失误呢?
“三老爷怎么说。”她淡淡地道。
郁棠倒是想把她的怀疑告诉老安人,但老安人明显不是普通的妇孺,直接说出来,老安人肯定会觉得她多管闲事或者是喜欢找借口往三老爷面前凑,还不如问什么说什么。时间长了,让老安人自己来判断她是怎样一个人,反而更能让老安人安心。
“三老爷说他知道了。”郁棠笑道,“我想着有几天没见着您了,就过来给您请个安。”
老安人笑了笑,想着,果然还是个小姑娘家,行事再稳重也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她看着郁棠一副花容月貌却没心没肺的模样,突然间觉得有点可惜,忍不住告诉郁棠做人:“你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就让你阿爹来找三老爷,由他跟三老爷说。”
郁棠觉得她的机会来了,忙道:“我之前也想让我阿爹来跟三老爷说的。只是我阿爹这几天很忙——李端李举人家前些日子不是要把他们家能种碧梗米的永业田卖掉一部分吗?我阿爹和我们家隔壁的吴老爷一起买了一部分,田契刚到手,这几天我阿爹和吴老爷整天不着家,整天在忙这件事呢!也不好打扰他老人家,我这才来见的三老爷。”说完,她立刻乖乖认错,“老安人说了之后我也觉得是我行事太鲁莽了一些,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