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棠靠着她自己的能力已经在他阿爹心中占了一席之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是个能和他并肩的人了。而通过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来看,郁棠也的确有这个能力和他并肩,不,甚至说,郁棠是比他更有主见,更有能力了。
他这个做哥哥的已经不如妹妹了。
郁远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转了几圈,跑去了郁棠家。
第一百零一章 沙棘
陈氏正和陈婆子在天井里熬麦芽糖,一踏进大门,甜甜的麦芽香就扑面而来。
“婶婶!”郁远上前给陈氏请安。
陈氏用腰间的围裙擦了擦手,笑眯眯地问道:“阿远啊,你是来找你叔父的吧?他给佟大掌柜送年糕去了,今天中午前恐怕回不来,你有什么事?不好跟我说的就去书房给你叔父留个字条好了。”
明天就是小年了,过年的东西都已经准备齐了。年糕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食物,而做年糕则是陈氏的拿手好戏,只是往年陈氏身体不佳,都不怎么动手了。今年陈氏的身体虽然仍旧不如常人,却比往年好了很多,不仅郁家人高兴,陈氏也非常高兴,亲自动手做了十几斤米的年糕,亲戚朋友,乡亲邻居都送了一点。
“我是来找阿棠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帮陈氏把旁边熬好的麦芽糖搬放到了厨房里,“阿棠在吗?我们上次去杭州城的时候看到一些新图样,我想和她商量商量。”
陈氏不疑有它,笑道:“她在书房呢!”说完,用刀割了块麦芽糖拿碗装了递给郁远,“给,你们兄妹尝尝好不好吃。”
郁远高兴地应了,端着碗去了书房。
郁棠手握着支湖笔,正伏案画着什么。
冬日的暖阳从糊着高丽纸的窗扇照进来,给她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光,和煦而暄软。
郁远愣了愣,才叫了声“阿妹”。
郁棠抬头,立刻笑了起来。
笑意一层层地从她的眼底漾出来,让她的神色都变得灵动起来。
“阿兄怎么过来了?”她放下笔,从书案后面站了起来,把郁远迎到窗边的太师椅上坐下,“你不用忙着给相家准备拜年的东西吗?”
已经定下了婚期,过了婚书,虽然还没有举行婚礼,但郁远已经是相家的姑爷了,按理,郁远初二要去相家拜年的,王氏正为拜年的贺礼发愁,责怪郁远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去杭州城的时候也没有买点东西回来。
郁远嘿嘿地笑,完全把这件事给忘了,他道:“不是有我姆妈和婶婶吗?这种事我也不懂,要是买错了东西还不如不买呢!”
上次相家来人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对去相家有点排斥,但为了相小姐的面子,他决定把这些都抛到脑后,态度谦和地去给相家的人拜年。可这并不代表他就喜欢议论这件事。
他把麦芽糖往小几上一放,对郁棠道:“婶婶给的,尝尝好不好吃。”
母亲一大早起床就开始熬糖了。
她小的时候每当此时都会迫不及待地等在灶边,每次都会被母亲强行抱走,最后以哭闹着被塞一块麦芽糖结束。
直到她十岁那年,因为偷吃麦芽糖被烫了嘴,请了大夫,喝了一个多月的药,正月里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只能看着,她这才没有再馋嘴。
于陈氏他们来说,这不过是五、六年前发生的事,于她来说,却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她在心里感慨着,笑着去给自己和郁远各泡了碗麦芽糖水,道着“阿兄也尝尝”,重新在郁远的对面坐下。
郁远尝了尝糖水,芳香馥郁,甜而不燥,他不由赞道:“没想到婶婶的麦芽糖也做得这样好,今年我们可有口福了。”
这麦芽糖除了祭灶王,招待春节来拜年的亲朋,有一大部分是准备给郁远成亲时候用的。
郁棠抿了嘴笑。
郁远讪讪然,不敢再说麦芽糖的事,道起了来意:“我仔细想过了,就像你说的那样,我去帮着管理家里的田庄和山林,我们种你说的那种树,做蜜饯。”
郁棠猜着也会这样。
前世郁远的生意都做得那么好了,她大伯父还是不放心,还要时不时地指导一下郁远,今生郁远只是个跟在大伯父身后打杂的,大伯父就更不可能放手把铺子里的生意交给他了。
“我正想和阿兄说这件事呢!”郁棠说着,起身去了书案那里,道,“阿兄你来看,这儿画的就是我说的那种树。这一过年,在外面行商的人就都回来了,你看能不能请那些在外面行商的人瞧一瞧,看有没有人认识这种树?”
郁远走过去仔细地瞧了好一会儿,才利索地卷了画,道:“行,这件事就交给我了。十五之前一准给你消息。”
郁棠松了口气,但还是觉得不太放心,等到郁远走后,她又重新画了一幅沙棘树,给刚从佟大掌柜那儿送年糕回来的郁文看:“您认识这是什么树吗?能不能找得到认识这种树的人?”
文人雅士中很多人喜欢莳弄花草,说不定就有人认识。
郁文笑道:“你这又是给我出的什么难题?”
因为郁棠提议在郁远成亲的时候把临安城里有头有脸的乡绅和考上秀才举人的读书人都请到家里来喝喜酒,郁文这段时间腿都快跑细了,好不容易把事情办得差不多了,转眼间郁棠就又画了株莫名其妙的树让他认……
郁棠不好意思地笑,抱着父亲的胳膊撒娇:“这树叫沙棘,我和阿兄准备在我们家的山上种这树,阿爹您就帮我问问呗!反正你也要帮阿兄去请人!”
人逢喜事精神爽,女儿冲他撒娇,他是很欢喜的,逗了郁棠几句,出去送喜帖的时候还是把画带在了身上。
出乎郁棠的意料,知道这树的居然是县学的教谕沈善言。
他笑着问郁文:“你问这个做什么?这树虽然粗糙,但在我们这里是种不活的。你要是不相信,可以去遐光家看看。他们家就有好几株,是那年周子衿去甘肃的时候带回来的。在那边还结果子来着,回来之后就只长个子不结果了,因为这事,子衿还把遐光笑话了一顿,说他们家的水土不行。”
郁文没想到是这个结果,呆了半晌,这才道:“是我家闺女,不知道从哪里听人说了,想在我们家的山林里种这树,让我帮着打听呢!”
沈善言在这里避世,对郁文的人品有所耳闻,后来接触过几次,倒也对脾气,偶尔也会一起去赏个花、踏个青。闻言不禁笑道:“你这闺女,真可惜了。要是个儿子,就是不读书也能做出番事来。”
沈善言是什么人,沈家的公子,江南的才子,寻常的士子能得他一句赞扬已经不得了了,何况是女孩子。
郁文喜得满面春风,嘴里却谦虚道:“哪里,哪里,她就是喜欢折腾。”
沈善言真心道:“能折腾,还能有名堂地折腾,已经是很了不起了。”然后想到郁小姐的婚事,不由又道:“你们家闺女的婚事,你可得慎重,别胡乱许配了人家才是。”
“一定,一定。”郁文连连点头。
就算沈善言不说这样的话,他也舍不得把女儿随便就许配人家,现在听沈善言这么一说,那就更坚定了他要找个好女婿的心思。
第一百零二章 一年
沈善言不过是随口说说,见郁文却是把他说的话放在了心上,不由生出几分责任感来,略一思忖,对郁文道:“你把那画再给我看看,我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有这种树。”
他的亲戚朋友相比郁文又高出一个层次,喜欢种花养树的人有很多,而且有些人还专门种些奇怪的品种以示不同。
“遐光家的那几株沙棘树是子衿为了逗遐光种的,遐光看都懒得看,那些伺候花木的仆妇肯定也不会放在心上,长得就跟个杂树似的。”沈善言继续道,“我在西北的时候见这树能长到齐屋高,他们家的那几株沙棘倒好,还没有腰高。就算是从他们家借了树种过去,估计也养不活。还不如再找找看,有没有其他人家养过这种树的。”
他这样地上心,郁文自然是谢了又谢。
两人在书房里琢磨了半天也没有想到还有谁家种过这样的树,沈善言干脆收了画道:“我在这里和遐光过了小年就要回家去了,正好趁着这机会帮你们家闺女问问。”
过年的时候,沈家门庭若市,会有很多亲朋故旧来拜年的。
“那可太好了!”郁文喜出望外,等到沈善言回杭州的时候,他把家里藏的半刀澄心纸用匣子装了送给沈善言做仪程。
沈善言是真心喜欢,也就没有推辞,让郁文等他的消息,回杭州城过年去了。
郁家这边也很热闹。
过小年就开始换桃符、贴对联、挂红灯笼、准备祭祖的供品、年夜饭的菜肴。
郁棠则陪着父亲莳弄水仙花、金钱桔,指使着双桃等人打扫扬尘。
她还抽空去给马秀娘送了些陈氏做的年糕、麦芽糖和她自己做的头花。
马秀娘非常的高兴,放下手中的活计,接她进了自己的内室,还从柜子里拿了柿饼招待她:“从福建那边过来的,可甜了,你等会带点回去给婶婶也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