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有专门收购皮蛋的地方,等家里忙完我带你们过去。”
马伯文没想到乔笙还有制作皮蛋的手艺,随着家里的鸡鸭陆续产蛋,家里每天都能收捡好几十个鸡鸭蛋,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处理办法,避免了鸡蛋和鸭蛋因为卖出不及时变质坏掉。
乔笙一听说有销路,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天下午,马伯文跟村长何大牛一起去到他家的水田边上,乔婉也跟着一起。
“伯文,你看这是我家平整之后的水田。上次你不是说过吗?我们沤的农家肥就是天然的肥料,你说我可不可以把农家肥弄一些到水田里?”何大牛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所以想尽办法增产。
马伯文很意外村长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好的变化。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要注意适量。秧苗跟孩子一样,营养过剩会烧坏秧苗的根。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分批次将农家肥加入到稻田之中。何叔,你有没有想过在稻田里养鱼?”
这是马伯文的一种创新性假想,还没有经过事实验证。
“稻田,养鱼?伯文,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何大牛睁大了眼睛,能行吗?
站在一旁的乔婉听了马伯文的话,眼睛一亮,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正好可以让她体验一下养鱼的过程。
“何叔,我的意思不是现在放鱼苗到稻田里,而是等秧苗长起来之后。如果想要在稻田里养鱼,稻田就不能是一块平整的泥田,得在田里留出足够鱼苗生存的空间。”马伯文见何大牛没有意向,只是简单的说了说。
何大牛没有继续追问稻田养鱼的事情,他的想法很简单,即便这种做法是可行的,那水稻的产量会不会受到影响?
这是一种没有得到推广的做法,必然有一定的风险,而他们现在经受不起风险。
马伯文是个极其有眼色的人,他很快把话题切换到了关于水稻的病虫防治,以及追肥相关事宜上。对于能够帮助水稻增产的举动,马伯文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村长何大牛。
晚上,等孩子们都睡着后,乔婉将马伯文叫到堂屋门口。
“你再跟我详细说说稻田养鱼的事情。”
马伯文眼神带着笑意,他仿佛一早就知道乔婉会找他说这事,“其实村长想岔了,利用稻田里的水养鱼,既可获得肥鱼,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它们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如果天气好的话,可以让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乔婉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马伯文的确聪明,在农学上很有想法。
“马家湾不缺水,所以我应该不用担心稻田没有足够的水来养鱼。可是,怎么才能让水稻和鱼苗和谐相处?我听你说得倒是简单,操作起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马伯文专注地看着乔婉,他们很少在农事上产生分歧。不知道为什么,无论自己有任何创新的提议,她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理解并且很快接受。
“你说得没错,需要提前做很多工作。比如,稻田堤埂要加宽、加高,并拍打结实;同时挖鱼沟、鱼溜或鱼坑,并设置鱼栅。鱼苗的放养时间一般在插秧后十天左右,每亩稻田可养殖鱼种500尾左右。稻田养鱼后应保持较高水层,关键是防止大雨时逃鱼。此外,在管理稻田时,应充分考虑到鱼类生长的要求,可分片间隔施放,以免影响鱼类生长。”
见乔婉听得认真,并且一脸的肯定,马伯文心跳不受控制加速起来。
“乔婉,这些都是我的设想,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你真的要在稻田里养鱼吗?万一失败了,很有可能前期的功夫都白做了不说,还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
马伯文心里有七成的把握才敢拿出来跟村长和乔婉说,可毕竟他说的都是理论推断出来的,没经过实践,他不敢保证一定会成功。
乔婉抬头看向马伯文,“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大胆,但是很不错。即便这一季没有成功,我们还能总结经验明年再来。”
马伯文已经没有办法思考了,他看着乔婉的眼睛,耳边是自己咚咚咚的心跳声。
“乔婉,你为什么这么相信我?”
“你可以认为,我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你的想法并不是天方夜谭,而是有理有据。再好的想法,如果不付诸实践,也只不过是空想,你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乔婉回房后,马伯文在堂屋门口坐了很久。
“再好的想法,如果不付诸实践……”马伯文想起了自己内心最大的渴望,那就是跟乔婉复合。
乔婉这话,是不是变相在鼓励自己?马伯文扬起嘴角,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第二天早上,乔婉决定把自家的两亩水田全都拿来改造成能够养鱼的稻田。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首先得要马伯文画出改造后的图纸,她们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
马伯文拿出自己昨天熬夜画的图纸,“我们去田里,那样会更好理解一些。”
乔笙和乔骁无条件支持乔婉的任何决定,她们也跟着一起去了自家的水田边上。
“在来的路上,我观察了咱家的水田,这里水源充足,灌排方便,耕作层深厚且不漏水,很适合用来改造成养鱼的稻田。”马伯文一脸地认真,他既然要做就一定会把这件事做好。
“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养鱼稻田四周田埂80至100公分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形成‘十’字形中心鱼沟,鱼沟深30公分,宽40公分,同时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角或田中心挖一个深一米,面积约3-5平方米大的鱼坑,以备鱼栖息。”
乔骁对着面前的水田笔划了一下,“按照你说的,那岂不是有一部分水田都种不了水稻?你这样把水田分成了几块区域,我们插秧的时候会影响进度。”
乔骁倒也不是否定马伯文的说法,她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而已。
“的确,种植水稻的面积肯定会让一部分给鱼苗,可水稻的产量不降反增。至于你提到的插秧进度问题,在水田上做出明显的鱼沟标示就行。”
何大牛远远地看到马伯文拿着一张图纸在跟乔婉比划,他走近了一听,原来乔婉真的要把自家的水田改来养鱼。
他皱了皱眉头,乔婉会不会太相信马伯文的话了?
第74章
何大牛是个藏不住话的人, 他大步走了过去。
“乔婉,你真的要用稻田养鱼?这样风险太大了!”见乔婉脸上的表情一愣, 何大牛把视线转向马伯文。
“伯文呐,叔一直都觉得你是咱们村最聪明的人。稻田养鱼这事儿还得慎重, 如果你们真的想要试一试, 就用一小块水田来试, 即便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换做是别人, 可能不会直接说出这样类似否定的话。
可何大牛就是这样的性子, 这些话要是不说出来,他憋在心里难受。
“叔,您的好意我明白, 也感谢您愿意提点我们几句。我相信马伯文要不是有足够的把握,也不会跟我们提稻田养鱼这件事儿。上次暴雨事件我就深有感触, 种庄稼哪能一点风险都没有。您放心,我们胆子虽然大, 但是心细着呢!要是今年实验成功,明年咱们全村都能推广稻田养鱼。”
乔婉从来不是只顾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人,她从一开始就愿意带着马家湾的村民一起吃饱饭, 最好还能常常吃肉。
何大牛听了乔婉的话,心中感慨万千。
“乔婉, 有你这样的态度,叔一定全力支持你弄好稻田养鱼这事儿。伯文,你也别怪叔不信任你,叔老了, 不如你们年轻人思想先进。”
接下来,马伯文解答了乔婉三人以及何大牛对稻田养鱼的种种疑惑。
趁秧苗培育这段时间,他们得抓紧时间改造稻田。
何大牛为了支持乔婉用稻田来养鱼的计划,特意协调她跟相邻水田的村民互换了水田,让她家的两亩水田连成一片。
马家湾的村民现在十分认可乔婉这个人,所以听说了稻田养鱼的实验之后,他们态度十分积极,不到半天时间就敲定了换田的相关事宜。
马伯文请假回家就是为了帮助家里缴纳粮食税,有了罗忠诚加急做出来的夹板车,他和乔婉趁着天气凉爽的一天,早早地将粮食推到镇上。
尽管他们天不见亮就出了门,可等他们到达粮站门口时,排队缴粮的队伍已经排出了一百多米。
乔婉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缴粮队伍龟速前进着,恐怕轮到他们得到下午去了。
“乔婉,你先在这儿排队,我过去看看。”马伯文比乔婉更急,原本今天是个阴天,可太阳偏偏穿透云层照着大地,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周围什么味道都有。
马伯文可不愿意乔婉在这儿干等着晒太阳,说不定还会饿肚子。
排在队伍后面的不只马伯文一人想要去前面探探情况,不等工作人员张罗,排前面的农民率先提出了抗议。
“咋的了?想插队吗?到后面排着去,别往前面挤。”
“后退,全都后退。你们几个男同志做什么呢?缴粮有什么好看的?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打着插队的主意。谁让你们不早点来,这会儿尽想着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