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婉对稻田养鱼投入了十分的关注,在马伯文离开后,她按照马伯文的提议,增加了稻田里的蓄水量,并且随时关注着鱼苗的状况,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起初几天,有一些鱼苗因为各种原因死掉了,浮在稻田的水面上。
路过的村民有些心疼,怕乔婉好不容易赚来的钱打了水漂。
“二叔,你说乔婉搞得稻田养鱼真的能成吗?我看着心里没底。”
“成不成,现在说了不算,天气这么热,死几条鱼苗算什么。你看谁家的鸡鸭能从小崽子一直养到大?总会有些体弱的活不下来。”
“我看乔婉几乎每天都来稻田里,她心里肯定也着急。”
乔婉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着急,每次去田里发现有死鱼,她都会第一时间想办法捞出来。死掉的鱼会产生细菌和病毒,如果不及时打捞,会影响其他健康的鱼。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投入1500条鱼苗,最后就一定能收获1500条肥鱼。
按照乔婉自己的估计,最后要是能够活下来500条就已经很不错了。
天气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稻田养鱼以前从来没有实践过,鱼儿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或许,结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糟糕。
十五天很快过去,此时稻田里的鱼苗已经度过了适应期,几乎很少出现死鱼的情况。
乔婉和乔笙带了一筐皮蛋,五筐木耳和菌子的干货出发去了县城。
八月的天气到达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乔婉不是死脑筋的人,等走到隐蔽的路上,她直接将夹板车和车上的东西全都收进了私人空间里。
乔笙还没有去过县城,这次能够跟乔婉一起去县城,她心里有些激动。
“婉儿姐,县城大吗?”
“看起来比镇上要大很多,镇上很少加工厂和各种单位,但是县城里有很多。县城的街道上有卖吃的,卖百货的,还有卖杂货的。我听冯亮说,他们大部分的物资都是从厂里采购,除了厂里买不到的,或者买不齐全的才会做零星采购。”
乔婉之所以带乔笙出来,是因为她要是一个人去,到时候总不能当着冯亮的面把自行车放在夹板车上拉着走,那样太瞩目了。
而且,乔婉有想要在县城买房子的打算,所以先带乔笙一起过来踩踩点,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
没有了夹板车和货物的束缚,乔婉和乔笙的脚程快了很多。
等她们来到物资局的时候,时间刚好正午,物资局的人纷纷从单位走出来,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
大门口,跟着同事一起出来的冯亮抬头便看到了乔婉。他虽然只见过乔婉一面,可这个女同志给他的印象太深了,所以他记忆深刻。
冯亮笑着举起手来挥了挥,“弟妹,来得正好,我们先去吃午饭吧。”
乔笙一眼就锁定了婉儿姐口中的冯亮,不知道为什么,第一眼看到冯亮,她总觉得这个人眼熟。当乔笙仔细打量他的时候,却发现他其实跟自己认识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像,压下心头的异样,乔笙跟在婉儿姐身后朝冯亮走去。
“亮哥,这次真的是太麻烦你了。”乔婉知道自行车有多难买,县城里也只有干部才能分到公车,普通职员是没有资格的。
“跟我这么客气做什么,伯文是我的好兄弟,我拿他当自家人。跟我来,咱们边走边说。这位是?”冯亮的视线落在乔婉背后的女同志脸上,他很快挪开了视线,盯着别人看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亮哥,她是我妹妹乔笙。阿笙,这位就是我跟你提到过的冯亮,你也跟着我一起叫亮哥吧。”
乔婉从马伯文口中知道了他和冯亮的关系,才会这么介绍。在这里,要是关系不那么熟悉的人,会直接称呼某某同志,而不是哥。
“亮哥,你好!初次见面,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来的路上,乔婉跟乔笙说了,她不一定每次都有时间去县城送货,必要的时候可能会把送货这件事交给她。所以,她有必要尽快跟冯亮熟悉起来。
清脆的声音如同清泉击石,冯亮先是一愣,随后很快反应过来。
“乔笙,你好!关照谈不上,大家相互学习。”
冯亮带头走在前面,他的脑海莫名地将乔笙的声音和容貌刻录下来。马伯文也真是的,怎么没听他说过弟妹还有这么好看的妹妹。冯亮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正好跟乔笙的目光对上,他被抓了个正着,脸色有些不太自然。
不过,他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跟乔笙和乔骁说起了购销的事情。
“上次从你家采购的皮蛋卖得很好,主要是比别处采购的皮蛋品质更高。你们要是有空,可以多弄一点。现在鸡蛋和鸭蛋还是很好买的,你们稍作加工,一万个我也能收。”
乔婉和乔笙闻言,眼里闪过一道惊喜。
“亮哥,多谢你的指点,我回去就多做点。”乔婉心里感慨,冯亮对别人未必会这么说,他是真的把马伯文当兄弟,才会给自家开后门。
“嗯,还是不要太张扬,低调点总是好的。现在愿你贫穷,不愿你富贵的人太多了。你们别误会,我不是批判谁。咱们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不存在什么投机行为。”
乔婉和乔笙对冯亮的印象很好,他一看就是个有文化的人,却并没有读书人身上的迂腐。从冯亮的言谈之中,可以发现他对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理解,说话中肯,言行十分低调。
他们三人在物资局的食堂吃了一顿午饭,冯亮抢着买了单。
知道乔婉他们送完货,提了自行车还要回村子里,冯亮没有耽搁,亲自找人帮忙把皮蛋和山货验收了。
等待会计算账和领钱的间隙,冯亮将乔婉和乔笙带到了物资局的后院,那里停着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
当初买车的时候,乔婉和马伯文商量过了,要买那种有杠子的大自行车,不要女士骑的小车。大自行车可以多托人,也能多载货,骑起来速度也快些。
“车牌已经安装好了,这是缴税的凭证以及购买的票。”
冯亮从兜里拿出几张单据,递到乔婉手中。
“亮哥,麻烦你了。我想问问,还能再买一辆这种车吗?时间久一点也没关系。”乔婉看到新车之后,很快在自行车的后座上规划了加板子改造成货箱的打算。
拖拉机她暂时不敢想,但是如果家里有两辆像这样的自行车的话,她们送货就会方便很多。
乔婉的问话出乎了冯亮的意料,他没想到乔婉竟然这么愿意在交通工具上投钱。
他知道乔婉现在能赚钱,不说木耳和野生菌,但是皮蛋一项收入就不低。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他们对于自己赚来的钱很谨慎,花出去时往往会再三斟酌。
乔婉的新车刚到手,已经开始打算购置第二辆自行车了。
冯亮并不是不赞同,而是被乔婉极有前瞻性的举动所震惊,“弄倒是能够弄来,但是要再等三个月。现在指标很不好弄,我尽量提前帮你弄到手。”
“那真是太好了,谢谢你,亮哥!”
没过多久,她们从会计手中拿到了这次送货的货款。乔婉二话不说,把其中的一百五十块钱交到了冯亮手里。
冯亮说什么也不收,他那里能提前三个月就把自行车的钱收了,没有这样的道理。
“亮哥,我和马伯文把你当成自家大哥,绝对相信你。他这不是去省里学习去了吗,要不然肯定要跟我一起过来的。万一下次去学习的人换成了你,现在联络不方便,所以你还是收下吧。”
乔婉不擅长处理这种关系,这已经是她的极限,要是冯亮再拒绝,她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好。
“是啊,亮哥,你就收下吧。说不定要不了几天就有好的消息,我们只是提前做好准备罢了。”乔笙也跟着一起劝说。
冯亮看了乔笙一眼,他只要一听她说话,心里就会波动,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
“好,我收下。”
送乔婉和乔笙离开之前,冯亮特意给她们的水壶灌满了凉开水。现在是下午两点,日头正大,要不是马家湾离县城实在太远,冯亮都想让她们晚点再走。
乔婉把自行车让给乔笙骑,她自己推起了夹板车离开县城。
乔笙之前还没有骑过自行车,第一次尝试这里的交通工具,她觉得很是新奇。
“婉儿姐,这个自行车好像结构很简单。给我材料,我说不定都能自己组装一辆。”乔笙是战舰的狂热爱好者,她对机械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所以,骑自行车对她来说再简单不过,保持平衡就行。
“阿笙,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我们可以把自行车改造一下,给它后面弄个拖箱,这样就能装更多的东西了!”
乔婉脑海里灵光一闪,有了一个模糊的构思。
她不知道的是,大城市其实有她说的这种车,名叫三轮车,只是因为现在三轮车的数量太少,根本没有办法流通到县城来。
乔笙很快理解了乔婉的意思,“婉儿姐,这么新的自行车,我可舍不得拿来改造。等我们回去之后问问罗叔,他应该认识会打铁的工匠。我刚刚仔细看过了,这辆车其实就是铁做的,外面刷了一层漆。我们不用做得这么精细,拉货的车主要是为了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