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沙柳273)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沙柳273
- 入库:04.10
冰兰进进出出认识很多街上的邻居,看到了拄着拐杖的冯老四,偶尔被丈夫推出来的李红。冯老四拿着拐杖喜欢打看他的人,喜欢发脾气,大吼大叫。冰兰他们经常绕道不走他家门口。她现在去上中学,雪兰和程斌去上小学,建华去幼儿园。一家人生活步入正轨。
冰兰负责家里的一切开支,夏志信将工资都是交到冰兰手里。每月要买米粮油盐和孩子上学的书本学杂费,一家人的衣服穿戴等等。夏志信每月三十六块,给老家五块,剩余的就是冰兰做主的三十一块。
加上大堂哥每月给的五块伙食费,冰兰手里每月还是三十六块。生活很有规律,每周吃两顿饺子,一荤一素。一顿鱼,一顿红烧肉。其余的就是白菜土豆大萝卜等等。偶尔弄块猪骨头炖一锅汤。加上冰兰在院子里养的鸡,一家子的日子过得是很不错的。
要知道现在猪肉才七毛二一斤,鸡蛋五毛五,买一盒烟九分钱,当然别抽好的,夏志信没有吸烟的喜好,这笔钱省了。菜几乎是堂哥每周回家带过来,买菜的钱也省了。偶尔冰兰跟回去还能带回一些鱼来,给左右邻居送上一条。
一年后冰兰推回一辆飞鸽牌的的自行车,这样夏志信上班,夏建国回家都方便了。夏志信更佩服闺女的持家有道,就连对门的赵大娘每次看到孩子们都是笑眯眯的,特别和善。在冰兰看来,那笑容很伪善。
大堂哥转为正式工后,工资开始三十一块了,还有粮本各种票。老张氏看到了希望,随即二堂哥也到了建筑队。现在到处都在建设,缺人,实在是缺人,尤其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冰兰家又多了一口人,三个大男人开始在院子里加盖两间小厢房。院子一下子窄了。就连鸡窝都到了窗户下面。
夏志信回家的时候老张氏提起孙子的婚事,“建国的事还是你要费心,是安排在城里还是村上你们拿主意。村上已经有人上门问了”
夏志信犯难了,建筑队刚去的人别想在十年八年内分到房子,两口子结婚住哪儿?在村上结婚,意味着侄子要跑家,那样会很辛苦。
想到对门的赵大娘每次见面都很热情打招呼,夏志信回来后便去拜托老太太给侄子找对象。“姑娘踏实过日子就行,这事不着急,您老慢慢打听着,我侄子刚二十”
“你侄子的事我记住了,有合适的一定帮他留意。倒是你有没有想过再组一个家庭。一家子都是大老爷们,就一个小姑娘进进出出忙活,这家啊没女人哪成?”赵大娘早就打着夏志信的主意了。
她大闺女比夏志信小五岁,带着一个闺女,只能找丧偶的男人。夏家孩子多,眼看着大闺女就要赚钱,两个姑娘嫁人,收养的难道还养一辈子不成?家里也就剩下一个男孩子,等闺女再生一两个这个家也就是闺女当家了。
老夏老实厚道,闺女跟了不吃亏。等夏志信走后,赵大娘将闺女叫出来:“你看对门的老夏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李锦绣被问得莫名其妙。
“难道你住娘家一辈子?你嫂子的脸色可是越来越难看了”
“妈,我知道,可是我也不能随便找个人就嫁吧!”李锦绣今年三十二,地震带走了丈夫和儿子的生命。这次分房被婆家占去了,小叔子顶替了丈夫的工作,房子也就给了小叔子。
她没地方去,只能回娘家。她知道娘家也不是久留之地,一个是人多,再有时间长了嫂子也会有意见。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她愿意再嫁,不让老娘操心。
“你别除了干活就是闷头呆着,对门的老夏,有空你看看,他家院子收拾的可干净了,我是经常能闻到那家炖肉的味道。日子过得应该是不错,主要是老夏老实厚道,那群小孩子你别看多,都很懂事”
李锦绣嗯了一声,知道自己越来越不受待见了,开始对对门上起心来。一早这一家人全都走,三个男人上班,四个孩子上学。中午叫冰兰的带着孩子们回来,做饭吃饭,下午上学放学。做饭买东西几乎都是冰兰,三个小的帮忙。
院外偶尔能听到里面欢快地说话声。晚上男人回来几乎就是进家吃饭。自己女儿已经六岁了,按理说应该上育红班了,明年上一年级,如果能跟那几个孩子处一起应该会很好吧。
老夏人一看就很老实,比自己大五岁。李锦绣观察了两个月后,在嫂子无理由发怒后终于点了头:“妈,你找人说说看,咱们不强求”
赵大娘笑了,就说嘛哪里不合适?赵大娘拜托了隔壁的李大妈,李大妈去找孙大爷,听说两家关系好,先探探口风,别到时候被回绝了面子不好看。
“这事我看应该去老家跟他老妈说说好,有年纪人在,小辈多少要听老人的”孙大爷提议,李家的闺女他经常见到,是个老实厚道的。夏家那群孩子的确需要一个女人照料。
“那他老家您知道?”
“知道,当初我老婆子就被埋在那边,后来我们得空才迁回老家的。夏家的人好啊!”
“我看锦绣那闺女也很老实,这个家没女人就没家的味道,你看天天都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主家,这像什么话?”
“对,老夏还不到四十,我看这事成!”两个老的搭车就去了柳河,老张氏一听这是好事!问了问女方的情况,带一个女孩子,比儿子小,还不嫌弃他儿子一群累赘。“成,我跟你们去,这事包成!”
冰兰被这个意外打击了一下,随后释然。她老爸刚三十七,怎么可能不找?对门的那个住家闺女?她好像见过,身边还有一个小女孩。她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这事根本就没人跟他们商量。
最后老张氏将几个孩子叫来通知了他们一声。几个孩子有些紧张地挨着冰兰,他们觉得大姐才是最靠谱的。一个个眼睛盯着张氏。
“你们都不要紧张,新来的妈妈很好,会给你们做衣服,做饭,你们以后上学回来就不用做那些家务了,好好学习,将来有个好工作。”
“我能不能问问我爸爸什么时候结婚?”冰兰道。
“就腊月吧,总要准备准备,冰兰,家里还有多少钱?你爸爸说钱都在你那里”
“还有两百块,本打算去买煤。”
“是少了点,这个聘礼不能不给吧!你这孩子怎么就不知道省着点花!你爸爸也是你刚多大就让你当家!”老张氏唠叨着,要过钱来,自己手里还有一些,怎么也要给女方二百,还要买衣服做被子。
老张氏有些犯难,女方虽然没提彩礼什么的,但是也不能太寒酸了!看到程斌心中更是不爽,一家子养活着都费劲还要什么养子!
只能动用大孙子的钱了,建国的钱基本上都让老张氏收着,本打算结婚用,眼下只能救救急。好在结婚还有几个月,儿子的工资不能乱花了,酒席是要办的。
第254章 大姐 6
老张氏留在了城里管家了, 顺便操持儿子的婚事。一群小的苦了,鸡蛋不能吃,要卖钱!肉票,省着点, 省下来的可以卖了。蔬菜家里有,粮食也不要买了,去家里拿。
冰兰回去了帮着多弄点鱼来,我看早市有人再卖鱼......
“大姐!”几个孩子眼巴巴看冰兰,
“怎么啦?”冰兰明知故问。
“大姐, 我想吃你包的饺子,还有街上卖的烧麦、肉饼”小点的建华憋不住了, 第一个发言。
“那就去吃, 大姐请你们,不过回来谁也不许说, 把嘴巴擦干净”
“耶!大姐最好!”雪兰跳起来,程斌抿嘴,两眼弯弯的。
于是冰兰带着一群小的去馆子大吃了一顿。几个孩子在外面遛食好久才敢回家。晚上是谁也吃不下饭, 老张氏以为孩子们有病了,挨个摸头后没觉得如何才放心。
一个月后,夏建文在饭桌上嘀咕道:“奶奶, 咱们家一个月都没吃肉了”
“怎么还想吃肉?你看谁家天天吃肉?现在是你二叔要结婚, 家里没钱只能省着点, 等你们新二婶过门就有肉吃了”
“哦”夏建文地头忙扒拉饭。夏志信尴尬一下低头继续吃。
冰兰感觉以后的日子越来越没希望了, 那个女人应该没工作吧, 过来也许找份家属工。就像她妈妈以前一样。再加一个孩子,那小姑娘也要上学吧,就这点学费书本费,每年的衣服鞋开支就会不小。自己能做的就是给几个小孩子打打牙祭罢了。
明年自己上高中,两年后可以走了,弟弟妹妹们怎么办?或许在本市上学?她将目光放到了堂哥建文身上,这小子算是心直口快,一身正气。应该是很好的同盟。
“阿姨好”冰兰看到李锦绣又站在门口看向这边时很有礼貌地打个招呼。后面小屁孩跟着叫阿姨。冰兰发现女人已经从开始的小心翼翼接触,到带着讨好或者想与他们拉进距离,现在女人眼睛里已经有了点自信。
“你们又去上学了”李锦绣早就习惯了这群孩子一起出发,也习惯了他们看自己的眼神,没有排斥,没有亲近,只是很有礼貌问候。她觉得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都说后妈不好当,对于眼前的这几个孩子她可以确定会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