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茂田心里,传宗接代养老摔盆的事,还是得靠儿子。
这个点姐妹三人吃完饭,已经把她们屋里的火炕点上了,都在炕上窝着呢。
青青妈进屋说:“刚刚你们四叔送来点好东西,先分给你们几块糖吃,点心留着过年吃。”
“柳儿,叶子,这是给你俩的糖。”青青妈面对长大的程柳和对她代答不理的程叶,很是没有底气,说话时带着小心翼翼的语气。
程叶拿到后妈给的糖问:“四叔怎么给送糖和点心了?”她还不知道程茂林进城走亲戚的事。
大人有事也不会事事告诉孩子,除非让孩子听见。
程叶够留意家里的事了,但是之前程茂田根本没在家提过这茬,所以程叶没有听到一点风声。
青青妈回答:“你爸说是你四叔去城里的姑姑家走亲戚了,这糖是他带回来的。”
程叶闻言略微惊讶。虽然她倒是知道有这么个姑奶奶,但因为她来的时间晚,无缘跟住在城里的姑奶奶见面。她可是知道,姑奶奶住在大城市里,而不是想她住在犄角旮旯。如果有机会,她倒是真想进城看看。
程叶满心都是想,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进城去姑奶奶家看看。她不知道七彩已经跟着去过了。
但是程叶在过年去奶奶家拜年时,很快就在大娘口中得知七彩跟着去过城里的事。然后,程叶心里不平衡了。她就觉得七彩运气更好,怎么好事都有她的份,没有自个儿的份。难道她穿书而来,是为了从逆境中逆袭吗,她不喜欢逆袭,她更喜欢顺顺当当的,好运常伴。
可惜,程叶的想法短时间内是没法实现了。
年后出了拜年,是各家到处走亲戚的时候,小孩子最喜欢当跟屁虫跟大人走亲戚,因为走亲戚有机会吃到好吃的东西。
这些对七彩来说没有吸引力,她更想赶紧找个好师傅学中医。程茂林倒是一直帮闺女打听着,可还没打听到合适的人选。
要是附近三里五村能有好大夫,程茂林早带闺女上门拜师了。可周围大多是跟刘叔产差不多水平的赤脚大夫,程茂林想给闺女直接找个好师傅,所以没有找到合适的。
没办法,他只能安慰闺女说慢慢打听。他认为多打听些日子,总能打听到的。
程茂林没忘记给姑姑家送猎物的事,再加上最近有闲工夫,他把猎来的小动物处理好冻上,打算一次多给姑姑家送点,顺便问问姑姑认识的老大夫收不收徒弟。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还有三更噢。
第41章
按当地风俗习惯来说, 如果程方秀嫁得近的话, 年后结了婚的侄子侄女偶应该去她家看望她。可惜她嫁得有点远, 去她家还得花路费, 所以程家人每年都是派个代表去程方秀家走亲戚。
年后去的这次, 程爷爷还是派程茂林去他姑家。反正有一就有二,老大又直接被程爷爷无视了。
程茂林想跟姑姑打听给闺女找师傅的事,所以这次给姑姑家呆了不少东西去。
这不程茂林刚到姑姑家, 程方秀就说:“茂林, 你咋又拿这么多东西来,到姑姑家还用得着客气。你家里孩子小,立国和七彩又正是长个的时候, 把肉留给孩子们吃多好。”
程茂林笑笑说:“姑姑,这些又不是买的, 都是上山猎来的, 不值几个钱。不是城里吃肉也难吗,我就想着多给你们送点来。”
“你也够实在的, 哪用得着给我们送这么多。”
程茂林:我这不是想托姑姑姑父打听事吗, 礼多人不怪。
接下来话家常,程茂林为了闺女, 舍了面子求姑姑帮忙, “姑姑, 七彩上次从你这里回去,半路地里忽然说想学中医。我在家打听一阵子,也没打听到有名望的大夫。姑姑, 你认识会看病的好大夫吗,能帮我问问人家收徒弟吗?”
程方秀惊讶地问:“七彩还小吧,怎么突然想起学医了?”
才几天时间过去,她不至于忘了侄孙女的样子,挺白净漂亮的一个孩子,看着也灵秀,没想到她小小年纪竟然有志气学医。不管怎么说,七彩这年纪的孩子,惦记吃惦记玩的比较多,主动想学一技之长的很少。
程茂林一听姑姑的问话,露出自豪又无奈地表情,“这孩子打小懂事,学东西也快,背书也快,天生就是学习的好料子。估计她上次在这里看到你喝中药,生出学医的念头。我寻思学医不是坏事,好歹是一门本事,就像全了孩子的念想。”
程方秀一听七彩很聪明,倒是后悔那天没有好好跟孩子多相处,多了解些。不过女孩子想学医真不是坏事,学了医,以后就算不上大学,当个女大夫也不错。对七彩来说也是个好出路。
程方秀也是想到农村条件不好,大多数女孩在婚前很少有机会读书识字,多是在家赶家务照顾弟妹,或者下地干活,婚后更不用说,心思全放到丈夫孩子身上,一辈子庸庸碌碌也就过去了。
幸好程家的女孩还有机会读书,程方秀是读过书的人,自然知道读书的好处。当然,就像七彩提出学医,也是好事,她作为姑奶奶,应该支持孩子上进。
不过现在是正月里,又刚过了年,不好去她认识的大夫那里打听拜师的事,程方秀觉得,这是应该出了正月再问。反正七彩还小,也不怕耽误一月半月的,等出了正月再问没事。
于是程方秀答应下来,“等出了正月我帮你问问那个大夫,成不成我也不知道。”
她也知道,有好多老中医收徒弟很严格的,不知道七彩能符合人家的要求不。因为这,程方秀打算多了解一下侄孙女,免得人家到时问起侄孙女的话,她却不了解侄孙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七彩上学了吗?”程方秀上次只顾着跟侄子说话了,没太过问孩子们的事,这次肯定得好好了解一下七彩的事。
“已经上学了,她还跳了一级,现在上三年级。”
“那她学习应该很好吧?”
提起七彩的成绩,程茂林自豪地笑着说:“回回考第一。这孩子也不知道随了谁,脑瓜可聪明了。姑姑,你不知道,她背书老快了,那课文看上一两遍,她就能全背过,背起来还不带打哏的……”
提起七彩的成绩,程茂林眉飞色舞的,比捡到钱还高兴。确实,孩子有出息,是当爸妈最欣慰的事。
“那可真是挺聪明的,她又对学医有兴趣,怎么也得给她找个师傅让她好好学习,说不定能学出名堂来。”以后家里人也能得益。
不说别人,就是看在大哥和侄子的面子上,程方秀也想让七彩拜个好师傅,学身好医术。起码以后大哥大嫂哪里有点不舒坦,就用得上七彩了。
这人吗,吃五谷杂粮,谁还不生病了。当大夫确实是个好事。既能得名又能得利。对女孩来说是很好的出路。况且七彩又聪明,应该能学好,程方秀听完侄子的话,打算对这事上心,多出点力,争取让孩子拜个好师傅。
程茂林在姑姑家吃过饭后,就回去等信儿了。
他走后,走亲戚回来的程家姑父问:“听茂林那意思,他着回来找你有事,啥事啊?”
七彩想学医没什么可隐瞒的,程方秀立马告诉了丈夫。
“就是上次来的那个好看的小姑娘,她想学医?”
“嗯,就是她,才多大点人啊,听说回回考一百不说,还跳级了呢,背书背得也快……”程方秀把侄子跟她说的,全都吐露给了丈夫。
“听你这么说,是挺聪明的,还肯学,是个好孩子,既然茂林拜托咱家了,咱们就多费电心,尽量达成孩子的心愿。”
陆德明也觉得孩子学医是好事,应该帮忙。
“嗯,等出了正月门,咱俩一去找黄大夫问问,看他收不收徒弟。”
陆文华和李淑华也听说了这事,都觉得七彩这孩子跟别的小孩不一般,这么爱学,长大肯定有出息。至于陆家的小辈,因为上次去姥姥家,无缘见到小表妹。但他们听了爸妈爷奶的话后,特别想见见这个聪明漂亮的小表妹。
至于七彩,正在窝着呢。过年爸妈都忙着走亲戚,她除了跟着去姥姥家走了一趟,再远的亲戚家,她就不跟了。她又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对走亲戚没兴趣。而且她又不馋肉,想吃肉,自己去山里抓猎物吃就可以。
七彩早把寒假作业做完了,妈在家带弟弟,她也不用整天帮忙看娃,除了天天练习异能,唯一让她挂心的事,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拜师成功。
立国把妹妹想学医的事,告诉了好伙伴长生。
“也不知道七彩咋想起学医了,我爸正给她找师傅呢。”
林长生略微想了想说:“学医挺好的,以后给自家人看病方便。”
“呸呸呸,大过年的,说这个不吉利,你赶紧呸两声。”小迷信立国听她妈说过多次,正月里最好不要提生病吃药等晦气事,免得一年走霉运。没想到立国记在了心里。
林长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马上按照立国的意思呸了几下,算是去晦气。
趁着大人在家歇着,七彩闲不住,又想进山玩了。她又觉得带哥哥和长生一起去,不如自己行动快,干脆悄悄把两人舍下,自己悄悄进了山。